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天龍八部》是金庸小說中的巔峰之作?你怎麼看?

林之詩意


金庸先生一生共有15部作品,“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外加一部短篇小說《越女劍》,經典作品都拍攝了電影電視劇,而且不止一次翻拍,幾乎是拍一部火一部,這在中國影視劇史上是非常少見的大IP。

《書劍恩仇錄》金庸老先生的試筆之作

《白馬嘯西風》《鴛鴦刀》限於篇幅,幾乎沒拍過影視劇

《飛狐外傳》《雪山飛狐》《連城訣》《碧血劍》《俠客行》這5部在伯仲之間,只是在傳統的江湖世界敘事中加入不同的作料,包括:開放式結局(雪山飛狐),最為鮮明的兩山對峙(飛狐 袁紫衣程靈素),極強的現實主義風格和人性的貪婪(連城訣),從未真正登場的線索式主角(碧血劍 金蛇郎君),雙胞胎(俠客行 略顯俗套,所以仍然採用了開放式結尾來引起懸念)

《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和《笑傲江湖》在技法上可謂是難分軒輊

在較長篇幅情況下保持了相當的情節張力,如倚天中兩代人恩怨、笑傲中的“未見其人先聞其聲”。

在語詞上,金庸展現了其浩海如煙的詞彙量,可細細品味這幾本書中每次較量時所用的動詞。

金庸先生度中國傳統文化造詣極高,而且毫不掩飾,射鵰中黃蓉連解難題、倚天中的正反兩儀刀劍之術、笑傲中的獨孤九劍乾脆把天下的刀、鞭等武器全說了一遍。

可以認為,《笑傲江湖》在這三部小說之上,因為他刻畫了“令狐沖”這一經典的圓形人物。

射鵰三部小說的人物很“扁平”,即人物並沒有得到成長。郭靖由始至終都是俠之大者,小龍女永遠是那個小龍女,張無忌也是那個優柔寡斷的張無忌。可是令狐沖不一樣,嚮往自由的他在善與惡、正與邪的較量中內心也在不斷地鬥爭,最終悟到了什麼是真正的自由。

心有正邪,瀟灑自由,笑傲江湖,方為武俠。

在主題上,在正邪的理解上,無疑笑傲更加深刻,所以它被封為最武俠的金庸小說。

但是在寫作技巧上,寫的最好的、最完整的是《天龍八部》,所謂“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而《天龍八部》也配得上這句話。

我們知道金老先生是信佛的,而《天龍八部》所依託地都是佛家文化和佛學思想,“天龍八部”四個字本來指的就是八個神道怪物,它們身處六道輪迴,分別是天眾、龍眾、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

在小說裡,這八個神道怪物也通過金庸先生的妙筆,分別轉嫁到了八個小說人物身上,若非有足夠的佛學知識,這一點恐怕是很難被揣摩到的。而綜合來看,整本書也闡述了佛家文化中“求而不得”的思想。一切事物都在發生變化,就像每個人在生活中,並非事事都能如願一樣。

阿朱之善良純潔比之阿紫的殘忍扭曲不啻雲泥,喬峰看到阿紫總是念及阿朱,真可謂一擊兩鳴。在武功設定上,喬峰、段譽、虛竹三人也皆不同,最後少林寺一站可謂絕妙,三者因各自武功的差異和對比而讓彼此給讀者留下了更為深刻的印象。段譽內力書中不做第二人選,六脈神劍舞將起來可謂絕代高手,但近戰能力約等於零;虛竹內外兼修,但宅心仁厚;喬峰則不像兩位弟弟各有奇遇,但實戰從未敗過,豪邁之氣躍然於紙上。

其次,《天龍八部》熔鑄了著西方小說理論中的多種敘述等技法。

倒裝敘述,中國古已有之,但沒有形成一個系統的理論,只是偶然為之。金庸無疑係統地運用了這一方法,《天龍八部》中的神仙姐姐以及帶頭大哥都是經典的倒樁敘事法。

交錯敘述,金庸亦是有意為之。《天龍八部》喬峰、段譽、虛竹三條線的時交時錯,正應了金庸自己說的,想每一本書嘗試點不同的東西,不寫重複的。

中國古代小說大多是連貫敘事、基本採用全知視角。但金庸小說大多是限制敘事甚至是純客觀敘事,絕少刻畫人物心理或用大篇幅去描繪環境,這就讓小說更具可讀性。

《天龍八部》便是如此。兼顧情節與人物性格的寫法,打破了基本以情節為結構中心的傳統寫法。《天龍八部》中,喬峰到蕭峰的轉變,有時讓人忘卻了情節,只記得永遠的丐幫幫主。

人物上,蕭峰是永恆的經典

主題上,“眾生皆苦,有情皆孽”無人不冤,誰也躲不過,這都是宿命。現在這個社會皆如此。

綜上,《天龍八部》是一個完美的圓,是一部讓人歎為觀止的用武俠的筆法寫就的古希臘式莊嚴悲劇。《天龍八部》之於武俠小說,正如《秋興八首》之於律詩。再多的武俠小說也是多餘。

是以金庸先生以《鹿鼎記》來封筆。

致敬緬懷金庸老先生。




宣玉風


天龍八部最巔峰的作品。先從幾方面來分析一下。

  • 首先從人物數量來看。《天龍八部》這部小說寫的人物眾多每一個人物的角色,可謂是非常鮮明的愛、恨,情、仇。能將幾百個人物寫得栩栩如生的,確實少見了。在金庸的十幾部小說中可以算的上,寫的人物最多也是最鮮活的一部。
  • 然後從格局上。包含的國家也是挺多,宋、遼、金、吐蕃、西夏與大理,還有一個欲要恢復大燕的慕容家族,數個國家之間相互交織著,各自為自己而戰,相互勾心鬥角,簡直就是一個史詩級的著作。如此眾多的國家交織在一起又顯示了蕩氣迴腸、磅礴的氣勢。
  • 從人物主角上看。這次是三個主角啊!比較以前金庸所寫的小說的主角,這個駕馭的程度可謂是不知道難了多少倍呀。而且這三個主角是如此的個性鮮明。不管是段譽的痴情也好,還是喬峰的豪氣干雲也罷還是虛竹的愚笨也好,可謂是栩栩如生。
  • 從個人到家國來看。這不單單是一著眼於個人的愛恨情仇,最終的決戰大家都放棄了仇恨,為了整個國家而奉獻自己的力量。
  • 從書名來看。天龍八部,就代表了佛。所以呢,出現了掃地僧,使得慕容博與蕭遠山放下屠刀,放下往日的一切,就代表了兩個國家無意間放下了仇恨。

路漫漫且遠兮


我覺得《天龍八部》和《笑傲江湖》是金庸寫的最好的兩部作品,而前者更是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縱觀整個江湖及武林,無書能出其右,真正的做到了笑傲江湖!為什麼說《天龍八部》是金庸的巔峰之作,我認為有如下幾點:


一、篇幅:《天龍八部》幾乎是金庸十三部武俠小說裡篇幅最長的一部了,全書共五十回,從一九六三年在《明報》以及新加坡的《南洋商報》同時連載,前後歷時四年多才完成。如此長的創作時間說明金庸對其傾注了大量的精力、心血及情感。


二、書名:“天龍八部”是指天眾、龍眾、阿修羅、乾達婆、摩呼羅迦、緊那羅、迦樓羅、夜叉,在金庸小說《天龍八部》中各指一個,或是一類人,是一種象徵。 也有說“天龍八部”有“世間眾生”的意思,寓意象徵著大千世界的芸芸眾生,背後籠罩著佛法的無邊與超脫。全書主旨“無人不冤,有情皆孽”。

“天龍八部”又稱為“龍神八部”、“八部眾”,這些名詞出於佛經。“天龍八部”這八種神道精怪,各有奇特個性和神通,雖是人間之外的眾生,卻也有塵世的歡喜和悲苦。這部小說只是借用這個佛經名詞,以象徵一些現世人物。天眾的代表,是蕭峰。龍眾的代表,是段譽。夜叉,經常以集體名義出現,有“夜叉八大將”、“十六大夜叉將”等名詞,是四大惡人。乾達婆就是阿朱。與“帝釋天”蕭峰關係最親密的兩個女性就是阿朱和阿紫。阿修羅,是慕容復。緊羅那,善於歌舞,也是帝釋的樂神之一,聯繫到前面的乾達婆,很容易判斷緊羅那是阿紫。摩呼迦羅就是虛竹,因為虛竹本是普通的少林和尚,是“腹行類”,但由於“聾呆無知”,反而得福,脫胎換骨,修慈修慧,最終挽回前因,成為身兼靈鷲宮主與西夏駙馬的蟒神——亦即與“天龍”段譽相對應的“地龍”。

這種取名既超脫於一般武俠小說的取名方式,又飽含深意!讓讀者反覆咀嚼,感嘆世事無常而又因果循環!


三、情節:《天龍八部》的情節結構之所以如此龐大複雜而又曲折多變,那是因為它敘述的不只是一個人心以及一代人的故事,而是敘述了許多人及許多代的故事。父輩的狠延續到了當代,父輩的孽由兒子來還。在這樣一個幾代人爭鋒的大局面終於出現之前必定有著無數錯綜複雜的鋪墊與伏筆。因此,《天龍八部》是有大格局的。除了蕭峰、段譽及虛竹外,還著意刻畫了其他一些次要角色,比如失去兒子的葉二孃、善解人意的阿朱、皇位被奪的段延慶、刁蠻任性的阿資、不守清規、掩人耳目的少林高僧,意志堅定的慕容復,還有神仙姐姐王語嫣。每一個人都有一些精彩故事,形成了繽紛繁雜的人性眾生相。如此複雜的局面通過金庸的妙筆讓情節起承轉合、跌宕起伏,並最終形成因果循環,不得不感嘆金庸老爺子的功力!


四、悲劇:蕭峰是一個古希臘式的悲劇英雄,在命運的冥冥之力下無所逃於天地。他品格高貴卻又無端蒙冤,性格堅強卻屢陷絕境。他的冤孽並不是因為他的過錯,但被拋到生存漩渦裡的蕭峰仍然沒有逃避,蕭峰一輩子都在為這本不需要他負責的冤孽負責,為了證成自己的清白而死磕不止,直至最後終結了生命。他讓命運證成了自己的英雄。

段正淳的悲劇則是自由意志的悲劇。可以說,《天龍八部》裡的一切冤孽,都可以算在段正淳的頭上。段正淳犯下的惡,絕不亞於馬伕人對蕭峰的陷害。天下第一惡人不是段延慶,而是段正淳。

阿朱和馬伕人則代表了女性身上的兩個極端:犧牲與復仇。這兩個極端分別連接著愛和恨。

遊但之的悲劇在於簡單而脆弱的內心無法理解這個過於複雜世界,進而無力承擔。

慕容復是則是一個理想主義者,所以註定要瘋掉!

金庸先生通過對有價值之事物的毀滅,在江湖中、在家國情仇中、在人與自然、社會及自身存在的矛盾和超越中展現對人生存在價值的肯定。


五、靈魂昇華:“天下第一大惡人”段延慶一生都在殺戮,一生都在報仇,一生都在為大理皇位而處心積慮。在得知自己是段譽的親生父親後,他一生為之奮鬥的目標實現了,實現願望的段延慶靈魂得以昇華。

鳩摩智一生作惡多端,為了武學,不斷偷盜,不斷交換,不斷交易,可謂是“貪嗔痴”一項沒少,可最終在枯井裡大徹大悟,終於真正成為“高僧”。從此普渡眾生,靈魂昇華。

慕容博為了復辟大燕國,到處激化矛盾,四處製造混亂。後被掃地神僧點化以後明白了這終究是一場空。進而靈魂得以昇華!


綜上五點,《天龍八部》雖是一部武俠小說,但它展現出的卻不僅僅是江湖跟武俠,從佛家的悲天憫人,到現代人文主義的人性關懷,從眾生皆有其欲、貪、念、嗔、痴、恨,到各族皆有其平等生存、熱愛生活的人權,《天龍八部》無不詮釋至盡,實屬金庸先生的巔峰之作!


竹下賢客


佳作我無言,優劣誰人判?

想是多情人,獨喜王語嫣。




詩以當歌


高深、浩瀚、大氣磅礴!

《天龍八部》是千百個掀天巨浪,而讀者就浮在汪洋大海的一葉扁舟上。一個巨浪打過來,可以令讀者沉下數十百丈,再一個巨浪掀起,又可以將讀者抬高數十百丈在看《天龍八部》的時候,全然身不由主,隨著書中的人物、情節而起伏。金庸的作品,到了《天龍八部》,又是一個新的巔峰。

一個接著一個的巔峰,這是金庸創作力無窮無盡的證明,每一部小說,都有不同的風格,都帶給讀者新的感受。到了《天龍八部》,以為以後,總不能再有了,但是還有更新的巔峰。

《天龍八部》的想象力,比《倚天屠龍記》又進了一步。更不受拘束,更放得開,浪漫激情更甚,堪稱是世界小說的傑作。

《天龍八部》一開始就釋名:八部者,一天,二龍,三夜叉,四乾達婆,五阿修羅,六迦樓羅,七緊那羅,八摩羅迦。接著又解釋了“八部”每一個的含義。照這樣的篇名看來,金庸是想寫八個人,來表現這八種道神怪物。

可是,《天龍八部》中,哪八個人,是代表這八種道神怪物的!哪一個人代表哪一種,曾經詳細下過功夫去研究,都沒有結論。

誰是夜叉?是“香藥叉”木婉清?木婉清在書中的地位一點也不高,當然不能代表八部之一。段譽是什麼呢?喬峰又是什麼呢?我的結論是,金庸在一開始之際,的確有著寫八個人,來表現八種道神怪物的意願但是寫作前的計劃,意願是一回事,寫出來的小說是怎樣的,又是一回事。

聽起來好象很玄,但事實上,每一個從事過小說創作的人,幾乎都有過同一經驗:計劃在創作過程中,往往無法實踐,會中途突然改變,會有新的意念突然產生,會無法控制自己。

金庸寫《天龍八部》之際,一定也出現了這樣的情形。所以結果,才有了這樣一部浩淼如海的小說,已不能在小說中找到某一個人去代表一種什麼意念,而是所有的人交雜在一起,代表了一個總的意念。

這樣的情形,比原來創作計劃來得好,也使《天龍八部》更高深、更浩瀚、大氣磅礴,至於極點。

《天龍八部》在結構上採取了寫完某一個人之後,再寫另一個人,而又前後交錯,將不同的人聯結起來的一種獨特結構。這種結構,《水滸傳》用過。比《水滸傳》每一段更有可觀之處,整體結構新鮮。若還有人懷疑“古今中外,空前絕後”的八字解語,不必再與之辯論了。

《天龍八部》在一個一個寫主要人物出場的前後銜接上,已到了天衣無縫的地步,小說之中,可以比擬的,也只有宋江忽然一下子踢翻了一個烤火大漢的炭火,而這個大漢就是武松而已。

《天龍八部》中每一個人物都及其出色,其中寫了一個悲劇人物,尤其是驚天動地這個悲劇人物是大英雄,大豪傑,有力量可以做一切事,但是卻無法改變他自己的悲劇命運。

意外的遭遇,不是悲劇。明知會朝這條路去走,結果是悲劇,但仍然非朝這條路去走不可,這才是悲劇

。《天龍八部》中喬峰的故事,是典型的悲劇。那樣的悲劇,古今中外的小說中並不多見。

《天龍八部》中,金庸將正面人物的另一面,寫得更透徹。普天下敬仰的少林寺方丈,會有私生子。這種寫法,在以後兩部極重要的作品之中,更反覆得到了發揮,而終於在《鹿鼎記》中,建立了“反英雄”的觀念。

“英雄”必需是人,人一定有人的本性,人的本性不會受任何桎梏而改變。

虛竹和尚對神的崇仰,無人會加以懷疑,但是他終於還是做不成和尚,那無關於環境,而是虛竹根本上是一個人!

人的地位在英雄、菩薩的地位之上,就算將之目為神道妖魔,都不能改變人的地位。

論故事之離奇曲折,人物之多,歷史背景之廣泛,想象力之豐富,天龍八部在金庸所有其他作品之上。所不明者是金庸何以在“釋名”中保留了“這部小說以《天龍八部》為名,寫的是北宋時雲南大理國的故事。”這句話。整部小說,雲南大理,至多隻佔了五分之一的地位。由此也可以證明,創作前的意念計劃,和創作過程中的靈感泉湧是兩回事。

用武俠小說中的人物來隱喻現實生活中的人物,始自《天龍八部》。“星宿派”是在隱喻什麼組織,明眼人一看便知,知了之後,還一定會發出會心的微笑。同樣性質的隱喻,在《笑傲江湖》中又出現了一次,如果將創作的年代,和當時在中國大陸上發生的事結合起來看,更加有趣。

《天龍八部》中出現的武功,有丁春秋的“化功大法”,和段譽的“朱蛤神功”,都是能吸取他人功力以為己用。在《笑傲江湖》中,這種形式的武功得到發揮,在武功的想象力方面,也是一種突破。

到這裡為止,一直很少提到金庸小說中的各種武功描寫,而且在以後的篇幅中,也不準備詳細提及。雖然武功是武俠小說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也是武俠小說中最容易寫的一部分。金庸小說中的武功描述部分,當然精妙絕倫,但比起其他精彩部分來,似乎不必專門提出來詳細討論了。

看《天龍八部》,到喬峰率領燕雲十八騎,馬蹄翻金,直驅少林寺,視天下英雄為無物之際,當呼嘯而狂吞烈酒。

看《天龍八部》到虛竹在冰窖之中,經不起天地間第一誘惑,而與夢姑共赴歡樂之際,宜遙思情人而飲蜜酒。

看《天龍八部》到小康將段正淳肩頭上的肉咬下一塊來之際,宜會心微笑而飲醇酒。

看《天龍八部》到梅、蘭、竹、菊四少女大鬧少林寺之際,宜開懷而呷香酒。

看《天龍八部》到段譽終於蒙王語嫣青睞之際,宜手舞足蹈而浮甜酒。

看《天龍八部》到少林寺老僧說佛,眾皆拜服,慕容博和蕭遠山雙手相握,互望而笑之際,宜心平氣和而飲淡酒。

看《天龍八部》到一陣風風波惡種種行徑之際,宜飲劣酒。

看《天龍八部》到天山童姥和李秋水至死搏鬥,宜飲酸酒。

看《天龍八部》到喬峰大鬧聚賢莊,為阿朱與群雄捨命相拼之際,可飲辣酒。

看《天龍八部》至虛竹誤打誤撞,解了珍瓏棋局之際,可飲喜酒。

看《天龍八部》到虛竹、段譽、喬峰三人結義兄弟,聯手抗敵之際,可飲陳酒。

看《天龍八部》到王夫人設計擒情郎之際,宜飲新酒。

看《天龍八部》,從頭至尾,一氣呵成,廢寢忘食,甚至床頭人相對如同陌路,宜掩卷沉思,以書作酒,可以大醉。


一片葉子的故事


射鵰英雄傳:單一男主,符合傳統意義上的偉、光、正的俠義英雄-人格接近聖人。

神鵰俠侶:單一男主,非傳統意義俠義英雄,性格偏激,沒有那麼多家國情懷,更多憑自己喜惡做事,但恪守大是大非,人格接近君子。

倚天屠龍記:單一男主,非傳統意義英雄,無家國情懷,甚至無大是大非觀(但善良),人格接近平民。

鹿鼎記:單一男主,和傳統意義英雄邊都不沾,連僅有道德觀念都欠奉承(但有其堅守底線),人格接近市井販卒。

天龍八部:多主角。既有悲劇的蕭峰-天生的英雄;又有傳奇的虛竹-凡人的逆襲;還有浪漫的段譽-遊歷江湖的翩翩少年。三主角交相輝映,把“江湖兒郎”的多姿多彩渲染得淋漓盡致。

江湖不能沒有兄弟情,三主角之間的患難與共,生死相依,惹多少看客心潮激盪。

有江湖就不能沒有廟堂,江湖畢竟太小,有廟堂方顯高遠。家,國,情懷、愛恨交織,生離死別編織的畫卷才是武俠的世界。


懦弱是恐懼的源泉


《天龍八部》是中國現代作家金庸創作的長篇武俠小說。小說以宋哲宗時代為背景,通過宋、遼、大理、西夏、吐蕃等王國之間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從哲學的高度對人生和社會進行審視和描寫,展示了一幅波瀾壯闊的生活畫卷。其故事之離奇曲折、涉及人物之眾多、歷史背景之廣泛、武俠戰役之龐大、想象力之豐富當屬“金書”之最。作品風格宏偉悲壯,是一部寫盡人性、悲劇色彩濃厚的史詩鉅著。




文創一砥












經典劇中計


我認為鹿鼎記是金庸老先生最得力的作品,其他的人物一看都是虛構的,只有韋小寶才是活生生接地氣的,其他人物都是英雄,大俠,但好像不是真實的人物,只有韋小寶像是我們身邊的人,所以金庸老先生寫完鹿鼎記就收筆了


張建輝39


因為天龍八部確實有佛家的印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