燚陽火原創:易經裡的祕密全破解2——陰陽的能量結構

燚陽火原創:易經裡的秘密全破解2——陰陽的能量結構


聲明:不面對專業受眾,從普通人能理解的角度來講解。儘量簡而通。

《周易·繫辭傳上》雲:”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者,陰陽也。

----------,這一長橫就代表陽。

---- ----,這一橫兩斷就代表陰。

太極生兩儀。就是指這一陰一陽。它倆誰厲害?是不是陽厲害一點?並不。它倆能量同等。陰陽本是一體,因其要“起作用”而使其能量流轉起來,而流轉發生一霎,能量屬性就分別開來了。就形成了對立統一,互相平衡的一對能量:一陰一陽。

誰使混沌一體產生“起作用”的變化?進而現出陰陽能量?

就是“規律”。世界都沒產生,“規律”更無從談起,怎麼可能是“規律”?

這一點,佛說的最清晰。世界本元乃“佛性”,其“如如不動”,處“寂滅”中。佛叫“真空”。(這個真空不是科學定義的那個真空。)忽然“一點染著”,起了分別,漸生世界。

就是“一點染著”。佛說的佛性,其實就是指意識之前的狀態。即“真空”。“染著”,就是產生了意識。意識與世界是同步產生的。分析的時候,先講“染著”,後講創世。實際上是同時。

包括現在的物質世界,與意識世界仍然是相通的。因為它們本來就是一個本源。“帶著相同的遺傳基因”。

這和現代科學認為的物質與意識不相關,甚至對立的觀念是不一致的。我也沒權力說人家科學認識不到位呀。但他們就是解釋不了一堆元素,組成了細胞,又構成了大腦,這些物質玩意怎麼就產生了意識?他們也解釋不了為什麼人的意識可以改變自己的物質身體?

扯回來,陰陽就是因“染著”而同時產生的兩種能量。這種能量,既是規則,又是能量。規則在理,能量在質。朱熹理了一輩子,沒悟透這個理與質本是一體。這個有點燒腦。按我們普通的理解,陰陽是兩種基本能量,產生於一個總能量。認識到這個位置就差不多夠用了。

陰陽的能量結構。陰收陽長。“陽屬主動力,陰屬於受動力。”這樣定義陰陽能量性質與結構,對不對?不對。因為反過來說“陰屬於主動力,陽屬於受動力”也是一樓的。不好理解,好像陽進陰退,陽剛陰柔,陽放陰斂,不都是在強調陽的主動力嗎?怎麼不對呢?因為陽每“進”一釐,陰就會隨它“進”一釐。而不是退。

我打個比方吧,手拉彈簧,每拉長一點,反作用(彈簧拉手)力,必與拉力動態平衡。反作用力隨拉力而霎變。拉力為陽,反作用力為陰。陽長陰長。陽進陰進。

當然,當我們手拉彈簧時,我們的股肉能量被動消耗,它為陰。與之對應的陽是彈簧的反作用力能量及能量損耗。這部分能量又會由身體能量給予補充。這個補充能量為陽。它們是動態霎時平衡的。這時的情況就是陰消陽消。

身體能量損耗為陰,血氧能量續之為陽。血氧能量損耗為陰,飲食能量續之為陽。這中間都有大量能量散失,平衡由多因素組成。只研究陰陽一體,互為依存這一點。

所以,“陽屬於主動力,陰屬於受動力。”

“陰屬於主動力,陽屬於受動力”都是正確的,又都很片面。

很多專業的易經大師,我說的是真的易經大家,不是江湖那一票。比方曾仕強、付佩榮等大家,也對陰陽的屬性有點小執著。他們只是針對在應用上區別。當然是對的。但如果在應用上也以陰陽本元考慮,也是可以的。

男人屬陽,女人屬陰。陽更主動,陰更受動。這樣分析就不太妥當。現在越來越多的體現女人當家,男人不做主。女強人越來越普遍。有男子氣概的男人越來越少。存在“分手要青春損失費的心態”男生在增多了。

扯回來。

陰陽是本源催生意識和世界的根本屬性。也即根本能量。

陰陽總是互消互長,而非此消彼長。能量總處於動態霎時平衡中。

陰陽屬性,即陰陽能量,即陰陽規則。是一個東西。普遍存在於意識與物質中。意識與物質本身就是它們。


先上個圖,下節繼續解讀四象八卦的能量結構。

燚陽火原創:易經裡的秘密全破解2——陰陽的能量結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