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遼東殉國官員名錄,個個都是鐵血英雄!


明代遼東殉國官員名錄,個個都是鐵血英雄!

明代從萬曆末年到崇禎末年,遼東戰事牽涉明朝泰半國力,名臣猛將更是前赴後繼,奈何天不假人,無數英豪灑血遼東,終難挽回大明最後的衰亡,但是這些人可歌可泣的鐵血征程卻著實讓人心慟。家國夢碎,鐵馬冰河終是一曲離散歌,整理全遼陣亡官員名錄,望今人還能緬懷故者英魂。史料難全,這裡只記錄部分著名戰役殉國官員,更多名不彰,官不顯者及本人能力所限者難記其名,希望各位看客給予補充。

明代遼東殉國官員名錄,個個都是鐵血英雄!

撫順之戰


張承胤(遼東總兵):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4月21日,明、後金鏖戰撫順關東邊外,明軍大營被圍,右營遊擊劉遇節誰先撤出陣腳,各營相繼潰亂,遼東總兵張承蔭及副將、參將、遊擊、千總、把總等官共50餘人陣亡。

頗延相(遼東副總兵):遼東總兵張承蔭住廣寧,頗延相為遼東副將駐遼陽,撫順之戰隨張承蔭戰死。

蒲世芳(海州參將):撫順之戰,率軍一萬來源,隨張承蔭戰死。

梁汝貴( 海州遊擊):撫順之戰,隨蒲世芳戰死。

王命印(撫順守備):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4月15日,努爾哈赤圍攻撫順,李永芳與中軍趙一鶴等出城投降,王命印均不投降,戰死撫順城頭。

李弘祖(東州備禦):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4月15日,後金進攻東州和馬根丹等堡城,李弘祖戰死。

王學道(把總):隨王命印戰死。

唐鑰順(把總):隨王命印戰死。

明代遼東殉國官員名錄,個個都是鐵血英雄!


清河之戰

鄒儲賢((遼東副總兵):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7月20日,努爾哈赤圍攻清河城,鄒儲賢率全城軍民奮勇殺敵,敵人破城後殺死妻兒,焚燒衙署,力戰殉國。

張旆(遊擊):戰死清河城城頭。

張雲程(清河守備):隨鄒儲賢戰死。

明代遼東殉國官員名錄,個個都是鐵血英雄!

薩爾滸之戰

杜松(山海關總兵):明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三月初一,杜松冒進吉林崖,致使中軍薩爾滸大營被圍,一致全軍覆沒,被後金貝勒賴幕布射死,其部將、監軍等大都陣亡。

王宣(保定總兵):杜松薩爾滸大營由王宣、趙夢麟把守,杜松急功近利,不聽勸阻,帶領疲兵強度攻擊後金,代善一部牽制,努爾哈赤率主力強攻大營,王宣與趙夢麟雙雙戰死。

趙夢麟(原任總兵):與王宣一同戰死在薩爾滸大營。

張銓(分巡兵備副使):隨杜松部,拒不投降,被處死。

龔念遂(參將):

隨馬林部戰死。

柴國棟(參將):隨杜松部戰死。

王浩(原任遊擊):隨杜松部戰死。

張大紀(原任遊擊):隨杜松部戰死。

楊欽(原任遊擊):隨杜松部戰死。

汪海龍(原任遊擊):隨杜松部戰死。

楊汝達(管撫順遊擊事備禦):隨杜松戰死。

李希泌(參將):隨馬林部戰死。

麻巖(開原管副總兵事遊擊):隨馬林部戰死。

江萬春(開原守備):隨馬林部戰死。被杜度所殺。標下千總陳玉、王學雄,把總常因泰、何印、王琯、陳一元全部戰死。

黃璦(守備):隨江萬春一同戰死。

潘宗顏(開原兵備僉事):隨馬林部戰死。

董爾礪(岫巖通判):隨江萬春一同戰死。

竇永澄(慶雲管遊擊事都司):隨江萬春一同戰死。

鄭國良(鐵嶺遊擊):隨馬林部戰死。

葛世鳳(遊擊):隨馬林部戰死。

趙啟楨(管新兵右營原任遊擊):隨馬林部戰死

李應選(管新兵中營原任參將):隨馬林部戰死

劉綎(遼陽總兵):杜松部全軍覆沒,劉綎不知,孤軍深入三百里,劉綎軍先是取得了幾次小規模勝利,但全軍深入敵境,陷入重重埋伏之中,劉綎在內幾乎全軍覆沒。

祖天定(管寬奠遊擊事都司):隨劉綎部戰死。

姚國輔(南京陸營都司):隨劉綎部戰死。

周文(山東管都司事):隨劉綎部戰死。

江萬化(原任副總兵):隨劉綎部戰死。

徐九思(靉陽守備):隨劉綎部戰死。

周翼明(淅兵管備禦):隨劉綎部戰死。

康應乾(海蓋兵備副使):隨劉綎部戰死。

黃宗周(贊理為同知):隨劉綎部戰死。

喬一琦(管鎮江遊擊事都司):

隨劉綎部戰死。

明代遼東殉國官員名錄,個個都是鐵血英雄!

開鐵之戰

馬林(援遼總兵官):明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6月,努爾哈赤進攻開原、鐵嶺,駐守開原的是薩爾滸敗將馬林,城圍參將丁碧被收買後開門引敵,馬林戰死。

於化龍(副總兵):隨馬林戰死開原。

高貞(參將):隨馬林戰死開原。

何懋官(守備):隨馬林戰死開原。

喻成名(鐵嶺遊擊):開原失手,鐵嶺被圍,將門犬子李如楨畏敵如虎拒不發兵,致使奸細開城,眾將力敵殉國。

史鳳鳴(鐵嶺遊擊):戰死鐵嶺。

李克泰(鐵嶺遊擊):戰死鐵嶺。

於守志 (遊擊):隨馬林戰死開原。

任國忠 (千總):戰死鐵嶺。

吳貢卿(新兵遊擊):

戰死鐵嶺。

明代遼東殉國官員名錄,個個都是鐵血英雄!

瀋陽之戰

賀世賢(瀋陽守城總兵):明天啟元年(1621),努爾哈赤圍攻瀋陽,輕敵冒進,中矢墜馬陣亡於瀋陽城下。

尤世功(瀋陽守城總兵):賀世賢墜馬,尤世功出城救援,瀋陽城內的間隙趁勢控制了吊橋,戰死瀋陽城下。

周敦吉( 遊擊):隨秦邦屏戰死。

秦邦屏(副總兵四川石柱都司僉書):明兵分為兩營,周敦吉與副總兵四川石柱都司僉書秦邦屏先渡河,在橋北立營,八旗兵不敵土司兵,李永芳於瀋陽城頭髮炮,打亂陣腳,後力竭戰死。

吳文傑(參將):隨秦邦屏戰死。

雷安民(守備):隨秦邦屏戰死。

陳策(援遼總兵):陳策、董仲揆率領一萬川浙聯軍來援,童仲揆、陳策及副將戚金、參將張明世統浙兵三千在橋南立營。與後金軍對戰後,火藥用盡,被包圍戰死。

童仲揆(援遼總兵):

隨浙兵作戰,被後金軍萬箭齊發射死。

戚金(副總兵):隨浙兵作戰,被後金軍萬箭齊發射死。

張名世(參將):隨浙兵作戰,被後金軍萬箭齊發射死。

袁見龍(都司):帶川軍退入浙兵,被後金軍萬箭齊發射死。

鄧起龍(都司):帶川軍退入浙兵,被後金軍萬箭齊發射死。

明代遼東殉國官員名錄,個個都是鐵血英雄!

遼陽之戰

袁應泰(經略):明天啟元年(1621)3月20日,遼陽城破,遼東經略袁應泰舉火自焚。

張銓(遼東巡撫):遼陽城破拒不投降,自縊而死。

朱萬良(總兵):遼陽城破,力戰而死。

梁仲善(總兵):遼陽之戰,率軍駐守清河,遼陽城破,力戰而死。

楊宗業(總兵):後金軍圍困遼陽,率軍來援,與其子共同戰死遼陽城下。

何廷魁(分守道):死於遼陽之戰。

崔儒秀(監軍):死於遼陽之戰。

牛維曜(監軍):死於遼陽之戰。

明代遼東殉國官員名錄,個個都是鐵血英雄!

廣寧之戰

劉榘(總兵):天啟二年(1622年),努爾哈赤圍攻廣寧,劉渠以二萬人守鎮武,祁秉忠以萬人守閭陽。西平堡之戰,二將來援,遊記孫得功臨戰脫逃,致使全軍潰敗,劉渠、祁柄忠戰死。

祁秉忠(總兵):與劉榘一同戰死。

劉佂(副總兵):戰死於廣寧之戰。

麻承宗(副總兵):戰死於廣寧之戰。

羅一貫(副總兵):西平守將副總兵羅一貫待援不至,自刎而死。

黑雲鶴(參將):戰死於西平。

陳尚仁(都司):戰死於廣寧之戰。

王崇信(都司):

戰死於廣寧之戰。

高邦佐(兵備道參政):戰死於廣寧之戰。

劉式章( 遊擊):戰死於廣寧之戰。

李茂春( 遊擊):戰死於西平。

張明先( 遊擊):戰死於西平。

明代遼東殉國官員名錄,個個都是鐵血英雄!

柳河之役

魯之甲(副總兵):天啟五年(1625年)八月,山海關總兵馬世龍輕敵襲擊耀州,魯之甲戰死。

李承先(參將):隨魯之甲戰死。

錢應科(中軍):強渡之時落水溺死。

明代遼東殉國官員名錄,個個都是鐵血英雄!

鎮江之戰

尚學禮(遊擊將軍):尚可喜的父親,追隨毛文龍深入敵後,襲擊鎮江,取得"鎮江大捷"。天啟四年三月二十四日(1624年5月11日),尚學禮在旋城巡邏時,遭遇後金軍,力戰殉國。

明代遼東殉國官員名錄,個個都是鐵血英雄!

寧遠大捷

姚與賢(都司):明天啟六年(1626)正月,寧遠大捷分為寧遠城和覺華島兩戰,寧遠之戰勝利。覺華島敗,姚與賢等人力戰殉國。

王錫斧(都司):戰死覺華島。

季士登(都司):戰死覺華島。

吳國勳(都司):戰死覺華島。

金冠 (覺華島參將):戰死覺華島。

明代遼東殉國官員名錄,個個都是鐵血英雄!

大淩河之戰

張吉甫(副總兵):明崇禎四年(1631年),後金軍圍攻大淩河,此役遼東精銳盡失。戰死大淩河。

滿庫(副總兵):戰死大淩河。

王之敬(副總兵):戰死大淩河。

何可綱(副總兵):被殺於大淩河。

張國忠(守備):戰死大淩河。

張孝(千總):戰死大淩河。

李進孝(把總):戰死大淩河。

葛天德(把總):戰死大淩河。

顧朝臣(把總):戰死大淩河。

明代遼東殉國官員名錄,個個都是鐵血英雄!

金州之戰

黃龍(金州總兵徵虜前將軍都督僉事):曾任東江鎮總兵,在旅順口一戰中,自刎殉國。

尚可進(參將):尚可喜之兄,奮勇殺敵,壯烈殉國。

李惟鸞(把總):戰死於金州之戰。

項怍臨(把總):戰死於金州之戰。

樊化龍(把總):戰死於金州之戰。

張大祿(把總):戰死於金州之戰。

皮島海戰

沈世魁(東江總兵):崇禎四年(1631年)六月,皮島三月前發生兵變,後金來攻,東江兵大勝後金,總兵沈世魁殉國。

張盤 (千總):戰死於皮島海戰。

朱國昌(千總):戰死於皮島海戰。

松錦之戰

楊國柱( 宣府總兵):援遼八總兵之一,1642年,率軍攻打錦州西石門,中清軍埋伏,利誘不降中箭而亡。

丘民仰(遼東巡撫):被殺在松山。

曹變蛟(東協總兵):1640年隨從洪承疇出關援遼,1643年,松山城被叛徒副將夏成德出賣而陷落,洪承疇、曹變蛟、王廷臣以及遼東巡撫丘民仰、總兵祖大樂等文武官員,以及士兵8000餘人被俘。最後,除洪承疇和祖大樂外,其餘人全部被殘忍殺害。

王廷臣(遼東總兵):被殺在松山。

寧遠之戰


李輔明(前屯總兵):楊國柱陣亡後,接替其為宣府總兵。1643年為援剿總兵,前往援助廣寧,與清軍對戰,力戰不敵身死。

王國(督司):戰死於寧遠。

吳良弼(中後所遊擊):戰死於寧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