有房有車無貸款,準備把廈門島外的一套房產賣了換現金理財,可以換200萬。請問怎麼理財?

魔霆痴狂V7


朋友們好!

建議最好不要賣。有房有車無貸款,還是建議不要賣出房子,可以將廈門島外房子用來出租,這樣可能未來10年收益率更好一些。下面來分析一下。

廈門島外的房子可以出租賺錢

不建議賣出廈門島外房子,可以通過房屋出租賺錢。廈門島外的房子出租也是能夠賺到一些租金的,而且未來廈門房價大概率可能繼續上漲。因此,如果是出租房子可以獲得租金收益和房屋增值的收益。

200萬的房子,應該租金在每個月3000元左右,一年可以租到3.6萬元,應該是問題不大的。這樣的收益也可以適當改善自己的生活了。

廈門島外的房子,未來還是有可能繼續上漲的,隨著廈門經濟的持續發展,隨著廈門人口的持續流入,未來廈門房價有很大可能會繼續上漲的。就算是島外房產,未來可能沒有島內漲幅高,但是未來10年增長100%可能性還是非常大的。

如果未來10年增長100%,也就是平均每年增長10%,也就是未來10年,每年房產能夠增值20萬元。

這樣來算,不賣廈門房產,未來10年,通過出租每年可以獲得的收益是3.6+20=23.6萬元。

賣出房產,理財的收益

如果賣出房產,獲得200萬進行理財,可以投資較為安全的理財產品。現在比較安全的理財產品年利率都不算太高。


現在儲蓄式國債3年期年利率為4%,5年期儲蓄式國債年利率為4.27%。

現在200萬起購大額存單,如果是大型銀行3年期大額存單,年利率可以達到4.125%。

如果是中小型銀行3年期大額存單,年利率可以達到4.2625%,可以按月付息。

現在民營銀行新型存款產品利率較高,現在有一款5年期存款,年利率可以達到5.5%。

如果你200萬理財,選擇年利率最高的民營銀行5年期存款產品,年利率為5.5%,那麼每年平均可以獲得利息是11萬元。

這樣來看,賣出房產,拿200萬理財的收益一年最多隻有11萬元,感覺還是沒有出租房產划算。


綜上所述,不建議賣出房子進行理財。可以出租房子獲得租金,然後等待房子升值,這樣未來10年可能收益更好一些。


如果您喜歡我的觀點,歡迎您關注我,也歡迎您加入我的免費投資圈子,可以進一步交流。歡迎大家多多評論,點贊,關注!

睿思天下


以2008年金融危機房價大跌為起點,以2017年這一輪的房價暴漲為終點,廈門房價一飛沖天,從5000多元到3.4萬元,累計漲幅580%,僅次於上海。全國的房價到了階段性的高點,預判未來5年內房價會適當回調,並有一個階段性低點出現。

如果樓主的房價能在高位市價賣出,沒有通過大幅折價賣出。賣房是可以考慮的方案。

200萬給出下理財方案:

100萬用於購買有充分抵押物和風控措施的信託,預計年化收益率8.5%,5年達到150萬元。

30萬用於購買上證50ETF, 根據歷年的歷史數據和目前處於深化供給側改革的階段,未來5年預計年化收益率10%,5年後達到:48萬元

20萬用於購買ETF黃金,用於避險和抗通漲,未來5年預計年化收益率10%,5年達到:32.2萬

30萬用於加盟消費升級類連鎖店,預計每年淨利潤10萬以上,3年內開第二家連鎖店,5年後總資產達100萬以上

20萬用於平時的生活消費。

5年內在房價低點買一個大房子,同時有一份持續穩定的事業。

大類資產配置需要順勢而為,個人事業也是如此。


博辰財經


有房有車無貸款,廈門島外的房產建議現階段先出租出去,暫時觀望為宜。廈門是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核心城市,長期來看,房價繼續看漲,就算年漲幅5%左右,實際情況可能漲幅更大,房屋資金2000元每月,一年24000元,占房屋價值200萬的1.2%,一年下來,穩穩的6%點多的收益到手了,這是最保守的估算,實際上伴隨房價的漲幅加大,房屋租金的上漲,年化收益率可能遠遠高於6%點多,這是穩當的,沒有任何風險的收益,其它的任何一種安全的現金理財方式都達不到這種收益,銀行大額存單也只有4%左右的年化收益率。反正是無風險獲利,等房價漲高時再逢高賣出比較划算,也不急於一時。

如果執意想賣房的話,拿200萬現金理財,根據風險承受能力分散投資,一切投資都要在自己風險可控的範圍之內,把資金分成幾部分來投資。

1.拿出至少三分之一的錢存銀行大額存單,風險可控,收益有保障。

2.拿出一部分錢購買貨幣基金以及債券式基金,大部分年化收益率也就是2%—4%之間,風險低,能夠保證充足的流動性,以備不時之需。

3.如果有比較專業的、靠譜的項目,拿出一部分錢做創投,如果自身不想參與項目運作,可以以借款的名義把錢出借給有資金需求的項目人,比如約定年利率為10%,不可超過24%的年利率,受到法律保護,借款方一定要項目可靠,一定要知根知底的值得信賴的人,並且打欠條,簽訂利息以及還款協議,同時保留轉賬憑證。

4.如果是在證券市場投資經驗比較豐富,在風險可控的範圍之內拿出一部分錢來購買混合型基金、股票、黃金,在能夠承擔較高風險的情況下博取較高的投資收益率,如果自身不能承受高風險,就不要做這類的投資了。

任何投資都有風險,此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謹慎投資,風險自擔!歡迎大家多多交流!


創業理財邦


有房有車無貸款,手握現金兩百萬,妥妥的高淨值大款。

理財規劃其實要根據個人家庭情況來,提問既然沒提到,這裡就假定是以資產增值和平衡風險為主要目標。

第一,一百萬去正經銀行買正經理財,之所以把大頭放在銀行理財,主要是圖穩健安全,一年也能有4萬左右理財收益。

第二,五十到七十萬去頭部信託公司買信託產品,收益無需貪高,差不多就行,比如8%,這樣一年大概收益4-4.8萬。

第三,不超過二十萬進股市,看日線圖,低位買藍籌,央企軍工科技航空什麼的。

第四,留十萬現金日常備用,不用的時候買成寶寶類貨幣基金,安全無風險且考慮了日常生活保障,一年收益大概兩三千塊錢,正好跟信託收益加一起能湊個整。

第五,如果還有富餘的,可以往信託和貨基裡追加投資;如果再剩下點散碎銀兩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買點保險。

以上,一年收益九到十萬左右,趕上牛市能再多點。

其實要是我,就到廈門市中心買個學區房或者金融中心的房子租出去。








黑豆齋


未來能承載廣大民眾普遍理財需求的地方只有股市。

在關閉靠房地產賺錢發財的通道後,幾乎唯一能承載全國民眾對穩健投資獲益這種需求的地方就只剩股市了。

到這裡,可能很多觀眾會說,這不是胡說八道嗎?還有債券、期貨、信託、銀行理財、保險等等那麼多投資理財產品呢!

然而我們來分析一下就知道除開股市,其他的投資理財渠道是多麼的不靠譜或無法完成承載全國民眾需求的這項任務了。

債券。P2P的本質也是債券,所以債券一句話概括:收益高的暴雷風險大,你貪它的年化收益,它貪你的本金。最穩當國債收益太低大部分人看不上眼。

期貨。一來市場容量有限,整個期貨市場規模還不及股市的十分之一。二來對專業要求、知識技能要求相對較高,操作難度大,風險也大,理論上可以虧成零——甚至成負數。

信託、銀行理財、保險。這些產品的本質仍然是實體項目或者股票,以銀行等銷售機構為中介你把錢借給項目方,項目方賺了錢以後按合約償付本息。現在已經打破剛性兌付,如果項目不賺錢,或者項目老闆捲款跑了,那麼投資人的錢就瞬間全沒了。近幾年已經出過很多信託產品兌付不了或延期兌付的事情了。今年招商銀行賣的一款年化5%的理財產品都能暴雷,以後還有什麼銀行理財是不可能暴雷的?

至於保險,靠保障型的保險產品賺錢是不可能的,靠投資型的保險賺錢也要承擔虧損風險,因為投資型(投連險)保險項目也是去投資到實體項目(很多就是房地產項目)或炒股。

近年出的因為跑路的和切切實實項目做虧了的投資理財產品已經數不勝數。前段時間出了一個對我們吃瓜群眾來講有趣的事情:某炒股大戶,以前靠各種激進操盤手法代炒理財然後自己又激進炒股的方式發家致富,據說最高做到20億身家,這絕對是A股投資者裡金字塔的最塔尖的那0.0001%的人了,近幾年虧得還剩10來個億,然後他去買了某個高端私募產品投了5個億,結果這5個億全雷了......

可見,連這麼專業的、投資領域裡的頂尖人物都會踩雷,更別說我們普通人了。所以事實上,除了股票以外的投資理財產品,要麼是期貨黃金外匯這樣的對於普通人難度和要求太高,要麼就是其他的信託、投連險、股權投資、銀行理財等產品,大家作為普通人不太懂背後的門道和彎彎繞繞,會感覺上沒風險,但事實上,這些投資理財產品都是收益極低,鎖定收益,風險巨大,本金說沒就沒了。

所以過去的事實其實已經告訴大家,房地產的機會關閉了以後,只有二級市場的股票才是正規透明…………

汗😓,手機碼字碼了一億字不小心弄沒了,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看我的置頂長文,算是對應本問題的絕大部分解答吧😭


驚雲論經


200百萬做本金,確實可以做很多理財,在廣州開美容美髮非常賺錢,在上海搞金融很賺錢,在國外買塊地,20年後可以翻20倍,太多太多了,如果你有心做點事的話,又不缺錢,那你可以走去自己的道,現在的App摸試是賺錢的熱們,這方面市場前景非常好。現在的手機用戶倒達10多億人口,如果你的APP能有1千萬用戶,每個月毛利就有幾百萬了。

其實作為一箇中國人還是多做點實業,幫助百姓解決就業問題是最好的,現在中國看起來非常富有,其實也沒有多少人在做貢獻了,都去搞互聯網了,連中國生產製造核心都不要了。中國人最牛的事,不是中國人長的好看,是它們勤勞致富,才有了今天小康生活。

投資理財、財不來,只想做事、財跟來。生命是財保障,財又為誰好保駕護航呢?祝天下人身體健康,財富平衡,一路平坦。


A寶寶與閃閃


如果你完全沒有接觸過理財,建議你先上一些基礎的理財課!

很多人往往連基金定投是個啥都不懂,看到身邊朋友投資有賺就跟風,再加上讀了幾篇不知啥專家的文章,就覺得自己也能發筆橫財!

首先,有投資理財的心是沒有問題的!

看著房價那麼高、人民幣貶值又那麼快,有點頭腦的人早就不屑把錢存在銀行定期或者餘額寶裡面,想要尋求更具回報的投資方式。

但是,必須和大家說個理財的態度。

當你指望著看幾篇文章或者別人告訴你一隻股票、一隻基金、一個P2P平臺或者某種理財產品能賺錢,即使賺得了一時,你也遲早因為理財一夜返貧。

我的觀點非常明確:連去了解理財基本知識的想法都沒有,整天想著不勞而獲的人,虧到傾家蕩產都是正常的。


長投學堂


現在我這套房子沒有貸款、一個月租金一直就是2000,這麼多年了沒有變過、基本也是市場價了。2016年那時候中介說可以賣到260萬、現在200萬不知道有沒人接手。所以總的來說、這幾年都是在虧錢的。其實我的想法還是想抓一波高賣低買、換成現金後去理財、等時機再入手換套面積大的[捂臉]


魔霆痴狂V7


200萬元如何理財 

方案一:200萬買個小三居,簡單裝修出租出去。  

方案二:200萬買貨幣基金,按照4%的年化收益來算,8萬利息。  

方案三:200萬分散去租地段好的房子,年付壓低月租金,然後按月付轉租給上班族,每個月賺取差價500-2000元不等,循環週轉。  

三個方案,每個人都有各自的選擇,我現階段更傾向於方案二因為不用操心,等著數錢就好了。  

當然現在股票,基金,債權,還有其他的更好的投資理財方式,200萬能做的投資理財太多了。我們投資理財需要正確的配置和組合運用,讓理財風險得以控制,而不是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面。  

這200萬中,建議可以先20%的錢作為風險準備金,以防止各種突發狀況需要用錢。這筆錢可以以貨幣基金的方式持有,既能有收益,也能隨時取用。  

剩下部分,可以分作三部分去投資,比如一部分用於穩健型投資,如配置穩利精選組合、或者購買基金、國債。第二部分投資於稍微有風險的產品,比如P2P、股票等;第三部分可用於一些風險較大相對收益也較高的投資,比如期貨、黃金等。  

不過,最終得根據你自己的風險偏好來進行理財。


黑哥說盤


比如通過購房增值。

或者通過專門的財富管理機構制定合適的理財規劃。

這200萬中,建議可以先20%的錢作為風險準備金,以防止各種突發狀況需要用錢。這筆錢可以以貨幣基金的方式持有,既能有收益,也能隨時取用。

剩下部分,可以分作三部分去投資,比如一部分用於穩健型投資,如配置穩利精選組合、諾亞方舟NPA等,或者購買基金、國債。第二部分投資於稍微有風險的產品,比如P2P、股票等;第三部分可用於一些風險較大相對收益也較高的投資,比如期貨、黃金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