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對太子朱高熾多方防範,為何從永樂15年開始逐漸放鬆


明成祖朱棣對太子朱高熾多方防範,為何從永樂15年開始逐漸放鬆

朱棣與其長子朱高熾是明朝的第三任和第四任皇帝。朱高熾是朱棣的嫡長子,也是明太祖朱元璋親自冊封的燕世子,其繼承權本來是毋庸置疑的。

不過由於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奪了侄子建文帝的江山,得國不正,因此心中始終惴惴,加上天生多疑的性格,對可能威脅自己皇帝寶座的人時刻提防、出手殘忍。朱高熾身為燕世子、皇太子,是可以取朱棣而代之的二號人物,因此也成為了朱棣重點防備的人物之一。


明成祖朱棣對太子朱高熾多方防範,為何從永樂15年開始逐漸放鬆

永樂初期,朱棣百般不願立朱高熾為太子

朱棣登基之初,雖然朝臣先後4次上書請求冊立太子,但都被他以種種藉口堂而皇之的拒絕。直到兩年後的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四月,明成祖朱棣才正式冊立長子朱高熾為皇太子。但冊立不久,朱棣就規定:“凡百官朝謁東宮,偕進偕退,不許獨留私見”,也就是禁止百官私自與太子見面。

此外,朱棣還抬高次子朱高煦以牽制朱高熾,行平衡之策。早在“靖難之役”時,驍勇善戰的朱高煦率領騎兵屢屢充當關鍵先生,多次扭轉戰局,救援朱棣於危難,立下了赫赫戰功,以至於朱棣曾親口許諾:將來如果得了帝位,一定立其為皇太子。最終,皇太子歸了朱高熾,但朱高煦也被封為漢王,而且享受的禮遇不僅大大高於普通親王,也超過了皇太子。


明成祖朱棣對太子朱高熾多方防範,為何從永樂15年開始逐漸放鬆

永樂初期,朱高熾受到朱棣及兄弟的打壓

永樂中期,朱高熾長期受到朱棣的打壓,朱高煦等人也是一個接一個下絆子,最後朱高熾甚至“憂懼成疾”、面無人色,而朝臣們雖然心中同情,也不敢為其辯護。朱棣征戰在外,還專門派人回來對留守監國的朱高熾強調:功臣犯罪、高級官吏的任免以及調撥將士等重大事宜,都需由他親自過問並同意才行,此外,朱棣還安排人彙總朱高熾日常辦公的情況,逐月詳加記錄,每件事都要因果俱全、毫無隱瞞地向其報告。

同時,一心想搶奪太子之位的朱高煦及其追隨者,也充分利用朱棣對哥哥的猜疑,勾結朱棣左右的宦官散佈謠言,中傷陷害,不斷激怒朱棣關押和處死太子的東宮官屬,以此來打擊和削弱太子的勢力。如永樂十二年(公元1414年)八月朱棣第二次北征回京時,朱高煦借太子迎駕來遲和奏疏措施上的失誤而進讒言,導致輔助監國的大批官員被逮捕下獄,直到東宮首臣金忠“免冠頓首流涕,以連坐保之”,朱棣方才未加深究。


明成祖朱棣對太子朱高熾多方防範,為何從永樂15年開始逐漸放鬆

永樂後期,朱棣逐漸放權

這種情況持續到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年),終於出現了轉機。咄咄逼人的漢王朱高煦因企圖策劃武裝奪位,引起朱棣的警覺和憤怒,多虧了太子朱高熾涕淚力保,這才堪堪保住了朱高煦的親王爵位,只是被削去兩支護衛,遣送山東封地。到了永樂二十一年(公元1426年),朱棣第三個兒子、趙王朱高燧也因奪位活動敗露而遭到嚴懲,這兩人的離去,基本消除了朱高熾太子之位的競爭者。

此時,朱棣雖然依然動輒逮捕處置朱高熾的東宮官屬,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他長期重病纏身,多數時候已經不能臨朝辦公,不得不放權,“中外事悉啟太子處分”,“軍機重務則令五府六部商議至當,啟汝而行,不必奏來”。永樂二十二年(公元1427年)七月,在最後一次北征途中,朱棣感到十分疲憊和力不從心,對待臣說:“東宮歷涉年久,政務已熟,還京後軍國事悉付之。朕惟優遊暮年,享安和之福矣。”

不久,朱棣在歸途中病死於榆木川,朱高熾多年的太子終於苦熬成了皇帝。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