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爾登湖》:從超驗主義、生態倫理,剖析散文魅力

《瓦爾登湖》是美國作家亨利·戴維·梭羅創作的散文集,記錄作者自從1845年到1874年期間獨居瓦爾登湖畔時候的思考和見聞。這本書共由18個章節組成,以“迴歸自然”這個主題貫穿全文,內容豐富,語言生動。由於當時的美國從農業時代向工業時代轉型,人們流行的享樂主義和拜金主義成為風潮,

梭羅寫這本書為了將人們喚醒,從物質和慾望世界迴歸到自然與精神的殿堂。

《瓦爾登湖》剛推出的時候並沒有像《老人與海》一樣,立刻受到追捧。但過了近一百年以後,卻成為風靡全美的經典必讀書籍,甚至在我國也是非常流行。2016年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在給剛考上清華的學生郵寄錄取通知書的時候,也把《瓦爾登湖》郵寄到每個清華學子手中。在我看來,《瓦爾登湖》是一部披著散文外衣,內核卻是闡述梭羅本人的超驗主義和生態倫理的作品。

《瓦爾登湖》:從超驗主義、生態倫理,剖析散文魅力

梭羅的“超驗主義”主張放棄不必要的物質追求,在自然中體驗存在和靈性增長

1.超驗主義

超驗主義,又稱超驗論,雖然它在美國非常流行但它並非美國本土語言詞彙,而是借用於康德哲學體系。超驗主義具有濃厚的宗教主義色彩,並且以哲學思想為底蘊。它的核心價值觀是主張人能超越感覺和理性而直接認識真理。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便是超驗主義的典型代表。他曾說:“世界將其身縮小成一滴露水。”這有點像佛家的“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梭羅是愛默生的學生,他繼承與發揚了老師愛默生的理論,但他認為人應該捨棄不必要的物質和慾望,將更精力用於人與自然的關係和靈性的增長上。

《瓦爾登湖》:從超驗主義、生態倫理,剖析散文魅力

梭羅

2.梭羅認為減少物慾,才能走進自然,增長靈性

梭羅的“超驗主義”放到今天,最明顯的特質就是告訴我們要學會做“斷舍離”。

梭羅在《瓦爾登湖》中描述:

身處文明的我們其實應該到荒蠻的邊疆去生活,才能更好地瞭解到什麼是生活必需品,和我們應該用什麼方式去獲得這些必需品。

這兩年的經驗讓我明白兩個道理:哪怕緯度這麼高的地方,獲取必須的食物也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人吃的東西可以像動物那麼簡單,而且還能保持健康和強壯。

我看今天的英國就像個糟老頭子,明明在外旅行,卻攜帶著大量行李,那是持家下來多年積累的玩意,他沒有勇氣將其燒掉,於是乎就拖著大皮箱、小皮箱、薄板箱和包裹。至少把前三種扔掉吧。

梭羅本人完完全全就是超驗主義的踐行者。他問朋友借了一把斧頭,便獨自一人去到瓦爾登湖畔砍樹種房子,自己種植農作物,他拒絕接受別人送他的地毯因為覺得自己用不上。生活上,

他把最少的開支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在《瓦爾登湖》中,梭羅詳細記載了他自己前八個月的生活,一共花費了61元9角9分7釐5毫;而他又兼職淨賺36元7角8分。完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人類證明,我們不需要奢侈品 不需要太多的物質,依舊可以獲得健康,內心充盈。正如他說:“信念和經驗,讓我深深相信,只要樸素地明智地生活,這世間謀生並非痛苦的差事,而是歡快的愉悅。”

梭羅所主張的“樸素的物質生活,愉快的精神享受”正符合我們當今流行的“斷舍離”觀念。“斷舍離”顧名思義,就是斷絕不必要的東西進入自己家中;捨棄家裡用不上的東西;脫離對物品的執念,好讓自己身心都處於自由的狀態。這是一種動禪,是教會人們專斷慾望,脫離執念的哲修。

只有當我們把自己從物質的慾望中抽離出來,我們才有時間去觀照自己的內心,去體驗當下的幸福。我國著名心理學家張德芬說:“有時候,你不放棄一些眼前的既

利益,而願意順從自己的內心的話,可能會失去更多更美的風景。”比如週末你放棄一直和家人計劃的出去踏青,而一如既往地選擇加班,那麼你不僅失去了和家人相聚的美好時光,還有可能因為過度加班陪上身體健康,簡直得不償失。

《瓦爾登湖》:從超驗主義、生態倫理,剖析散文魅力


宗白華曾在《歌德之人生啟示錄》中這麼說到:宇宙間含有創造一切的定律與形式,這就是宇宙法則。梭羅認為:“當你讓自己的生活變得簡單,宇宙法則也變得簡單。” 只有我們降低物質的慾望,通過走進大自然去淨化我們的靈魂;當我們擁有潔淨高遠的精神世界,我們才能找到真正的宇宙法則。

梭羅的生態倫理觀主認為:大自然既是“生命共同體”,又是“人類精神的醫生”

生態倫理,指的是人類處理自身及周圍的動物、環境和大自然等生態環境的一系列道德規範的活動。它針對的是通常情況下,人們進行與自然生態有關的活動中所形成的倫理關係及其調節原則。當今生態倫理學派大師,阿倫·奈斯提出“深層生態學”理論,他認為:“最大限度的自我實現”是生態智慧的終極性規範,即“普遍共生”或“自我實現”,人類應該讓“共生現象最大化”。

值得注意的是,“生態倫理”這個概念是在20世紀初提出來的,而梭羅是生活在在19世紀的人。

當“生態倫理”這個概念被大眾普遍接受,到20世紀40年代梭羅的《瓦爾登湖》突然就火了。人們驚奇地才發現,原來這不僅僅是一本描述一個人走進大自然過著“斷舍離”的生活,更是一本包含了當今時代主題——生態倫理思想的書。

1.大自然是“生命共同體”

他曾這麼寫道:

有人問我對那些熱衷於打獵的少年,有何看法,我也是這麼回答的,我相信隨著年紀的增長,他們很快就會厭倦打獵。度過不懂思考的童年之後,沒有人會殘忍地殺害任何動物,因為動物和他一樣,也有生存的權利。

漁夫、獵人、樵子等生活在原野上和森林裡,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本身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他們在勞動之餘對大自然的觀察,要比哲學家甚至詩人更加可靠,因為後者的觀察往往帶著先入之見。大自然並不憚於將其自身呈現給他們。遊客到了草原自然成為獵人,到了密西西比河和哥倫比亞河上游便學會了設陷阱捕獸,到了有許多瀑布的聖瑪利河則變成了漁夫。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梭羅認為,人類是自然界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們既要尊重自然、愛護自然,要懂得欣賞它;也要懷著開放與謙卑的心態走進大自然,因為人在大自然裡可以學到很多真正有用的經驗。

《瓦爾登湖》:從超驗主義、生態倫理,剖析散文魅力

正如布萊恩特說:“到廣闊的天地中去,聆聽大自然的教誨。”梭羅正是因為自己的超驗主義行為,讓他在大自然中獲取了靈感,

提出了“生命共同體”這個觀點。他認為自然界是一個廣闊而平等的共同體,是一個宇宙的血緣家庭他這麼描述自己的經驗和思考:

丘鷸發現了我,於是離開了那些幼鳥,做出歪歪扭扭的樣子,試圖引開我的注意力別去騷擾她的孩子。紅松鼠,從最近的枝頭溜下來,表現的特別親熱和好奇。

只要在森林裡某些迷人的地方坐的足夠久,那裡所有居民都會輪流前來展示自己。

或許我們可以把在河水中的硅質視為骨骼系統,而更精細的泥土和有機物則是肌肉或者細胞組織。人不就是一堆柔軟的粘土嗎?人類的指尖不過是凝結的水滴。手指和腳趾是流瀉到極限的身體流質。

梭羅用如此形象生動語言描述出人與動物的和諧相處美好畫面以及人與大自然一體化的關係。在他眼裡的“生命共同體”是“愛的共同體”。他認為糜鼠是他的兄弟;臭鼬是一個慢吞吞性格的人;斑鳩是“我時代的人和我的鄰居”;康得科的植物是“和他住在一起的居民”;甚至“星星也是我的親密夥伴”。在梭羅看來,大自然存在的一切都是與“我”共同存在的,是沒有等級和制度的。他甚至說:“大自然啊,是我們共同的母親。”表面看上去是讚美大自然的無私與愛,實則上說大自然對所有生物的愛,猶如一位母親愛著她親生的孩子,一視同仁,毫無分別。

《瓦爾登湖》:從超驗主義、生態倫理,剖析散文魅力

2.大自然是人類最好的精神醫生

人是從自然界分化出來的,因此大自然與人類精神是息息相關的,它可以治癒全人類內心的傷。當我們將自己全身心沐浴在在大自然的懷裡,我們的精神將會得到提升,內心感到豐盈充實,所有的煩惱煙消雲散。正如梭羅在《孤寂》這一篇散文(《瓦爾登湖》第六章)這麼說:“我從大自然裡回來,踏訪了她的部分領土,感到前所未有的自由。有時候我深切地感受到,最美好、最溫柔、最純潔 最鼓舞人心的相處,很可能是人與自然的相處,哪怕對可憐的厭世者和最憂鬱的人來說,情況也是如此,不會為任何事情感到憂傷。

黛青塔娜曾說:“大自然的神性超越了人類的宗教。”它能帶來的精神力量往往是巨大的。在《海蒂與爺爺》中,本來不能走路的富家女克拉拉在來到阿爾卑斯山後,她神奇地恢復了行走能力。希臘醫學家希波克拉底說曾說:“大自然治病,醫生只是助手。”

《瓦爾登湖》這篇散文不僅僅是梭羅介紹自己住在瓦爾登湖畔時的極簡主義生活方式,更傳達出梭羅本人關於大自然是“生命共同體”與“人類精神醫生”的生態理念。同時也呼籲我們當代人:應該以精神上的潔淨高遠,去對抗無所不在的物質喧囂;要減輕利益交換原則所帶來的焦慮,保持自己不變的初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