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出塞》王昌齡 邊塞詩人 的家國情懷

《出塞》 王昌齡

其一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其二

騮馬新跨白玉鞍,戰罷沙場月色寒。

城頭鐵鼓聲猶震,匣裡金刀血未乾

解讀:《出塞》王昌齡 邊塞詩人 的家國情懷


解讀:《出塞》王昌齡 邊塞詩人 的家國情懷


第一首詩雖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通過對邊疆景物和徵人心理的描繪,表現的內容是複雜的。既有對久戍士卒的濃厚同情和結束這種邊防不顧局面的願望;又流露了對朝廷不能選賢任能的不滿,同時又以大局為重,認識到戰爭的正義性,因而個人利益服從國家安全的需要,發出了“不教胡馬度陰山”的誓言,洋溢著愛國激情。

詩人並沒有對邊塞風光進行細緻的描繪,他只是選取了征戍生活中的一個典型畫面來揭示士卒的內心世界。景物描寫只是用來刻畫人物思想感情的一種手段,漢關秦月,無不是融情入景,浸透了人物的感情。把複雜的內容熔鑄在四行詩裡,深沉含蓄,耐人尋味。這首詩意境雄渾,格調昂揚,語言凝鍊明快。

《出塞》是王昌齡早年赴西域時所做的一首著名的邊塞詩,邊塞詩是那個時代的產物,也是最能體現國運盛衰的作品。王昌齡所處的盛唐時代,這一時期,唐朝國力鼎盛,對外的戰爭大多屢屢取勝。那時全國民族的自信心極強。因此在一些邊塞詩人的作品中,也大多能反應出樂觀向上,慷慨激昂的精神,和決心奮勇殺敵,克敵制勝的強烈自信心。

與此同時,頻繁的戰爭,給人民的生活造成了沉重的負擔和妻離子散的痛苦。廣大人民迫切渴望結束戰爭,希望朝廷早日起用李廣這樣的良將,過上和平的生活。《出塞》也正是反映了人民的這種強烈願望。王昌齡尤其擅長五言古詩和七言絕句,其中以七言絕句成就最高,被後人譽為“七絕聖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