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200年的美國沒有第三個黨當政?

西子燕來


那個亖亖亖1234說,因為沒有需求,這兩黨輪流執政,一個黨執政時,另一個黨監督,效果非常好。

我認為,真的不向他說的那樣。美國哪個黨都是為自己,什麼監度,他們哪個黨上臺都有損害美國人民的行為!



軍旅296


美國有很多黨,據不完全統計,大大小小的政黨一共有一百多個,除了最有名的共和黨和民主黨之外,還有茶葉黨、憲法黨、進步黨、綠黨、中間共和黨、美國社會黨、自由意志黨等等。

這些第三黨之所以無法上臺執政,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


①:美國政治架構限制了第三黨發展。

美國選舉是“贏著通吃”規矩。

所謂贏者通吃,通俗的講,就是隻有第一名是勝者,第二名以下都是失敗者。當一個黨的票數取得選區半數以上,或者沒過半數選票,但票數排名第一,那麼這個選區內的所有選票就都歸這個黨獲得。

這種制度由於很容易導致按票數領先的候選人會因為選舉人票低於對手,從而失去大選獲勝機會(比如當年戈爾敗給小布什),所以選民在投票時,為了不讓自己反感的黨獲勝,往往會把票投給勢力較大的反對黨,而不是投給獲勝希望渺茫的小黨。這樣一來在客觀上就固化美國兩黨制的政黨結構。

而且由於小黨沒有上位的機會,這就又導致小黨競選者連露臉的機會都沒有,更加的沒有名氣。

比如說美國總統電視辯論大賽,這是一個露臉的好機會,但是由於有候選人只有在各主要民調中的平均支持率達到或超過15%才有資格登臺辯論的規定,第三黨的競選代表往往都沒有上電視的機會。2016年的美國總統大選,自由意志黨的約翰遜和綠黨的斯坦恩就是由於都沒有超過這個標準,所以上電視露臉的機會都沒有。

PS:希拉里是45%,特朗普是35%。碾壓第三黨競選者

②:美國兩大政黨並非墨守成規的黨,它們也會不斷調整,吸納新黨派的政策主張,從而壓縮第三黨的發展空間。

英國和加拿大跟美國一樣,也是贏者通吃的制度,但英、加卻有幾個黨,而非兩黨。之所以這樣,是因為英、加政黨太過於墨守成規,很容易被第三黨抓住上位的機會。而美國的共和黨和民主黨則不同,它們有相當強的自我調整能力,總能調整政綱,適應新時代,使得其他政黨幾乎沒有逆襲機會。

比如說上世紀七十年代,自由黨憑藉越南戰爭和尼克松政府推行管制政策導致民怨沸騰之機,靠著自由意志理念和在經濟領域堅持自由放任的原則,挖走了共和黨和民主黨一部分選票。成為當時當之無愧的第三黨。

但是當民主黨和共和黨政策稍微變動,也開始吸納自由黨的主張後,自由黨立馬就頹廢了,其基本盤被兩大黨壓縮得連渣都不剩。

這就好比現在微信和支付寶壟斷了移動支付市場,其它APP出頭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即便某個APP靠著特色功能,能搶佔一部分市場,但只要兩大巨頭“抄作業”,排名第三的APP一定是完犢子。

曾經有人說過,美國其實沒有什麼驢黨和象黨,驢象兩黨都是“變色龍黨”。政策隨時都可以變,只要有利於獲選。


③:執政成本太高,第三黨往往無法負擔競選開銷。

美國總統的選舉過程很費錢,雖然整個流程可以簡單劃分成“選出候選人”和“候選人選總統”兩個步驟,但是美國的這兩個步驟跟別的國家還都不一樣。

比如說“候選人提名”這個環節,一般國家只要黨內元老們拍板決定誰是候選人,或者黨內成員投票確定誰是候選人,這個人就可以出去選了。

但是美國人為了確定總統候選人,連黨內候選人也要全國公投。


全國公投這不是小事,一般當黨派總統候選人出來後,市面上存在的選手基本上就剩共和黨和民主黨,以及自由意志黨、綠黨等幾個稍微有點實力的黨了。至於其他沒影響力的黨,因為公投太燒錢,只能選擇退出。

到了真正的選總統大戰,之前初選時玩過的遊戲還要再來一遍。比如全國到處跑,到電視臺、報紙、網站上打廣告,到街頭髮宣傳資料,租場館辦脫口秀,給粉絲畫大餅等等。

折騰到年底11月份的時候,就到了全民投票階段了。這次投票後,到了12月份,各州的選舉人還要跑到各州的首府象徵性地再投一次票,總統在這時候才能最終確定。

像這樣前前後後要折騰一年,每次開銷起碼要10億美元的競選,小黨往往都玩不起。總統大選玩到最後,就會變成共和黨和民主黨這兩個老牌政黨之間的燒錢遊戲。


Mer86


美國一開始,並沒有什麼現代性質的黨派。所以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只要粗略回顧一下美國政治史就好了。

獨立戰爭後,美國誕生了,因為美國是一個由州組成的國家,性質類似聯邦,所以怎樣作為一個統一的整體來使政府有效工作,來處理州與中央政府。州於州之間的問題,以及外交事務處理,對新生的美國都是艱難而重要的。正是在這種歷史環境下,黨派和第一次黨派競爭開始出現。

第一次黨派競爭主要圍繞兩個人展開,一個是第一財政部長漢密爾頓,另外一個是國務卿傑斐遜。這兩個人是華盛頓的左右手,但在政治上卻有著相當大的分歧。

首先,兩人有著完全不同的個人背景,漢密爾頓出生於北方上層階級,而傑斐遜是南方種植園主的後代。傑斐遜深受歐洲啟蒙思想的影響,堅信人的權利以及追求幸福的自由,具體在政治上的表達,就是從事農業是美國人民最好的生活方式,即南方的生活方式,換言之,傑斐遜理想中的美國是一個農業大國。

而在漢密爾頓眼中,貿易與繁榮才是國家發展的方向,也就是商業強國。他希望憲法能夠有更寬泛的解釋,這樣中央政府才有更大的權力來建立聲譽。

簡言之,傑斐遜希望美國是一個邦聯制的國家,中央對地方的干涉不能夠太多,各州要具有相當的獨立性,而漢密爾頓則認為,美國要走聯邦制路線,擁有一個強力的中央政府,這樣才能更好地展開貿易。因此,美國最初的政壇上因為政見分歧,產生了兩個派別,即聯邦黨人和反聯邦黨人。

華盛頓在兩人的矛盾中最初是保持中立的,但他的決策卻慢慢偏向漢密爾頓。這些矛盾使得過會分裂成兩個派別:北方的州大部分支持漢密爾頓,而南方則大部分支持傑斐遜。國會議員的分歧通過選舉滲透到選民當中,於是在1792-1793年,選民與自己所支持的代表分別形成了兩個分支:一方是以漢密爾頓為首的聯邦黨,另一方則是以傑斐遜為代表的民主共和黨。

兩黨的鬥爭一直維持到了1800年大選,傑斐遜最終當選總統,歷史上稱之為“1800革命”,從此,民主共和黨人迎來了他們的時代。

1800年選舉以後,民主共和黨執政長達24年,聯邦黨逐漸退出歷史舞臺。但因為沒有了競爭對手,只要得到民主共和黨內部提名就能當總統,於是內部矛盾出現了。1824你那的選舉使民主共和黨徹底分裂。

當選總統的亞當斯成立了一個新黨派,即:國民共和黨。這是一個商業資產階級和部分南部種植園主的聯盟,是一個不穩定的各種利益團體的組合,將北方作為他們的基礎,而另外一個獲選人傑克遜領導了民主共和黨,而起成員仍是有著不穩定社會利益關係的群體,主要是農業資產階層,以南方作為基礎。

亞當斯奉行國家主義政策,有利於國家的資本主義發展,但傷害了南方人的利益。在1828年選舉中,幾乎所有成年白人都取得了選舉權,更為重要的是,選舉的方法改變了。州議會不在提名候選人,選民直接進行選舉。於是這一年,傑克遜贏得了大選。

傑克遜成為總統後,他把民主共和黨更名為民主黨。民主黨倜儻選舉權的普及,許多沒有財產的以及後來的天主教移民都擁有了選舉權,因此,傑克遜受到了平民,尤其是西部移民的擁護。

但傑克遜的反對者也不少,這一時期由於大量天主教移民進入美國,宗教矛盾激化,一些強烈反對天主教徒擁有選舉權的人成立反共濟會,堅決抵制天主教徒的政治權力,而傑克遜對美國第二國家銀行議案的否決損害了部分民主黨人的利益,因此,1833-1834年冬,國民共和黨、反共濟會和部分民主黨人成立了輝格黨。在接下來的20年間,民主黨和輝格黨輪流執政,兩黨輪流當的習慣被延續下來。

造成美國黨爭最普遍而持久的原因是財產分配的不同和不平的。有產者和無產者在涉黑上總會形成不同的利益集團。債權人和債務人也有同樣的區別。從兩次分裂可以看出,政治理念的差異和經濟利益的不同使人民團結到一個政黨內部。利益問題和不同社會階層的利益關係通常極大地影響一個黨派的形成和分裂。北方以工商業資產階級為主,南方以農業資產階級為主,一方富裕,一方貧窮。這就是黨派在南北地理上顯示出的不同,也是為美國為什麼一開始就只會誕生兩個執政黨的初因。

這一時期沒有持續很長時間,人們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奴隸制問題所轉移。這也是南北之間矛盾的終極體現。1854年民主黨參議員斯蒂文·道格拉斯提出了《堪薩斯——內布拉斯加法案》。法案規定新州的奴隸制問題應該有當地的居民所決定。但問題是之前簽訂的《密蘇里協定》規定在新增加的兩個州禁止奴隸制。《堪薩斯——內布拉斯加法案》的實施,使得眾多的奴隸制支持者和廢奴主義者狂湧進新加入美國的兩個州,爭取獲得人民主權的優勢,造成了歷史上的堪薩斯流血衝突事件。

北部民主黨因此嚴重分裂,一半人支持法案,一半人反對。幾乎所有的北部輝格黨持反對意見。自由土地黨是完全的廢奴主義者。嚴重的黨派分裂使得黨派體系重新組合,主要依據則是是否支持奴隸制。於是反對法案的民主黨人、北部輝格黨人、自由土地黨人等組成了一個全新的反奴隸制政黨——共和黨。

到1856年的時候,輝格黨已經完全消失了,內戰中,共和黨成為與民主黨抗衡的主要力量。雖然兩黨之間的爭議在內戰之後有所變化,但是兩黨制的體系並沒有變化,一直持續到今天。

說到底,美國的政黨從美國誕生伊始,每當出現關係到美國走向的重大歷史抉擇的時候,黨派分裂重組,各種利益團體圍繞最基本的利益而組成支持黨和反對黨。實際上美國不同歷史時期還有很多小黨派,只是在關係到絕大多數人利益的政治抉擇時,只有支持和反對兩種情況,中立是完全不可能的。這就是美國政治的特色。


江畔初見月


我就不明白為什麼有人老是拿歐洲套大陸性國家?

大面積國家不可能搞得很複雜的,因為領土大資源多人口也多。

所以參差不齊,信息不順。

不像歐洲一個國家就一個省大小,有什麼事人人都很快知道。

這種大型國家無論什麼制度都是軍政制。沒得選的。軍事安全和治安需求在那裡是永遠都填不滿的窟窿,漢武帝窮兵黷武和明朝錦衣衛都是例子。這麼大的地方其實就是九億人管理一個人都管理不好的,這個人往深山一躲,誰也找不到的。搞不好這九億管理員之間的糾紛就夠頭疼的。

子弟兵名聲好。古代剿匪可不是那麼容易的,官兵常常砍了老百姓的頭充數,老百姓沒事也客串土匪的。

大型國家只有安全,沒有政治。歷朝歷代都不是政治搞垮的,全是安全因素,不是皇上被非政治太監控制就是被外敵入侵。

英國安全所以是日不落帝國。歐洲政治所以就總是被揍。

希特勒揍法國反過來被揍。小日本當年連軍隊都沒有國內社會全被管理成優良職工還不是被揍,被揍是在所難免的,誰叫你搞政治來?那個宰相喜歡大將軍來?將相和一廂情願的。花錢的和攢錢的要是能和平了。那士兵該喝西北風了。


哦發發發


因為沒有需求,這兩黨輪流執政,一個黨執政時,另一個黨監督,效果非常好,執政和監督出了地球第一強國。如果出現力量均等的三個或三個以上的黨派,容易出現“鬥地主”的情況,任何一個執政黨的決策都很難獲得通過,整天就只剩下扯皮了。


亖亖亖1234


自小選區制開始,就不會形成第三黨。

何為小選區?

非大選區、比例代表制的就是小選區。也就是劃分若干到具體議員席位,在每個小選區競爭的選舉制度,只能形成兩黨制。

具體說,全美100個參議員分為50州,435名眾議員分為435個選區,總統選舉是以上國會議員數加華盛頓市的哥倫比亞特區三票就是538票。

而總統競選結果,多數州是贏者通吃,不管兩黨競選還是多黨參加,得票最多(不需要過半)就可以獲得本州全票。

這樣的制度下,每一個競選人都竭力把自己的主張向中間靠攏,避免激進的主張嚇跑大多數選民投向對手。所以選民主黨與選共和黨有多大的區別?

同時民主黨、共和黨都有傳統鐵票區,堅定支持不動搖,第三黨完全無法滲透。比如加利福利亞有55張選舉人票,這個州就是堅定支持民主黨的:

此外,兩黨佔據壟斷優勢,資金、傳媒、宣傳,都是兩黨控制的,第三黨可以冒個泡但從無競選獲勝機會。比如,1992年億萬富翁佩羅自掏腰包競選總統,獲得全美普選票的19%但未能獲得一張選舉人票,而只獲得43%普選票的克林頓就撈取370張,大勝老布什168張。就是此理。


四川達州


消滅萬惡的美國政客[打臉],創建全新的和諧世界[耶]

關於美國政客,先從美國政黨和特定時期的世界主要大國的對比分析說起。

美國主要有民主黨和共和黨。民主黨成立於1791年,由當時部分種植業園主、農民和某些與南方奴隸主有聯繫的資本家組成。共和黨成立於1854年,由當時反對擴大奴隸制的北方工商業資本家組成。1861年-1865年,美國爆發南北戰爭,林肯領導的共和黨和北方自由州戰勝了南方蓄奴州,結束了奴隸制,美國開始全面實行自由資本主義,走上了快速發展的道路。隨著美國從自由資本主義向壟斷資本主義過渡,共和黨與民主黨兩黨之間的區別愈來愈小,根本利益日趨一致,都代表了壟斷資本的利益。

19世紀下半葉,美國迅速擴張,逐漸工業化,並從農村化轉向了城市化的國家。同一時期的沙皇俄國,廢除了農奴制,開始了現代化擴張,成了歐洲列強。同一時期的日本,開始了明治維新,迅速躋身資本主義列強,走向了對外侵略擴張的帝國主義道路。同一時期的德國,完成了德意志的統一,並建立了德意志帝國,邁入資本主義時期,國力得到了快速發展。而同一時期的老牌殖民主義國家大英帝國,危機開始產生,貿易逆差,經濟蕭條,面臨著其他國家的強力競爭。而同一時期的文明古國--舊中國處於嚴重的危機時期,清政府的閉關鎖國和腐敗無能,使國家進入了半殖民半封建社會。

進入20世紀,“一戰”削弱了帝國主義的力量。沙皇俄國和德意志帝國倒臺;英國國力被削弱;舊中國依然山河破碎,百姓深受疾苦;日本帝國從中國攫取了巨大的利益;而美國成了當時的最大債權國和資本輸出國。同時,社會主義得到了迅速發展:蘇聯的建立和中國新民主義主義革命興起。

“二戰”後,納粹德國和日本帝國相繼覆滅;英國實力進一步被削弱;蘇聯發展壯大;新中國成立了。世界格局也發生了新的變化,美國經濟、軍事實力膨脹,蘇聯成為惟一能與美國抗衡的政治、軍事大國,形成了美蘇兩大陣營對峙對抗的政治格局。

隨著東歐劇變(20世紀80年代)、蘇聯解體(1991年),美蘇對立的兩極格局結束,世界形成了“一超(指美國)多強(多指中國、歐盟、俄羅斯與日本)”的世界格局,但是這一世界格局並不穩定。隨著中國改革開放、歐盟一體化建設、俄羅斯振興經濟的計劃以及日本的經濟力量,世界格局正在走向多極化。

......

美國政客的舞臺隨著時代的變化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一戰時期,美國在世界上迅速崛起,美國政客開始謀求世界大國的地位,美國政客迅速登上世界舞臺。二戰過後,美國迅速強大,已經成了超級大國。美國政客們的“美國至上”“新納粹主義(獨裁主義、極端民族主義)”“新軍國主義”“霸權主義”的偏激思想與開始膨脹,並逐漸根深蒂固了。美國開始了“軍事殖民主義”和“經濟殖民主義”等多種手段,在世界多國建立軍事基地並控制他國的軍事,打著資本輸出經濟援助的旗號控制他國的命脈,建立專業的情報組織全方位監控各國各地區(從美國中央情報組織前僱員-斯諾登爆出的“稜鏡計劃”可以看出冰山一角:美國一直在全球範圍內全方位無死角監控他國,連隊友國家領導人也監控),並在在全球範圍內指手畫腳,時刻破壞著國際法,充當世界警察,在全球遏制社會主義發展,打擊異己,妄想稱霸世界。這一時期,美國形成了“杜魯門主義”,美國以此對世界各國各地區的干涉主義;制定了“馬歇爾計劃”這種看似純經濟援助計劃,但實際上同樣是為了壓制共產主義的發展,進而從政治和經濟上取得控制西歐的主導權;成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一個完全由美國領導和控制的純軍事組織,美國將西歐防務掌握在自己手裡,牢牢地確立了美國在歐洲的霸主地位。美國又把世界分成:中央戰區(中東北非戰區),歐洲戰區,太平洋戰區(亞洲大洋洲南極洲戰區),非洲戰區,北美戰區,南美戰區。這是美國政客的典型“好戰主義”行為。

隨著蘇聯的解體、冷戰的結束,美國政客似乎寂寞了,於是迅速調整全球戰略,開始尋找新的“假想敵”。於是,和平崛起的國家成了美國製定戰略的重要目標。

而如今,美國政客很多都是類似極端主義、偏激思想的人,代表著美國大財閥的利益,思想極端偏激又好戰,為了反對而反對,不合它們心情的通通反對,美國政客們就像是些精神分裂團隊,打擊異己,不擇手段,從來都是瞎著眼睛,說不出人話。美國政客們標榜的“民主”從來都是虛假的民主,美國從來就沒有真正民主。美國政客就是一種“恐怖團隊”,時刻想著顛覆那些愛好和平、不與美國為伍的國家。美國政客們給世界人民帶了巨大的災難。美國必須無條件接受全部的阿富汗難民、伊拉克難民、利比亞難民、敘利亞難民等等受害人民,承擔美國應有的責任。

......

(字數超過2000,附圖)







烤美國這個流氓恐怖狗


美國的憲法對於公民結黨一直保持著一個非常開放的態度,只要不是叛國,成立什麼樣的黨,宣揚什麼樣的理念,政府一般是不管的。

而且成立黨派,登記起來也非常方便,因此除了最大的民主、共和兩黨,其他大大小小的如茶黨、綠黨、社會黨、自由意志黨等等數不勝數。

不過,結黨是一回事,能不能真正參與到政治活動中又是另一回事了,雖然憲法沒有規定美國施行兩黨制,但是建國至今,基本上在大選時都是兩黨競爭。

一直到現在,雖然每次總統大選中,到底誰能夠勝出我們無法準確判斷,但是絕對可以確定的是必然不是出自民主黨就是共和黨。

那麼這種固定的兩黨輪番執政背後形成的因素是什麼,這種格局以後會改變嗎?

就讓我們通過總統大選來研究一下:

首先,美國總統大選是一個燒錢的遊戲,一般小黨絕對玩不起

美國的總統大選就像一個走秀活動,但耗時非常長而且絕對燒錢,首先各個黨都要在黨內提名候選人,而且提名時就要進行全國公投,因此這要想參與到總統競選的候選人就要全國各地的來回跑,不斷到各個選區展開密集的演講,參加各種活動。

當然,單憑一人之力那是絕對做不到了的,必須有自己的競選團隊,要租場地、聯繫電視臺、打各種廣告,甚至還要負責給應援的民眾提供食品、飲料甚至住宿。

全國那麼多州,這樣,交通、人員工資、各種場地費還有食宿等等等,如果後面沒有強有力的出資人贊助,那候選人這個環節就得敗下陣來。

而美國又規定,只有超過15%的民意支持才能在電視上進行總統辯論,換句話說,就是才能在全國人民面前露臉。

沒有錢,沒有自己的選舉團隊,所以很多小黨在總統候選人提名時候就輸了,那更別提熬到最後的總統大選了。

其次,美國總統選舉“贏者通吃”也阻隔了小黨的發展

為什麼這麼說呢?如果你是候選人,前面有個大黨票數已經遙遙領先,那麼按照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這個邏輯,你一定會投給票數排名第二的,如果投給那些排名靠後的小黨,投了也白投,依然不能制約他們。



這樣一來,這些小黨就更沒有機會出線了。

最後要說明的是,美國的民主共和兩黨也並非是鐵打的營盤,他們也在跟著時代不斷地在改變自己的施政綱領。

如果社會上有其他的什麼黨提出的政策在民眾中特別有市場,他們也會第一時間獲取相關情報,接著為我所用,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小黨即使憑藉一時的政策主張獲得了選民支持,只要民主共和兩黨一跟進,再動用黨內的媒體和其他宣傳機器一包裝,那這些小黨自然會被無情碾壓。



不過,雖然在權力舞臺上較量不過這些大黨,但是在民間特別是社區基層,這些小黨還是具有一定影響力的,隨著互聯網運用程度的較深,這些小黨也在用網絡擴散黨派主張並吸引更多的人加入,也許不久的將來,在美國的政壇,我們會看到有更多的黨加入到政治生活中。


策神歷史


在我們的印象中美國政壇似乎一直是由共和黨與民主黨這兩個政黨輪流執政,那麼是不是由於美國憲法明文規定只能由這兩個黨執政呢?又或者這兩個黨利用自己的勢力合力打壓呢?事實上美國憲法從未明文規定美利堅合眾國實行兩黨制。據不完全統計:在美國大大小小的政黨一共有一百多個,除了共和黨與民主黨之外還有茶葉黨、憲法黨、進步黨、綠黨、中間共和黨、美國社會黨、自由意志黨等等。嚴格意義上說美國200多年沒有第三個黨當政是不準確的,更確切的說法應該是200多年曆史的美國一直是兩黨制。這兩種說法的區別何在呢?從需要從美國的政黨制度產生及其演變歷程說起。

在美利堅合眾國剛成立之初是不存在黨派輪流執政的情況的——當時美國的聯邦政府是由華盛頓等開國元勳直接領導,這時美國聯邦政府的制度尚處於完善過程中,當時美國的開國元勳們一致認為應該建立一個和諧一致的、不存在黨派紛爭的國家。他們眼中的政黨代表小宗派或小集團的利益,黨派行為與腐敗陰謀等直接掛鉤,所以當時的美國政治並不是政黨活動的天下。不過有人的地方總是會有不同的利益訴求的,很快美國政壇就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政治觀念:一種主張建立了一個強有力的聯邦國家,另一種則主張儘可能維護各州相對獨立自主的權利。正是這種觀念上的分歧使當時的美國政壇實際上分化為兩派政治勢力,儘管一開始兩派都不是以政黨的名義進行活動。

1787年美國召開制憲會議,時任華盛頓政府財政部長的亞歷山大·漢密爾頓及其支持者擁護聯邦憲法並自稱“聯邦黨人”。嚴格意義上這時的聯邦黨還並不是一個真正組織架構嚴密的政黨,而僅僅只是漢密爾頓拉攏了一群擁護聯邦憲法的志同道合之士形成的一個小圈子。一開始聯邦黨著眼於經濟問題——他們試圖通過建立中央銀行對全國經濟進行整合,從而形成統一的國內市場,發展到後來他們開始主張削弱各州的自主權。這樣的主張自然遭到了那些希望保留各州自治權限的人不滿,於是後者組織了民主共和黨與之分庭抗禮。

1797年聯邦黨人約翰·亞當斯當選總統,當時的人們誰也沒預料到約翰·亞當斯會成為美國曆史上唯一的聯邦黨總統:1801年聯邦黨在總統大選中敗給了民主共和黨的托馬斯·傑斐遜,聯邦黨轉而以在野黨的身份批評傑斐遜的政策。1804年聯邦黨領袖漢密爾頓去世後該黨日漸式微,直到1815年瓦解,就此退出了美國的政治舞臺。主張加強聯邦權力的聯邦黨的瓦解使主張保留各州自主權的民主共和黨在美國形成了一黨獨大的局面,然而民主共和黨內部的矛盾卻已在悄然滋長:1825年民主共和黨內部發生了分裂——時任美國總統的約翰·昆西·亞當斯新成立了國家共和黨。1828年原民主共和黨內部剩下的另一派在安德魯.傑克遜的帶領下出走並建立了民主黨,這就是一直延續至今的美國民主黨。同年安德魯.傑克遜當選美利堅合眾國第7任總統,民主黨正式執政。

在安德魯.傑克遜之前美國已經歷了喬治·華盛頓、約翰·亞當斯、托馬斯·傑斐遜、詹姆斯·麥迪遜、詹姆斯·門羅、約翰·昆西·亞當斯6任總統,而這6任總統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在成為總統前都出自弗吉尼亞政界。儘管這6任總統的上臺都需要通過選舉,但在那個年代玩選舉是需要政治資源和經濟基礎的,所以這6任總統無一不是出自政治世家,以致於這6任總統執政時期被後來的美國人譽為“弗吉尼亞王朝”。安德魯.傑克遜是美國曆史上第一位打破政治世家壟斷政壇的平民總統,他的上臺標誌著美國政治開始由精英政治向平民政治轉型。傑克遜上臺後立刻開始啟動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而為順利推行改革就有必要鞏固自己的權力,因此傑克遜在美國曆史上也是一位以獨斷專行著稱的總統。美國建國時確立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的制度,然而傑克遜任內成功控制了國會的人事變動,讓內閣成為總統的聽話班子。傑克遜在自己的整個任期內先後使用12次憲法賦予的總統否決權,從而使自己大部分意願得以順利落實。

美國的聯邦制國家性質使聯邦政府與各州政府的關係問題成為美國政治生活中的重大問題。尤其是在美國早期歷史上由於尚未形成一套使聯邦政府和州政府都能協調運作的成熟機制,因此各州之間圍繞央行、關稅、蓄奴制等問題一直爭議不斷。傑克遜任內主張擴張聯邦政府權力和主張限制聯邦政府權力的兩派政治勢力之間的爭議集中在央行問題上:美國最早的央行是漢密爾頓領導的聯邦黨人打造的產物,其目的就在於統合全國經濟,這自然遭到反聯邦黨人的抵制。在兩派在爭執下第一合眾國銀行被獲准試運行20年,結果20年期限屆滿後兩派政治勢力圍繞央行的爭議依然激烈,以致於央行停辦了4年。1812年第二次美英戰爭爆發後美國經濟陷入混亂的狀態,大家感覺還是需要有一個央行對全國經濟進行約束和總攬,於是1816年第二合眾國銀行再次獲得試運行20年的權限。這時美國國內圍繞央行的爭議依然是激烈的,反對派只是同意央行試運行20年,那麼20年後呢?儘管第二合眾國銀行的20年試運行期要到1836年到期,然而傑克遜老早就公開表示:自己不會允許央行在合約期滿後繼續存在。問題在於:美國畢竟是個三權分立的國家,儘管傑克遜是一個強勢總統,但合約期滿後央行能否繼續存在還是需要經由國會決定。

當時國會里有一個名叫亨利·克萊的議員四處活動,最終使國會通過了延長央行合約期的議案。美國憲法賦予總統一項特權:如果參眾兩院的議案不是超過三分之二的絕對多數通過的,那麼總統可以行使否決權。上文已提到傑克遜整個任期曾先後12次行使否決權,而這次央行事件就是其中之一。傑克遜通過行使否決權使亨利·克萊等人在國會通過的議案變成了廢紙,而亨利·克萊也並未就此罷休。亨利·克萊早就對傑克遜的鐵腕和專斷不滿,以致於他和他的班子早就稱呼傑克遜為“國王安德魯一世”。美國的獨立建國本身就建立在反對專制王權的基礎上,亨利·克萊等人這樣稱呼傑克遜顯然是在表明一種反對態度。亨利·克萊認為他們有必要成立一個反對“國王”的政黨:1833年國家共和黨陷入困境,亨利·克萊等人趁機組建了新的名叫“輝格黨”的政黨,解散了國家共和黨。1841年威廉·亨利·哈里森當選總統,輝格黨正式執政。1841年4月4日威廉·亨利·哈里森病死於任內,政權重回民主黨之手,1848年輝格黨的扎卡里·泰勒當選美國總統。19世紀50年代輝格黨因為在蓄奴主義與反蓄奴主義之間搖擺,最終陷入分裂,逐步被邊緣化。輝格黨的邊緣化為一個新興政黨的異軍突起創造了有利條件:1854年2月28日一個旨在反對奴隸制擴張和擁護自由土地的新政黨——共和黨在威斯康星州里彭的公理會教堂成立,其成員主要是輝格黨和民主黨內部的反蓄奴主義者。當時由反蓄奴主義者組成的共和黨的核心宗旨就是兩個字“自由”:自由的國民、自由的土地。在奴隸制的存廢問題上他們是蓄奴制的反對者,與此同時他們也是聯邦的支持者——他們認為:州權不宜過大,所有州都該緊密團結在中央政府周圍,保證聯邦的統一,堅決反對分裂。

到1855年末美國北方各州都成立了共和黨組織,共和黨的階級成分十分廣泛:北方工商業資本家、中產階級和工人、北部和西部的農場主、農民和廢奴主義者都成為了共和黨的支持者。異軍突起的共和黨一舉打破了此前民主黨和輝格黨並立的局面。1856年大選後輝格黨已徹底不復存在,這年6月原輝格黨成員亞伯拉罕·林肯被共和黨代表大會提名為聯邦副總統的候選人。1858年6月16日林肯在同民主黨提名的道格拉斯競選總統時發表演說:“一個裂開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這個政府不能永遠保持半奴隸半自由的狀態。我不期望聯邦解散——我不期望這座房子倒塌——但我確實期望它結束分裂狀態。它要麼全部變成這一種東西,要麼全部變成另一種東西。要麼反對奴隸制的人將制止奴隸制的進一步擴大並使公眾相信它正處於最終消滅的過程中;要麼擁護奴隸制的人將把它向前推進,直到它在各個州里,無論是老州還是新州,北部還是南部,都同樣變得合法“。在此後的8~10月期間林肯和道格拉斯就奴隸制問題展開了一場震驚全國的大辯論,吸引了成千上萬的觀眾趕赴辯論現場。1860年11月林肯當選美國總統,他成為了美國曆史上第一位共和黨總統,共和黨第一次上臺執政。

然而林肯就任總統恰恰進一步加劇了美國的分裂:由於林肯堅決反對南方奴隸主將奴隸制擴張到北方自由州的企圖,因此儘管林肯在整個美國獲得了相對多數的選票,但在南方的10個州他連一張選舉人票也沒獲得,由此可見南方各州對他的反感。作為共和黨對手的民主黨在面對聯邦的分裂時其本身也發生了分裂:民主黨內主張維護聯邦統一和反對蓄奴制的派倒向了北方,民主黨由此分化為南北兩派。從1800年聯邦黨人在大選中落敗到1860年民主黨分裂美國的政黨體制已經歷了兩輪重組:在這一過程中聯邦黨、民主黨、輝格黨、共和黨先後粉墨登場,而在連續兩輪重組中聯邦黨和輝格黨逐漸瓦解,只剩下民主黨和共和黨兩黨並立。由於美國實行總統制——決定某黨派是否上臺執政的關鍵不在於在國會佔有席位多少,而在於誰推舉的總統候選人能當選,要麼獲勝,要麼失敗,沒中間路線可走,因此極易出現兩極化。除了制度因素的影響外,美國曆史上導致政黨分化重組的歷史事件也是兩極對立的:先是強化聯邦權威的主張同維持各州自主權的主張對立,再是廢奴主義和蓄奴主義的對立。

1847年美國著名畫家湯姆斯·納斯特就預言:未來的美國將會出現共和黨和民主黨輪流執政的局面並以此為題材繪製了一幅象與驢壓蹺蹺板遊戲的漫畫——象是共和黨的黨徽,驢是民主黨的黨徽,此後共和黨和民主黨的選戰又被稱為驢象之爭:兩黨的支持者常舉著“象”、“驢”的標牌來進行競選宣傳。由於民主黨在1860年發生了分裂,此後民主黨的主體在政治立場上傾向於南方各州一邊,由於美國的南北內戰最終以北方的勝利和奴隸制的取消告終,這就使出現內部分裂又站錯了隊的民主黨處於相對不利的狀態:1861~1933年間美國一共產生了15位總統,其中只有克利夫蘭和威爾遜兩位是民主黨人,其餘時間均為共和黨執政。在這一過程中也曾出現過第三黨試圖與共和、民主兩黨角逐的現象:其中第三黨距離成功最近的一次是1912年的美國總統大選——1909年卸任的共和黨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宣佈自己退出共和黨並另立進步黨參與競選,在這次選戰中西奧多·羅斯福領導的進步黨成功擊敗了自己的老東家共和黨,然而進步黨入主白宮之夢最終被民主黨的威爾遜粉碎。繼進步黨之後美國大選中仍不斷湧現出各式各樣的第三黨。大多數第三黨運動就像流星般在一次大選中明亮閃過,然後很快就消逝了,共和黨與民主黨長期輪流執政的狀態並未被打破,不過第三黨往往在競選中扮演著獨特的攪局角色:1992年億萬富翁佩羅組黨參選並獲得18.9%的選民票,但卻無法在任何一個選區勝過兩大黨候選人,但他的攪局起到了分流政見與之相似的布什的選票,最終民主黨候選人克林頓得以入主白宮。在特朗普與希拉里的大選中仍有綠黨、自由意志黨等黨派的候選人參選,這些第三黨由於支持率不夠甚至沒能獲得上電視參加辯論的資格,卻依舊延續著第三黨在美國大選中的存在。

應該說直到上世紀30年代以前美國的政黨政治儘管被形容為共和黨、民主黨輪流執政的兩黨制,但實際上共和黨的實力明顯強於民主黨。頗有戲劇性的是:民主黨得以重振旗鼓的武器卻是曾經的共和黨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的新政理念,而落實這一理念的正是西奧多·羅斯福的侄子富蘭克林·羅斯福: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美國正處於飛速發展時期,然而與此同時急劇的工業化和城市化也產生了種種社會問題,西奧多·羅斯福掀起了揭露社會黑暗面的“扒糞運動”,同時他試圖通過加強聯邦政府對經濟生活的干預力度實現對國民經濟的調控。1929年10月下旬一場發源於紐約華爾街的經濟危機迅速蔓延開來,當時在職的共和黨總統胡佛對此一籌莫展,人們開始對共和黨日漸失望,與此同時主張實行新政的民主黨人富蘭克林·羅斯福受到選民的大力支持。由於在新政和二戰中的貢獻,富蘭克林·羅斯福得以從1933年到1945年連任四屆總統,由於富蘭克林·羅斯福是在任內病逝的,所以由時任副總統的民主黨人杜魯門接任,在1949年的大選中杜魯門成功連任到1953年,民主黨因此得以連續執政20年。正是在這20年間民主黨得以發展壯大,真正開始和共和黨分庭抗禮,共和黨、民主黨兩大輪流交替執政的格局至此也基本穩定下來。

我們現在可以總結美國的政黨制度演變歷史了:在美國曆史上先後有聯邦黨、民主黨、輝格黨、共和黨四個黨派曾經執政,所以題目中所說的美國曆史上從來沒有第三黨當政其實是個錯誤概念。不過美國的兩黨制的確是一直延續至今的:早在建國之初就形成了聯邦黨與民主共和黨的對立;傑克遜總統當政時期形成了輝格黨和民主黨並立的第二黨系;自1860年林肯領導共和黨上臺執政後共和黨與民主黨輪流執政的格局逐漸形成並一直延續至今。儘管美國曆次大選中總有第三黨的身影,但他們更多隻是起到攪局的作用,歷次大選最終的得勝者仍是在兩大主要政黨中決出。那麼第三黨為什麼難以上臺執政呢?這首先是因為兩大主要政黨佔據著更充分的政治資源:儘管兩大主要政黨需要和第三黨同臺參加競選,在制度形式上的確是公平的,但兩大主要政黨所具有的政治資源是第三黨所無法比擬的。試想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人物如何讓都不認識的人投票給他呢?所以參與選舉必然是需要一定的經濟基礎和人脈圈子作為支撐的。兩大主要政黨在長期執政的形勢下早已培養了自己的固定選民,相比之下第三黨沒固定的選民和組織機構,沒足夠的競選經費,沒知名的候選人,甚至可能連成熟的競選綱領都沒有。每次大選期間候選人都會全國到處跑:到電視臺、報紙、網站上打廣告,到街頭髮宣傳資料,租場館辦脫口秀,給粉絲畫大餅等等。這樣前前後後要折騰一次的開銷至少要10億美元的競選,共和黨和民主黨這兩個老牌政黨財大氣粗自然負擔得起,可第三黨既拿不出這麼多錢打廣告,也沒幾個讓老百姓都認識的知名候選人,這就註定只能在大選中扮演攪局的角色。本來美國總統電視辯論大賽是一個露臉的好機會,但由於有候選人只有在各主要民調中的平均支持率達到或超過15%才有資格登臺辯論的規定,所以第三黨的競選代表往往連上電視的資格都沒有。2016年的美國總統大選中自由意志黨的約翰遜和綠黨的斯坦恩就是由於都沒有超過這個標準,所以上電視露臉的機會都沒有。第三黨候選人本來就沒什麼知名度,而電視辯論這樣的活動又上不去,實際上就失去在老百姓面前露臉的機會,那麼競選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除了第三黨這種先天劣勢之外美國的政治架構實際上也限制了第三黨的發展。美國作為一個總統制國家的大選和議會制國家的大選有一個顯著區別:議會制國家的選舉是由選舉中佔據多數票的政黨上臺組閣執政;而美國這種總統制國家選舉的關鍵在於哪個政黨的候選人能成為總統。那麼美國總統怎麼產生的呢?也許有人會說是選出來的。那麼怎麼選的呢?事實上美國總統不是由全體選民一人一票選出來的。本來美國憲法在最開始制定總統選舉辦法時是打算採用全民直選的方式,然而這樣做的結果就是那些人口少的州無論如何投票也幹不過人口大州,久而久之這些州就會與中央離心離德。美國總統的選舉辦法最終被確立為選舉人團方案:全國分為若干選區,每一選區由有權選舉國家立法機構下院議員的人們選出本選區若干行政長官的候選人,這些選舉人將在某地會集後投票選出行政長官。選舉人團的數量和兩院議員的數量對應:美國50個州中每個州都在參議院有兩個名額,而眾議院的名額數量則根據各州人口比例計算。按照這個算法:最少的州只有3張選舉人票,而最多的加利福尼亞州則有55張選舉人票。美國的選舉制度秉承的是“贏者通吃”的原則:在每個選區的選舉中只有第一名是勝者,第二名以下都是失敗者。當某個候選人的票數取得選區半數以上,即使在沒過半數的情況下票數排名第一,那麼這個選區內的所有選票就都歸這個候選人獲得。如果某個候選人在加州的55張選舉人票中獲得了28張,那麼整個加州55張選票都算這個人的。選舉人團制度本質上是為照顧人口小州的利益,但這樣做也有一個負面效應:有時可能會出現取得更多普選票的候選人輸在了選舉人票上,也就是說更多選民支持的候選人無法入主白宮。所以選民為了不讓自己反感的黨獲勝往往會把票投給勢力較大的反對黨,而不是投給獲勝希望渺茫的小黨。因為大家都覺得:靠我一個人改變不了大形勢,如果投給獲勝希望渺茫的小黨,那麼我這張票相當於最後會被贏家通吃掉,無形中就相當於浪費掉了。這樣一來在客觀上就固化美國兩黨制的政黨結構。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制度因素

英美兩黨制均產生於相對多數選舉制,這種選舉制度有利於兩大黨而不利於第三黨的建立和生存。此外,美國的單一行政長官制也有利於兩黨的形成和發展。總統職位通過總統選舉產生,而不受各政黨在國會佔有席位多少的影響,總統選舉人團的產生是“勝者全得”,要麼獲勝,要麼失敗,因而引起政黨的兩極化。在美國,由於聯邦制的特點,各州州長、各州議會的選舉均採用相對多數制,這也有利於鞏固兩黨制。

歷史因素

兩黨制是美國社會結構利益雙元性的產物,美國建國初期以來每次重大的政治、經濟和社會衝突幾乎都是二元、兩面的。圍繞憲法的批准出現的東部商業利益和西部農業利益之爭導致了聯邦黨人與反聯邦黨人的產生。經濟利益之爭也導致南北方圍繞奴隸制及其種植園經濟而產生分裂,由此形成兩大陣營。20世紀城鄉利益的衝突又是自由主義和保守主義交鋒的重要因素,等等。

社會因素

英美兩國選民觀點中庸、適度、不走偏激,善於妥協,視政治為妥協的藝術。兩國的政治文化接受了妥協的必要性、短期實用主義的明知性以及避免僵硬教條主義的務實性。另一方面,在兩國社會的根本目標以及實現這些目標的主要方式問題上存在廣泛的共識。大多數國民認可洛克和麥迪遜關於個人自我發展的重要性以及擁有私有財產權利的觀點,很少有人主張生產資料公有制。因此,政黨之爭不在於選擇公有制或私有制,而在於怎樣分配資源和財富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