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廷藝術,百看不厭

以金、銀、貴金屬為材料的花絲鑲嵌是一門傳統的宮廷藝術,其工藝複雜且繁瑣,大致工藝分為掐、填、攢、焊、堆、壘、織、編八種。其技藝精湛、造型優美、品種多、具有明顯的中國特色和民族風格,凝聚著中華民族的聰明智慧和藝術創造力。

宮廷藝術,百看不厭


花絲鑲嵌以北京最精。北京的花絲鑲嵌具有明顯的宮廷風格,雍容華貴、典雅大方、珠光寶氣、富麗堂皇、做工精細、造型新穎優美,多飾以吉祥紋樣和傳統民族圖案,在行業內和國內外都有深遠的影響,現已被世界教科文組織列為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

花絲鑲嵌主要有兩種用途,分實用品,稱“件活”;陳設品,名“擺件”。實用品,有花插和各種各樣的盒、瓶、缸等,造型小巧玲瓏;同一品種,則有不同造型,可做成花朵、天鵝等形狀。花絲鑲嵌擺件,大體分為四種傳統類別:爐薰、動物、建築物和人物。如建築物類中的寶塔,通體用花絲編壘,塔頂用寶石做瓦,匾額用象牙,鈴鐺用銅鍍金,基座用花絲包墨玉做磚處處顯示出花絲工匠的精巧手藝。花絲鑲嵌到二十一世紀,已有了更大的創新,如金、K金、銀、玉相結合,更為燦爛華麗,也更表現出構思的奇巧。

宮廷藝術,百看不厭


宮廷藝術,百看不厭


宮廷藝術,百看不厭

△花絲擺件-蝶戀花留聲機 局部

蝶戀花留聲機復古優雅的造型極具藝術特質。在特定的空間擺放有很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花絲鑲嵌工藝裝飾性強、工藝繁複、奢華而低調;用花絲工藝製作留聲機的造型及裝飾圖案來體現留聲機內在的藝術特質。

宮廷藝術,百看不厭

△銀花絲雙龍戲珠天球燈

設計者:高欣程

此件作品是由高欣程主創,程淑美大師指導。作品集花絲、鏨刻、鑄造、玉雕及現代照明技術於一身,外部均以傳統古法工藝製做而成,尤其在整個球體的製做上借鑑了 “堆灰焊接”古法,為非遺傳承做出了重要貢獻。作品用料貴重,工藝精湛,結合冷、暖光源照明,使本來顏色偏暗的碧玉燈柱透出幽幽綠光,與上部金、銀色彩形成強烈反差,極具視覺效果。

宮廷藝術,百看不厭

△銀花絲《福祿壽三多》香薰系列

設計者:崔西倫

作品將多福、多祿、多壽美好與吉祥的寓意於此系列的花香薰的設計上,使作品造型與功能完美的相結合。

宮廷藝術,百看不厭


宮廷藝術,百看不厭

△花絲頭冠——《天鵝舞》

作品是一個頭冠,利用花絲工藝,做出抽象天鵝,不同於以往的是,沒有用傳統意義上的泡胚,而採用花絲工藝做出鏤空的感覺,使它看上去輕盈有活力,不顯沉悶。因為它的姿態似在水裡跳舞一樣,所以將它命名為“天鵝舞”。

宮廷藝術,百看不厭

△銀花絲銀蘭擺件《佳麗百合》

設計者:崔西倫

作品設計以百合造型為基礎,取百合的吉祥含義。花朵的工藝設置採用花絲與燒蘭相結合的表現形式,兼顧於花形與工藝味道的體現,寫實與紋樣表現的結合是一種新表現形式的探索,是設計上的一個著力點。

宮廷藝術,百看不厭


宮廷藝術,百看不厭


宮廷藝術,百看不厭

△《蓮花紋樣花絲鑲嵌18k金寶座古玉瓶》

設計者:趙雲亮

宋代周敦頤《愛蓮說》中,描述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其實蓮不僅是古代才子謳歌的對象,更是今日人們心中真、善、美的化身。和田古玉溫潤含蓄,其上繪製的蓮花靈動秀美。作者契合玉瓶上的嵌絲嵌寶蓮花,配以花絲鑲嵌的精美工藝,製作出蓮花紋樣18k金寶座。花絲鑲嵌的蓮花雍容華貴,與和田古玉瓶上蓮花的簡約清新,交相呼應。

宮廷藝術,百看不厭


宮廷藝術,百看不厭

△《18k黃金花絲鑲嵌古玉三世佛擺件》

設計者:趙雲亮

佛教中的三世佛,是指過去、現在、未來佛。該擺件金屬部分全部採用18K 金花絲手法制成,配以大乘佛教美好寓意的相關紋飾,如祥雲,蓮花等再以佛教相關數字巧妙針對地搭配,彰顯出玉佛尊的大氣尊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