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另闢蹊徑的戰略核威懾

2019年4月,俄羅斯最新型核潛艇“貝爾戈羅德”號下水,這艘潛艇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它將是第一艘搭載“波塞冬”超遠航程戰略核動力魚雷的核潛艇。“貝爾戈羅德”號核潛艇其實是一艘在蘇聯時期就開始建造的“奧斯卡II”級巡航導彈核潛艇,其主要武器是用於攻擊美國航母的P-700大型超音速反艦巡航導彈,由於一直沒有完工,艇體才有機會被改造成為“波塞冬”核動力魚雷的搭載平臺。此外,俄軍還對該核潛艇進行了大量改進,可以攜帶水下小型特種作戰潛艇,用於攻擊對方的海底通信網絡。

俄羅斯另闢蹊徑的戰略核威懾

“波塞冬”核動力魚雷幾乎擁有無限的航程,保守估計可達10000公里以上,按理論計算可以航行到任何國家的海岸,是一款不折不扣的水下洲際戰略武器。俄軍工人士披露,“波塞冬”核動力魚雷可以以最大時速200公里,在水下1000米的深度活動。因此在理論上,防守方對於“波塞冬”的攻擊是無法抵禦的。此外需要強調的是,除了採用核動力,“波塞冬”魚雷還採用了蘇聯時期就已經運用到VA-111“風暴”魚雷上的超空泡技術,也就是魚雷能夠在自己產生的長氣泡內部高速前進。因為在氣泡內航行阻力的非常小,VA-111“風暴”魚雷可以達到200節(370公里/時)的驚人速度,敵潛艇和水面作戰艦艇同樣無法逃脫它的攻擊。

按照常理來說,飛得更快更遠的核導彈問世之後,魚雷這種昔日海戰王牌武器就應該退居二線了。事實也是如此,在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海軍中,魚雷的主要作戰任務已經基本被限定在反潛上了,反艦已經成為了副業。不過,前蘇聯卻把魚雷發展成了海基戰略武器,成為在海上決戰中起到扭轉戰局的殺手鐧,幾乎所有的核潛艇都攜帶有威力巨大的核魚雷。著名的65型魚雷威力巨大,這種裝有核戰鬥部的魚雷爆炸當量可達2萬噸TNT,殺傷半徑超過13千米,主要裝備在蘇聯攻擊型核潛艇和巡航導彈核潛艇上,使命就是用於攻擊美軍的核潛艇和航母戰鬥群。

俄羅斯另闢蹊徑的戰略核威懾

蘇聯把核彈頭裝到魚雷上的主要原因還是其海軍實力遠不及美國,尤其是在遠洋作戰方面,處於絕對的劣勢,而且要在可預見的時間內趕上美國海軍的可能性完全沒有。另外,當時的蘇聯的反艦導彈還相當的不靠譜,不僅射程近,速度慢、不能由潛艇進行水下發射,其抗電磁干擾能力和命中率也不高,而且還要冒著美國優勢海空火力的打擊,進入美國海軍航母戰鬥群防禦圈,抵近到反艦導彈射程內才能攻擊美國航母戰鬥群,這增加了完成任務的難度。

而採用了核彈頭後的魚雷,其破壞性有了明顯的提高,尤其是在水下爆炸的時候,對目標的破壞效果更加好,因為在水下爆炸中心附近會產生數百萬攝氏度的高溫和上百萬大氣壓的高壓,加上在地球環境下的水又是不可壓縮的,所以對艦船的摧毀效果比空中爆炸要大得多。即使不是直接命中,只要在一定距離內爆炸,就能夠摧毀一切想要摧毀的艦艇,包括航母和核潛艇。更重要的是,核魚雷還是一種面殺傷武器,非常適合用來打擊以航母戰鬥群為代表的美國海軍戰鬥艦艇編隊,只要有幾枚核魚雷在其周圍一起爆炸,整個航母戰鬥群就將被徹底傾覆。

但是,隨著導彈技術的進步,作為導彈不成熟時期的副產品,核魚雷在海戰中的地位已經不那麼明顯,只是作為威懾武器而存在,冷戰結束後,普通的核魚雷其實已經從裝備序列中消失。但是在進入21世紀以後,俄羅斯又重新發展出“波塞冬”大型核魚雷,而它的作戰使命已經和傳統的核魚雷有了本質的區別。

俄羅斯另闢蹊徑的戰略核威懾

主要原因是反導技術的日臻完善。可以預見,原有的能夠互相確保摧毀的核戰略導彈正在被各個核大國的反導系統所打破。如果美俄之間的核平衡被反導系統打破,那麼在未來可能發生的核對抗中,俄羅斯只能依靠類似RS-26“邊界”、RS-24“亞爾斯”等新型洲際導彈,而大量舊型號洲際導彈卻很難穿透美國的反導保護傘。

俗話說,有其盾必有其矛。俄羅斯要想維持對美國必要的有效核威懾,就必須在反導保護傘防護範圍之外尋找突破口,而被稱為末日核魚雷的“波塞冬”就是針對美國的新的核威懾。因為在未來,如果美國和俄羅斯爆發核戰,即使在傳統的核反擊中未能取得決定性勝利,只要俄羅斯核潛艇發射裝有核彈頭的“波塞冬”核動力魚雷,就可以摧毀美國沿海地區的重要港口及經濟設施,並在附近的沿海大城市形成大範圍的放射性汙染區,造成美國無法承受的破壞。

需要強調的是,與俄羅斯不同,美國的大部分人口都是生活在沿海地區的大城市,“波塞冬”核魚雷作為一種報復核武器,如果在美國人口密集的沿海城市附近爆炸,這將對美國的有生力量造成毀滅性的殺傷,這也許就是俄羅斯研發這款核魚雷的真正原因,那就是即使俄羅斯的核反擊被反導系統擋住,美國也無法取得最後的勝利。

俄羅斯另闢蹊徑的戰略核威懾

“波塞冬”核動力魚雷的成功之處就是充分利用的水下戰場的複雜性。要知道,儘管各大海軍強國都發展出了先進的水下傳感和探測設備,但是水深每增加100米,被變深聲吶之類的先進裝備發現的概率就會下降20%。對於普通有人駕駛潛艇來說,只要其下潛深度達到400米以下,對於水面反潛力量來說,它的行蹤基本就是無法被探測到的。

而“波塞冬”的活動深度可達1000米,意味著其絕大部分的水下航線是無法被探測的,魚雷在航線過程只要沿著既定的航線前進即可,如果沒有必要,無需和外界保持聯繫,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暴露的可能性。在到達目標地區附近後,可以根據早期由核潛艇繪製的海圖選擇合適路線低速接近目標,在噪聲環境極其複雜的淺海水域,低噪前進模式同樣很難被發現。這樣擺在美國面前的問題就大了,防禦還是不防禦?如果不防禦,就是坐以待斃。如果要防禦就必須在主要沿海大城市附近的淺海水域建立嚴密的反潛網,除了投入巨大的資金購置先進的反潛設備,要維持一支成規模的作戰部隊,這對於美國本已經十分吃緊的國防預算來說又將是一筆無法承受的開支。

俄羅斯另闢蹊徑的戰略核威懾

反觀俄羅斯方面,要建立一支“波塞冬”核打擊力量的成本並不是不能接受。目前,俄羅斯的大多數核潛艇都處於即將退役的階段,所以在今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俄羅斯將會成批的建造新型的核潛艇,比如已經開始建造的第4艘“北方之神”核潛艇。如果俄羅斯有擴大“波塞冬”核魚雷裝備規模的計劃,那麼在建造新型核潛艇的時候,就可以對它們進行改造,使其能夠攜帶六枚“波塞冬”核魚雷,一枚核魚雷可攜帶威力高達上百萬噸級TNT當量的核彈頭。那麼在更新核潛艇部隊的同時,俄羅斯就可以使“波塞冬”形成戰鬥力。

針對這種不對稱的核威懾,美國很明顯並不打算硬扛,因為那樣很可能會陷入星球大戰式的軍備競賽。美國軍方曾公佈一則消息,稱將會利用B-52H戰略轟炸機部署一種名為“快速打擊-增程精確制導空投水雷”的新型水雷,用以封鎖敵人的海軍基地,限制其海軍艦艇的活動能力。很明顯,美軍是想通過這種新式的水雷限制俄羅斯海軍核潛艇活動以達到制約“波塞冬”核動力魚雷的核威脅。實際上這種快投水雷是在美海軍20世紀70年代研發的MK62/63系列空投式沉底水雷的基礎上,與“聯合直接攻擊彈藥”的衛星制導組件整合而來的一種智能水雷。

俄羅斯另闢蹊徑的戰略核威懾

智能水雷與傳統水雷的不同之處,在於其可控性,可以在和平時期進行秘密佈設,而且不會威脅正常的航運,一旦雙方有戰事發生,只要在千里之外激活水雷的攻擊模式,智能水雷就向特定敵方目標攻擊,比如特定型號的核潛艇,而且不會造成誤傷。智能水雷的攻擊威力、隱蔽能力、識別目標能力,以及可控制性的特點使其具備了威懾潛在對手的能力。

俄羅斯另闢蹊徑的戰略核威懾

目前,圍繞著類似“波塞冬”核魚雷這種新型戰略武器展開的水下攻防戰的著力點很可能就落在了智能水雷上,其“發現即消滅”的實時攻擊方式將是對抗“波塞冬”這種高速水下航行目標的不二之選。

總結

俄羅斯另闢蹊徑的戰略核威懾

由於受財力限制,俄羅斯目前不太可能大規模裝備“波塞冬”核動力魚雷,計劃中的俄羅斯海軍也只能裝備大約32枚“波塞冬”。其在俄羅斯戰略力量中的定位是第三次報復性武器,也就是隻有在俄羅斯的核反擊不奏效的情況下才會動用。儘管如此,在目前俄美實力對比不平衡的態勢下,“波塞冬”的列裝無疑將會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