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鋼琴師》:看似悲情的人生,背後隱藏了對生命的思考

作為意大利導演著名導演託納多雷的時空三部曲之一,《海上鋼琴師》從一上映就廣受好評

。在二十年前,這部既沒有任何衝擊性的視覺場面,也沒有任何俊男靚女的電影深深俘獲了觀眾的心,當這部電影的修復版上映之後,七天之內就狂攬5000萬票房。

《海上鋼琴師》:看似悲情的人生,背後隱藏了對生命的思考


在我們已經對電影情節非常熟知的情況之下,是什麼驅使我們踏入電影院再一次欣賞這部佳作呢?我想1900對人生,對命運,對愛情,對名利的深度思考才是讓我們禁不住再看他一次的理由。

作為託納多雷最引以為傲的作品之一,《海上鋼琴師》並沒有像《天堂電影院》或是《大家一切都好》一樣講故事的背景放在自己的故鄉西西里島,而是將其置於一艘往返歐洲和美國兩地的豪華郵輪弗吉尼亞號之上。

平淡無奇的故事,悲慘的人生

故事的主人公1900是一個被父母遺棄在鋼琴上的棄嬰,挖煤工人丹尼對這個嬰兒動了惻隱之心,於是收養了他,並且給他取了一個像火車一樣長的名字,我們暫且叫他1900。在丹尼的葬禮上,1900第一次聽到了音樂。本應被送到孤兒院的1900在一個夜晚向大家展示了他無師自通的音樂天賦。他坐在琴凳上,卻連腳都碰不到踏板,但是他用鋼琴演奏出的美妙動聽的歌曲,不僅吸引了旅客,也感染了船長。

從這之後,1900就開始了他的音樂之路,不過這條道路是伴隨著這艘大郵輪的,天賦異稟的1900一生中都沒有踏上土地。在邂逅了一個陌生女孩之後,本來下定決心的1900卻止步於船舷,他面對熙熙攘攘的大都市卻無法適應,最終還是回到了船上。

《海上鋼琴師》:看似悲情的人生,背後隱藏了對生命的思考


在弗吉尼亞號上,1900似乎能夠掌控自己的人生,所以當他面對沒有一眼望不到盡頭的都市時,他退卻了,即便那裡面有自己心愛的女孩陸地上的複雜讓1900感到茫然無措,最終他也沒有離開這艘船半步,就像當初選擇留在留在船上一樣堅決,1900伴隨著爆炸聲和自己生活了一輩子的輪船一起沉入了水底。

生活在輪船上的1900生性單純,但是卻能夠洞悉每一位遊客的心理,它能夠用音樂的舒緩湍急來展示旅客的心理和性格特徵。歌聲的激越來描繪一個與情人私奔的女人,舒緩悲傷的旋律來刻畫陷入往事不能自拔的男人,富有節奏的探戈聲用來展現與人共舞的風塵女子,詼諧急迫的節奏去諷刺混跡於上等艙的小偷。1900就是這麼的富有才華,當客人要求他演奏特色小調時,他只需要稍聽一下旋律就能彈奏出正確的旋律,從而贏得觀眾的青睞;當“爵士樂發明者”傑利要和他鬥琴時,他用自己的驚人實力贏了這個狂妄自大的“祖師”,最終傑利只好灰溜溜的下船。

從1900第一次接觸到音樂開始,他的一生都在和鋼琴打交道,他可以在豪華的舞池邊演奏,也可以在下等艙演奏。他可以用自己的音樂和風浪一同起舞,也可以讓眾人沉浸在自己的歌聲中久久回不過神。他可以在彈鋼琴的時候去揣摩他人的心理,也可以在愛情來臨時毫不費力的彈奏出曠世之聲,甚至到了臨死之前,1900還在那臺無形的鋼琴上彈奏屬於自己的聲音。此時的聲音雖然溫柔卻又彰顯恢弘,導演似乎在讓我們回憶,讓我們再感受一遍整個故事,平復自己的心情。

《海上鋼琴師》:看似悲情的人生,背後隱藏了對生命的思考


1900是一個天才,如果放到現實世界中的話,他一出生就已經到了貝多芬窮極一生想要到達的境界,和莫扎特處於同一條起跑線。但是天才就有天才的孤僻,天才就好像是一個發展極不平衡的怪物,他擁有世人難以擁有的音樂天賦,但是卻因為自身性格而不能融入到這個燈紅酒綠的花花世界。船客對他的態度同樣也能夠顯現出這個世界和1900的難以融合。在船上,每個人都痴迷於他的音樂,他們伴隨著1900的琴聲起舞,聽著1900的樂曲入眠,可是當自由女神像映入眼簾的時候,一句“America”足以讓眾人忘記這個天才鋼琴家的優美旋律。下了船之後,船客們都忘記了他,只有馬克斯能夠一直記得他。在弗吉尼亞號將要炸燬之前還能夠去拯救他,這是1900的悲哀,同樣也是他的幸運。

即便是有著悲慘的人生經歷,但是託納多雷在刻畫人物形象的時候依然賦予其批判現代社會追名逐利的角色設定

。作為一個棄嬰,1900的出生就註定了與現實社會的水火不容,在鍋爐房中的成長經歷更是對傳統觀念的諷刺。1900為諷刺追名逐利的社會而生,他的一生也確實在在踐行這一性格特點。1900有著自己的人生追求,在他的眼中,幸福就是能夠堅守自己的音樂,面對外界複雜的不確定性因素,他選擇了更為靜謐的環境,1900在用88個琴鍵去彈奏出無限的生活。

處處可見的象徵藝術

電影的發明使我們的人生延長了三倍。因為我們在裡面獲得了至少兩倍不同的人生經驗—楊德昌

馬克斯作為整個故事的講述者,畫面也在跟隨著馬克斯的思想不停的轉換,從陸地到海洋,從過去到現在。如果說馬克斯代表著人們對物慾的追求,那1900就是人們心中的最後一片淨土,一個只有音樂的烏托邦。

《海上鋼琴師》:看似悲情的人生,背後隱藏了對生命的思考


託納多雷在執導《海上鋼琴師》時,用了很多的象徵手法。象徵作為一種基本的藝術手法在很多的藝術作品中都有大量的運用,不論是在文學還是影視方面,作者通過某一事物的外在特徵,將自己的思想寄託於其中,從而傳達給讀者或者觀眾。象徵的本體和喻體或許並沒有特別神的聯繫,但是導演在對本體的某一突出特點進行放大時,觀眾就會將這兩者進行聯想,進而去找到導演想要傳達給我們的那種思想。在《海上鋼琴師》中,託納多雷就是用馬克斯象徵名利,1900象徵對人生追求的堅守。

每當輪船靠岸的時候,那些滿懷物質生活追求的船客就會選擇上岸,踏上這個給可以實現自己夢想的土地,在自由女神的指引下追逐自己想要的富足生活,他們對於陸地是痴迷且狂熱的,這種狂熱並不亞於在船上聽到1900的歌聲。但是1900註定是那個不能下船的人,自由女神給1900指的那一條路沒有盡頭,這對於想要掌握一切事物的他來說是極為可怕的

,於是1900站在船舷上將自己的帽子扔到了水裡,象徵著與陸地撇清關係的決心

1900可以沉迷於自己的音樂中,將自己的人生和音樂融為一體,他的心靈從未受到來自花花世界的汙染,人們對於名利的追求在他看來是極為可怕的。他就像是一生都飛翔在海面上的海鳥一樣,用音樂與大海相容,但凡踏上陸地,就會失去人生的方向,所以他不能夠理解船客的慾望,在面對馬克斯的再三邀請時也不為所動。

《海上鋼琴師》:看似悲情的人生,背後隱藏了對生命的思考


在傑利和1900鬥琴的那一段,1900的勝出也可以說是託納多雷的刻意為之。1900的最終勝出就相當於是在物質利益和精神文明的戰鬥中,精神文明毫不費力的就能夠勝出。傑利帶著鞏固地位的心態上船,在面對記者採訪時就已經是劍拔弩張。傑利對1900是不屑一顧的,他認為這個從來沒有下過船的人就是一個懦夫而已。鬥琴的第一個回合,傑利帶著對1900的蔑視演奏了一段曲子。傑利是一個從風塵之地長大的孩子,他的歌聲雖然輕柔但是卻充斥了對金錢,地位,榮譽的渴求。即便是婉轉動聽的音樂到了傑利的手上之後也披上了世俗的外衣。相反,1900的《聖平安》看似敗了氣勢,但是在心理上1900已經贏了。

在前半段鬥琴時,1900是帶著欣賞與感動的情緒去聽傑利的歌曲的,但是傑利卻一直在嘲諷。1900的音樂是為自己而彈奏的,他的感動也僅限於傑利彈奏音樂的時候。那種對音樂的純粹追求才是託納多雷想要傳達給我們的思想,精神文明永遠是高於物質文明的,以前是這樣,現在也是這樣,將來同樣會是這樣。

《海上鋼琴師》:看似悲情的人生,背後隱藏了對生命的思考


人生的抉擇:堅守還是放棄

1. 對自由的真正追求

對自由以及人生旅途的態度同樣是託納多雷想要傳達給我們的思想。當馬克斯和1900一起站在下過雪之後的甲板上時,馬克斯問1900為什麼不想船。1900說,他非常不理解陸地上的人,

他們在夏天的時候嚮往冬天,在冬天的時候嚮往夏天,所以他們一直不會厭倦旅行,想到一個無限遠的地方找到宜居之地。但就是因為這種沒有意義的旅行,讓他們浪費了太多的光陰,我並不羨慕。

1900從不下船,表面上是對音樂,對海洋的堅守,但是在內心深處卻是對自由的真正追求。在船上的時候,1900可以旅行到世界上的每個角落,即便沒有去過新奧爾良,但是依然能夠想象到那裡起濃霧的樣子。甲板上的人們在看到自由女神時會高聲大喊,1900目送著兩千人對陸地的狂熱。在這些人眼中,美國就代表著財富和自由,但是在1900心中,只有音樂才是通往自由的唯一途徑。

《海上鋼琴師》:看似悲情的人生,背後隱藏了對生命的思考


2. 在愛情中堅守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裴多菲

世上任何一個人在面對像1900這樣的愛情時,都不可能會隱藏這種對愛情的渴望,他同樣是如此,1900唯一下定決心想要下船時,他在船舷上站了很久,但是他最終還是放棄了。

就像裴多菲所說的那樣,當自由擺在我們面前時,愛情和生命都會顯得異常得渺小他所追求的是一種非常純粹的境界,就是不願意沾染陸地上的俗氣。那些船客和1900的人生追求是截然相反的,即便是他最好的朋友馬克斯也同樣是如此。

1900就是一位捍衛音樂的勇士,他選擇了與孤獨為伴,堅持自己的人生道路,這種在愛情中堅守的力量是最為強大的。

3. 關於選擇

即便是導演不認可的人生態度,對於擁有那種形象的角色來說,他們的道路也是一種選擇。馬克斯的離開,傑利的強勢,演奏豎琴老人的抗爭,以及1900的堅守,不同的選擇就意味著有著不同的人生道路。但是關於1900,託納多雷是贊同的,很多觀眾也是贊同的。即便是1900真的下了船,他肯定也不會像馬克斯描繪的那樣生活,因為那種生活和自己的理念是背道而馳的。

《海上鋼琴師》:看似悲情的人生,背後隱藏了對生命的思考


小結

《海上鋼琴師》之所以會被推崇到這麼高的地位,是因為託納多雷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完美的自我。一個不被世俗沾染,堅守自我的形象,1900擁有著世界上最純淨的靈魂,他代表的就是我們內心深處真正想要的自由。

在這個被物質利益深度“汙染”的時代,每個人都在這個紙醉金迷的世界奔波, 對於精神文明的關注是如此的微乎其微。看完影片我們應該思考這樣的一個問題:我是在為信念而活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