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銅川市立足實際、精準施策、積極作為、出真招、動真格、返崗復工不發愁 實招硬招穩就業


陝西:銅川市立足實際、精準施策、積極作為、出真招、動真格、返崗復工不發愁 實招硬招穩就業


  2.02萬返鄉農民工返崗復工、717人家門口就業、6829人達成就業意向、27家社區工廠復工復產……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復工復產是經濟發展的壓艙石。近期,銅川市出臺18條疫情期間促進返鄉人員就業創業政策,發佈就業信息、點對點護送外出農民工返崗就業、向企業發放社保補貼等一系列政策和服務“紅包”相繼推出,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就業,積極推進企業復工復產,確保群眾有業就、能返崗、穩增收。   

政府暖心送返崗 服務保障“點對點”   

“3月6日就可以上班了,我們是3月4日到達工廠,已經做了體檢,簽訂了勞動協議,住宿吃飯都安排好了,真是太謝謝你們了。”3月4日,耀州區人社局聯合銅川市藍盾人力資源有限公司將20名赴西安比亞迪公司的務工人員送上直達工廠的專車,耀州區石柱鎮的丁小冬是其中的一位,他激動地反饋著上崗情況。   

銅川市有6萬返鄉農民工,務工是農民增收的一項重要經濟來源。為了搭建就業平臺,讓務工人員儘快返崗就業,市人社局與交通、衛健、公安等部門協調,並聯系大地保險公司為返崗農民工推出“復工安行保”人身保險免費服務,打通安全出行“綠色通道”,為勞務人員安全返崗做好服務。截至目前,全市共組織了8次返崗直達專車,“點對點”護送外出農民工返崗復工180餘人。與此同時,不斷加大援企穩崗力度,實施“一企一策”專人負責制度,人社幹部包抓355家企業和項目,從宣傳、招工、培訓等進行靶心施策。   

線上技能培訓忙 企業復工“加速度”   

“疫情防控期間,公司組織了線上培訓,科目有中國工藝美術史、陶瓷工藝技術等,以前只對耀州窯比較熟悉,通過學習我還對五大名窯,柴、汝、鈞、哥、定有了認識,瞭解了同行的發展和其他陶瓷產區的特點,真是收穫滿滿。”耀州窯唐宋陶業有限公司的一線技術工人王秋娥提起培訓收穫高興地說。 ,“受疫情影響,公司沒有按時復工,我們就提前謀劃確定培訓課程,開展線上培訓,這樣既能有效避免人員集中培訓帶來的風險又能提升員工陶瓷工藝技術,為企業3月20日全面復工復產做好準備,真是一箭雙鵰。”耀州窯唐宋陶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梁亞萍介紹,2月23日對公司員工進行線上培訓,為期25天,每天8個課時,培訓結束後還將對員工進行考試測評。   

疫情期間,線上就業培訓擴面增效,市人社局依託政府免費線上培訓平臺、自有線上培訓平臺、第三方線上培訓平臺及各類手機APP等培訓平臺,通過在線直播、視頻錄播、實時互動、教師答疑、考核測試等形式,組織企業為職工、就業重點群體開展線上培訓,並按照現行補貼標準的130%執行線上培訓補貼。據瞭解,目前服務67家企業的7163名職工開展網上技能提升培訓,提前預支培訓補貼279萬元。   

社區工廠有序復工 群眾家門口就業   

2月下旬,銅川興德恆泰商貿有限公司的負責人鮑劍從南方老家回到銅川,位於關莊鎮的社區扶貧工廠能否復工復產,完成箱包訂單,他心裡沒底。“就在這時,我看見了銅川市發佈的復工復產通知,心裡一下有了著落。”   

2月26日銅川市就業促進中心的工作人員聯繫市疾控中心為該公司8名來自南方的管理人員做了核酸檢測。2月27日,檢測結果正常,完成了相關復工手續。2月28日,興德恆泰社區扶貧工廠全面復工了,目前已有60餘人上崗。   

排查復工人員信息、為員工發放口罩、測量體溫、生產線消毒……箱包車間有序生產,發往英國的2萬隻箱包正在快馬加鞭地趕製。   

幫助企業協調解決復工復產所需防護用品購置、原材料供應等方面遇到的問題;指導已復工復產的社區工廠做好管理、監測、防護等疫情防控工作。根據社區工廠復工時間,動員原有員工返崗。同時,明確新增崗位的用工條件、薪酬待遇等信息,點對點向有就業意願的勞動力特別是貧困勞動力推送崗位信息,鼓勵引導上崗就業。據瞭解,目前全市27家社區工廠已復工,復工的社區工廠已返崗717人。今年再安排1000萬元支持社區工廠建設,扶持返鄉人員興辦各類社區工廠。  

“就業大篷車”服務零距離 送崗進村惠民生

  3月3日,銅川市人社局抽調13名工作人員,聯合銅川市易通、匯豐、藍盾三家人力資源公司,分3組深入到區縣、鄉鎮、村組開展“就業大篷車”下鄉巡迴招聘活動,第一時間將“最新鮮”的崗位信息送到村上,打通求職招聘最後一公里。   

銅川市人社局從市內外企業中徵集到的18984個崗位中篩選出了加工製造、物流快遞、商貿服務等1145個適合返鄉人員就業的崗位,供他們選擇,做到精準服務和定向轉移。 招聘活動“大篷車”先後進入新區牛村、耀州區寺溝村、石柱村,印臺區金鎖關村、濟陽村,宜君縣棋盤村等村開展現場招聘宣傳,截至3月5日發放宣傳資料3810份,諮詢人員1100人,達成就業意向120人。   

“在疫情期間,人社部門作為就業服務牽頭部門,立足實際,精準施策,積極作為,出實招、動真格,通過18條促進返鄉人員就業創業政策的落實,真正穩定了就業存量,擴大了就業增量。通過點對點精準服務、就業大篷車下鄉招聘、發放失業保險補貼和社會保險補貼等措施,減輕了企業負擔,搭建了就業供需平臺。下一步,將繼續加大扶持政策的落實力度,多措並舉,精準服務,持續釋放政策紅利,推進全市就業創業再上新臺階。”市就業促進中心副主任辛治國說。(記者:郭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