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邬先生为什么让老四查国库欠款却不让他查刑部冤案

首先是追缴国库欠款,康熙末年,由于康熙的宽仁治国之策,导致许多官员日渐腐败,纷纷到国库里去借款,最后竟然把国库都给掏空了。黄河发大水,西北又要用兵,这时候发现没钱了,于是开始了追缴国库欠款的事情。这时候邬先生劝胤禛接手这个差事,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虽然这件事比较得罪人,但他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得到皇帝的认可。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国库空虚急需用钱,这时候没有一个人愿意站出来替皇帝分忧,如果四阿哥能接下这件事,立马能向康熙表明态度:我老四是能为大清着想,为父皇分忧的,至于得罪不得罪人,我不怕。这一点至关重要。而事情办砸了怎么办?这个烂摊子本来就难办,还没人愿意接,人家都顶着得罪一帮子人的风险给你办事了,你还能怪他吗?最后康熙也只是象征性地罚了他一年俸禄,但从此以后胤禛给康熙的印象实在太重要了

至于说到刑部冤案这件事,只能说是邬先生的一个重大失误,或者说是小说(电视剧)作者自己这一段没编排好了,因为从结果来看,这件事狠狠地打了邬先生的脸。不过邬先生的一段分析还是有精彩之处的,我们来看一下。

据邬先生讲,刑部是太子管的,太子管理刑部多年,以太子那个德行不知道干了多少见不得人的事情,出了刑部冤案,十有八九跟太子有关,如果查起来,必然带出一大堆事情足以把太子连根拔起。皇帝如果想保太子,应该让太子自己去查。可是太子多年来的所作所为早已让康熙失去了信心,康熙已经下定决心要废了太子,所以才让别人去查。到这一点,邬先生分析的还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往后就跑偏了。

邬先生认为二阿哥当了三十多年太子盘根错节势力强大,如果胤禛接手扳倒了太子,会得罪一大批人,天下难容,这倒也不假。但是他却说不容于皇上,这就尴尬了。皇帝对于接手这个案子的人究竟是否认同,在八爷身上有个很好的体现。

八阿哥接手这个案子以后,来了个阴招,连夜提审肖国兴,引诱肖国兴把太子的破事全给抖搂出来,然后连夜进宫呈上密折,虽然最终被张廷玉烧了,但是康熙对于八阿哥的所作所为仍然非常满意,随即封八阿哥为亲王,跟胤禛一个等级。这说明在康熙眼里刑部冤案这件事八阿哥办得很好,结果给八阿哥加分太多。而后来康熙对八阿哥生气,是因为八爷手段太阴险,皇帝虽无心保太子,但太子毕竟是你八阿哥的哥哥,你借这个机会不老老实实办案,却想着把太子扳倒,兄弟手足之情何在!要知道康熙是很不愿意看到他们兄弟之间为了争夺太子之位反目的。至于邬先生所说的接手案子后会不容于天下之类的,剧中倒是没能体现,总而言之,邬先生这次是失误颇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