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72岁理发匠为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收费才4元生意好却不挣钱


照片里正在拿着旱烟杆吞云吐雾的老人是一位农村走街串巷的理发匠,平时他的生意不算好也不坏,他的顾客也大都是临近村庄的一些老年人,由于老年人出行不方便,他就骑着这辆电动小三轮到附近的几个村子给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还颇受老年人的欢迎,因此基本上每天都会出门。临近年关,让他理发的老人们也是越来越多,他说最少要一直忙到农历28才会停,有一些老客户还有他的电话,还约好过年前这几天专门要他过来给自己理发。

他的小三轮上标配的工具就是车座上放的这个用来吆喝的小喇叭,里面吆喝的内容是他在别人的指导下录下的自己的吆喝声:“老年理发的来了,谁要理发”,虽然是很简单的一句话,但却简洁明了,没有一句多余的话。除了小喇叭,还有一个洗头的盆和铁架子、一盘用来插剃刀和吹风机的电线,烧热水用的电热水壶,再就是所有理发师通用的一些理发工具,不过他还带的有洗发水,因为考虑到有的老年人家里没有洗发水,所以特地带了一瓶。

理发必备的工具都放在了一个小木箱里,剪刀、电吹风、洗发水、剃头刀、刮脸的刀、清理碎发的海绵...都整齐地摆在里面,有人需要理发的时候打开箱子放在手边随用随取,用完再放好,很是方便。箱子里的洗发水不知道是什么牌子的,看上去时间也不短了,还是薰衣草香味的。


来到这一家理发的是一位老太太,因为身体原因,行动不便,再加上这寒冬腊月外面冷,就在生有炉子的屋里给她理发。因为要用电吹风,插座太远不够用,正式理发前,老师傅先把线盘从小三轮上拿了下来,放到需要的长度后就开始了工作。

老太太有两个多月没剪头了,也是第一次找他剪头,所以理之前还特地问了价格,老师傅说都是一样的价格4元钱,村里不少上了年纪的都是他理的,不信可以去问。因为自己上了年纪,理的发可能不是太好,所以自己的收费也就比其它人低不少。再加上找他理发的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不会自己挣钱了,所以他理发也不全为了挣钱,只是自己年轻时学过这手艺,现在在家也闲不住,所以现在还干这一行。

理发的时候他聊起了家常,自己今年已经72岁了,这一过了年就73岁了,也不知道还能理几年发,他说能理一天是一天吧,反正在家也闲不住,出门理发还能挣些零花钱,也能给不方便出门的老年人提供一些便利。后来又说到自己的家庭情况,老伴平时在家给他做饭洗衣,三个孩子两个女儿一个儿子也都已成家,也不愿意他骑三轮跑来跑去,不想让他再干这个,但他自己在家闲不住,所以还在坚持着。


老伴也上了岁数现在身体也不好,今年犯过两次脑出血,第二次比较严重,虽然治疗及时,还能自理干些洗衣做饭的活,但是语言能力出了障碍,说话已经说不清了,和人交流起来也就很麻烦,所以平时也不怎么出门。老师傅年纪大了,理发的时候看上去有点吃力,一是腰不好,驼着背。再加上眼睛也不好,理发的时候还要凑得很近才看得清,但依然很仔细,用了有半个多小时才给这位老太太剪好了头发。

理好发,他说要吸袋烟休息一会儿,还非要坚持到院子里去吸,说自己吸的是旱烟,味道冲,主人说院子里虽然比屋里冷,就在屋里吸吧,他还是坚持着到院子里坐在小三轮上摸出了烟丝和旱烟锅。吞云吐雾间,老人说起自己年轻时学理发的手艺还是在50多年前,那时候还是集体生活,学会这手艺后就在队里给社员们理发,直到现在也还没有忘,真是应了技不压身这句话。还说现在老年人喜欢让他理发的原因就是,那些新潮的理发店老年人不愿意去。

刮脸这活看着简单,但不好干,又不挣钱,所以老年人都愿意让他理个发再刮个脸...后来看他手里吸旱烟的烟锅挺独特,问过后。他说这是他去年到荒上自己找了一棵干的蒿根刨出来自己打的眼,虽然看上去不好看,但份量很轻,用着很服务。还说专门有人挖这种根加工成烟锅到城里卖,而且不能去掉外面的皮,一根能卖30元。他装烟丝的袋子只是随便找了个塑料袋,看上去也用的时间也不短了。


等过足烟瘾,老师傅收拾好东西,骑上三轮又要去下一家了。他还说自己有一天最多给七八个人理了发,那都是约好的,自己吃过中午饭,下午1点从家出发,理完发天黑前还能赶回家吃饭,一天下来也就挣个30元,虽然挣得不多,但比起以前的生活,现在吃喝不愁,自己已经很知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