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之后再无帝王定都长安、洛阳


唐宋之后,长安、洛阳失去都城的光芒,陷入长期的历史沉寂。直至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南京直面日军威胁。 民国政府下令迁都洛阳、改西安为西京、做陪都(1932.1.30—1932.12.1),然而此时西安、洛阳早已失去帝都的气脉,随着战事的转变,不到一年,国民政府又匆匆迁都。唐宋之后,为何统治者不再眷顾长安、洛阳这两座都城,是有多方因素的。

安史之乱与经济重心的南移

唐末统治集团内部腐化、社会矛盾加剧,藩镇势力愈加崛起,最终引发安史之乱,使社会遭受了空前浩劫。《旧唐书·郭子仪传》记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楱荆(楱应改为榛),豺狼所号。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此时关中及中原地区,饱受战争摧残,城市破败,樯倾楫摧,长安城此后毁于战火,而洛阳城也加速破败。

唐宋之后再无帝王定都长安、洛阳

战争的影响,致使大量中原地区人口南下躲避,既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也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北宋灭亡后,南宋偏居一隅,我国经济重心进一步向江浙地区转移,南方经济首次超越了北方经济,发达的江浙地区成为了全国的经济重心。此后经济上南重北轻的形势始终没有改变,南方经济更加繁荣。关中及中原人口的流失,经济的破败,再也没有了作为都城的经济、人口基础。

宋朝禁军制度与隋唐大运河洛阳段的淤塞

唐末藩镇势力割据一方,加速了国家灭亡。为杜绝地方势力割据,强化中央集权,宋朝采取了禁军制度。尽管宋太祖曾想迁都洛阳、关中,占据山河形胜,裁去冗军之苦。但大臣的反对、庞大的禁军及家属需要大量粮草、汴京多年的苦心营建,禁军又是宋太祖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依托的根本。使得想稳固政权统一国家的大宋统治者又不敢轻举妄动。

唐宋之后再无帝王定都长安、洛阳

宋朝的军政制度依附于汴京的漕运体系,养活汴京的庞大人口。《宋史 河渠志》载“惠民、金水、五丈、汴水曰渠,派引脉分,咸会天邑,舳舻相接,赡给公私,所以无匮乏。唯汴水横亘中国,首承大河,漕引江湖,利尽南海,半天下之财富”。而此时因连年战乱隋唐大运河洛阳段的淤塞,已无法保障充足的粮食供应,后唐庄宗曾组建类似禁军的组织,置于洛阳周围,不幸的是粮食贫乏以致禁军叛乱。隋唐时期,两京制,洛阳以强大的漕运维护国家的粮食安全。每至关中粮食匮乏,皇帝便率文武百官到洛阳吃粮食,关中地区失去洛阳漕运的支持,更无法保障。


少数民族政权的崛起与京杭大运河的贯通

晚唐时期,北方游牧民族日益崛起,取代了西北的边患。《元史·巴图南传》记载“幽燕之地,龙蟠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且天子必居中以受四方朝觐,大王果欲经营天下,驻跸之所非燕不可。” 元帝国的统一,瞄准了既可兼顾塞外又可掌控全国的幽燕之地。明朝为了抵制来自女真的威胁,迁都北京镇守边境,修建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连接秦长城,直抵嘉峪关;满清入关后,同样选择了进可控全国,退可回盛京的北京。

唐宋之后再无帝王定都长安、洛阳

元定都后,重修大运河,裁弯取直把原以洛阳为中心的隋代运河,修筑成以大都为中心,南下直连杭州的京杭运河。此时洛阳、关中地区已彻底被漕运抛弃。源源不断的物资、钱粮通过大运河运抵大都,保证着帝国的运转。而运河的纽带继续为后来的明清都城注入着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