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是學識元炁的積累和昇華!這個過程不是三年五載就能完成的!

有句話叫“恨苦修行”,彷彿有深仇大恨,要報仇雪恨般地刻苦修為,那可真是與自己較勁,和自己過不去。

“聞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鳳毛麟角”這主要是因為識心和修心太艱難了。

寸心難以降服,這個修心的差距千里萬里遙遠。需要我們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一點一滴地磨礪自己。

修行是學識元炁的積累和昇華!這個過程不是三年五載就能完成的!


人表面上看起來都差不多,但是在心路歷程上所走過的道路和距離還是不一樣的。得道者必然是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的西天取經般地艱苦磨礪,才有得道和成就的可能性。就好比唐玄奘冒著生命危險從洛陽、西安步行至印度那爛陀寺一樣,這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所以,那些沒有經歷過“十萬橫磨”的艱苦磨練,卻認為自己已經得道了的人們的想法是很幼稚的。

道是九層高臺起於壘土般地長期積累的過程。不但是學識的積累,更是元炁的慢慢積累和昇華提煉。這個過程不可能是三年五載就能完成的,必須通過畢生的艱苦努力,才有可能逐漸磨礪成功。

所以,修為的人路途雖然遙遠,但是都需要從腳下一步一步腳踏實地地前進,不存在一日千里的飛躍過程。一日千里的飛躍只可能出現在最後階段的由漫長的“漸悟”積累到最後的“頓悟”的那一剎那。

這就好比人人都想考取清華大學,但是光有理想還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經歷漫長而艱苦的努力,才有最後金榜題名的可能性。這就說明,修真自持是一個艱苦磨礪自我心性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心地是否誠實,決定了一個人修真的道路究竟能走多遠。

還沒有經歷過長期艱苦的努力,就想摘取成就的果實,天底下哪裡也不會存在這樣的好事。所以,才說修真成聖是個“恨苦修行”的過程,不是去跟別人比較,而是要跟自己較勁,要約束好自己的心性。這才是真實的修真。

因此,我們先不要想自己最後能否獲得成就,首先應該考慮的是,自己的心地是否是真實的。用心真實,這才是最快的修為手段。

道說到底是累積的過程,不但累積知識,更要累積功德,最後才能變成累積元炁,才能累積到最圓滿的真如智慧。禪宗並非是一些人幻想的那樣,動下腦子、來個腦筋急轉彎就能做到的。道德道德,即需要悟道,更需要累德,如此畢生努力,才能談得上道德。否則就不是道德,而是自心生魔。因此,修為的道路上,得道者鳳毛麟角,自心生魔的人多如牛毛。

如何用心,決定了修為者所走的道路是否正確。只有用心謙恭真誠的人,才有希望通過艱苦的修為,去獲得心靈的清靜和自由。

在修為的過程中,學識的積累至關重要。可以說學識不精深的人是肯定不能悟道的。這就好比唐玄奘本身已經是碩學了,但是還要跋涉千山萬水,到印度那爛陀寺去求學,就是因為他覺得自己的心地學識還不夠圓滿。可見要在自己的心地上建立一個圓滿的學識體系是多麼的艱難。那些認為只要跟隨李老師學習過就能得道的人們,其想法本身就是稚拙的,其學識水平還是有很大差距的。須知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最後修為能不能奏效,智慧是否能修持的圓滿,最終還是要看自己如何發心,是否能真實地去踐行李真陽先生“更願春風行千里”的慈悲弘願。

修為的過程在內不在外,就是莊嚴其心的過程。所以,自己修為的好壞跟別人沒關係,而完全看自己如何發心,如何約束一心,如何昇華自我的心地。只有能夠認識到這一點,並且願意謙恭求學的人們,才有不斷進步的可能性。道是心性實力的體現。道德是日積月累的豐功偉績。所以,古人說要“立功,立言,立德”,努力去造作不朽的事業,才能算是真正的有道德。唐玄奘西天取經就是這樣不朽的事業,弘法大師空海繼承真言宗的法脈也是這樣的事業,就更不要說李老師的不朽作為了。他們才是我們修為者最光輝的榜樣。

我們雖然未必能造就他們那樣的豐功偉績,但是我們可以學他們的發心,學習他們的慈悲弘願,這才是真實的修為過程。

從“識道”也就是明白了大道的道理,到“體道”也就是用自己的身心去印證和體會大道,再到最後的“合道”也就是進入到“人天合一”的階段,這也是一個漫長的修為過程。當年六祖慧能跟隨五祖弘忍學習,認識到了道是“本來無一物”的真空妙有的道理,直到他最後以身合道,又經歷了漫長而艱苦的歲月磨礪。這就好比樹立了上清華大學的遠大理想以後,還需要經過長期艱苦的努力一樣。樹立了修真的理想稱為“識道”,日常努力練功學習稱為“體道”,直到最後心地學識與慈悲功德圓滿,自身煥發出“大圓鏡智”之真如智慧的光輝,才算是進入到了“人天合一”之真空妙有的大道真境。才算是真實地具備了圓滿的道德。

因此,修真是一個“十萬橫磨”般地磨礪自我心地性情的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