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公司的規模都說是1-49人,超過50人公司的性質有什麼改變嗎?

xieshulang


從公司本身來講,公司人數多少,不會改變公司本身的性質。為了某種需要或特定目的,根據企業人數的多少,對企業進行劃分進行歸類。

一、國家進行統計工作的需要

國家根據統計工作的需要,對國內企業按照企業的營業收入、從業人數或資產總額,對企業進行了大型、中型、小型、微型四類企業的劃分。

該通知的附件,詳細按照行業根據上述三個指標將企業分成了四類。某類型的企業,只有兩個指標同時滿足才能歸類為該類企業。比如工業企業,人數500人,收入為低於2000萬,則該企業劃分為小型企業。

上表中除建築業外,其他行業對企業類型的劃分都使用了從業人員這個指標。除批發業20-50人屬於中型企業外,公司人數1-50人的,或為小型企業,或為微型企業。

二、公司法關於股東人數的規定

我國公司法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必須只能是五十人以下。

第二十四條 有限責任公司由五十個以下股東出資設立。

這個股東人數的規定,和企業的人數沒有多少的必然聯繫。在這也無需探討,公司法關於有限責任公司股東人數的上限為何是50。

三、稅收優惠的有關規定

有關按企業人數享受稅收優惠的規定主要是有兩個:

(一)企業所得稅的優惠

根據《關於實施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的通知》(財稅〔2019〕13號),小微企在滿足人數不超過300人等三個條件,可以在2019.1.1-2021.12.31享受企業所得稅的優惠。以下是2019財稅13號文的有關內容。

...二、對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減按25%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對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00萬元但不超過300萬元的部分,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上述小型微利企業是指從事國家非限制和禁止行業,且同時符合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30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5000萬元等三個條件的企業。
從業人數,包括與企業建立勞動關係的職工人數和企業接受的勞務派遣用工人數。所稱從業人數和資產總額指標,應按企業全年的季度平均值確定。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季度平均值=(季初值+季末值)÷2
全年季度平均值=全年各季度平均值之和÷4
年度中間開業或者終止經營活動的,以其實際經營期作為一個納稅年度確定上述相關指標。...

(二)殘疾人保障金的優惠

《關於完善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制度 更好促進殘疾人就業的總體方案》,該方案第二條第四款規定,對不超過30人的小微企業,自2020年1月始暫免徵收殘疾人就業保障金。

另外,注意的是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由殘聯徵收和管理,不屬於稅收優惠,其由稅務代為徵收。目前除殘保金由稅務徵收外,工會經費、社保費用也已經或即將開始由稅務徵收。


東嶺財經


僅僅是人數大於50人,一般來說對於企業性質並沒有太大的影響。但是從享受稅收優惠的角度來說,還是應該要注意人數的問題。從企業管理的角度來說,當人數超過50人的時候,對管理的要求也會要提高。

1. 統計上的小型微型企業

對於中小微企業的劃分,統計學上和稅收上有所不同。

統計上是首先將企業按照行業來分類,然後再按照從業人員、營業收入、資產總額等標準將中小企業劃分成中型、小型和微型。而對於從業人數的劃分,也並不都是以50為界。

2. 稅收上的小型微利企業

在所得稅的優惠政策中,有個小型微利企業的優惠政策。這涉及到對企業的資產總額、從業人數和應納稅所得額的要求。從業人數的要求,在過去有工業企業和其他企業的區分,但要求分別是不超過100人和80人,也並不是50人。今年,小型微利企業的標準進一步放寬,從業人數的標準上升到了300人。因此,是否超過50人,對於企業享受稅收優惠政策,是沒有影響的。

3. 注意人數的限制

對於企業來說,有些有人數限制的地方,還是需要特別關注的。比如,有限責任公司對股東人數的限制,不應該超過50人,要享受小型微利企業的優惠政策,要保證從業人數不超過300人。並且這個從業人數,包括與企業建立勞動關係的職工人數和企業接受的勞務派遣用工人數。用企業全年的季度平均值來確定。

季度平均值=(季初值+季末值)÷2

全年季度平均值=全年各季度平均值之和÷4

如果超過了標準,你們就不能享受小型微利企業的優惠,會使得稅負增加。因此,要格外關注。

所以,總的來說,雖然很多時候小微企業都會標註人數不超過50人,這也是實際的情況,很多創業團隊人數超過50人,就開始體現出了管理能力的不足。就企業本身來說,也需要對從業人數,股東人數等指標予以關注,以便適用政策,享受優惠。


財會小童


沒有什麼公司規模很多都是1-49人這個說法,在我國關於49人的限制只有一個公司的股東人數,按照《公司法》第二章第二十四條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由五十個以下的股東出資設立。現實中超過50個股東的企業,均必須改組為股份有限公司。不過你題目中所問的是公司的規模,即公司的營業人員,這點與公司的股東沒有任何的關係。

公司規模數量

按照國家統計局2018年1月3日發佈的關於印發《統計上大中小微型企業劃分辦法(2017)》的通知,目前按照各個行業的營業收入以及從業人員,將我國的企業規模由大到小劃分為四個類別,分別為大型、中型、小型以及微型。如下圖附表所示,四個等級的劃分中,沒有哪一個行業的從業人數劃分值有50這個數據的,整個表格中唯一看到一個50數字,是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業中微型企業的定義——年銷售收入低於50萬元的企業。

那為什麼很多人會有一個印象公司的規模1-49呢?這不得不說各個招聘網站自己閒的,人為的劃分出一個公司規模1-49人,很多人在招聘網站上求職常常會看到公司規模1-49人這項指標,久而久之就形成一個固有的概念印象,認為公司規模是不是低於50人有特殊的政策待遇。如上圖所示,其實不同的行業對於小微型人數的定義是不一樣的,所以一個50人以下的規模是沒有任何的代表性。

小微企業的待遇?

當然對小於50人規模的企業,除批發業之外,在其餘行業都屬於小微型企業,而作為小微型企業,在稅務上還是享有一定的照顧的,畢竟國家目前鼓勵發展小微企業,這個群體解決了我國大部分的就業問題。如下圖所示系2019年財政部和稅務總局推出的《關於實施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的通知》。不過雖然小微企業有稅收優惠政策,但如果有機會,還是把企業做大做強吧,畢竟你賺的錢永遠比你納的稅額要多。


鯉行者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必須只能是五十人以下。超過五十人需要註冊股份有限責任公司。註冊股份有限責任公司,難度比較大,政府監管比較強,稅收優惠比較少。

如果你真的有五十個以上股東,但又不願註冊股份有限責任公司,可以考慮成立一個有限合夥,作為一個持股平臺,降低股東數量。


李夢陽律師


這個問答意圖揭曉的是中小微企業的現狀,公司僱傭的人員多寡,不會對公司性質存實質影響,但是會影響中小微企業享受部分稅優優惠政策。

一、中小微企業的現狀

2019年小微企業普惠性稅優政策出臺,網絡討論熱鬧非凡。根據官方公佈的信息,全國85%的經營主體,可以滿足享受小微企業普惠性稅優政策的條件。

意味著,85%的經營主體屬於小、微型企業。全國絕大部分(數量)經營主體資產規模小、從業人員少、年利潤絕對值低。全部近5000萬戶小、微企業,數量集合很大,單個主體規模比較小。如果把大型企業比作經濟成分的分子或者大分子,小、微企業充其量只能算做經濟成分的中子或者質子。

中小微企業的現狀就是以小為主要特點,從業人員規模普遍處在1-49人之間。自認繳制實施後,甚至出現了長期沒有從業人員,0就業的“殭屍”公司。並且這樣的現狀,不是刻意為達到某種目標造成的現象。

特別是勞動力成本、社保費用不斷推高的背景下,中小微企業招工難、招不起人的矛盾愈法突出。人員能精簡則精簡,能不招人的絕不多養一個閒人。

二、經濟法關於中小微企業“人員”的限制

筆者翻閱大量與中小微企業相關的法規,除某一特定歷史時期對從業人員有限制外,現行法律法規對經營主體從業人員並沒有強制性的規範。也就是說,目前所有的政策都鼓勵中小微企業促進就業增加就業,特別解決特殊人群就業的企業還能獲得相關政策優惠。

經濟法律關係相關規範中,唯一對中小微企業“人員”有限制的,就是對股東人數做出明確的限制和要求。

中小微企業組織形式中,最常見的組織形式“有限責任公司”股東人數為1-50人,有一人有限責任公司、2人以上的有限責任公司股東不得超過50人。

中小微企業組織形式中的另一種主要形式——個體工商戶,其法律地位不具備法人資格,因此只有一名企業負責人。另外,歷史時期一些不合理的限制從業人數的規定,也一樣被摒棄!

因此,工商法規對於企業“人數的限制”,僅對股東或者負責人的人數有限制,對於從業人員的指導性和強制性法規已經完全取消。 題中“1-49人,或者超過50人”沒有相關依據!

三、“小微企業普惠性稅優政策”對從業人員的限制

2019年以來,公佈實施的小微企業普惠性稅優政策,關於企業所得稅優惠部分須要同時滿足三個主要的條件。其中一個條件,就是公司制企業的平均從業人員,不得超過300人。

也就是說,平均從業人員小於等於300人,同時滿足其他兩個條件的納稅人,就可以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300人與50人,相去甚遠,沒有任何指導意義。

從300人的限制可以看出,無論是1-49人,還是50人及50人到300人,對於公司享受普惠性稅優政策是一樣的。現實工作中,納稅人完全沒有必要因此稅優政策將從業人員限制在50人以內。

四、從人均產值和保本點分析普惠性稅優政策

一)、中小微企業的產值推演

以保本為前提,人均產值需要等於人均工資(以雲南省2018年社平工資5178元為例);但是,保本前提下又必須以利潤部分用於發工資才合理;設中小微企業毛利率為25%。計算49人的產值如下:

1、人均工資是5178元;

2、不虧錢的前提下,全部毛利率用於發工資,人均產值=5178÷25%=20712元;

3、49人的月產值=20712×49=1014888元;

4、49人的年產值=1014888×12=12178656元。

二)、普惠性稅優政策中的產值

1、資產規模

普惠性稅優政策中,與產值最貼近的為“資產規模不超過5000萬元”。雖然,銷售收入(產值)和企業的資產規模沒有直接的關係;但是,年銷售收入(產值)1200萬元的企業,其資產規模在中小微企業中普遍不會超過5000萬元。部分輕資產高新技術企業,更不會突破5000萬元。

2、年利潤多不超過300萬元

年產值1200餘萬元,是居於保本點計算得出。保本的要義,只的是利潤為0或者近似於0。年利潤也就不存在超過300萬元之說。

3、小結

49人的公司,甚至突破50人,其資產規模和年利潤都不會超過小微企業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的條件限制。

五、綜上所述

綜上所述,很多公司的規模處於1-49人之間,是中小微企業當下的現狀;相關經濟法律關係,並無相關從業人員的限制;在享受相關稅優政策時,1-49人或者突破50人的影響普遍不存在。

部分公司限制從業人員在50人以內,更多的是一種託詞或者過分擔憂的錯誤解讀!


順通財稅段賢明


小微企業


東北模型穿越


不會影響公司的性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