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你到底死不死啊”聽到兒子催問,老父親含淚:養條白眼狼


我不知道有些人是怎麼做到越長大越不要臉的,學習到的越多就越忘記自己是誰,從哪裡來,自己的根在哪裡,自己的生命是誰的恩賜。

他把自己的成就全都歸功於自己一人的努力,向世人炫耀自己的成就,似乎所有的光輝都是自己努力的成果,笑容背後從不願意去想那兩位,並且刻意遺忘那兩位的存在,甚至把那兩位的存在當成自己走向更加輝煌的障礙。

這樣的人通常有一個稱呼叫做“白眼狼”,而那兩位就是這位白眼狼的父母。


“爸,你到底死不死啊”聽到兒子催問,老父親含淚:養條白眼狼

可是他是真的永遠不去找父母嗎,那也未必,如果他混得不好,必然把父母當成生命最後的寄託,啃老,讓他們接盤自不必說,可如果混得好,那就絕對不願意再跟他們沾半點關係,會認為他們上不了檔次,怕人家知道自己和他們是父子母子關係。

說到底,養育這樣孩子,還真不如養一隻狼有實在。

養一隻狼那還可以養肥了殺了吃肉,毛皮還能做成取暖的衣服,可以養這樣的“白眼狼”,他們只會吸取父母的骨肉,吸取親人的脊髓,把家人們當成成功路上的階梯,可是用完了就毫不在意的甩掉,即使當年受到家人們諸多恩賜,可是家裡人遇到事情,哪怕一點點問題,都會向垃圾一樣對待。

很多人都說養兒是為了防老,但是真正能防老的兒子是必須從小教育,有正確三觀的兒子,而從小隻知道寵愛,溺愛,沒有一個正確的、健康的、陽光的成長環境和教育,那養出來的就不再是一個兒子,而是一個孽畜,會吸食你血肉的魔鬼。

我說這話絕非聳人聽聞,我明白父母有時候對子女溺愛是出於愛,可是這種愛卻是一把雙刃劍,造成的傷口不會留下血跡,但是會感染孩子的內心,讓兒子不再懂得什麼是孝,也不再懂得什麼是愛的回報,僅僅是把父母當成“工具人”對待,打內心中認為父母就是“欠”自己的,所以自己根本不用回報,作為父母就應該為自己的成功不斷犧牲。


“爸,你到底死不死啊”聽到兒子催問,老父親含淚:養條白眼狼

這樣的兒子眼裡,早已忘記了感恩,也早已忘記了父母。

今天要說的老譚的事情,我第一次聽的時候也被震撼到了,我不知道作為一個兒子為什麼能理直氣壯地說出這麼人神共憤的話語,難道在漫長的成長道路上,他的良心真的已經泯滅,真的被狗吃了嗎。

祖祖輩輩作為農民的老譚是老來得子,生兒子的時候他都已經40歲了,所以這個孩子註定得到了老譚所有的愛和期待,不僅期待兒子未來能功成名就,同時也感到未來有了希望,都說養兒防老養兒防老,自己嘔心瀝血一輩子終於有指望了。

所以老譚對兒子打小就好得不能再好,是那種抱在手上怕樓壞了,含在嘴裡怕化了的狀態,因此就把小譚從小養成了一個目無尊長,自私自利的性格,每家能聽到的鄰居爭吵多半是聽到父母在大聲教育孩子,可是老譚家正好相反,大多數時間都是小譚在張牙舞爪對著老譚和母親大喊大叫。

在小譚10歲那年,老伴早早就撇下老譚父子撒手人寰,天一下子就塌了一半,但是日子還是得照樣過呀,老譚想就是拼了老命也要把兒子撫養長大,讓他有一個好的前程,一方面不負老伴的在天之靈,另一方面也希望兒子能擺脫農民身份,不再像自己一樣背朝黃土面朝天,能在城市找一個穩定的工作,那樣即使自己死了也能含笑九泉。

而小譚也算聰明,從高中到大學十分順利,這讓老譚十分欣慰,因此更加努力給小譚自己所能提供的一切,畢業之後小譚不僅在大城市紮根落腳,找到了一個很不錯的工作,而且還交到了一個漂亮的女朋友。


“爸,你到底死不死啊”聽到兒子催問,老父親含淚:養條白眼狼

因此老譚就更加幹勁十足,希望自己還能幹動的時候,多靠種地賣點錢,能為兒子掙出個彩禮錢。

老譚在家種了十幾畝大蒜,秋收的時候因為天氣悶熱,再加上過度勞累,老譚突發腦淤血就在菜地裡面暈倒了,同鄉的朋友把老譚送去了醫院,立馬給小譚打電話叫他來照顧。

在醫院整整搶救了一宿,可是大夫出來後依然搖搖頭說:“我們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老人的生命已經走到了盡頭,你們準備一下後世吧。”

而這時,小譚立馬把老譚拉回了老家,家裡的地也找人幫忙收拾完了,然而一連幾天,老譚最後這口氣就是咽不下去,這可把小譚急壞了,最後終於忍不住,直接跑到老譚床邊說:“爸,你到底死不死啊,我都跟公司請一星期假了,如果再不回去公司就要扣我的獎金了。”

老譚雖然病入膏肓,而這幾天也正是迴光返照,反而對於外界的感覺特別清晰,而突然聽到自己愛了、寵了半輩子的兒子這麼說話,內心徹底涼了,悲哀地眼前彷彿再次浮現老伴的身影,老譚睜開眼睛,眼前兒子的臉逐漸變成了老伴的臉,而拉著的兒子的手,似乎也變成了拉著老伴的手,眼中含有淚水地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手裡雖然拉著兒子的手,但卻傷心欲絕。

老譚這半輩子是真的全心全意愛著這個兒子,而在老伴去世後也是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到了兒子身上,把兒子的成長成才當成了自己生命的第一要素。

兒子是真的成功成才,可是這個“才”,與其說是人才的才,倒不如說是豺狼虎豹的“豺”,小譚受到父母的恩賜良多,特別是老譚,幾乎把生命的每一滴血和熱都拋灑到了小譚成長的道路上,雖然所作所為不求回報,但是在自己臨終的床前,親生兒子如果能悉心照料,陪老譚走完最後一程,那老譚死也瞑目了。


“爸,你到底死不死啊”聽到兒子催問,老父親含淚:養條白眼狼

然而在老譚迴光返照的那一刻,小譚卻問出“你到底死不死”這樣的話,甚至還因此擔心起來自己的獎金,從這兩句話中就能知道小譚到底是有多自私,他雖然人長大了,書讀得也越來越多,但是從小養成的自私自利的性格卻依然沒變,即使對待生他養他的父親,也依然把個人利益得失放在首位,簡直畜生不如。

老譚的故事,雖說小譚的所作所為令人瞠舌,可這一切就真的全是小譚的錯過嗎?如果這件事錯分10等,那小譚佔6等,老譚也要佔4等。

常言道:“子不教父之過”,是老譚從小的溺愛和教育不當,才讓兒子養成這般自私自利的性格,小時候可能還是一些小東西,老譚即使看到了也只是哈哈一笑,不怎麼在意,可是這卻讓孩子內心扭曲,認為“這麼做,也沒什麼”的想法。

而自私是會逐漸長大,也會逐漸膨脹的,而到最後就會讓他對老譚的一味付出和疼愛,都無痛無癢的接受,也才養出這麼一個大逆不道的兒子。

很難想象身為一個兒子能在父親的病床上說這樣的話,我認為這已經不僅僅是自私能解釋的了,而是內心中早就沒有做人的底線,試想,如果對父親都能如此絕情,那他還會對什麼有情呢。

如果有也一定是對他有利可圖的地方和人,可是這樣的人終究成不了大事,因為這樣的人是沒有靈魂的,冷血的下場也是會被冷血對待。

寫到這裡,我對小譚早已無話可說,我是一個正常家庭長大的孩子,對於父母的敬畏和尊敬一方面是來自血肉,另一方面也是來自打小的成長環境,我深知一個人只有從自己的父母愛起,才有愛別人的能力,也只有從接受父母那一刻起,才能有接受世界的勇氣。


“爸,你到底死不死啊”聽到兒子催問,老父親含淚:養條白眼狼

每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都是父母的恩賜,我們無法選擇父母,但是父母卻為我們鋪好了去選擇如何生活的道路,這是我們人生最為重大的轉折,因此還有什麼可以怨恨父母的呢,他們已經做了他們能力下最大的努力,我們除了感恩就只有感謝了,所以怎麼能隨意將年老的父母棄如敝履呢。

人生一世總要明白一個道理,出來混是需要還的,如果我們對父母好,那麼大概率我們未來的孩子也會對我們好,而我們對父母棄如敝履,那麼我們未來的孩子也會同樣對待我們,這就是人生的輪迴,所以珍惜那兩位愛你的人,生命有限,一旦錯過了可能就會後悔一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