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見識了,東北這些地名起的也太太太任性了吧

上期文章咱們給大家一本正經地講了遼寧省各市名字的由來,那今天我們來轉換一下心情,給大家講講那些在東北

簡單粗暴的地名。只有你想不到,沒有東北的地名做不到的,不信咱們就往下看。


第一種類型:一個"坨"字走東北


首先我們先來認識一個字:坨,它的基本字義:

1. 成塊或成堆的泥坨子、年糕坨兒。

2. 露天鹽堆:坨鹽。

3.指地塊即地理上的"塊",南北都用,如沙坨、"哪一坨"或"哪坨"。


然後我們再用"坨"字組成一個詞——坨子。那東北的地名就好起了,比如"大坨子"、"三坨子"、"四坨子"、"形人坨子"、"韭菜坨子",全都是坨子。

長見識了,東北這些地名起的也太太太任性了吧

哪怕在名字清新可愛的小鹿島上,也是被各種"坨子"佔據,看這其中一處坨子,難道因為沒長全而被叫做"半拉坨子"?

長見識了,東北這些地名起的也太太太任性了吧

什麼樣的水土養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人起什麼樣的名,東北人起名的最大特點之一就是隨意,這簡單豪爽的性格自然也體現在了起名字上。


雖然名字起得隨意,但是這其中也是有藝術的,真正的藝術就是"起自己的名,讓別人尋思去吧"。


第二種類型:隨時隨地起名字


這種地名在東北是非常常見的,比如在東北的地名中,很多是用人物狀態來表達的,有的就像是命名人當時的心理狀態。


例如,可能一個人在想名字的時候被嚇了一跳,就有了這麼一座"嚇一跳山"。

長見識了,東北這些地名起的也太太太任性了吧

名字起的隨意,但是不乏特點,這就是東北人起名的魅力所在。


要說上面舉的例子可以說是心理描寫,那接下來要舉例的這個地方,那真是可以生動形象的告訴我們,命名人是什麼樣的處境了。

長見識了,東北這些地名起的也太太太任性了吧

可能真的是在裡面繞圈圈出不來,所以才有了這麼個名字吧,這個還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東北的地名起的還有更隨意的,不光如此,它們還能有"味道"。

長見識了,東北這些地名起的也太太太任性了吧

看完上面那些直白粗暴的起名方式就會發現,東北人起地名的特點還有一種,那就是整齊有序,配套起名,

於是乎就出現下面這些地名。

長見識了,東北這些地名起的也太太太任性了吧

看到這有沒有發現東北人起的名還有一個特點,喜歡以"溝子"起名。不知道大家還記得本山大叔有個小品叫《不差錢》,裡面丫蛋有一句很經典的話:"大家好,我是來自鐵嶺蓮花鄉池水溝子的,我叫丫蛋。"


第三種類型:東北處處都是"溝"


東北人很愛給一些地方以"溝子"命名,舉幾個例子,有下面這種嚇人風格的。

長見識了,東北這些地名起的也太太太任性了吧

還有這種一大家子都在溝裡的,也算是表現了東北人"一家人就要整整齊齊"的性格。

長見識了,東北這些地名起的也太太太任性了吧

長見識了,東北這些地名起的也太太太任性了吧

看到這些大東北的地名,真是實在接地氣,這土味地名的密集度,簡直和大豆高粱一樣漫山遍野。


但東北地名起的如此簡單粗暴,一方面是東北人無拘無束,隨意豪爽的性格,還有一方面也是因為東北的歷史原因。


東北荒野廣袤,以前居民很少,主要以移民居多,當時的移民有兩批,第一批是清末到民國時候闖關東的潮流,另一批就是新中國成立以後開墾北大荒的潮流。

長見識了,東北這些地名起的也太太太任性了吧

當時人們為了緩解饑荒而遷移東北,而東北荒地多,繼續開墾,生活條件依然艱苦,

想定居在這裡的人們自然沒有什麼閒情逸致去想更優雅的名字,只會想到什麼就起什麼名字。


而且那時的人們文化水平較低,而東北人們最常用"坨子"和"溝子"來指當地的土塊和土溝,所以就出現了東北遍地"坨子"和"溝子"的情況。

長見識了,東北這些地名起的也太太太任性了吧

所以這些東北地名與東北人的性格和當時的社會背景都有很大的關係,當年隨口起的簡單直白的名字,到如今倒是成了它的可愛之處。


聯想到東北的二人轉和各種小品段子,東北真的是既充滿歷史文化底蘊又有著自己獨特的搞笑魅力。那今天關於"那些東北任性的地名"的分享就先說到這了,大家還知道什麼奇葩的地名嗎?歡迎評論區分享留言!


想看更多更多有趣的東北民俗趣事嗎?關注老火炕,咱們炕上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