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聊电影?尽管这篇也不会有阅读量,可有人需要它


如何聊电影?尽管这篇也不会有阅读量,可有人需要它

你一定见过这样的情况:和几个朋友看完电影出来。

A:你们觉得这片子怎么样?

B:挺好啊,女主角很性感。

A:你呢?

C:摄影太差了,镜头晃的我想吐。

A:那是风格你不懂。

C:啥风格?都看的得犯恶心。

A:没品位。

C:你有行了吧!


如何聊电影?尽管这篇也不会有阅读量,可有人需要它

这种情况屡见不鲜。再或者,对于含蓄的中国观众,如果遇到这种情况,虽会较真到打起来,心里多少也“呵呵”两声。

那么如何避免味同嚼蜡的聊电影呢?尤其是如今电影层出不穷,看电影成为大众日常娱乐的重要组成之后。免不了要看完电影一起聊两句。

本文就为喜欢电影的小伙伴们简单介绍一下如何聊电影,让看完电影的小伙伴们友谊长存,幸福平安。

如何聊电影?尽管这篇也不会有阅读量,可有人需要它

电影是视听艺术。所谓视听,就是通过视觉和听觉传达信息,产生情绪和联想。而它的主要组成,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部分:

1.剧本

2.表演

3.艺术设计

4.摄影

5.剪辑

6.声音和音乐

7.导演

这个顺序有些朋友会觉得很奇怪,例如:“这是按照什么顺序排的啊?”“什么是艺术设计?”“艺术设计为什么会排在摄影前面?”等等问题。接下来咱们就一一解答。

如何聊电影?尽管这篇也不会有阅读量,可有人需要它

在整个电影行业,有这么一句话,也是我们作为电影摄影师要牢记的——“观众不会为了摄影而去看一个烂故事。”

可见,即便是视听艺术,最终吸引我们的,还是故事。

随后占据我们观影记忆大部分的,一定是演员的表演。观众是敏锐的,好的表演可能观众未必能感受到哪里好,但是坏的表演观众会立马感觉到不对劲。

第三,艺术设计,广义上包含影片的整个实体环境,不仅包括背景、外景、道具,还有服装、化妆等。


如何聊电影?尽管这篇也不会有阅读量,可有人需要它

上述的排序中前两位是一个普遍共识,但是为什么艺术设计会放在摄影前面呢?作为摄影师我也想了这个问题很久,而在一个清晨当我进入偌大而空荡荡的摄影棚,面对十几米高,几十米宽的白墙时,我才想明白:如果只给摄影师一面白墙而别无其他,那么水平再高的摄影师拍出来的也只是一面墙。

说到摄影,大家或多或少有自己的看法。尤其是进入景观社会之后,商品的展示价值超过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对电影摄影的理解也随着观影增多而积累和形成。


如何聊电影?尽管这篇也不会有阅读量,可有人需要它

而剪辑呢?将一个又一个镜头剪接到一起的工作就是剪辑。它和摄影共同构建着时空,是电影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观众潜移默化的受到剪辑的影响,却又对剪辑认识有限。

声音呢,实际上包含三部分:对白,音效和音乐。是视听艺术里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空间的构建,情绪的渲染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说到最后,才是导演。因为只有在以上所有或者大部分都让观众感到满意的时候,大家才会说:这个导演还不错。导演要对自己的作品负责。


如何聊电影?尽管这篇也不会有阅读量,可有人需要它

对电影的构成有一个整体概念后,就方便我们进一步的欣赏和评价电影。随后咱们就可以对影片的具体部分提出具体问题去讨论。比如摄影灯光——是戏剧光效还是自然光效,和其他摄影师有什么不同?比如剧本——是类型的还是反类型的?激励事件是什么?

除此之外,有很多问题值得看完电影的好朋友们,情侣们一起探讨。下一篇,就为大家总结一下,观影后常常会讨论的有意思的问题。

乐趣源于探索,分享使人进步。

关注我,给你带来有趣的电影干货!


如何聊电影?尽管这篇也不会有阅读量,可有人需要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