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司裡找不到歸屬感,怎麼辦?

在每年酷熱的盛夏,有不少年輕的朋友作別了校園,走入了社會。

他們終於從新手村,進入到真實的遊戲世界。

他們從訓練場,進入到荒野求生模式。

他們從游泳池,進入了大海。

新手村、訓練場和游泳池,有自己的規則。

有些人,在這些規則下很成功,他們試圖用既有的成功經驗來指導接下來的生活。

這往往會碰壁。

校園裡帶出來的慣性思維,我們稱之為“學生思維”。

我們會在最近聊聊“學生思維”。

實際上,有時我在工作了幾年的職場人士身上,也能看到“學生思維”的影子。

甚至在工作數年後,我反思自己的行為模式時,都不時驚覺:我是不是還處於學生思維中?

所以,這一個系列,有意義。

今天,先不談思維,先談一種“學生心態”,那就是“找感覺”。

比如,試圖在職場中尋找“歸屬感”。

2

我們在學生時代,一般會參加一些學生組織,既交(liao)朋(mei)友(zi),也能長些專業外的見識,還能鍛鍊一些可遷移能力。

學生組織有什麼特點?

公益性、自組織。

你來這裡,不是為了錢。而組織也並沒有什麼強制力去約束你。

所以很多學生組織,官方至團委學生會,草根至興趣社團,都會搞些“團建”,甚至直白的叫做“感情建設”,來創造一種“歸屬感”或者說是“凝聚力”。

社團辦過一場大活動,肯定要出去擼個串,喝點兒革命小酒。

學期末考試結束後,一起去通宵K歌。

組織些出遊,調侃下小曖昧的男女。

籌些經費,甚至學生幹部自己掏點錢,在社團辦公室添置點零食。

……

學生組織要用這些手段,是因為大家都是自願加入的,純義務性質,沒有物質報酬,所以除了非常少的進修機會、獎學金之外,對於大多數人,只能靠這種方式營造一種“歸屬感”,給你一個不拿回報,為社團貢獻自己時間精力的理由。


很多年輕人,也很喜歡這樣的氛圍,甚至在擇業時,把“歸屬感”“幸福感”作為一條重要的參考指標,甚至把“公司是個溫暖的大家庭”掛在嘴上。

在工作中,他們也時不時的尋找這些感覺。如果找不到歸屬感,甚至會迷茫,彷徨:我在這家公司沒有歸屬感,是不是要離開?

3

要我說,在職場尋找這些感覺,才是最沒有意義的事情。

職場的本質是什麼?

是資源交換的場所。你提供你所擁有的資源,換來你需要的利益。

利益可以簡化為薪酬、五險一金、分紅等。

資源,高端點的比如專利技術、客戶關係、商業模式,低端的就是個人的時間和精力。

你來職場,是為了獲取實打實的利益。

要找什麼感覺呢?

不管是成就感、價值感、滿足感,幸福感,使命感,還是歸屬感,這些,統統都是虛的。

不是說不能尋求各種感覺,可以。

但你要付出代價,這種代價,可能是真金白銀的實惠。

4

我所見過強調“歸屬感”的公司,都是錢沒給夠,用虛幻的感覺來補。

比如組織各類團建,吃飯,唱K,登山,徒步,打球,集體生日。

比如關心年輕男女的婚姻,組織單身聯誼。

比如茶水間源源不絕的小零食。

這些小伎倆,說白了跟學生時代的社團幾乎一樣。當然,預算可能多些,看起來闊綽些。

非盈利的公益組織,這麼搞,也是不得已。

但作為一家盈利性的公司,還這麼搞,一定是老闆想以儘可能低的代價留住員工。

本來錢給夠了,人沒理由走。

現在不想掏那麼多錢,花點小錢營造下歸屬感,你覺得這裡真不錯,有感情了,就不走了。

荒謬不荒謬?

大家到職場上,就是為了掙錢的。

不要跟我談歸屬感,我歸屬於我的家庭和朋友圈子。

上班好好幹活,賺到該賺的錢。下班陪父母妻兒朋友享受生活。

職場上廣泛的存在博弈,資本家受益,勞動者必然吃虧。大家是鬥爭的雙方;就是勞動人民內部,還存在著博弈,別人少幹了,你可能就得多幹。

明明是戰場,你非得營造一個家庭的氛圍,披上虛偽的面紗,鬧哪樣?

本質上,公司是把技能、資源互補的一群人,組織起來一起掙錢,而不是把三觀一致、興趣接近的人湊起來讓你們開心生活。

大部分人不但談不上三觀一致,簡直是南轅北轍。

大家看在錢的面子上,不得不艱難維持著合作關係,做個表面兄弟或者塑料姐妹花。

如果沒有錢,你還願意跟公司裡的幾個人在一起?掰著指頭告訴我。

何況,資本家還要在這個公司裡壓榨你,你怎麼可能真正找到歸屬感?除非你斯德哥爾摩綜合徵晚期。

幹活就是幹活,爭取更好的權益。如果自己沒什麼話語權,那就忍著,不斷提升自己,增加手中的籌碼。

錢才是歸屬感。

5

你可以看到,越是不能、或者不願給錢的公司,這種所謂的“歸屬感”營造的越猛烈。

比如國企,因為受到制約,沒法發錢,所以國企的工會活動,比民企多的多。

推而廣之,什麼使命感、成就感,也都是虛的。

你被洗腦了,認為自己在做改變世界的偉大工作,雖然錢少了點,但滿滿的使命感。

你雖然收入微薄,但你的工作影響著許多人的生活,成就感滿滿。

醒醒吧,如果你做的真的是偉大的工作,那麼怎麼可能沒有高收入、高社會地位相匹配呢?

如果短期內沒有高收入,那至少也應當有期權吧?

如果沒有錢,那至少有受人尊敬的地位吧?

在公司裡找不到歸屬感,怎麼辦?

所以職場上,要保持穩定的狀態,專注做事,專注利益,要麼看當期收益,要麼看未來收益(期權)。

不要尋找感覺。感覺來得快,去的也快,會造成你工作狀態的大幅波動。

今天你有成就感,打了雞血,工作效率賊高。

明兒想通了,可能就覺得自己毫無價值,頹廢一整天。

今天你有歸屬感,明天可能就發現老闆並沒有拿你當自己人。

如果多年來,你一直非常積極和陽光,你覺得“感覺”對自己一直是加成,是身在其中就沒有人能打敗你的BGM,這當然是一種幸運。

但是相信一句話,夜路走多了總會遇到鬼。一輩子都遇到好的領導和同事,是不現實的。也許哪天遇到個噁心的,就會把你的好心態全部摧毀。

總是尋找感覺,對於個人的持續成長和精進,非常不利。

既然入世,就要務實。務實意味著,好好做事。你的價值,體現在你做的事上。

摒棄感性的因素,用長遠的眼光,務實的舉措,一步步的進行職場積累,才能走出自己的職業道路。

尋找感覺,就是進入職場之初就需要破除的“學生心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