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日耳曼与斯拉夫的“优秀结晶”,为何愿屈居马扎尔人之下?

在欧洲核心地带,有一处河网稠密、土地肥沃的四边形盆地,国土面积仅7.8万平方公里的捷克共和国就坐落于此。捷克这个小国在历史上似乎一直都很低调,为世人所熟知的除了其曾强大的军工实力,恐怕就是二战前那个割让苏台德的慕尼黑协定了。

捷克西与德国相邻,东与曾同为一国的斯洛伐克相邻,南接奥地利,北接波兰,地缘政治上属于标准的“强邻环伺”。捷克分为两大地理区,即位于西半部的波希米亚高地和位于东半部的喀尔巴阡山地,国土大体由奥匈帝国时代的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两个传统省份以及一小部分西里西亚组成。

捷克,日耳曼与斯拉夫的“优秀结晶”,为何愿屈居马扎尔人之下?

众所周知,捷克是西斯拉夫人建立的国家,但在历史上长期受日耳曼人统治而不断“德意志化”。几百年下来,最终形成的捷克人兼备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的“优点”。

从盛极一时的波希米亚王国到神圣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再从奥地利帝国的一部分到“改制”后的奥匈帝国的一部分,捷克都是以帝国的“中心”而存在。然而,奥匈帝国这个二元制帝国成立时,“优秀”的捷克人为何愿屈居马扎尔人之下?

“被同化”的历史

公元5~6世纪,斯拉夫人西迁至捷克和斯洛伐克地区。公元623年,斯拉夫部落联盟形成萨摩公国,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斯拉夫王国。9世纪是捷克历史的高光时期,公元833年,捷克人与斯洛伐克人建立了“大摩拉维亚帝国”,鼎盛时曾占据着相当辽阔的土地。

10世纪上半叶,大摩拉维亚帝国没落,捷克人在日耳曼人和波兰人的夹缝中艰难生存。到11世纪初,以布拉格为中心的“捷克公国”建立,疆域从波希米亚扩大到摩拉维亚。12世纪后半叶,捷克公国臣服于当时的神圣罗马帝国,后改称波希米亚王国。

到了1285年前后,波希米亚王国已壮大到包括现在的奥地利甚至匈牙利,不仅是神圣罗马帝国里最强大的王国,还是当时欧洲最强大的王国之一。波希米亚王国身为七大选帝侯之一,查理四世等许多国王曾身兼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首都布拉格更是成为当时神圣罗马帝国的中心和最繁荣的地区。

捷克,日耳曼与斯拉夫的“优秀结晶”,为何愿屈居马扎尔人之下?

彼时的神圣罗马帝国实质为一松散联盟,实力强悍的波希米亚王国与这个“周天子”开始了几百年难解难分的历史纠葛,也开始在日耳曼和斯拉夫中间挣扎和摇摆的命运。直到1526年,作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哈布斯堡家族直接入主波希米亚王国,捷克又进入长达四百年的“德意志化”时期。

在统治的“黑暗年代”,哈布斯堡家族推行的中央集权不断激发冲突,而民族和宗教问题又使斗争复杂化。期间,捷克失去了自己的本土贵族阶层,捷克语的传播也被阻碍。“德意志化”令捷克的经济和政治不断衰弱,随着德意志人的涌入,德语的地位日渐提高,开始在政府和社交场合占据主导。

到了这个时候,曾令捷克人无比骄傲的波西米亚王国也就是哈布斯堡帝国的一个省份罢了。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条约》后,波西米亚正式并入首都位于维也纳的哈布斯堡帝国,波西米亚王国失去实际独立地位。

捷克,日耳曼与斯拉夫的“优秀结晶”,为何愿屈居马扎尔人之下?

之后,波西米亚王国的命运就只能随着奥地利帝国而改变了。19世纪初,改变欧洲甚至世界的拿破仑战争来了。在著名的奥茨特里斯战役中,拿破仑打败奥地利帝国和俄国联军,1806年,拿破仑下令哈布斯堡王朝弗兰茨二世放弃神圣罗马帝国称号,只保留奥地利帝国帝号。于是,波西米亚王国自动“转成”奥地利帝国一个省份。

“屈居”二元帝国

1867年,正式名称为“帝国议会所代表的王国和皇室领地以及匈牙利圣史蒂芬王冠领地”的奥匈帝国成立,这个二元帝国实质上是力不从心的哈布斯堡王朝对汹涌澎湃的民族主义的无奈让步。

就这样,命途多舛的波希米亚王国又成为奥匈帝国的一个省份。而在帝国里起支配作用的两个民族其实都不占统治地位。在奥地利,日耳曼人只占36%;在匈牙利,匈牙利人也占不到半数。

于是,捷克人、波兰人、乌克兰人、斯洛文尼亚人和意大利人都试图在奥地利部分获得更大权利。而在匈牙利部分,罗马尼亚人、斯洛伐克人、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也在为自身争取更多权益。

捷克,日耳曼与斯拉夫的“优秀结晶”,为何愿屈居马扎尔人之下?

在各民族的强烈要求下,除了二元制方案,当时也曾有三元制、四元制甚至更多元制的想法。然而,作为奥地利帝国中的第二大民族,匈牙利贵族只肯接受与奥地利传统贵族之间的二元体,最终还是由日耳曼人和匈牙利人共同主导这个帝国。

同时,匈牙利人要求在布达佩斯设立一个有立法权的议会,并保证匈牙利人在议会中占多数,而罗马尼亚人和斯拉夫人等基本无权。

作为历史上帝国长期的“中心”,捷克人对这个二元体一定也忿忿不平,不知是不是觉得身处奥地利而与日耳曼人无异,捷克人接受了这个二元体。

捷克和斯洛伐克分别处在奥地利和匈牙利的统治之下。后来,作为被统治者的捷克人开始有了民族复兴意识。到了20世纪初,一些捷克和斯洛伐克领袖开始使用“捷克斯洛伐克”这个概念。

捷克,日耳曼与斯拉夫的“优秀结晶”,为何愿屈居马扎尔人之下?

尤其在贵族大部分是德意志人或被德意志化的波西米亚,捷克民族复兴运动日渐高涨。在奥匈帝国这个没落的大家庭,成员们都在暗中谋划自身独立。

独立中的“分分合合”

一战中,捷克和斯洛伐克作为奥匈帝国的成员在东线与俄国艰苦作战,此时的他们早有了独立的想法。1918年,奥匈帝国战败,本已摇摇欲坠的庞大帝国至此四分五裂。

当年10月,在协约国列强撮合下,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成立。在初建的几十年里,捷克斯洛伐克曾位列世界七大工业国之一。

两个民族虽然文化、语言和信仰相近,但明显的地理疆域决定了这不是他们真正想获得的独立。在这个由捷克人主导的国家中,斯洛伐克人常感到不平等,而与此同时,捷克人也认为应该成立一个“纯正”的捷克国家。

捷克,日耳曼与斯拉夫的“优秀结晶”,为何愿屈居马扎尔人之下?

二战开始前的1939年,德国出兵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3月15日,希特勒亲自宣布,在被肢解后的捷克斯洛伐克领土上分别成立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以及斯洛伐克国。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独立的梦想分别实现了,但这注定都是短暂的傀儡政权

二战后,在苏联安排下,捷克与斯洛伐克又恢复成一个国家。1946年3月,丘吉尔发表了著名的铁幕演说,罗列出一串生活在“幕后”的悲催国家,其中自然包括捷克斯洛伐克。身处欧洲核心地带,捷克一直认为自己无论从地缘还是政治上都更接近西方,实在想不通如何稀里糊涂被划到了东方阵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