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艺术,百看不厌

以金、银、贵金属为材料的花丝镶嵌是一门传统的宫廷艺术,其工艺复杂且繁琐,大致工艺分为掐、填、攒、焊、堆、垒、织、编八种。其技艺精湛、造型优美、品种多、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和民族风格,凝聚着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和艺术创造力。

宫廷艺术,百看不厌


花丝镶嵌以北京最精。北京的花丝镶嵌具有明显的宫廷风格,雍容华贵、典雅大方、珠光宝气、富丽堂皇、做工精细、造型新颖优美,多饰以吉祥纹样和传统民族图案,在行业内和国内外都有深远的影响,现已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列为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

花丝镶嵌主要有两种用途,分实用品,称“件活”;陈设品,名“摆件”。实用品,有花插和各种各样的盒、瓶、缸等,造型小巧玲珑;同一品种,则有不同造型,可做成花朵、天鹅等形状。花丝镶嵌摆件,大体分为四种传统类别:炉薰、动物、建筑物和人物。如建筑物类中的宝塔,通体用花丝编垒,塔顶用宝石做瓦,匾额用象牙,铃铛用铜镀金,基座用花丝包墨玉做砖处处显示出花丝工匠的精巧手艺。花丝镶嵌到二十一世纪,已有了更大的创新,如金、K金、银、玉相结合,更为灿烂华丽,也更表现出构思的奇巧。

宫廷艺术,百看不厌


宫廷艺术,百看不厌


宫廷艺术,百看不厌

△花丝摆件-蝶恋花留声机 局部

蝶恋花留声机复古优雅的造型极具艺术特质。在特定的空间摆放有很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花丝镶嵌工艺装饰性强、工艺繁复、奢华而低调;用花丝工艺制作留声机的造型及装饰图案来体现留声机内在的艺术特质。

宫廷艺术,百看不厌

△银花丝双龙戏珠天球灯

设计者:高欣程

此件作品是由高欣程主创,程淑美大师指导。作品集花丝、錾刻、铸造、玉雕及现代照明技术于一身,外部均以传统古法工艺制做而成,尤其在整个球体的制做上借鉴了 “堆灰焊接”古法,为非遗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作品用料贵重,工艺精湛,结合冷、暖光源照明,使本来颜色偏暗的碧玉灯柱透出幽幽绿光,与上部金、银色彩形成强烈反差,极具视觉效果。

宫廷艺术,百看不厌

△银花丝《福禄寿三多》香薰系列

设计者:崔西伦

作品将多福、多禄、多寿美好与吉祥的寓意于此系列的花香薰的设计上,使作品造型与功能完美的相结合。

宫廷艺术,百看不厌


宫廷艺术,百看不厌

△花丝头冠——《天鹅舞》

作品是一个头冠,利用花丝工艺,做出抽象天鹅,不同于以往的是,没有用传统意义上的泡胚,而采用花丝工艺做出镂空的感觉,使它看上去轻盈有活力,不显沉闷。因为它的姿态似在水里跳舞一样,所以将它命名为“天鹅舞”。

宫廷艺术,百看不厌

△银花丝银兰摆件《佳丽百合》

设计者:崔西伦

作品设计以百合造型为基础,取百合的吉祥含义。花朵的工艺设置采用花丝与烧兰相结合的表现形式,兼顾于花形与工艺味道的体现,写实与纹样表现的结合是一种新表现形式的探索,是设计上的一个着力点。

宫廷艺术,百看不厌


宫廷艺术,百看不厌


宫廷艺术,百看不厌

△《莲花纹样花丝镶嵌18k金宝座古玉瓶》

设计者:赵云亮

宋代周敦颐《爱莲说》中,描述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其实莲不仅是古代才子讴歌的对象,更是今日人们心中真、善、美的化身。和田古玉温润含蓄,其上绘制的莲花灵动秀美。作者契合玉瓶上的嵌丝嵌宝莲花,配以花丝镶嵌的精美工艺,制作出莲花纹样18k金宝座。花丝镶嵌的莲花雍容华贵,与和田古玉瓶上莲花的简约清新,交相呼应。

宫廷艺术,百看不厌


宫廷艺术,百看不厌

△《18k黄金花丝镶嵌古玉三世佛摆件》

设计者:赵云亮

佛教中的三世佛,是指过去、现在、未来佛。该摆件金属部分全部采用18K 金花丝手法制成,配以大乘佛教美好寓意的相关纹饰,如祥云,莲花等再以佛教相关数字巧妙针对地搭配,彰显出玉佛尊的大气尊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