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一艘航母需要多少錢?

老虎1544131


航空母艦的價格與很多因素有關,比如噸位、船電水平、動力系統、自主化程度、研發成本等等。整體來講噸位越大價格越高、技術水平越高價格越高、技術成熟度越高價格越低,當然還要考慮通貨膨脹等等一系列因素。然而航空母艦都是以戰鬥群出現的,所以計算價格還要算上戰鬥群其他組成部分

我們先解釋一下航空母艦造價的問題再舉幾個實際的例子。航空母艦造價的影響因素我們上面也說了,其實這些影響因素都非常好理解。

  • 噸位:噸位大消耗材料、船用設備就越多,所需要的工時也多,價格自然高。

  • 船電系統:艦上雷達、武器系統技術等級越高價格就越貴。有無阻攔索、彈射器、升降機數量等等。英國6.5萬的“伊麗莎白女王”級重型航母當時就是節省成本沒有搭載彈射器和阻攔索,現在只能搭載垂直起降的F-35B,是世界上現役重型航母中唯一還在使用垂直/短距起降戰鬥機的,實際花費在45億美元左右。

  • 動力:航空母艦的動力包括燃氣輪機、鍋爐+蒸汽輪機、核動力+蒸汽輪機,一般來講核動力系統價格是最貴的。1座大功率核反應堆的價格就可以達到3億美元以上,這可比4臺增壓燃油鍋爐要貴的多

  • 自主化程度,也就是有多少東西能自己造,自主化程度低就容易受到別人的制約。如果無法外購裝備無法到貨那麼就會拖延航空母艦建造進度,無形中增加成本。比如印度連特種鋼材都要從俄羅斯進口,結果俄羅斯無法順利交貨,印度沒有辦法只能暫時停工研製DMR-249特種鋼,因為鋼材延誤了大概3年時間。

  • 研發:研發其實是個很大的成本,“拼湊”的航母整體研發成本小一些,完全獨立研製的航母成本大一些。而且航母涉及的新技術越多就越會拉高航空母艦的造價,因為研發成本最後都是要分攤到航空母艦當中。但是如果一型全新的航空母艦技術成熟後,同配置批量生產的後續艦的造價應該會越來越低。

下圖為英國“伊麗莎白女王”號航空母艦

至於通貨膨脹,這是一個不可避免的事情,不同時期貨幣購買力是不同的,以前我們常說1分錢買塊糖,然而現在1分這個幣值的錢都絕跡了。美元的購買力也比幾十年前差的很多,二戰時期的“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造價為當時7000萬美元,如果我們用盎司黃金換算,那麼相當於現在15.7億美元1艘。而“企業”號核動力航空母艦61年造價4.5億美元,放到現在也是天價。下圖為二戰時期的CV-9“埃塞克斯”號

下圖為美國最新的“福特”級航空母艦,由於他的噸位由“尼米茲”的10萬噸級增長到11.2萬噸,還使用的全新的核反應堆、電磁彈射器、電磁阻攔、有源相控陣雷達等技術,加上技術不成熟帶來的多次返廠維修,所以他的研發成本和建造成本都非常高。“福特”級首艦成本在138億美元(不包含艦載機),但是有了“福特”的鋪墊二號艦“肯尼迪”號就下降到118億美元。

“尼米茲”級一共建造了10艘,開工時間跨度從1968年-2003年,前後將近35年。新技術的使用和通貨膨脹帶來的因素導致“尼米茲”價格跨度也比較大。首艦“尼米茲”號1967財年造價7.25億美元,而到1980財年批准的“羅斯福”號則到了32億美元,1995財年批准的“里根”號則到了45億美元,2002財年“布什”號為62億美元。但是考慮到“布什”號有重大改進且為“福特”級驗證諸多技術,實際最後花費為88.7億美元。上述價格都是不包含艦載機,只是航母本體價格。下圖為首艦“尼米茲”號和末艦“布什”號

法國“戴高樂”號是世界上除美國之外唯一的核動力航空母艦,滿載排水量4.2萬噸,搭載2條蒸汽彈射器和阻攔索。再加上2座K15核反應堆(原計劃3座,被裁減1座,所以動力不足),“戴高樂”號實際造價20億美元(90年代幣值),如果還是按照現在的黃金來算,那麼相當於現在的70多億美元。當然,“戴高樂”號本身就屬於實驗性質的航空母艦,和“福特”號一樣都屬於花費超高的那種。與“戴高樂”號噸位差不多的印度“維克拉瑪迪亞”常規動力+滑躍起飛,俄羅斯將這艘航母的幾乎全部改造,最後造價23億美元(2013年幣值)。由此可見這種配置上的差異會嚴重影響航空母艦的實際造價。

“遼寧”是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考慮到中國沒有航空母艦設計和建造經驗,再加上“遼寧”艦回國的歷程花費巨大(惡意扣留衍生出天價的費用),所以“遼寧”實際造價並不低,可能超過30億美元。而002型是中國第一艘獨立建造的航空母艦,根據之前“遼寧”號改造經驗和已經成熟的相關技術,002的花費大概也要在30億美元左右。當然“遼寧”和002都沒有彈射器,但是003由於採用的大量全新的技術,造價肯定比這2艘純滑躍起飛的航空母艦要高。不過中國武器的造價與西方國家相比還是“實惠很多”,各方面成本還是比較低的,如果同等級的改造讓法國人去做那麼價格恐怕要翻倍。

泰國“扎克里納呂貝特”號是世界上最小的航空母艦,排水量11500噸,西班牙巴贊造船廠設計並建造,當時造價5億美元,相當於現在不到20億美元。不過該艦採用了部分民用標準,考慮到西班牙方面要保證自己的利潤以及採購大量美國子系統(動力系統、船電系統全部都是美國原裝進口),所以這個價格也算是合理。

上面只是提到航空母艦本身的價格,實際上有航空母艦就必須要有相應的戰鬥群。一個戰鬥群除了航空母艦之外還要有驅逐艦、護衛艦、潛艇等作戰武器,還有重中之重的艦載機。上面我們提到的“福特”號造價138億美元,然而算上2艘“提康德羅加”導彈巡洋艦、6艘“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2艘“弗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和1個標準艦載機聯隊,基本裝備成本就達到375.04億美元。而組建一個3萬噸的輕型航母戰鬥群實際價格也不會低於100億美元。

所以能玩的起航空母艦的國家都是“土豪”,泰國的“扎克里納呂貝特”號就因為經濟不行每天停在桃梭邑軍港當教育基地,順便賣點紀念品養活自己。只有當重大事件發生或多國聯合軍演時才會出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