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刘备统一三国,刘备会杀有功之臣么?比如诸葛亮,关张?

魔方生活小百科


假如刘备统一天下,与其说刘备会不会杀关羽、诸葛亮等有功之臣,还不如说关羽、诸葛亮等有功之臣做什么事情会导致自己被刘备所杀。

因为,即便是大家公认最冷酷的开国皇帝,比如朱元璋、刘邦等,他们身边也有很多功臣没有被杀,比如刘邦手下的萧何、曹参等,朱元璋手下的徐达、汤和等;同样,即便是公认最仁慈的开国皇帝刘秀,他身边也有不少功臣被杀,比如韩歆,甚至连他的太子都被废掉。

所以,刘备会不会杀关羽、诸葛亮等有功之臣,主要看他们自己的表现。

因为,对于刘备来说,他在统一天下之后,肯定会加强中央集权和刘氏皇权,在这个过程中,关羽和诸葛亮等人手中的权力必然会被削弱,到时他们会选择怎么应对?



比如,刘邦当皇帝之前,对萧何、韩信等人不可谓不信任吧,凡是刘邦在外打仗,其后方都是全权交由萧何来坐镇,并且自己军队的后勤也全部都交由萧何来负责;至于韩信,刘邦更是直接让他带兵出去独当一面,这份信任和倚重,不可谓不深。

但是,等到刘邦统一天下后,也开始加强中央集权和刘氏皇权,所以萧何也好,韩信也好,他们手中的权力,自然都给交还给刘氏子孙。

对此,萧何看得比较开,总而言之,我就是刘氏公司的一名打工仔而已。但韩信呢,显然不这样认为,他认为自己至少也算半个股东,所以他被削夺王后,那是各种不忿,于是萧何保全下来,而韩信被诛三族。

还有李世民,他当皇帝之前,也是对房玄龄、李靖等人也是信任有加,但等到李世民当皇帝后,那也是对他们各种打压,以至于房玄龄见到李世民,就如同猫见到老鼠,甚至后来因为一点小事,李世民直接将房玄龄撤职。

至于李靖,他灭突厥立下不世之功,李世民却揪住一点无伤大雅的小事,对他一顿猛批,吓得李靖大话都不敢说一声,此后李靖干脆直接处于半隐退状态;试想,如果房玄龄、李靖等人,也和韩信一样,对此愤恨不已,你们觉得李世民会让他们善终吗?



再回到刘备身上,他对诸葛亮与关羽的态度,完全就和刘邦对萧何、韩信的态度一样,总而言之,凡是刘备在外打仗,后方都是交由诸葛亮坐镇,并由他来负责粮草;与此同时,刘备打仗要么不分兵,一旦分兵,那都是让关羽出去独挡一面,由此可见刘备对他们的信任。

问题是,等到刘备统一天下后,刘备肯定希望关羽等人能够交出手中的兵权,或者让他们担任自己儿子们的助手。在这种背景下,刘备请关羽、张飞等人吃一顿酒席,他们会乖乖配合吗?或者说,等到他们交出手中兵权后,会不会依然各种愤恨和不服!

还有诸葛亮,如果刘备提高刘禅等儿子的权力,并重用外戚来分割诸葛亮的权力,甚至通过扩大李严或者类似黄皓这种太监的权力来制约诸葛亮,诸葛亮会怎么做?甚至而言,刘备吧诸葛亮明升暗降,或者直接像李世民对待房玄龄一样,诸葛亮会怎么做?他是老老实实接受,还是各种不服和愤恨?

从这层意义上说,刘备统一天下后,会不会杀关羽、诸葛亮等功臣,主要就看他们自己的表现。如果他们愿意接受被削夺权力的现实,甚至主动配合刘备加强中央集权和皇权,那自然没啥说的,他们肯定都能善始善终。问题是,如果他们不愿意,那最后就只能看谁的刀快!


我是赵帅锅


题主你想的太多了,刘备为人本身就以仁义出名,而且他出身贫寒,即使统一天下,也需要借助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来制衡世家豪族,不可能把他们杀死。

开国皇帝杀有功之臣确实在历史上有很多例子,但是君臣和睦相处的也不少。刘备一向以仁义出名,在平原、徐州、荆州任上都很得人心,才得以招揽了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人。否则他出身低微,怎么可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就。刘备既然以仁义立国,连在襄阳城下占尽优势都不肯和刘琮兵戎相见,又怎么可能随便杀功臣。

而更重要的是东汉以后,世家豪族和地方豪强势力很大,不仅占有大量土地,还控制了大量人口,把握地方政权。像蜀汉灭亡时有军队10.2万人,但是蜀汉政权直接控制的人口只有94万,这就是因为地方豪强控制了大量人口造成的。这些世家豪族和地方豪强对皇权有着很大的威胁,像曹魏的高平陵之变,本质上就是世家豪族和曹魏皇族角力的结果,最终以世家豪族获胜告终,可见世家豪族力量之强。

刘备出身贫寒,在争夺天下的过程中一直没有得到宗族的助力。加上他早年颠沛流离,晚年得子,因此自身皇族的势力一直不强大,子嗣又幼小,势必要借助其他力量来制衡世家豪族。而他能借助的力量中,无疑以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人最为可靠。

关羽、张飞、赵云都是从刘备起家初期就跟随左右的人,在刘备最困难的时候都不离不弃,忠心耿耿,彼此间亲如兄弟。而诸葛亮加入刘备集团时间虽然比较晚,但是在刘备当阳大败,曹操占尽上风时也不愿意离去,显然也是很可靠的。

对于刘备来说,这些元老级的手下出身也并非世家豪族,得到的的一切都是和自己相关,事实上已经和自己荣辱一体,背叛的可能性极小。所以刘备临终前,就托孤给了诸葛亮,可见对其的信赖程度。而且刘备还可以采取联姻等方式强化彼此之间的关系,像刘禅的皇后就是张飞的女儿,关羽之孙关统则娶了公主,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也娶了公主,可见他们关系之密切,自然也是强化皇族力量的最好人选。

因此无论从刘备本性来说,还是从利益角度来说,他都不可能杀死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只会重用他们。


不沉的经远


如果刘备真的统一三国的话,那么诸葛亮、张飞、关羽的下场必不会太好,因为这是一个必然。


纵观历史长河,屠戮功臣者如刘邦、如朱元璋,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出身之低,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在得到江山后便会变得无比珍惜。以致于不信任那些与自己共同夺取天下的兄弟们,生怕这些人夺走自己的江山。毕竟他们能力太强了,能与自己一同夺取别人的天下,又怎么能保证他们不会反过来夺取自己的天下呢?所以只好对开国元勋们痛下杀手。

而刘备正与他们相同,虽说刘备为汉室宗亲出身,也算个皇亲国戚,但传至刘备这一代时早已没落。彼时的刘备已是织席贩履为生,出身之低与刘邦、朱元璋无异,所以如果刘备真的统一三国的话,那么屠戮功臣之事,重演是必然!

刘备统一三国后,诸葛亮与关羽、张飞可能的下场

  1. 如果他们运气比较好的话,刘备可能会念着旧情,如赵匡胤一样来个“杯酒释兵权”让他们回家养老,一辈子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2. 如果他们运气一般般的话,可能没办法等到刘备统一三国那一天,诸葛亮、关羽、张飞就先战死沙场或病逝了,这样子的话虽然死的比较早,但至少可以被刘备风光大葬。
  3. 如果他们运气比较差的话,不仅熬到了3刘备统一三国,还不愿意归养的话,那么最直接的便是被刘备给杀掉了。


因为如果刘备真的统一三国,那么这些人的功劳实在是太高了,高的令人害怕。自古以来,凡功高震主者下场一般不会太好。因为他们的功劳、名望在,不管他们对刘备是否忠心耿耿,至少具备了造反的条件。

显然刘备并不昏聩,所谓“王莽谦恭下士时”,而如今天下已经一统,刘备已经不需要他们了。所以该除掉的还是会除掉。

当然除掉并不直接等于杀掉,既有可能杀掉的可能,也有可能废除权利等等,总之就是除掉隐患!

那么可能很多人想问,为何他们忠心耿耿,刘备为何还要除掉他们

  • 因为他们功高、声望高,这点就让人不放心。

  • 即使他们对刘备忠心耿耿,谁能保证他们的家人不想更进一步!
  • 谁能保证他们的子孙不造反?
  • 又有谁能保证他们的手下呢?

也就是说就算他们忠心耿耿,但自然会有人打着他们的旗号来反。就如与他们同期的曹植,终日只知饮酒作诗,先别说他有没有想过造反,就算真想了又能给曹丕造成什么威胁?


简单的说刘备要巩固自己的统治,就需要把这些功臣都除掉,以免他们成为反自己的旗号或成为他人的旗号。说不上残忍,因为这便是帝王之术,没有丝毫情感。


像素说


不是所有的皇帝都像朱元璋一样大肆屠杀功臣,至少也有像赵匡胤一样以杯酒释兵权这样平和的手段解除功臣的兵权,也不是所有出身低微的皇帝像刘邦一样猜忌功臣,至少同样出身低微的刘秀从来也没有猜忌功臣。

所以并不是每一个统一天下的君王,都会对自己曾经的功臣举起屠刀,衡量一个皇帝是否杀害功臣,主要还是要看皇帝的自信和权力的分配格局。

先来想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历史上有不少皇帝从战乱中统一天下之后,会对手下的功臣开始猜忌,从而大开杀戒,对跟随自己创业起家的那批功臣举起屠刀呢?

从秦始皇统一天下开始称皇帝制度后,中国历史进入了家天下的封建社会,皇帝是整个天下的精神支柱和国之根本,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话直接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

苍天之下没有一块土地不是天子的土地,四海之内没有一人不是天子的臣民。

这也就暗示出一个道理,整个天下都是皇帝一家的,这也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而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从来就是神圣的,但产生皇帝的途径各不相同,大部分新一朝的皇帝都是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前一朝的统治,而成为新皇帝。

换句话说,新皇帝是靠着手下一大帮的文臣武将,通过政治的战略和残酷的斗争,建立了一个新的朝代,新皇帝在统一天下后,就开始变了,变得担心有人会用同样的方法来夺取他的天下,因此新皇帝对功臣集团非常猜忌。

比如刘邦,开创了西汉帝国,之后就开始猜忌在楚汉战争中他一手所封的异姓王,逼得一个个异姓王迫不得已起来反叛,然后刘邦就一个一个收拾掉有威胁的异姓王,最终巩固了汉朝的江山。

换句话说,皇帝之所以杀有功之臣,第一个理由就是巩固权力,担心有权力的权臣会用同样的暴力手段来夺取他的江山,杀了这些功臣,江山自然稳定了,从稳定天下的角度来看,无可厚非。

但皇帝杀有功之臣,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自己的接班人扫清权力的障碍,比如朱元璋,朱元璋是中国历史最残酷的皇帝之一,朱元璋大杀功臣除了稳定权力之外,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为自己的儿子及孙子接班扫清障碍、创造条件。

因为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那帮功臣,不仅有谋略,还会打仗,朱元璋担心自己的儿子或孙子成为皇帝后,控制不住这些功臣,因此索性全杀了,朱元璋前后因为胡惟庸和蓝玉两案,就屠杀了四万多人。

所以,皇帝杀功臣,无外乎两个原因:1、巩固权力;2、为下一代接班创造条件。当然有自信的开国皇帝是不会这么干的,比如秦始皇、刘秀、司马炎、李渊、赵匡胤等等。

再来看刘备的情况,刘备也是从底层一步一步打出来的,刘备如果真的能统一天下,那么关羽、张飞、诸葛亮、庞统、法正、刘巴、李严、伊籍等等都会是刘备的功臣,刘备会杀这些功臣吗?

刘备不会杀功臣的。

历史发展到了东汉末年时,分封制已经成为过去式,如果真是刘备统一天下,他的大部分政治纲领基本会采用诸葛亮的政治框架,首先分封制是不可能有,没有分封制,即使功劳最大的功臣,无非就是封个侯爵,刘备大概率就是参照刘秀的做法,给高官厚爵,而无实际权力。

既然功臣们没有实际权力,也就不可能威胁到刘备统一后建立的政权,刘备自然也就没有杀功臣的想法,再说了刘备本性仁义,关羽和张飞与刘备感情深厚,即使刘备猜忌关羽和张飞,关羽和张飞也没有反刘备之心。

虽然说政治人物极少有真实感情,但人之所以是人,就是因为人是有本性的,在政治上刘备给关羽和张飞高官厚爵,不给他们兵权与政治权力,就形不成威胁,刘备是有个能力的君主,对于统一天下之后的权力如何分配,当然会有自己的一套做法,最好的做法就是让文官当政,武将退休,而犯不着一定要杀功臣。

历史上的刘备在临死前,是将自己的儿子刘禅及整个江山社稷都托付给诸葛亮,刘备猜忌过诸葛亮吗?没有,如果刘备真的猜忌诸葛亮,会将一切托付给诸葛亮,并对诸葛亮如此信任吗?如果刘备真的不信任诸葛亮,另选托孤重臣就行。

当然了,刘备托孤诸葛亮是因为三国没有统一,与刘备如果统一天下的局势是不同的,没错,当年周武王托孤周公旦,汉武帝托孤霍光不都是大一统王朝之下的托孤吗?而诸葛亮作为历史上最为正派的大臣,刘备显然没有看错人。

刘备会不会为了巩固权力和为下一代接班创造条件为理由杀诸葛亮呢?

当然不会。刘备的一生,都没有杀过几个大臣,即使是背叛自己的大臣,刘备对待其家属都非常仁慈,比如黄权,在夷陵之战中投降了曹魏,蜀汉司法部门准备抓拿黄权的家属,但刘备拒绝了,认为黄权投降只不过是迫不得已,并没有追究黄权家属的责任。

有人说刘备杀了刘封,那是因为刘封作为刘备的养子,对刘禅的存在及统治会形成威胁,会被人利用夺取政权,所以刘备果断杀了刘封。

诸葛亮作为辅佐刘备成就帝业的杰出战略家,刘备一直是把诸葛亮当成自己的萧何对待的,刘备在前方打仗时,是让诸葛亮镇守后方的,以及提供兵员与粮食,并负责政权的一切运作,刘备称帝是让诸葛亮作丞相的,说明刘备对诸葛亮很信任,同时也肯定了诸葛亮的能力。

参考刘邦这样厚黑的帝王对待萧何,都没有杀萧何,像刘备这样的仁义之君又怎么会杀诸葛亮呢?况且刘备恢复西汉初年的政治制度,恢复了丞相制度,本身就是对诸葛亮的肯定,所以刘备不会杀诸葛亮。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笔者认为,狡兔死走狗烹 ,飞鸟尽良弓藏 ,刘备也不例外。

对于诸葛亮,历史上的形象是非常的完美的,他忠君爱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可是,在刘备和诸葛亮这对君臣之间,也存在着不少的间隙。

特别是在刘备占领荆州和益州以后,刘备对诸葛亮有点敬而远之的意思。

诸葛亮是个聪明人,他也不主动进言纳谏,专心做自己的军师。

在关羽,张飞先后被杀,刘备称帝这件事情上,诸葛亮没有表现的非常积极。

等刘备准备东征孙权,文臣武将纷纷请缨时,诸葛亮也没有一个明朗的态度。

最后,刘备不得已让诸葛亮镇守成都,做了刘备的后勤部长。

这样的关系,如果让刘备统一三国,诸葛亮作为一个军师,拜相封侯是意料之中的。

但是,诸葛亮估计会挂印封金,归隐山林之中,因为他深谙狡兔死走狗烹 ,飞鸟尽良弓藏的古训。

而关羽和张飞两个人,如果没有被杀,活到刘备统一三国。

那么他们也会位列公爵,甚至因为战功成为异姓王。

那么,作为刘备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会不会被杀,这一点我们可以参考刘邦和朱元璋。

除了自己和儿子,像好兄弟,亲戚,老乡,刘邦和朱元璋杀他们连眼睛都不会眨一下。

刘备作为一个草根出身,更加会珍惜权力来之不易,何况为了儿子刘禅能够顺利继承大位,刘备也会随便找理由杀了这些功勋卓著的亲信大臣。

更何况,天子杀人不需要理由,古代封建社会是家天下的体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和权力比起来,刘备的仁义显得一文不值。

—End—



冷月钩沉


我是青史回声,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应该不会,刘备不是朱元璋,依我来看,刘备更像是东汉光武帝刘秀,无论是背景还是能力,两人都有相似的地方,只不过刘备不走运,碰上了曹操,只能说时也命也!


话说回来,为什么说即使刘备一统天下了,他也不会擅杀功臣,更别说关羽、张飞、诸葛亮这样的功臣了,原因很简单,刘备之所以能够从一个卖草鞋的小人物,逐渐成为一个乱世之枭雄,甚至是建国立业,前期靠的是他的两位好兄弟关羽和张飞,后期则靠的是诸葛亮的智慧和谋略。你说,这样的有功之臣,刘备会自断臂膀吗?你们未免太过于低看刘备了吧?

诚然,在刘备统一天下后,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子孙后代坐稳皇位,也许会对这些功臣心生忌惮,但谈不上要除之而后快。杀了这些人,对刘备有什么好处?况且两个是好兄弟,另一个当年三顾茅庐的大才。即使统一了天下,也要仰仗诸葛亮,毕竟打天下简单,守天下就难了。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这也是一个致命的原因,刘备年纪大了。当初蜀国建立之始,你知道刘备多大吗?已经六十有余,说句不好听的,已经是半只脚踏入棺材了!即使他最终一统天下了,那要多少年?十年不算多吧,到那时,刘备已经七老八十了,你觉得他还有精力除去这些功臣吗?除了诸葛亮之外,其他功臣几乎都是跟着刘备一路下来的,年龄差不多,所以没必要花时间和精力除掉功臣。反之还要仰仗他们,尤其是诸葛亮。

因为刘备太明白诸葛亮的心思了,正如诸葛亮所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诸葛亮的的人生格言,换句话说,他只想完成抱负,做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所以不必担心诸葛亮会谋朝篡位。


青史回声


在中国历代,开国皇帝身上似乎总喜欢干掉功臣,有一句话就形容得非常好,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但实际上,只要对中国历史稍微有点研究的人就知道,在这些开国皇帝身上会大规模诛杀功臣的例子是不多见的。功臣被杀是有很多原因的,要么是他屡屡犯禁,要么是为了消除潜在隐患。所以,假设刘备能够一统天下,大规模的诛杀功臣的情况是不太可能存在的。

翻遍整部中国历史出现大规模诛杀功臣的情况非常少,但是这里面有两个比较著名的人物,那就是刘邦和朱元璋。可偏偏论起来的话,这两位帝王可以说得上是得国最正的,他们身上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起于微末,高居庙堂之首。这当中的原因,不得不让我们去细细品味。

有一个问题需要让我们去深究,那就是为什么这些取于规模的皇帝老是喜欢杀功臣,道理很简单。这些皇帝在起兵之前身份一般都是比较低微的,跟随他们一起起兵,最终成为开国功臣的人,相当一部分也是曾经的发小好友,在未称帝之前他们都可以与朋友兄弟的身份相称。但是这些人身上都会存在一个巨大的缺点,那就是对于上下级观念认识较为模糊,并且没有经过官场的洗礼,通常会出现好大喜功的做派。在打天下的时候,这种问题可能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一旦到了坐江山的时候,如果因为战功而屡屡犯禁,即便是再好的兄弟,也可能会被皇帝处死,有一个非常反面的典型,那就是明朝时期的蓝玉。

除了所谓的上下级观念模糊不清,导致屡屡犯境让工程被杀之外,还有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就是功臣的存在威胁了王朝的统治。以刘邦为例,汉朝在建立之初,中央朝廷能够控制的范围是相当有限的,甚至不到1/3的土地,而其他2/3则被其他的异姓诸侯王所控制,称帝之前这些诸侯王是,刘邦的重要助力,但是称帝之后这些诸侯王就成了非常大的威胁,他们已经表现出了听调不听宣的态势。刘邦为了保证江山的稳固,就必须将他们除掉。而放在朱元璋身上也同样是如此,只不过形式稍微有所不同,但同样是造成了较大的危险,因为朱标和朱允文这对父子俩都是属于偏文弱的性格,再加上朱标太子死的比较早,所以朱元璋诛杀功臣就是为了给朱允炆的继位扫清障碍。

我们在弄清楚了帝王杀功臣的原因之后,其实很容易就能得出一种结论,刘备是不太可能诛杀有功之臣的,这倒不是说刘备本人非常仁义,所谓的仁义只是为了达成某种目的所付出的一种手段而已。而是刘备根本就没有必要杀功臣。

刘备有一个非常天然的优势,那就是他身上挂着汉氏宗亲的身份,这个身份是比较超然的,已经能够让他维持内部的尊卑有序,在刘备的集团内部很难有人能够威胁到他的领导身份,即便是刘备的结义兄弟,张飞和关羽两个人有着非常高的战功,同样也是没有任何可能的。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在于刘备集团的权力构成非常完善,虽然刘备当时还没有统一天下,但是他的整个权力架构,已经初步建立完成,尽管他手下的牛人不少,但是没有出现一家独大的情况,并且能够威胁到刘备统治的人物出现。所以即便是在后来的刘禅继位后,他的个人能力相当有限,也没有必要为了所谓的皇位继承,去清除这些看似不存在的所谓的潜在威胁。


小芊芊爱历史


都不要抢,我来回答。

历史上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狡兔死良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在打天下之时,自然少不了文臣武将的辅佐,但得了天下后,功臣名将被杀也是时常发生的,比如刘邦在灭掉项羽称帝后,就开始剪除异姓王,如韩信、彭越、英布等人,甚至对萧何、樊哙等出生入死的兄弟都有过猜忌和杀掉的想法。当然像不杀功臣的也大有人在比如秦始皇、刘秀、李渊、赵匡胤等英明的帝王。那么作为三国时期的刘备,如果刘备一统三国,刘备会杀掉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这些文臣武将吗?

首先如果刘备一统三国 君临天下 不会杀掉关羽、张飞这两个队自己情深义重的兄弟

刘关张三人感情深厚,正史里早有记载

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见《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

这种情感历经生死,刘备是仁义之人,关羽、张飞是忠义之人,就算刘备一统天下,也是不会杀了他们两个,关羽忠义世人尽知,张飞可谓从未离开过刘备半步。



关羽和张飞功成名就后享受荣华富贵就可,他们两没有任何的理由去谋反,也不会对刘备造成任何的威胁,刘备也不会、也没必要去杀了他俩。

试想下刘备一统天下的年龄,已经六十多岁了,刘备要为后代着想,刘备百年之后,刘禅继位,同样还需要忠臣和猛将来替他儿子保家卫国,关羽和张飞的后代无疑是最好保驾护航的人选,同样刘关张三人的感情也会是后代们的表率。


当然真实的历史是关羽和张飞是死在刘备之前的,就算活着等到与刘备一起一统三国,刘备综合各方面的考虑还是不会杀掉两人的,这种假设并不成立哦。

说完关羽和张飞,再来说说诸葛亮 刘备会杀诸葛亮吗?

依我个人对历史上诸葛亮的理解,刘备根本没有机会杀诸葛亮,诸葛亮可谓是人杰中的顶级聪明人。参考一下裴松之引用魏国名士袁淮答张俨问诸葛亮何人的原文

张飞、关羽与刘备俱起,爪牙腹心之臣,而武人也。晚得诸葛亮,因以为佐相,而群臣悦服,刘备足信、亮足重故也。及 其 受 六 尺 之 孤 摄 一 国 之 政 事 凡 庸 之 君 专 权 而 不 失 礼 行 法 严 而 人 悦 服 用 民 尽 而 下 不 怨 行 君 事 而 人 不 疑。如此,即以为君臣百姓之心欣戴之矣。亮死至今数十年,国人歌思,如周人之思召公也。孔子曰“雍也可使南面”,诸葛亮有焉。

细细品味下这段话,能得出这样的两个内容 :

其一是刘备五十岁左右得到诸葛亮的辅佐后,事业有成,上下心悦诚服,刘备非常信任诸葛亮。

其二诸葛亮的治理国家的能力非常强,在诸葛亮死后数十年国人都歌颂思念他,就像当年周人怀念召公一样。

刘备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诸葛亮的目的亦达成。可能不会等到刘备猜忌诸葛亮,诸葛亮就会辞官归隐,继续回到隆中草庐,耕地种桑。



依诸葛亮的智慧和对刘备的了解,诸葛亮深知功高震主的可能性,也深知刘备不一定会杀他,但功成名就后诸葛亮已经厌倦了官场,以前诸葛亮就喜欢与水镜先生、庞德公这些高人隐士交往,诸葛亮实现自己的才华抱负后,更愿意待在田园,享受着宁静致远的生活,而非勾心斗角的官场。


正如诸葛亮的名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所以诸葛亮在刘备完成一统大业之路后,就会远离官场,隐居在襄阳,过着神仙一般的生活,刘备看到这样的诸葛亮,还会对诸葛亮起杀心吗?

结语:假如刘备一统天下后,面对关羽、张飞刘备不仅不会杀,还会重用,让他们这样的忠义志士继续为自己效忠,为自己保家卫国。同样面对刘备完成一统大业后,诸葛亮的选择是远离官场,向往田园,刘备可能会挽留诸葛亮,诸葛亮会像刘邦时期的张良一样功臣身退。这样的话刘备还会杀诸葛亮吗?

感谢您的阅读,我是紫气东来 喜欢三国历史的朋友如果关注我的话想必是极好的 期待您的关注哦!!!


爱说历史的紫气东来


如果刘备统一了三国,稳定后,我感觉会杀有功之臣。

史记中有一句著名的话,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历史上为什么大杀功臣呢,主要是人的性格,还有利益不同,功高震主,上下代的顺利交接,等等都可能出现大杀功臣的情况,那我们再来说说刘备为什么也会大杀功臣。

刘备在历史上以仁义宽厚而著称,但是真的这样吗,不是,刘备在早期投靠过很多人,结果就是,不是叛变,就是想吞并人家的地盘,在入川的时候更是为了鼓舞士气,从容军队,杀伤抢掠,,并铸造直百钱,百姓身受其苦。这算仁义宽厚吗,只不过是个伪君子,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

在称帝时遭到雍茂,费诗,刘巴的反对,最后他们一个被杀,一个被贬,一个因为最后同意刘备称帝,幸免于难,不过一年后也死了,还有刘封,是因为不救关羽而死吗,不是,是因为刘封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而且能力还很强,怕自己的亲儿子刘禅控制不了,所以被赐死了。

刘备的儿子刘禅,大家都知道是扶不起的阿斗,你想刘备可能放心吗,自己在的时候也许还可以控制住那些功高震主的大臣,死了后,刘禅可能控制的住吗?所以刘备有可能大杀功臣。

再说关张,关羽什么性格啊,刚愎自用,骄傲自大,在马超投奔刘备的时候,就想和马超一比高低,然后在被封时,又拒接将军印绶,是真的针对黄忠吗,并不是,是对刘备称王的反对,是对刘备稳定集团内部,稳定君臣关系的不满,所以才会如此,最后封为五大将之首,假节钺才满意,关羽忠心的可能是汉朝,并不是刘备吧,还擅自发动襄樊之战,威震华夏,声望达到鼎峰,所以说刘备真的统一,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儿子,关羽是必死无疑。

张飞可能会被网开一面,做个闲散王爷什么的,毕竟是刘禅的老丈人,关键时刻可能祝刘禅一臂之力,再说对刘备是忠心耿耿。再加上张飞的性格,也不可能造反吧,所以也许会对他网开一面。

至于诸葛亮,如果聪明的话,在统一后,急流勇退,归隐山林,可能会保留一条命,反之结局也不会很好吧


涛哥聊古代历史


如果刘备统一三国,刘备不会杀功臣,更不会去杀诸葛亮和关张。我们从历史事件,历史史实,以及刘备的品行、性格、为人处事等等方面,剖析刘备不会杀功臣的原因。

刘备是四海皆知一个有德行的英雄,他不会去杀功臣损坏自已的形象。

刘备虽然是汉室宗亲,中山靖王之后,文帝阁下之玄孙,但是延续他这一代已经是沦为平民,他父亲早亡,与母亲相依为命,靠卖自己编织的席和鞋维持生活,但他素有大志,有英雄的雄心壮志,想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刘备既不是达官贵人,也没有立奇功伟业,他不过就是一个低层的人士,最多镇压黄巾起义,讨伐董卓略建寸功,为什么刘备无论走到那里都受到尊敬,老百姓爱戴,甚至天下很多人士敬仰他。

刘备最初创业之始,势单力薄,颠沛流离,他投奔过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这些人大部分是割据一方的诸侯,实力和背景在当时不能小觑。徐州刺史陶谦三让徐州,刘表情愿让出荆州;曹操对刘备以上宾之礼款待,内则同桌,出则同车,,赐他官职,送给他人马粮草,称赞他: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曹尔。袁绍知道刘备投他而来,出城二百里迎接他,评价刘备:刘玄德弘雅有信义。诸候亮才华横溢,满腹经纶,倾心相随,关张、赵云等一批猛将更是赤胆忠心,为刘备打天下。

刘备就是一个卖草鞋的,头上还挂着刘皇叔的头衔,为什么大家如此拥护支持他,因为他不但是一个英雄,他的目标是匡扶汉室,上报社禝,下安黎民,在这个乱世之中,他希望能平定天下,国家稳定,人民安居乐业,而且刘备更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宽厚仁义。以德做为自已行为的准则,是他政治目标,也是他人生追求的理念。无论在什么时候,他这目标都没有变,既使在最艰难之时,在生死存亡之际,他在临死还嘱咐儿子刘禅:勿小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刘备这样的人会杀功臣?

刘备江湖义气太浓,把兄弟情谊放在首位,高于一切。他不会杀关张。

毛主席曾经评价过刘备:刘备很善于用人,而且很会团结同志。但是缺点就是太过意气用事。意气用事就是指刘备的江湖义气,刘备兄弟情谊私人感情过于浓厚,私人利益甚至超越国家利益,这是刘备致命的缺陷,害人害己的观念。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三人立下誓言永结同心,共患难的生死之交,不求同年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日死。刘关张三人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内则同桌吃同床睡,外则三人形影不离,不离不弃。

刘备奉诏讨伐袁术,张飞留守徐州,自己未遵守约定,喝醉酒鞭打曹豹,惹下事端,曹豹与吕布里应外合夜袭徐州,张飞只顾逃命,把刘备家眷丢在城里,因为羞愧要拔剑自刎。刘备急忙制止说: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我们三人桃园三结义,不求同生,但愿同死,今虽失城池家小,安能让兄弟们半路中就分散了,况且城池本来就不是我的,家眷我们再想办法救。贤弟一时有错,还不至于自杀。刘备说完大哭,关张都感动哭了。这兄弟情谊感天动地,这一番言语让人感动万分,禁不住潸然泪下。

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遭遇埋伏被孙权和吕蒙杀害。张飞在阆中闻知关羽被东吴所害,日夜哭泣,血湿衣襟;刘备要倾全国之力伐孙吴,为关羽报仇,刘备说:我们三人桃园三结义,誓同生死,关羽被孙权所害,若不报仇,是辜负了我们的誓言。赵云出来诅谏说:汉贼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愿以天下为重。刘备反驳说:我不为兄弟报仇,既使有万里江山,我有何珍惜的。刘备随起兵十万伐吴,夷陵之战大败而归,蜀汉大伤元气。

刘备这种恩重、义气如山的兄弟情谊,江湖义气,把私人感情和私人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他决不会做出杀关张的举动,他的性格决定了他。

刘备善用人识人,选择的人都是忠贞不二,从一而忠的忠良。刘备的品行决定他不杀忠良。

刘备在用人识人方面,绝对比别人技高一筹,他任用的文武将官大部分都是忠良、忠义之士。

曹操对关羽也是恩重如山,大宴三天,小宴五天;上马金,下马银;赐亭侯爵位,送赤兔宝马,金银财宝美女,无所不有,关羽动心了吗?关羽说:我知道曹公对我恩厚,怎奈受刘备的恩德,誓以共死,不可背弃。我不会留下来,当报答了曹公,正是我走之时。关羽诛杀颜良、文丑,而后过五关斩六将,千里单骑送嫂,来到刘备的身边,试问这样义士天下有几个?

赵云一身是胆,武艺超群,他投奔刘备时,刘备一无所有,一事无成,四处投奔他人,赵云本来可以找,实力比刘备强大的诸侯,但是赵云选择无悔,一生忠心耿耿,不为名不为利,屡建战功。长坂坡救阿斗,在万军之中,七进七出,杀得曹兵胆战心惊。

诸葛亮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既是治国安邦的良相,又是从一而终的忠良,一生为汉蜀而生,为汉蜀而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刘备白帝城托孤,托付诸葛亮以大任,表现出了刘备宽广的胸襟,不但对诸葛亮充分信任,而且更体现了刘备高人一等的眼光,事实证明刘备是正确无异的,用人识人的确超越常人。

刘备打天下的主要将领和大巨,他们不是为功劳和名利而战,他们是为了平定天下,希望国家安宁,人民生活幸福而战,所以他们之间没有利益之争,也就没有因为官职大小,功劳高低而争权夺利,所以说用人识人重要,志趣相同也非常重要。

总而言之,综合上面的分析,刘备从三国历史来看,从他一生走的历程来看,他是一个有德行之人,一个仁义之君,他既使统一天下,他也不会贸然杀害,诸葛亮、关张这样忠臣良将,他会三思而行,维护自己的形象。

以上是本人的拙见,希望大家交流学习,指出不当之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