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竹倩:明年鋼鐵市場供應增速或高於消費增速

新浪財經訊 2019年第15屆中國(深圳)國際期貨大會於2019年11月30日-12月1日在深圳舉辦,本次大會以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為主線,圍繞期貨市場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更好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大局的核心主題展開深入探討與交流。新浪財經全程直播。

在12月1日上午舉辦的“上海期貨交易所專場活動”上,上海鋼聯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任竹倩以“2019年鋼鐵市場回顧及2020年展望”為主題發表了演講。

任竹倩表示,在供給側改革的過程中,鋼鐵行業是受益比較明顯的一個品種,也是改革最深入的品種。她介紹,鋼鐵中以螺紋鋼品種為例,過去的價格走勢跟房地產走勢高度相關,彈性也非常吻合。2015年後,相關性開始減弱,房地產走勢趨於平穩。產業端原來由需求側推動的市場走勢變化慢慢向供給側端轉移。

而供給側改革在過去四年中,解決的核心問題是去無效產能和降企業的槓桿,所以整個鋼鐵行業的企業負債率明顯下降。從產業利用率的角度,供給側改革最大的特點是初期讓無效產能退出,隨著設備的更新換代和環保各方面要求的提升,原有落後產能逐步完成了優質產能的轉換,產能利用率再度回升。另外2019年,有大量鋼鐵產業的產能置換開始建設,2020到2023年還會持續。“供給側的初級階段進入深水區後,市場上基本都是優質、合規產能,這樣帶來的擴張對市場的供應壓力會有所加大。”她說。

回顧 2019年的市場,她認為,一方面,從2016年開始,以鐵礦為代表的原材料價格一直低於成材,但今年鐵礦的漲幅非常高,成材價格卻往下走,帶來的結果就是整個行業的效益在收縮。另一方面,整個行業的波動率也有下降。此外,今年房地產市場的表現對鋼材市場走勢的支撐超預期增長,還是呈現了長材走勢強於板材的市場特點。

總體來看,她表示,今年全年的供需平衡是供應和需求和消費雙增的結構,格局是消費增速要高於供應增速,但階段有整體前高後低的變化。

對於2020年的情況,她認為,從大背景來看,全球主要機構的預測對2019年的經濟預測基本還是下降的趨勢。受全球經濟的影響,可能會帶來鋼材迴流。 “在此背景下來看鋼鐵消費,一樣受到全球消費的影響。”她說,結合世界鋼協的數據,2019年全球粗鋼消費主要還是以新興經濟體以及發展中國家的消費驅動為主,日韓、歐盟等主要經濟體產量是下降的。

明年鋼鐵全球的增長情況,她表示,一是德國2020年PMI的信心指標有慢慢復甦的跡象,所以以德國為代表的歐洲區域的消費能在底部出現一定回升。但是日本和韓國依然比較低迷。二是東南亞的建築業增長可能是未來要期待的一點。國內的消費明年還是增長的格局,只是它的增長速度可能沒有2019年那麼高。今年中國的消費強度是明顯高於海外,出口是下降的。但是如果從明年我國的消費強度下降,就必然會帶來企業在國內的需求增速下降的背景下,尋求在進口和出口之間的平衡問題。

對於明年的需求分項來看,她認為,房地產上半年相對比較有韌勁,全年房地產投資雖然會有增速下滑,但依然會維持在5%左右。基建投資今年的表現不是特別好,但隨著房地產投資增速的減緩,仍寄希望基建投資增長來拖底經濟增長,基礎設施的投資對明年的預估是增長6%到7%左右。汽車可能還是在底部徘徊的狀態,最新數據明年會維持在2250萬輛。所以對於整個板材市場來講,可能明年還是處在低速運行。家電其實跟房地產的關聯性很高,從房屋的銷售到家電的產量有半年的滯後期,明年可能還是下行趨勢。

對2020年大體方向,她認為,明年的供應和消費整體趨勢還是增長的,只是在這個過程中可能供應增速會比消費的增速更大一點。另外,庫存可能結束我們之前的被動去庫或者主動去庫的過程,應該是庫存累庫的階段。價格方面,最主要是原料的價格明年整體看還是要往下移,所以對整個鋼材的均價的支撐度也下移。供需的偏寬鬆也會給均價帶來一定的壓力。

從中長期來看,中國現在的鋼鐵消費已經進入了弧頂區域,可能2020年就是中國鋼鐵行業的結構的調整元年,她認為,在存量之間更多是結構性、區域性的調整和變化。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