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印記——鐵血“中國遠征軍”(二)

遠征軍第一次入緬作戰

1939年冬,日軍佔領南寧,切斷了我國和越南之間的海上交通線,1940年初,對滇緬鐵路狂轟濫炸,1940年6月日軍迫使法國同意停止中越運貨。9月,入侵越南,滇越補給線全面中斷。滇緬公路成為唯一國際援助通道。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軍偷襲美國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中國抗戰進入和英、美聯合作戰階段。中英兩國1941年12月23日簽署《中英共同防禦滇緬路協定》。遠征軍就是根據中英同盟組建的。

歷史的印記——鐵血“中國遠征軍”(二)

當時英國深陷歐洲戰場,1940年5月25日英法聯軍敦刻爾克大潰敗,英倫三島岌岌可危。在遠東戰場首要利益是保護資源輸出最多的英屬殖民地印度,其餘殖民地(包括緬甸)作為戰略縱深。阻撓拖延中國軍隊大規模進入緬甸。直到1941年12月,日軍佔領馬來西亞隨即入侵緬甸南部。東南亞戰場,英、美軍隊接連潰敗,在緬日軍達到6萬人。1942年1月,緬甸泰國和越南和中國戰區合併,蔣介石出任最高總司令,美軍史迪威任參謀長。在英方請求下,國民政府組建了由杜聿明任代理總司令的10萬精銳———中國遠征軍赴緬作戰。此時已喪失作戰良機,緬甸保衛戰變成掩護英軍撤退戰。

歷史的印記——鐵血“中國遠征軍”(二)

3月7日,戴安瀾將軍率200師作為先頭部隊抵達緬甸南部重鎮同古(陸路、水路要塞),3月8日仰光失守。3月16日,日軍開始轟炸同古,駐緬英軍如潮水般敗逃。3月19日,戴安瀾宣佈,"命令各團營進入陣地……本師長立遺囑在先,如果師長戰死,以副師長代之,副師長戰死,參謀長代之……以此類推,各級皆然。"孤軍深入的200師與日軍55師團展開激烈地面戰,排長馬立成身中六彈死戰不退,597團3營與敵肉搏,全部壯烈殉國……日軍每天出動百餘架次飛機狂轟濫炸,直到日軍56師團增援,才撕開200師防線。遠征軍200師傷亡2000餘人,內無糧彈,外無援兵,3月29日杜聿明下令突圍,30日晚成功突圍。此役,殲敵5000餘人。

歷史的印記——鐵血“中國遠征軍”(二) 杜聿明


歷史的印記——鐵血“中國遠征軍”(二)

戴安瀾

歷史的印記——鐵血“中國遠征軍”(二)

孫立人

隨著西路英軍潰逃,東路遠征軍失利。正面防線的英緬軍在沒有通知中國友軍情況下再次撤退,遠征軍被迫將防衛重點放在臘戌。1942年4月28日,臘戌失守。日軍56師團兵分兩路,一路佔領緬甸密支那,切斷了遠征軍退路。一路沿滇緬公路向中國境內推進。

歷史的印記——鐵血“中國遠征軍”(二)

以孫立人為首的新38師、新22師果斷撤往印度,實力得以保存。指揮官杜聿明堅持帶主力部隊回國,為了突破日軍包圍圈,進入緬北野人山。擔任後衛的戴安瀾指揮突圍,中彈重傷,北望祖國,喃喃道,"反攻,反攻……",奮力疾呼,"祖國萬歲!",含恨而終。進入野人山的遠征軍飢疲交困,叢林裡毒蛇、野獸出沒,蚊蚋、螞蟥活躍,瘴氣瘧疾蔓延,這片原始森林吞噬了數萬遠征軍的生命。據戰後盟軍公佈的數字,遠征軍10萬入緬作戰,傷亡總數61000人,近5萬人在撤退途中死亡或失蹤。英軍傷亡1.3萬人。日軍僅傷亡4500人。

遠征軍還在野人山苦苦掙扎時,日軍侵入了滇西,從哪個1942年5月2日開始,先後攻陷畹町、遮放、騰衝等地,國軍炸燬了連接怒江兩岸的惠通橋才迫使日軍停止了進軍步伐。

歷史的印記——鐵血“中國遠征軍”(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