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林嫂的死因有哪些?

迷妹君動漫社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祥林嫂的死因自然有封建社會摧殘的結果,但也有自己的疏忽。這也要具體分析,不能一味責怪魯四老爺。

祥林嫂死於的不是貧窮和肉體上的摧殘,而是封建禮教的精神控制,以及喪子的巨大心理打擊!

祥林嫂是衛家的童養媳,比丈夫大十歲。

成為童養媳也就意味著,祥林嫂的孃家是依靠不上的,很早就將她賣做童養媳以減輕家裡負擔。

祥林嫂第一次婚姻沒有持續多久,因小丈夫病死而結束。她雖然不識字,但遵從傳統婦德,也就是好女不改嫁,想要從一而終的守寡。

然而,年輕的婆婆卻不讓她守寡,而是讓她改嫁。

為啥?婆婆還有個小兒子,將來結婚需要彩禮錢。如果將祥林嫂嫁出去,婆家就可以得到彩禮錢為小兒子結婚。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窮人就是這樣無奈。

祥林嫂既然是童養媳,是不要彩禮的,但必須由婆家養大,婆家花費也不會少。

如果讓祥林嫂守節,婆婆等於白白損失一大筆錢。

所以,如果不是因為這筆彩禮錢,婆婆也不會讓人恥笑也要讓祥林嫂改嫁。畢竟祥林嫂很能幹,在家裡也是一個勞動力,不是白吃飯。

但如果留住祥林嫂,小兒子就無法娶媳婦。權衡輕重,還是小兒子比較重要,婆婆也只能嫁掉祥林嫂。

當時的彩禮可不是小數目。

書中寫:"她有小叔子,也得娶老婆。不嫁了她,哪有這一注錢來做聘禮?她的婆婆倒是精明強幹的女人呵,很有打算,所以就將她嫁到裡山去。倘許給本村人,財禮就不多;唯獨肯嫁進深山野墺裡去的女人少,所以她就到手了八十千。現在第二個兒子的媳婦也娶進了,財禮只花了五十,除去辦喜事的費用,還剩十多千。......"

賣掉祥林嫂的收入,大體上相當於小叔子結婚的費用。

祥林嫂在魯四老爺家議定的工錢,是每月五百文。八十千的財禮,等於她一百六十個月,也就是十三年零四個月的工錢。

如果不將祥林嫂嫁掉,他孃家確實拿不出這筆錢,小叔子也無法成親。

但祥林嫂不願意,私下逃走了,去魯四老爺做女工。

大家注意,祥林嫂之所以當時能幹,主要是因為她認為逃脫了改嫁的命運,心情很好,再苦的活對她來說都是甜的。

好景不長,婆婆追蹤而來,將祥林嫂抓走,嫁給了山裡的賀老六。

出嫁的時候,祥林嫂不願意改嫁,試圖撞死守節。但最終還是成親了,說通俗點賀老六強姦了祥林嫂,後者無可奈何,只能一起過日子。

後來,祥林嫂生下了可愛的兒子阿毛!

誰知道,賀老六幾年後因一場小病死了,祥林嫂再次守寡。

更悲慘的是,祥林嫂沒有照顧好兒子阿毛,導致阿毛被狼襲擊遇難。

於是,失節改嫁和兒子慘死,成為祥林嫂心頭的沉重負擔。

隨後,祥林嫂被家裡大伯趕走,成為無家可歸的孤魂。

她沒有孃家,沒有婆家,沒有丈夫,沒有孩子,沒有任何親人,在當時是特例的特例了。

她沉痛於因照顧不利導致兒子的慘死,但也驚恐與失節改嫁後,被現實社會的鄙棄和陰間未知社會的懲處。

我們可以看到,在阿毛死後,祥林嫂的精神就不太正常,不然不可能反覆的說同一件事。

但是,當時的社會是很冷漠的,所有人對她的遭遇並不關心,甚至嫌棄她的經歷(其實今天也是一樣)。僱主魯四老爺家也不讓她參加祭祀。

於是,祥林嫂的病情越來越嚴重,最終無法做工,開始乞討。

當然,一味責怪魯四老爺也不公平。魯四老爺的所作所為在當年並不算過分。

魯四老爺沒有拖欠過祥林嫂的工錢,甚至在祥林嫂精神疾病時仍然僱傭她多年。

後期祥林嫂幾乎不能做工了,魯四老爺還是白養著她,最後才趕她出門。

這雖然殘忍,也符合當時的社會。

魯四老爺和祥林嫂只是僱傭關係,非親非故,養了這麼多年也算不錯了。

我們看到,魯四老爺並不是什麼大富大貴,祥林嫂被抓走時,就要四嫂自己煮飯,兒子阿牛燒火。可見最多也就是普通小地主家庭,不可能永遠養著一個精神病人。

而祥林嫂最後應該是自殺的。

為啥?

一是她過於傷痛兒子的慘死,這是一生無法扭轉的夢魔,對任何一個母親都是巨大的打擊;

二是她的社會身份太差,幾乎無法在社會上立足;

三是她的精神問題嚴重,僱主不可能養她一輩子,她又無親無故,最終淪為乞丐,還不如一死了之。

在死前,她去詢問魯迅關於陰間、地獄的問題,說明她早就下定自殺的決心,只是還想知道死後的事情。

可以看出,祥林嫂怕下地獄,因為她失節了,但又渴望見到自己的兒子。

最終,她就是帶著矛盾心理自殺的。

為什麼選擇新年?

對於一個孤獨想死的人來說,新年萬家歡聚對他是最難熬的。

祥林嫂的悲劇不完全是封建社會的壓迫,其中最大的悲哀是因為自己疏忽導致兒子遇害。

其實,既然有大伯在,祥林嫂為什麼不在自己勞動時,將兒子寄放在大伯家或者鄰居家呢?

誰都知道,即便沒有狼,年僅2歲的兒童一個人在家也是有危險的。


薩沙


我村有個光棍,我們叫他光頭兒,我就知道姓李,不知道大名,也不知道有沒有大名。從我記事起,他就給村裡的學校看大門,一個月五塊錢。那時候村裡的學校很發達,不僅有小學,還有初中和高中,我讀三年級的時候,才取消了初中,不過有六年級,我也不知道具體咋回事。

我初中畢業後,村裡的學校就基本名存實亡了,大量人口外流,加上唸書不要錢,所以學校也沒有了收入,也不能僱傭臨時工了,光頭兒也就失業了。



光頭兒失業之後,沒有了生活來源,就靠村裡人接濟過活,吃了上頓沒下頓的,非常可憐。幸好沒幾年國家實行了農村低保政策,像他這樣的人,能拿五保,國家還給蓋房子,還給衣服糧食,還有扶貧幹部資助,還有產業分紅,自己只管曬太陽吃飯就行,光頭兒每天樂的合不攏嘴,張口就誇共產黨。



祥林嫂為啥死了,主要是因為沒有經濟來源,靠乞討過活,飢寒交迫,活著太難,索性一死了之,她要是趕上現在的好社會,根本不會死。所以她的死因就是生在萬惡的舊社會。


唐風宋月


祥林嫂走向死亡,可以源自於她一生當中的不斷崩潰,崩潰、崩潰、崩潰、崩潰、再崩潰,在經歷了人生五連崩之後,祥林嫂最終離開了人世,可悲的是大家只知道她已經死了,卻沒有人在意她是如何死的,她是一個幾乎被所有人拋棄的人,也許在她生命的最後時刻,她已經不知道自己生存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而她一生當中的五次崩潰,也就在十幾年的光景中一個又一個的到來。



1、早年作為童養媳,她被動的嫁給一戶人家,沒有感情沒有關愛,也只剩下一個童養媳的孤苦伶仃,但在封建社會,這樣的日子也未必不能度過,畢竟在那個時代有太多的窮苦人家都是這樣的模式,尤其作為童養媳祥林嫂早年在母家必然也過著窮苦生活,能與丈夫生活多年,也間接的說明祥林嫂可以接受這樣的日子,可偏偏第一個崩潰出現了,她的丈夫死了!

2、丈夫的死亡在生活中必然會是一個巨大的打擊,但祥林嫂的概念裡,如果能夠保持貞潔甘願守寡,也許她在婆家還能留下一張飯碗,可偏偏第二個崩潰接踵而至,婆家的貧窮,為了讓自己的小兒子也是祥林嫂的小叔子有錢成家,祥林嫂的婆婆竟然選擇賣掉祥林嫂,用她換取小兒子結婚的彩禮,在這一期間,祥林嫂的母家沒有任何反應,甚至從始到終也沒有出現,婆家的冷血翻臉,讓祥林嫂成為了一個沒有任何依靠的人。



3、不願意接受現狀的祥林嫂只能選擇了跑路,在魯四爺的家裡當了下人,她的勤勤懇懇贏得了整個地主家族的讚譽,但別人不知道,除了她本身具有的賢惠,她更需要拼死拼力的工作來留得留下的機會,因為她已經沒有了出路,可偏偏第三次崩潰再一次而來,她被聞訊而來的婆婆抓走了。。。被迫嫁給了新的丈夫賀老六!

4、儘管在婚禮上要死要活,甚至差點賠掉性命,但面對改變不了的結局,祥林嫂也只能選擇留下,至少隨後看來她的選擇未必有錯,賀老六雖然貧窮但對祥林嫂也是細心呵護,隨後有了兒子小毛更讓一家三口充滿了和諧,可是老天爺非要一次又一次的變臉,在一年之內災難接連而來,丈夫急病去世、小毛被狼叼走、既沒了丈夫又沒了兒子的祥林嫂更被丈夫的本家奪走了房子趕出了家門,祥林嫂再一次成為了無人關注的人。



5、最終近乎崩潰的祥林嫂重新回到了魯四爺的家裡,這也許是她人生最後的落腳點,但是這一刻祥林嫂與魯四爺都彼此發現了對方的格格不入。

祥林嫂:經歷了兩次喪夫,已經讓她的精神和感情受到了太大的傷害,在始終沒有從兒子小毛慘死中走出來的祥林嫂,甚至出現了神經病的跡象,在心神早已分身的情況下做事變得馬馬虎虎、小毛慘死的故事猶如復讀機一樣在魯四爺的家中四處傳播,以至於全鎮都能背誦祥林嫂的話語,外界已經由同情演化成了反感。

魯四爺:面對兩次剋夫和一次剋死兒子的祥林嫂,在封建大戶的眼裡,祥林嫂依然成為了瘟神的代名詞,再考慮到祥林嫂已經“不乾淨”的情況下,整個家族的首腦已經把祥林嫂當成了下人中的下人,即便自己的精神陷於崩潰,仍然有著最基本情商的祥林嫂也不願意接受這樣的對待。

為此,她把最後的希望寄託在了寺廟,以為捐了門檻,就可以成功從瘟神中分離出來,成為一個大家願意接受的新人,可在大年夜無情的事實告訴她,在這方面魯四爺還是“反封建”的,捐不捐門檻在外界的眼裡她仍然是不乾淨的人,以至於最終讓祥林嫂連這個唯一的去處也榮留不下,成為了一個被徹底放棄的人。

祥林嫂的悲劇就在於她的一生都沒有自主選擇自己命運的機會,每一次都給了她希望,但外界和旁人卻每每在她充滿希望的一刻,給了她絕望!

祥林嫂最後究竟是怎麼死的?恐怕無人知曉!即便把這個幾乎被全世界所遺忘的人寫進書中的魯迅,也沒有關注過祥林嫂的死因,也許是病死,也許是餓死,更也許會是自殺,但可悲的是,也許有人會記住自己的一生當中曾經遭遇過這樣一個充滿“笑料”的人物,卻沒有人關注她的結局究竟是怎麼樣!


遼寧資深球迷


又不是真實事件,這些傻逼們一本正經的分析一二三四,有意義嗎?用現代人話說,導演安排的。魯迅這孫子要祥林嫂去死,還惡毒的選擇大年三十,由此可見此等畜生是何心肝!

話說魯迅這孫子筆下有正常人沒?

祥林嫂死因毫無道理!

第一,她是自由身,不虞再被拐賣。

第二,她健康有工作能力。

第三【非其鬼而祭之,是謂諂】,祥林嫂祭的不是自己的祖先,不能參加祭祀沒有理由感到自卑!

參加祭祀有加班費拿還是能光宗耀祖?正常人躲懶還躲不及呢!祥林嫂居然毛遂自薦積極參與?民族魂婊子魯迅智商也就這逼樣!


咆哮萬里撲龍門


我們高中時學這篇文章時,老師組織了一個辯論會,問祥林嫂有沒有抗爭精神。當時同學們說什麼的都有,但有兩條總會帶上,一是封建禮教的壓迫,二是祥林嫂自己的性格。我覺得這兩條正是導致祥林嫂死的原因。當時的社會給人的自由上了枷鎖,而祥林嫂的多次選擇也把自己緊緊的用枷鎖套牢。我們常說時勢造英雄,時代也給了一些平常人以苦難。我們生活在歷史中,很難超脫歷史,站在旁觀者的角度上看時,總是那麼清晰,可事情到自己頭上呢。


小老隋


封建禮教像是一座墳墓,碑上刻著的滿是無辜者的憤怒與無奈,而墓裡則葬著舊社會那揮之不去的黑暗和殘忍。

首先,我想說說祥林嫂悲劇的命運是偶然還是必然。從祥林嫂這個稱呼上可以看出來,祥林嫂完全沒有地位和人權,連自己的名字都沒有。在春天,這個充滿生機,充滿希望的季節裡,祥林嫂先後失去了自己的兩個丈夫和自己的一個兒子。祥林死於春天,賀老劉同樣在春天死於傷寒,祥林嫂的兒子阿毛同樣在春天被狼叼走了。

試想,如果祥林嫂過著豐衣足食的生活,一個傷寒可能不足以致命,祥林嫂就會有充足的時間來照顧兒子阿毛,這樣祥林嫂的悲劇或許就不復存在了。所以偶然的發生,一定有誘導其發生的必然條件的存在。祥林嫂就是這樣一個看不到春天的女人。

魯迅筆下的祥林嫂是腐朽社會的見證者和直接受害者。她悲慘的一生先後經歷了喪夫、改嫁、喪夫、喪子、死亡。她並沒有做錯什麼,卻一次次的遭遇到命運對他的迫害,承受著生命中最難承受的苦痛。他揹負著這個腐朽、黑暗的社會產下的毒瘤,被不人道的封建禮數慢慢吞噬。就這樣,無辜的,被現實無情的逼到了風口浪尖上,最終靈魂泯滅,生命終結。

魯迅把祥林嫂這樣一個人物形象拋棄在一個世態炎涼的社會中,與魯鎮上的魯四老爺夫婦、衛老婆子、柳媽構成了一箇舊社會群體。借用了人物之間的等級文化差異反映了個人命運與社會制度的矛盾。這個社會根本不允許祥林嫂這樣的人存在,她不該死,卻必須得死。

文中眾人的行為舉動,充分體現了大環境對一個人精神的摧殘,潛移默化的改變、導致了祥林嫂的最終命運。她的存在很卑微,除了沒日沒夜的勞作,別無選擇。她一直過著這樣沒有選擇餘地的生活,並不是她不想選擇,螞蟻是不會和大象搶食物的,對她來說,生存就是信守所謂的婦道,整日做活、勞作,她卻不感到反感反而因此滿足,起初我也曾嘲笑過她的愚昧與軟弱,斷然認為她已經被社會同化了。

後來,漸漸理解了,甚至說憐憫也不過分。

現實生活,降低了她對於生活的希望,降低了她的生存底線,所以她變得很容易滿足,儘管很累,也能從中感受到幸福。很可憐,很可悲,卻也無法改變什麼。當她被婆婆抓走,被迫改嫁之時,順理成章的成為了婆婆手中的一件用於交換的商品。這就是她存在的價值和意義,這就是社會允許她繼續生存下去的唯一理由。封建禮教投下的天羅地網,才真的是疏而不漏。因為它束縛的不僅僅是人的自由,更束縛住了人性和人格,從根源上扭曲了人們的價值取向。

像文中的衛老婆子,以圓滑的口吻,近乎於強詞奪理般的解釋,從容的掩蓋了自己的過錯。被私慾衝昏了頭腦,沒有一點人情味。這就是她生存的一種方式,不論對錯,現實只允許她這麼做。當一件事情,上升到“為了生存”的時候,似乎什麼事兒都變得順理成章、天經地義了。那句充滿嘲諷和諷刺的“我們見得多了,”用真切的文字,指責了人心的麻木,批判了封建禮數對人們迫害。無辜的祥林嫂,被迫改嫁之時,也曾掙扎過,也曾抗爭過,結果自然是徒勞,絲毫不起作用。她已經被封建禮數束縛住了手腳,被時代的洪流推著走了。

發生的一切,都對這個形單影隻的祥林嫂產生著致命的影響,她就活在這個環境裡,卻無法融入這個環境,註定只能是局外人。生活的重負,早已令她苟延殘喘。她聽柳媽的話捐了門檻,卻發現現實生活仍舊一成不變,魯家依然不允許她參加祭祀,此時祥林嫂悲劇的命運已經悄然劃上了句號。不知疲倦的勞作,或許是她唯一能感受到自身價值的一種生存方式,當這種生存方式被無理由剝奪的時候,試問,她該如何生存?當她的笑容變得冷淡死板,終日沉浸在不斷地自責之中,一次次的刺痛內心深處最柔軟的的傷。這是一種求助,或者說是一種求救。可她得到的卻是眾人的冷嘲熱諷,嬉笑怒罵,讓這樣處在崩潰邊緣的人徹底崩潰。從頭至尾,祥林嫂一樁罪名都不應該有,她只不過是不幸的被命運帶進了一個走不出來的漩渦。她也曾試圖自救,她也曾企圖掙扎,卻無法與殘酷的現實,封建的禮數抗爭。只能任由封建禮數宰割,被偽封建禮教捉弄。離開塵世,淡出人們的視線早已成為了一樁註定的悲劇。

祥林嫂是一個犧牲在舊中國的腐朽統治之下的炮灰,她要的並不多,卻什麼也沒有得到。所有虛有的罵名和罪名,她都只能獨自承受。到死,祥林嫂也沒有得到應有的拯救。世界上有很多的“有些時候”,“有些事情”,“有些人”是未知的,是我們無法控制的。一旦被推上了那個高度,我們能做的就只有面對與接受了。不得不說,魯迅以祝福為題,即使一種諷刺也是一種祈禱,藉由這種社會矛盾讓這部偉大的悲劇更加震撼人心,引人深思。

回到文本,文中的“我”不知不覺的吸引了我,那麼祥林嫂的死與“我”到底有沒有關係呢?祥林嫂突然提出的問題,讓“我”促不及防,在當時的情況下,“我”必須要在道德與科學之中做一個取捨。如果我選擇了道德,告訴祥林嫂,對於魂靈這種事情是有的。這就證明了祥林嫂在離開塵世之後,可以見到自己死去的丈夫,還有自己死去的兒子,也不得不面對一女二夫的倫理制裁。如果我選擇了科學,告訴祥林嫂這個世界上沒有魂靈,首先這證明了祥林嫂不用接受道德倫理的制裁、封建禮教的肆虐,其次這也無情的證明了祥林嫂無法見到自己已故的親人,這就是魯迅文學的矛盾的地方,同樣也是文中飽讀詩書的“我”的矛盾所在。所以在回答祥林嫂的時候才有了“悚然、釘、遭了芒刺一般”,“不如說有罷”,“吞吞吐吐地說”,“然而也未必”,“實在,我也說不清”,可以看出,“我”所做的回答全是模糊不清的,因為“我”不敢給祥林嫂一個清楚的答案,這種問題本身就不存在答案。最終,為了不給末路的人增添煩惱,“我”還是選擇了違背科學,告訴祥林嫂有魂靈。祥林嫂的死,也就成了註定的事情,如此看來,祥林嫂應該是幸福的死去的,也是帶著恐懼死去的。這便是魯迅的殘忍,活著的時候,祥林嫂要面對人們的嬉笑怒罵,冷嘲熱諷,承受倫理缺失的殘酷制裁。死了還要面對不知有無的地獄陰司的拷問,妖魔鬼怪的肆虐。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其次,再來看看魯鎮這個大環境和祥林嫂這個小人物之間有什麼必然或者偶然的關係。在魯鎮中,有害人的,也有被害的,同樣也存在既害人又被害的。

四叔,這是個看似秉承封建禮教、倫理觀念的虛偽之人,他為了讓自己獲取最大的利益,藉助封建禮教來毒害他人,並不是個虔誠的信教徒。封建禮教在他手中不過是個實行對他人的壓迫和殘害的工具罷了,所以他是個害人的人。

轉眼看看四嬸,先不說她是否真的同情祥林嫂,我覺得她很值得我們同情。她是四叔手中的一顆棋子,是被封建禮教洗腦的一個傀儡。她對祥林嫂的說的話,看似不冷不熱,實則句句致命,她有心無心的一次次給祥林嫂思想上的壓迫和束縛,間接導致了祥林嫂的悲劇。她是個被害的,被四叔至高無上的權利所壓迫,被封建禮教所深深毒害。

柳媽,這是個和祥林嫂處在一個階級的人物,他們都是底層人民。唯一的不同,就是祥林嫂被迫打破了倫理道德,所以遭到了所有人的歧視,包括這個和她同樣受壓迫受剝削的下層人民柳媽。對於柳媽,她是個即可恨又可憐,既可悲又可惡的人,所以她是個被害的也是個害人的,難以權重。

衛老婆子,這個送祥林嫂來,又綁祥林嫂走的小人,從頭至尾我在衛老婆子身上看到的都是一種奴性,她只為金錢和倫理工作,完全沒有思想和情感,她是一個被封建禮教毒害,又利用封建禮教去毒害她人的人。所以,衛老婆子也是一個害人的和被害的。

這四個人物基本構成了“魯鎮”,一個深受封建禮教殘害,倫理道德喪失的小社會。同情本是人性之美,在此卻成為了最醜惡的人性。正是因為這樣一個世態炎涼的魯鎮,才讓祥林嫂最終淪為了封建禮教的階下囚。這是個人吃人,禮教吃人,人吃禮教的複雜社會。沒有人是封建禮教虔誠的信教徒,他們或多或少都為了生存做出了一些取捨。至少他們還有選擇的餘地,而悲劇的祥林嫂從頭至尾,都不能對自己的人生做出選擇。魯迅筆下的絕情,不留餘地,讓人感受到壓抑和沉重,從而情不自禁的去同情去可憐去思考,我想這也是魯迅文學富有感染力的一個方面吧。

如此看來,祥林嫂的死,不全然是封建禮教的殘害。人的私慾和人性的醜惡也從中作梗。所以,最終我們可以看出,大環境的確對祥林嫂有著致命的影響,這個大環境影響著生存在這個環境中的所有小人物,就這樣使人們的思想麻木,對現實完全沒有質疑,淪為階級統治,封建禮教毒害之下的傀儡。只有魯迅,還保持著清醒,並且選擇用文字抗爭,恐怕也只有他敢這樣做了。

魯迅先生雖然生活在一個殘酷的“吃人社會”中,卻保持著異於常人的理智,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置身於其中,並不是誰都能做到客觀的,特別是對於一個感情充沛、內心細膩的人來說。魯迅也不是生來就這麼抗爭的,封建禮教對他也有一定的影響,只不過沒有那麼深罷了。他還是能夠用科學知識支配自己,用文化素養和獨到的思想與吃人的社會鬥爭,以自己的思想影響著一個社會的“民族魂”,經典之所以被稱為經典,一定是他在符合適宜的時候說出了符合適宜的話。


句讀先生


祥林嫂的死因有許多,大概為以下幾點:



1:吋代的色彩。祥林嫂出生在舊社會,社會地位卑微,沒有做人的資格,只有安於立命的社會現實。


2:階級地位的烙印。祥林嫂一出身即為奴,在魯四老爺家做奴隸。地位低下,毫無人權可言,做人沒有底氣,在封建禮教的打壓下,垂垂老已。


3:封建社會婦女的必然遭遇。祥林嫂是舊社會底層勞動婦女的典型代表。雖勤勞,樸實,善良,安分守己,卻逃不過封建社會對女人不受重現的悲慘命運。


4:性格的弱點。在那個年代,女人不反抗,似乎是常態。有著被壓迫,被剝削的經歷,卻在時代,制度的壓制下默默忍氣吞聲。


祥林嫂的死,有著那個時代的必然因素,也有著舊社會封建禮教“吃人"社會的殘酷現實。假如祥林嫂活在社會,命運多舛的她,或許或有一米生活的陽光,讓她活成人模人樣,也衛嘗不可!


美麗相約257627418


魯迅筆下的祥林嫂,死因很多,論述頗多,可以裝訂成論文集了,不再贅述。從人的心理和生理的相互支持到精神與物質的互相依賴邏輯分析,祥林嫂眾多死因中至關重要的因素是完全的“無我”。這種完全的無我的造成,正是小說作者所控訴的對象——吃人的社會和黑暗的時代。當然,從精神分析和邏輯發展,完全的“無我”對立面,是完全的“自我”,也是自殺或殺人的極端面因素。但是對於魯迅所反映的時代,祥林嫂之死的決定性因素,只能歸因於完全無我意識下,所做出的無謂犧牲了。


郭鎮之


祥林嫂是魯迅小說《祝福》中的一個悲劇性人物。在經歷了喪夫,失子的痛苦後,帶著傷心,恐懼,懺悔離開人世。

首先是以魯四老爺為代表的統治階層在政治上壓迫,精神上毒害,以及經濟上剝削,是導致祥林嫂死亡的根本原因。

以柳媽為代表的大眾的愚昧無知,對祥林嫂的毀滅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以“我”為代表的新青年的無力援助,是導致祥林嫂死亡的直接原因。

祥林嫂的死亡,殺死祥林嫂的並不是某個人,而是那個社會制度。祥林嫂的悲劇,不是個人的悲劇,而是封建制度,社會的悲劇。


鍾百超


舊社會制度必須是第一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