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Fall留學

很多21fall小可愛們已經要開始準備留學了,對於大家經常問的一些基礎性的問題,我們做了一個整理,希望幫助到只有留學的想法,卻不知道該從何準備的你們。


01

一般從哪裡獲得關於申請的信息?

各大學院系的官網,官方說明最準確。另外,對於一些突然的通知或者變更,想及時掌握就需要大家時常關注官網,沒法做到及時可以關注一些留學的公號或者博主。

21Fall留學 | 小白常見問題科普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21Fall留學 | 小白常見問題科普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02

經常看到一些縮寫都是什麼意思?

PS:Personalstatement,個人陳述

CV:CurriculumVitae,英文簡歷

RL: Reference Letter,也叫 Letters of recommendation ,推薦信,由學校老師或者公司上級寫得一份相當於介紹信的東西

GPA:GPA即Grade Point Average平均績點。國內考試成績一般是百分制,一般將每門課程的學分乘以學時,加起來以後除以總的學時,得出平均分。

RP:Researchproposal,要就計劃,簡明扼要的說明你準備做什麼研究,準備怎麼做研究。這個常見於MPhil和PhD,部分授課Master也會要求

ESSAY:可以翻譯成“小論文”,個別專業在申請的時候需要提供,常見於文學或傳媒類專業

WL:Waiting list,也就是覺得你條件還不錯,但希望對比一下後面的申請者,因此將你放在Waiting list裡面再等等看

AD:Admission offer,錄取通知書

CO:Conditional offer,俗稱 Con offer,就是有條件錄取,只要申請者滿足學校列出的錄取條件,例如GPA、語言成績等等。

UO:指unconditional offer,就是無條件錄取了,那就是妥妥的offer

小米:這裡不是手機,也不是煲粥的小米,指校方院系的聯繫人,也就是你對於申請有疑問可以隨時郵件、電話詢問的人

面經:往年的面試經驗,面試真題

默拒: 部分院校不會給申請人直接發拒信,而是採用默拒的方式


03

什麼時候開始準備申請?

在讀學生一般在大二,大三開始,就要準備申請材料。在職的申請人,一般提前一年準備。對大部分學生來說,申請的時間是在入學前一年的9月左右(例如申請2020秋季入讀,那麼申請時間一般為2019年9月左右)。

為了確保申請的成功率,學生需要在各個方面充實自己,但這是一個不斷完善申請的過程,絕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某些方面,可能需要幾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來完善。因此,學生應該提前準備,預留時間來應對各種可能發生的意外狀況。


04

讀研一年的花費分別是多少?

香港

香港授課型碩士學制以1年為主,留學總預算(學費+生活費+住宿)大概需要準備25萬人民幣。授課型碩士基本為自費課程,獲得獎學金幾率極低。學校通常不給授課型碩士提供住宿,大部分學生會尋找室友一起租房,房租也是留學預算中的一筆重要支出。給同學們整理了以下幾種情況:

學費12萬元(理工科)+住宿費7,000元/月+交通費100元/月+餐費2,500元/月+其他1,000元/月

合計(12個月)247,200元

  • 在香港合租(離學校近)

學費18萬元(商科)+住宿費4,000元/月+交通費(略)+餐費2,500元/月+其他1,000元/月

合計(12個月)270,000元

  • 在香港合租(離學校稍遠)

學費10萬元(教育類)+住宿費3,000元/月(四人合租兩居室人均)+交通費100元/月+餐費2,500元/月+其他1,000元/月

合計(12個月)179,200元

  • 在深圳合租

學費13萬元(傳媒類)+住宿費2,500元/月(兩人合租兩居室人均)+交通費2,500元/月+餐費2,500元/月+其他1,000元/月

合計(12個月)232,000元

英國

留學英國的財務預算對不同地區、專業、生活背景的學生差別很大。我按照常規標準(常規標準:足額交學費;住在學校的宿舍;忙的時候吃食堂;閒的時候自己做;週末和朋友吃中低等消費的餐廳;坐公交、基本不坐出租、不買車;短假期英倫三島短途窮遊3-5次;長假期歐洲大陸窮遊1次;春節不回家;不接待父母和親友團)給大家一些建議:

  • 25萬—28萬。非倫敦地區、非商學院、無大量實驗室項目和特殊設備器材的專業。
  • 26萬—30萬。非倫敦地區、商學院,或有大量實驗室項目和特殊設備器材的專業。
  • 30萬—35萬。倫敦地區、非商學院、無大量實驗室項目和特殊設備器材的專業。
  • 35萬—40萬。倫敦地區、商學院、或有大量實驗室項目和特殊設備器材的專業。

美國

一般來說一線城市諸如波士頓、紐約、洛杉磯等,每年生活費大概在9000到13000美元之間。二線城市比如聖地亞哥、邁阿密等,每年生活費大概在6000到8000美元之間,而一些三線城市每年只需要5、6千美元就足夠。而住宿費按照學校住宿、校外租房、寄宿家庭會有所不同。

選擇以及組合太多,這裡就不給大家加了。自己組合算下加法吧。


05

是否可以跨專業申請?

不少學生的本科專業並不是自己喜歡或擅長的方向,因此,想轉專業申請碩士課程。理論上跨專業的申請是可以的,但是跨度不要太大,比如英語專業轉傳媒專業,新聞專業轉環境管理專業,中文專業轉商科專業等。還有些專業對基礎是有要求的,所以你需要了解你是否具備跨專業申請的基礎。如法律、計算機、工程是需要有相關的學術背景或工作背景才可以申請的。


06

是否需要考雅思/託福GRE/GMAT?

申請香港/美國/英國高校的研究生課程,是必須提供相應的英文水平考試成績的,如託福、雅思。一般要求是雅思6.5或託福80,香港個別大學是可以用英語六級代替的。但是如果想申請到好學校的好專業,語言成績有相應更高的要求,如傳媒、法律、語言類專業等,一般雅思7分是標配。

學校對GRE或GMAT大多沒有硬性的要求,商科課程一般要求提供GMAT。如果在申請的時候,大家來不及考託福或雅思,GRE或GMAT這些考試,也可以先遞交申請,之後再補交這些考試成績,但是香港是沒有語言班的,需要在申請截止之前補交。英國和美國有語言班,所以如果沒辦法考太高,可以考慮報語言班。


07

大概什麼時候可以知道申請結果?

2-4月是香港發offer的高峰期,絕大部分offer都是這個時候發出的。5-7月進入錄取收尾階段,部分專業會有補錄。香港很喜歡默拒,所以到7-8月還沒有拿到offer的同學要做好準備。

英國沒有特定的時間,一般9月份開始申請,10月到3月都會陸續出結果。有的學校早,有的慢。而美國主要集中在3-4月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