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司马天下之人,就是司马懿漏杀之人的后代,这人是谁?

五色土聊历史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天下大乱,三分天下

历史上可能最有意味的就是三国时期,能人居多,曾经曹操挟天子亦令诸侯,最后诸侯群起反之,而曹操又用自己的实力平定了北方,后来诸葛亮联合东吴于赤壁之战大败曹操,并且形成的三国鼎立,三分天下的局面,诸葛亮更是五次北伐,想要完成刘备一统天下的愿望,可是一直操劳而死都没有成功。蜀、魏、吴竭尽一生最后他们的努力却让司马家坐收渔翁之利。

晋朝

司马氏在三国时期就是一个家世显赫的大家族,其中司马懿更是效力于曹魏的曹操帐下,司马懿的谋略和军事才能并不在诸葛亮之下。在魏明帝去世之后,司马懿与曹爽受遗共同辅政,但司马懿被曹爽架空,后来司马懿发动高陵政变,夺得政治大权。在司马师的手上司马家的权力不断扩大,直到司马昭上位,平定蜀汉,自称晋王。后来司马昭去世,其子司马炎灭东吴,一统天下,建立晋王朝。

谁夺了司马家的天下?

话说在司马懿高陵政变之后,消灭了曹爽在朝中的势力,曹爽本可以退隐山林,但是他并不甘心,于是他派了侍中许允、尚书陈泰去司马懿那里打探消息,但是他们终究不是司马懿的对手,曹爽中了司马懿的计谋,最后被司马懿杀于洛阳。桓范因为给曹爽通风报信,于是司马懿诛其三族,可是司马懿却漏掉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桓楷,他是桓范的儿子,后来的他为了保全性命从而隐姓埋名。

也正是还存活着的桓楷其后代桓玄经过一些战争和事件让他当上了相国和将军,其权力之大,军权在手,一手遮天。最终逼迫晋安帝禅位,想当年司马氏就是不断的壮大自己的权力和实力逼迫曹魏家族的人禅位,如今他们也是被别人以同样的方式逼迫让位,历史总是如此惊人的相似。而这个人又偏偏刚好是司马懿曾经所杀的漏网之鱼的后代,这要是司马懿知道多年之后夺得自己家族江山之人便是自己曾经没杀之人一定是肠子都悔青了。

如果你是司马懿,你是不是也会气疯了,大家怎么看?


司徒历史


司马懿漏杀此人的后代,结果被对方取缔江山,此人是谁呢?

天下大权你争我夺,特别是风云际会的三国时期,更是为统一打得不可开交,后来魏吞并蜀国、吴国最终形成大统,但是天道轮回,曹氏当权不久又被司马懿夺去皇位,接着由司马家族称皇立帝,由魏改成晋朝,可惜后来司马懿因为漏杀一个人的后代,使得自己的司马皇朝被其夺去,究竟是谁抢走了司马懿家的天下呢?

事情需从曹爽讲起,当年曹军在一场战争中失利,作为谋士的桓范就主动劝他逃往许昌,不要返回洛阳,因为司马懿的那里,可能曹爽年少气盛听不进忠言于是反而倒行逆施,带着人马就赶赴了洛阳城。

后来曹爽有曹氏家族撑腰,而司马懿则带领名门士族在朝廷里一家独大,为此两人因为各种利益关系导致反目成仇,接着开启了一连串政权斗争,不过皇权名义上还是属于曹家的,于是曹爽这次就听取了桓范建议,明着是升司马懿的官,但暗地里却是减弱他的势力,后来司马懿饿被任职太傅,而原来的太尉尚书的权利则被曹爽削掉了。

为此司马懿知道曹爽的不简单,于是就老奸巨猾的诈病不上朝,并把自己病弱的消息散播出去,好以此来降低曹爽的防备心。结果,这司马懿十分能熬,连续熬死了曹真、曹休、曹睿以及陈群等一批敌对之人,然后他一直装到8岁的曹芳称帝才露出野心,而此时的曹爽也拿他没有了办法,谁叫名望士族一派都归于司马懿。

而曹家在朝廷的话语权渐渐低落,为此司马懿感到十几已成熟,就发动了“高平陵哗变”带着几千人马一下就攻入了皇宫,而朝中派系纷纷站到司马懿一边,此时曾给曹爽献计的桓范却欲力排众难,一心支持曹爽,甚至还差点威胁到司马懿的这一次政变,为此说明了抢走司马家江山的正是桓范。

后来司马懿成功夺走魏朝大权,于是就秋后算账,把桓范定了一个大罪诛灭三族,身为曹爽谋士的桓范可能承蒙大势已去就偷偷的把亲儿子跟一些家眷提前从往异地逃生了,没逃出来的桓家族人几乎全被司马懿所灭,唯独这一支逃出来的家人得以幸免,为了逃避司马家的追杀,桓范之子等人皆全部改名换姓低调发展,一直等到西晋衰亡,东晋崛起之后桓范子孙们才出来进入仕途任官。

东晋时期,桓范后代们逐渐在官场得意而且培植了两代人,其桓家子弟桓彝喜欢结交天下豪杰,势大财粗十分得有威望。不久,爆发了王敦之乱,桓彝趁机率兵前往平复,因此名气大增,转而深受天下百姓拥护,到了桓温时代他表示得更为出色,因此才气逼人高大威猛之故,得以跟晋明帝联姻,把南康公主嫁给了他。

从此桓家就步入了皇亲国戚时代,桓温一下子就被东晋皇帝赐封驸马加都尉,镇守荆州要城,兼任荆州刺史跟安西大将军,到这里,桓家在朝中的权力可谓是越来越大。之后桓温奉命启动北伐战争,带兵杀入川地平定汉室剩余小朝廷,这一次战争桓温仅用了1年左右就完全搞定,因此名声远扬威望大增。

东晋朝廷的司马家派系担心桓家的势力越来越大,就急忙找对手来牵制对方,甚至宁愿丢失北伐成功的机会,也不想让桓温如此得势,然而桓温不负众望赢得了战争,后来桓温回过头来就找了一个借口把晋帝司马奕给废掉了。

公元403年,桓温的儿子桓玄逼司马家交出帝位,从此改为桓家的天下。


猫眼观史


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于建立晋朝,两晋一共传了15位皇帝,司马家执政155年。东晋末年桓玄逼迫晋帝退位,司马家的政权落到桓家手中。而桓家早在晋朝未建立的时候,就被司马懿灭过族,但是有人漏网。正是这个漏网之鱼的后代,在100多年后,将司马氏政权推翻。

曹魏末年,司马懿装病骗过大将军曹爽,让曹爽对他打消戒心。司马懿趁曹爽率领亲信跟随皇帝曹芳,去高平陵祭拜祖先的时候,突然发动政变,夺取京城大权。随后又派人说降曹爽,接着将曹爽一系全部斩杀。

就在司马懿发动政变的时候,大司农桓范抱着大司农印去给曹爽报信。桓范认为有了大司农印就可以调军粮,大将军曹爽又掉病的权力,有了军粮就可以和司马懿开打了。司马懿兵不多,所以桓范认为曹爽成功的机会很大。

谁知道此时曹爽已经投降司马懿了,桓范赶到时,倍感伤心。司马懿也没放过他,灭其三族,但是桓范的小儿子桓楷逃走了。

就是这个桓楷延续了桓家的血脉,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桓家在东晋成为大族。最后,桓家在朝廷上有了很大权势,最终逼迫晋帝退位,建立桓楚政权。


老虫


历史上有这么一段黑历史,某人把另外一个人的族人全杀了,却只留下了一个人,但是就是这个留下的这个人却将他的杀族仇人家族推翻了,真是命运造化人啊,谁又知道呢。

提到的这个人就是司马懿,下面我们来具体聊聊这段黑历史。

这件事还得从曹真的儿子说起,曹真有个儿子叫曹爽,当时一场战役失败之后,当时他身边的谋士桓范就劝说他不要去洛阳了,更不要去找司马懿,他应该去许昌,但是曹当时并没有听取桓的建议,觉得桓说的意见不可取,而且桓提到的问题也不会存在,所以他连夜就直接回到了当时的洛阳。

当时的司马懿在大家眼里树立了一个老好人的角色,大家都觉得他忠厚老实,是个好臣民,所以当时的曹不听取桓的意见,连夜来到了司马懿所在的洛阳,他觉得司马怎么也不会伤害他,至少也会让他好好活着的,不说给什么官职之类的,至少也应该让他做个富贵人,但是当他回到洛阳的那一刻,他就后悔了,他刚回去,就被司马杀害了,但是司马却没有杀害桓,放过了他,具体是因为什么,我们也就不得而知了。

但是后来又有人偷偷向司马反映,说是桓说司马他们是在造反,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司马特别的郁闷和生气,直接火冒三丈,然后就直接下命令要处决桓的族人,族灭九族,在这次大屠杀中,司马漏掉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桓的小儿子桓楷,他的小儿子后来逃了出来,在外面躲了好久,偷偷活了下来,并且娶妻生子,安度了晚年。

又过了近百年,又出来了一个人物,叫桓温,他是当年偷偷活下来的桓范的玄孙子,桓温当时的势力很强大,不仅在站场上冲锋杀敌很厉害,而且还在政治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掌握了东晋的大权,带军打败了好多敌国,当时的皇帝就是司马家族的人,司马奕,但是他的皇帝没当上多久,就被桓温给推翻了政权,后来他的儿子桓玄又掌握了国家的大权,皇帝处于忌惮,给他封了一个王位,皇帝企图用这种方式来稳住大权,但是尽管如此,他还是不仅仅满足与这一个虚位,所以便利用一些手段让皇帝退位了,从那以后,桓家政权才真正建立。

司马懿怎么也不会想到,就是当时他漏掉的一个人,这个人的后代后来却将他家族几百年的政治统治给推翻了,真是天算不如人算,苍天饶过谁啊。






最佳评论


夺司马氏天下的人,是桓氏的后代,这个人叫桓楷,他是桓范的儿子。

当年,司马懿杀桓氏族人的时候,却漏掉了桓范的儿子桓楷,他逃脱后,就隐姓埋名,后来官至北相,为他的后代夺取司马家的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实际上,司马家能够崛起,主要是靠司马懿,因为他手中握有兵权,而在三国鼎立之前,曹操、刘备、孙权忙于争夺地盘,无暇顾及他,也就没有观察出司马懿的虎狼之心。

司马懿手握兵权,曾经就想掌控曹魏。虽然曹爽和他都是托孤大臣,而曹爽为了排挤司马懿,曾一度架空了他的实权,但是司马懿却在韬光养晦中趁机除掉曹爽,可见司马懿的智商之高,权谋之利害。 桓范原本是曹爽的一个谋臣,他曾经还为曹爽策划了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计谋,可是曹爽优柔寡断,心无大志,反而被司马懿诱骗回洛阳杀害了,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高平陵之战。

曹爽死后,自然就要清查他的党羽,于是司马懿就下令灭了桓范的三族。桓范的儿子桓楷却在劫难中逃脱了,他从此以后隐姓埋名,积累实力,东山再起。 桓楷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他很快就成为了官场上的要人,还官济北相。



桓楷的儿子桓颢也是能力超强,也官做到了西晋公府郎中。桓楷的孙子桓彝被人杀害后,桓楷的曾孙桓温发誓报仇,他最终报了杀父之仇,还得到了百姓的称赞。桓温不但长得萧洒。还很有智慧,他后来还成为了公主的驸马。一路高升,官至狼牙王谢和辅国将军


桓玄是桓温的儿子,他就是夺取司马氏天下的人。其实,桓温在晚年的时候,曾要求朝廷封自己为九锡,由于谢安的拖延没成,由此可见桓氏在桓温时期,就相当厉害了。

桓氏一族经过几代人的拼搏和积累,已经有了雄厚的实力,正好被桓玄加以利用。桓玄在巩固自己的权力后,就扫除了曾经结盟的两位武将殷仲堪和杨佺期,果断的铲除了司马道父子,桓玄又逼迫晋安帝禅位。

司马懿怎么也不会想到,就是当初的漏网之鱼,夺取了司马氏的天下。


迷萌乐


公元239年,魏明帝曹叡驾崩,年仅8岁的曹芳即位。曹叡死前留有遗诏,由大将军曹爽和太尉司马懿共同辅政,但由于军权掌握在曹爽手里,曹爽又想独揽大权,于是他处处排挤司马懿,明升暗降,令朝廷晋升司马懿为太傅。

而司马懿也以养病为由辞官,隐忍等待时机,因为司马懿离开了朝堂,且多次表现出病重的样子,所以曹爽开始松懈了。

公元249年,时机出现了,曹爽及其亲信带着曹芳到高平陵拜祭魏明帝,磨剑十年终于等来利剑出鞘的这一天。

司马懿先是占据皇宫,胁迫郭太后,再以郭太后的名义下令关闭洛阳城门派兵驻守,然后派司徒高柔持节代理大将军职节制曹爽的部队,桓范任中领军节制曹羲的部队。准备妥当后,再向曹芳上奏陈述曹爽的种种罪行,但司马懿肯定清楚这道奏章是根本到不了魏帝曹芳手中的,肯定会被曹爽截下,所以他又派人去说服曹爽,只要投降,只免去他的官职,不会伤及他和他家人的性命,并保证会让他富贵一生,还信誓旦旦的对着洛水发誓。

就在曹爽犹豫不决的时候,桓范站了出来,他力劝曹爽迎天子到许昌,然后以天子名义调集天下兵马剿灭司马懿,而且自己随身携带大司农印,可调集天下粮草,大军完全不必担心粮草,只要去了许昌大事可成。


前面还说过桓范被司马懿任命为中领军了,为何还会帮助曹爽对抗司马懿呢?原来桓范在准备接受任命时,被他的儿子及时劝住,于是桓范便离城投靠曹爽了,桓范离去后,司马懿还甚是担心,因为桓范有谋略,如果曹爽听他的,司马懿的下场会很惨。

桓范给曹爽指出了一条成功率最高的路,但是曹爽及其他曹氏勋贵没有一个人赞同,确切的说没有一个人敢舍弃洛阳城内的家属去尝试,他们都默不作声,最后曹爽决定投降,他对桓范说:“即使投降,我仍然不失为富贵人家”,曹爽竟然相信了司马懿的话,真是可笑至极。

桓范听后只有仰天长叹,他哭泣道:“曹子丹这样有才能的人,却生下你们这群如猪如牛的兄弟!没想到今日受你们的连累要灭族了”。

桓范的话很快被言中了,曹爽及其党羽均被杀,夷三族,桓范也不例外。桓范虽然死了,但司马氏与桓氏之间的恩怨并没有结束。


后来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篡了曹氏江山并一统天下建立了西晋王朝,可没过多久,西晋王朝内乱,北方少数民族趁机南下,西晋王朝灭亡,司马氏南渡长江在江南建立了东晋王朝。

但南渡后的司马氏面对北方外患的威胁以及内部的稳定不得已而重用世族大家,这也导致了很多有实力的世族大家野心剧增,意图叛变,其中桓氏便是其中之一。

桓氏南渡前并非高门望族,南渡后因桓彝助皇帝平定王敦之乱地位得到提升,后来桓彝之子桓温因军功而逐渐被重用,公元348年因平蜀有功被封为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从此度独揽朝政二十余年。

在这期间,他曾大肆清除异己,甚至废帝立威,桓温死后,其子桓玄甚至一度灭了东晋政权,代晋称帝,建立桓楚政权,不过很快就被刘裕所灭,虽然刘裕灭了桓玄,令司马氏复国,但事实上刘裕才是东晋王朝真正的掘墓人,日后他将杀尽司马氏,夺了东晋江山建立刘宋王朝,开启南北朝之南朝时代。


咸鱼闲聊


司马懿的崛起离不开曹魏君主的扶持,从曹操到曹丕,以及曹睿,司马懿得到了曹氏三代君主的青睐。就这样,司马懿成为了权倾朝野的重臣,并且在曹芳时代开始和曹爽争夺核心权力。



其实,曹芳刚刚登基的时候,司马懿和曹爽还能和平相处,但很快,两人因为权力分配的问题而反目,开始了明争暗斗的较量。后来,曹爽在心腹谋士桓范的建议下将司马懿明升暗降,名义上尊奉司马懿为太傅,实际上却削去了属于太尉录尚书事的权力。

无奈之下,司马懿只能隐忍,暗中等待机会,期盼某一天曹爽漏出破绽,然后将其一击致命。

在这个过程中,司马懿为了隐藏实力,甚至开始装病,一直卧床不起。

公元249年,曹爽听说已经卧床两年的司马懿奄奄一息,而且其家人也为司马懿准备好了后事。因此,曹爽放松了警惕,漏出了破绽,准备带着曹芳祭奠魏明帝曹睿的高平陵。



临行前,曹爽决定把掌握大权的兄弟们全带上。此时桓范站出来说:“你们兄弟手握朝廷大权,掌管禁兵,如果一起出城,万一有人关闭城门发动叛乱,你们谁又能进城呢?”

曹爽听后则不以为然,他认为司马懿行将就木,早已不是威胁,而除了司马懿,又有谁敢和自己对抗呢?

可谁也不曾料到,司马懿是诈病。等曹爽兄弟刚一出城,已经七十岁高龄的司马懿立刻变得活蹦乱跳,而且还带着两个儿子,以及众多曹魏老臣叛变,他们不仅控制了整个洛阳城,而且还以太后的命令免除了曹爽的一切权力。

此时,曹爽确实慌了神,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是好。



不过,他的智囊桓范冒着生命危险跑出了洛阳城,在千钧一发之际向曹爽献出了一条妙计,挟天子到许昌,然后以天子诏令号召天下勤王。

说句实话,桓范的策略非常好,可以说是当时曹爽唯一的翻盘机会。然而,曹爽兄弟面对桓范的劝说,想了一夜,黎明的时候把佩剑一扔:“罢了,即使投降,我也不失富家翁!”

桓范听到这句话,那心是哇凉哇凉的,不禁破口大骂:“曹子丹(曹真)何等英雄,怎么生了你们几个猪狗不如的玩意儿,你们要连累大家灭族了!”

骂归骂,桓范改变不了这一切,最终当曹爽投降之后,曹爽、桓范、何晏等人,以及他们的族人全部被杀。



不过!当司马懿下令屠杀他们的时候,有一人却成为了漏网之鱼,那就是桓范的儿子桓楷。

桓楷由于桓范的原因,成为了刑家,不得不隐姓埋名,低调的过日子。但是,到了晋朝建立之后,桓范的后人再次慢慢地崛起,步入了士途。

桓楷生子桓颢(hào)。桓颢生子桓彝,他做到了东晋散骑常侍、廷尉。桓彝之后是东晋著名权臣桓温。桓温之后则是灭掉东晋的桓玄。

当时,由于东晋统治者无能,整个社会处于风雨飘摇的状态,所以桓玄趁乱起兵,在公元402年攻入建康。第二年,桓玄便逼迫东晋第二傻的皇帝司马德宗禅位,建立了桓楚,顺利的夺走了司马氏的天下。

后来,虽然东晋在刘裕的扶持下复辟,但也只是刘裕手中的傀儡,没多久便迅速退出了历史舞台。



当然,除了这个说法,还有一个流传非常广的说法,那就是“牛继马后”。

这个说法是当年曹魏有一员悍将,名叫牛金。牛金为人勇猛善战,而且还曾击败过蜀汉将领马岱。后来牛金选择追随司马懿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司马懿也因此对牛金异常青睐。

然而,所有的一切都在司马懿夺取曹魏大权之后改变了。

当时天下流传这“牛继马后”的传闻,这个传闻来自于《玄石图》。由于魏晋时期的人们对玄学和谶纬之说深信不疑,所以司马懿便请来了星象家占卜子孙运势。



经过星象家的占卜,司马懿对牛姓的官员非常忌惮,于是决定除掉牛金。

宣帝深忌牛氏,遂为二榼,共一口,以贮酒焉,帝先饮佳者,而以毒酒鸩其将牛金。——《晋书·宣帝纪》

司马懿请客喝酒,邀请了牛金,却在暗中下毒杀死了牛金。就这样,司马懿自认为可以高枕无忧了,然而没想到的是,数年之后,司马懿的孙子琅邪王司马觐的府中出现了一个叫做牛金的小吏。

这个叫做牛金的小吏不简单,竟然和琅琊王妃私通,还生了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就是日后的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所以后人也曾说是“牛金”夺取了司马氏天下。



僭晋司马睿,字景文,晋将牛金子也。初晋宣帝生大将军、琅邪武王伷,伷生冗从仆射、琅邪恭王觐。觐妃谯国夏侯氏,字铜环,与金奸通,遂生睿,因冒姓司马,仍为觐子。由是自言河内温人。——《魏书》

当然,关于牛继马后的说法,除了《魏书》和《晋书》之外,很多野史也有记载,比如《鹤林玉露》和《容斋随笔》等等。至于真假,千百年来并没有确切的说法。


我是越关


看过《三国演义》的亲们都知道,司马懿是魏国的大将军,本来他应该效忠曹魏,可他晚年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他的子孙“代魏立晋”打基础。

为何这样说呢?司马懿在70岁时,发动了一场政变——高平陵政变。

政变的导火索就是和曹爽争权,他俩都是曹睿的托孤重臣,竟为一己之私反目成仇。

当时曹爽夺了司马懿的大将军之职,给了他一个空头衔——太子太傅,这使司马懿很不爽。于是他故伎重施,用装病的办法糊弄曹爽,暗地里却磨刀霍霍。

司马懿等待一次翻身的机会。



有道是:“上天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

嘉平元年(公元249年)正月,大将军曹爽陪着魏帝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拜魏明帝曹睿的高平陵。新年里,祭祖也是古代的一种习俗。

这对于司马懿来说是天赐的良机,对于曹爽来说则是致命的出行,因为曹爽把他的心腹都带在了身边,等于把洛阳城留给了司马懿。

看过电视《军师联盟》的亲们都知道结果,司马懿和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带领2000死士将洛阳城门关闭,把曹爽拒之门外。

曹爽这个大将军简直是世界上最蠢的大草包,手握兵权,竟然被司马懿忽悠放弃了抵抗,准备投降。



就在这当儿,曹爽的谋士桓范突破重重关口,从洛阳逃出来找到了曹爽。

当他看到曹爽有投降的意思,急忙劝阻道:“曹将军,你千万不能投降,如果投降是死路一条,将军可挟持魏帝曹芳,召天下兵马勤王救驾,司马懿必败,千万别放弃这大好的机会”。

曹芳不听,始终认为司马懿不会对他下毒手,相信司马懿说的“只要投降,官照做,工资照拿”。

曹爽蠢如猪狗,和司马懿共事多年,他竟不了解司马懿是个怎样的一个人?桓范见无法劝阻,急得大哭道:“曹子丹(曹真)如此英明,却生了一个如猪如狗的儿子”

正如曹操所言:“鹰视狼顾之人不得不防。”

果然司马懿失言,把投降后的曹爽及心腹一干人等皆灭三族,这其中就包括桓范一家三族。



(敲黑板,关键问题来了)

司马懿在灭桓范三族时,桓范的儿子桓揩成了漏网之鱼,侥幸逃脱。

历史真的很有趣,桓范的后代得以繁衍生息,大约过了154年后,桓范的五世孙桓玄灭了东晋,换言之,夺了司马天下的人就是桓玄。

接下来咱们大致了解一下西晋和东晋的历史,以及桓玄夺司马天下的经过。

司马懿杀了曹爽后,架空了魏帝,掌握了朝廷杀生欲夺大权,魏帝成了傀儡。

司马懿73岁时去世,他的二儿子司马昭承袭了父亲的爵位,司马昭成了魏国的权臣。



当时有句话叫做“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意思是说司马昭想做皇帝的野心昭然若揭。

可惜天不假年,司马昭54岁就死了。

随后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继承了爵位。没过多久,司马炎篡夺了曹魏江山,建立了西晋。



由于“八王之乱”造成了西晋的灭亡,换言之,西晋只有52年的国祚。

西晋灭亡后,司马家族的后代司马睿“衣冠南渡”在建康(南京)建立了偏安政权东晋。



东晋经过103年的风风雨雨,最后被桓温的儿子桓玄灭掉。换言之,桓范的后代终于报了当初灭族之仇。

大亨元年(公元403年),东晋权臣桓温的儿子,大将军桓玄威逼东晋皇帝(晋安帝)司马德宗禅位。桓玄筑坛告天,登基为帝。

150年前司马炎也是这样威逼魏帝曹奂禅位的。历史重演,场景何其相似。

桓玄废东晋年号,改元“永始”,建立桓楚政权,国都南京。



不过好景不长。最后桓玄被刘裕所杀,享年36岁。这就是天道循环,屡报不爽的真实写照。

桓范家族族谱大致是这样的:桓范唯一逃命的儿子是桓揩,桓揩是桓彝的爷爷,桓温是桓彝的长子,(桓温也是一个牛人)桓玄是桓温的儿子。换言之桓玄是桓范的五世孙。




秉烛读春秋


刘邦推翻了秦朝的统治时候,并且打败了项羽,建立了大汉王朝,汉朝可以说是中国一个非常强盛的朝代,让我们以汉族的身份在全世界流传下来。而所有的东西都是物极必反,乐极生悲,从汉献帝开始,可以说汉朝就是名存实亡,后来的魏蜀吴三家可以算是平分天下,上演了一部逐鹿中原纵横天下的大戏。三国时候乱世出英雄,出了非常多的谋臣武将,武将拥有吕布、刘关张、赵云,太史慈,甘宁等一批悍将,而谋臣呢?有郭嘉庞统,诸葛亮周瑜等等。那提起三国里面智勇双全的人,大家可能第一感觉想到的就是诸葛亮姜维周瑜等人,而其实有一个智勇双全的人,经常被忽略掉,他就是在默默做事,闷声发大财的司马懿。

司马懿可谓是智勇双全,谋略过人并且特别能隐忍,即使面对诸葛亮的各种嘲讽依然能够面不改色。可以说晋朝建朝的建立,离不开了司马懿呕心沥血作出的所有的基础。

三国刚开始的时候,司马懿一直是默默无闻的,其实不然,在世家大族非常有实力的汉朝,司马家族可谓是世族大家,司马家的人,历朝历代都在朝廷做官,可谓是根基深厚。一直到司马懿的时候,司马家仍然是在朝为官。当时司马懿是非常低调的,但是确是被曹操胁迫出来当官,可以说曹操眼光非常毒辣,看人非常准,就是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这是曹操的特色,果然司马懿的才能不会辜负了曹操的重视,即使曹操手下谋臣众多,但是司马懿很快也就脱颖而出。

看过三国都知道,司马懿一直跟诸葛亮对峙着,如果没有司马懿,我想当时的曹魏,已经被诸葛亮打得七零八落也说不定了。可以说在与诸葛亮对线的时候,司马懿完全没有落下风,也可以说占据了优势,看过三国的童鞋应该都是印象深刻,那么我们现在来看一下司马懿到底做了哪些丰功伟绩?首先在曹操的征召之下,司马懿出来做事,凭借着自己的才能辅佐曹操子孙,先是拖垮了蜀军,也就是拖到诸葛亮去世;远征辽东,当时辽东势力还是比较强大并且不够稳定,司马懿凭借着自己的智勇双全远征辽东,使东北地区趋于平稳。对内,司马懿则是兴修水利,在当时水灾泛滥的时候,小农业生产非常依靠水利工程,司马懿兴修水利为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还有就是练兵屯粮,军备不能废止,粮草要广积粮,只有这样才有丰厚的物质基础去打垮其他敌对势力。

从曹操司马懿出来做事之后,司马懿及其一家可谓是为曹家鞍前马后打下了半壁江山。魏国逐渐强大,并且拥有绝对强势,吞并蜀吴两国,但是这个时候司马家的狼子野心就显露出来了,有才能的人、做第一的人永远不想甘居人后。在这半辈子,司马懿一直是在韬光养晦,不断增强自己的实力,慢慢隐忍,慢慢培植自己的势力,并且把曹家的势力全部架空掉。

后来曹魏有意识的想要削弱了司马懿的势力,并且一直在试探司马懿的心里到底是什么?在这个时候司马懿知道魏国已经离不开他司马家了,司马懿认为时机来了。公元249年的时候,魏帝曹芳带领的大批人马浩浩荡荡去扫墓,这个时候,洛阳城已经是没有任何曹家的势力,只有司马一家独大。当曹家还在郊野祭祀祖先扫墓的时候,司马懿下令关闭洛阳城门,并且要开始讨伐曹爽,也就是曹家真正的掌权者。

其实在当时曹爽还是拥有非常强大的实力的,只要他敢于司同马懿家对抗,鹿死谁手尚未可知,在这个时候,恒范找到陪同魏帝扫墓的曹爽,恒范马上就跟曹爽说明了现在情况非常紧急,也说明了司马懿狼子野心,希望曹爽能够跟司马懿决一死战。只有这样子司马懿才不会得逞,然而一向懦弱并且抱着美好幻想的曹爽,贪生怕死放弃了手中掌握的军权,不敢与司马家相对抗,最终,曹家招到了司马家的屠杀,几乎曹氏一族都难逃一死,而最终掌握了曹魏政权的司马懿,知道当时恒范去跟曹爽告状,一怒之下,司马懿要屠杀恒范三族。只有这样子才能够以解心头之恨,另一方面是造成威慑作用,以至于没有人敢反对自己。

可以说司马懿在位的时候,整个曹魏势力都已经是被司马吞并了,而直到公元266年的时候,这时司马懿已经去世了。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建立了晋朝,虽然司马懿已经见不到晋朝的样子,但是泉下有知应该是可以很自豪很开心吧。

然而中国历史就是这样,朝代更替非常频繁,盛极而衰,屡见不鲜,晋朝也是如此,特别是晋朝这个国家,在历史上真是没什么好名声。司马家当权之后,晋朝建立之后,晋朝的政治可谓是非常的黑暗,官官相护,积弊甚多。其中出现了五胡乱华,出现了八王之乱,可谓是民不聊生。那晋朝最终是被谁灭亡了呢?其实灭掉司马王朝的人就叫做恒玄。恒玄何许人也,其实恒恒玄就是恒范的子孙。

当时怒上心头的司马已下令屠杀恒范三族,恒范的一个儿子叫恒楷,他当时有幸逃脱,并且马上躲了起来,搬到一个偏僻的位置,低调做事,隐姓埋名,不断积蓄自己的力量,意图为家族报仇。

通过恒范及其后人不断的苦心经营,韬光养晦,最终到晋朝末年的时候恒温上线了,凭借自己的实力掌握了宫廷的大权。就像一个轮回一样,恒温也不断的架空了司马家的势力,就如当时司马家不断架空曹家的势力,也就像曹操不断架空汉献帝的势力一样。可谓是天地轮回。

最终在公元403年的时候,恒温的儿子恒玄就取得了司马家的天下,虽然当时晋朝已经是奄奄一息。司马懿应该怎么也没有想到推翻自己王朝,推翻自己司马家天下的人,竟然是恒范的子孙后代,只因当时没有杀掉恒楷,而导致自己的晋朝被推翻。在灭掉恒氏一族150年后,司马家也终于被恒氏一族给推翻掉,可谓是风水轮流转,苍天绕过谁。











富士康一哥


在家天下的封建时代,夺一家一姓之天下,有两个标准:1,改朝换代,让江山换个主人。2,李代桃僵,虽然王朝没有更迭,血统却是换了。

东汉是个迷信鬼神的时代,朝野都相信谶纬之学。光武帝刘秀还曾经跟公孙述辩论过“代汉者,当涂高”的官方解释权的问题。在三国时,有更多的谶语被宣扬出来,《三国演义》里对此有很多描写。

话说在魏明帝时,民间有谶语称“牛继马后”。曹睿也是听到了这个消息,不过他并不知道什么意思,毕竟曹魏的天下看起来还稳固的很呢。这什么马,什么牛,任谁也想不出跟曹魏会有什么关联。

曹睿驾崩后,曹爽倒行逆施,终于惹得天怒人怨。司马懿趁机发动高平陵政变,很快掌握大权,随后开始培植党羽,准备篡夺曹魏天下。

司马懿自然也是留意到了这个谶语。曹操对“三马食槽”没有上心,结果成就了他们司马家,司马懿可不想再重蹈覆辙。

司马懿手下有个将领叫牛金的,端的是一员猛将,也曾为他出生入死,立下殊勋。司马懿以军事起家,心里对此十分忌讳,怕牛金将来会对子孙不利。

这天,司马懿就派人请牛金赴宴,暗中在酒中下毒。牛金为人坦荡,没有提防之心。“饮之即毙”,就这样稀里糊涂地送了命。

司马师不解,问道:“牛金可堪大用,奈何杀之?”司马懿训道:“谶书有预言,马后有牛,不毒死牛金,子孙将有后患啊!”

这牛金已死,司马氏子孙便可高枕无忧了吧。殊不知世事难料。司马懿的孙子司马觐袭封琅琊王后,其妻夏侯氏被封为妃子。

夏侯氏人很风流,没多久就与王府一个同样姓牛的小吏(《建康实录》称其名为“牛钦”)勾搭成奸,后生下了一个儿子,名叫司马睿。

这个司马睿原本是小宗,司马大宗的那些王爷比起来出身低多了,奈何他命好,封到了扬州,做了安东将军。而此时北方,因为这些金枝玉叶的王爷们争权夺利,引发了“八王之乱”,随后又是胡人南侵,晋室江山眼看不保。司马睿于是南下,到了南京做了江东之主。

此即史书所言,司马睿并非皇族血脉,而是琅琊王府某牛姓小吏的儿子。只是因为有“牛继马后”的传言,导致了战将牛金被冤杀。

后人遂对司马氏不甚恭敬,戏谑地称司马睿为牛睿,比如明朝思想家李贽,就直称东晋为“南朝晋牛氏”,而不称司马氏。这个典故,被收录到众多的正史记载,《宋书》、《魏书》、《晋书》、《旧唐书》、《鹤林玉露》、《容斋随笔》、《宾退录》等书也有相关描述。

不知道东晋的皇帝们是不是对这件事也清楚,不过晋明帝司马绍在听到其他人说起司马懿父子在篡夺曹魏政权前后的所作所为时,大发感慨:“若此,晋朝天下其能久乎?”

这晋明帝能说出这话,应该对自己的身世会有些了解,其意可能是“司马氏父子欺凌孤儿寡母得来的天下,该当败亡在谶语里应验的牛姓后人身上。”

当然,关于这个谶语,最后应验到谁身上,史家还有两种说法。有一说,牛谐音刘,应验在刘裕建宋灭晋上。还有一说,应验在北魏国主拓跋什冀犍身上,因为他的名字的意思就是一头野牛。

不管怎样,那个叫做牛金的将军,死的很冤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