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说,干多少活拿多少钱!员工说,拿多少钱干多少活!谁更有道理?

收获人生后半场


在会议上——

老板不屑的驳回了员工加薪的要求,说到:你自己不知道干了多少活吗?先把业绩拿出来,再来跟我说加薪吧~

会议之后,员工愤怒的说:什么东西,给多少钱,干多少活,就那点钱还想我拼命干活,呵呵

看到这里,你觉得“干多少活拿多少钱”和“拿多少钱干多少活”哪个更有道理?

我身边更多第2种的朋友,因为我的朋友大多数不是老板,而我朋友圈的某些个老板们很多都是第1种。

就我看来,2种观点都不是全对,也不是全错!

但是,如果老板和员工的想法刚好相反,这家公司一定做不起来~

一、对于员工来说

如果只抱着这个想法,月薪8000,就只干8000的活,那么很容易满足于当前的水平,向上的动力不足,但是这个不能说错,注意:不是一定要积极向上才是正确的人生,有的人小富即安,又有什么错呢?


二、对于老板

我前天重看了一个《三国演义》的片段,片中正是诸葛亮收服姜维的场景。

诸葛亮派魏延攻打姜维母亲居住的县城,姜维知道后,向太守请求5000大兵镇守,但是这个太守只给了3000。最后,被攻破后,诸葛亮还好好保护姜维的母亲,送这送那的。

结果:姜维被收服了,成为蜀国晚期的栋梁之才!

我想说什么呢?

很多老板就像太守一样,不肯给足,不肯激励,又妄想着员工拼命干活,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总是认为员工就该好好努力,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

谁都不愿意先付出,双输的结果不可避免。

三、如何解决

看你是什么角色,如果你是员工的话,可以这样做:

咱们先主动,做点东西,给老板看看~毕竟是我们要向老板要工资的。如果老板不给肯定奖金,我们再吐槽:毕竟是老板不义。要换老板,咱良心OK的。

如果你是老板的话,要记住1个道理:

鼓励永远比惩罚有好处!尝试用激励政策来更好的让员工努力。比如提供丰厚的工资回报,比如公司各种福利,或者设定1个有挑战性的激励奖金。

要是员工达到了那最好,咱们就发奖励

要是没达到,就鼓励员工去达到,达到了收益最大的不是员工而是公司啊,员工会因为这种正向激励,不断为公司创造价值!

我想去昨天看混沌研习社,清华的心理系教授的几句话,跟大家分享一下!





今日话题——你认为是拿多少钱干多少活,还是干多少活就只拿多少钱💰?


PPT精选


站在各自双方的立场上来看,都没错!但整个社会变量很多,老板或者员工都只站在这个立场看,未来都不会有太大的出息!

想着拿多少钱,干多少活,这辈子拿不到更多钱!

很多人心心念念想着,我凭什么为老板卖命,赚的钱是他的又不是我,我做好份内事情就好了,还轻松。

道理是这个理,挺正确的!但是,你会一辈子都在一家企业干吗,这辈子的收入就恒定了,不会变了?

15年时,那会我底薪3500,是公司最低的那个。300多号人,我业绩一直都在中上水平,凭什么?

那些日子,我觉得特别委屈:业绩都完不成的人,算上底薪收入都和我相当!

我也想过,干多少活就拿多少钱!然而,后来却放弃了这个念头!

因为非常简单,我能力上去了,这家公司不给我高薪,去其他公司还不行吗?

熬到16年离职后,我换了家公司,由于老板赏识我的能力,底薪从3500提高到了1.2万,努力得到了回报!

认为拿多少钱干多少活没错,但你想在市场上拿更多钱,心里需要记住一点,这只是我人生旅途的某一站,我要在这个时间提升自己,让自己更有价值。

这个世界从来不是,给你足够多的钱,你就会变成珍珠;而是你变成珍珠,才会被一掷千金的买走。

认为干多少活拿多少钱的企业也做不大!

不少小老板会觉得干多少活拿多少钱,这话似乎挺有道理的。

但是现实是,受于产品成熟度、市场销售策略需要、发展要求,部分时候或者部分员工干的活是和贡献不呈现正比的。

譬如阿里云的创始人王坚,亏了多少年?在阿里内部没少受指责,论贡献、干活多少,早被马云开除了,哪里还有阿里云现在的辉煌!

一个好的老板,不会机械式奉行“干多少活,拿多少钱”这个信条,他一定会综合考虑员工的潜力、目前的情况和发展的要求给予员工合适的待遇,等到投入回报的那一天!

就在前段时间,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近日签发了一份总裁办电子邮件,宣布对8位2019届顶尖学生实行年薪制管理。这8名员工均为博士学历,最高两名员工的年薪为182万-201万元;两名员工的年薪为140.5万-156.5万元;最后还有四名员工的年薪为89.6万-100.8万元。

他们现在干的活值这么多钱吗?肯定不会,但他们展现出来的素质和品质,在很短时间内,肯定会让华为得到超过这个薪水的回报!



总结:

  • 这两个观点,都是很狭隘的道理,信奉这个肯定吃亏。

  • 老板眼光要长远,员工也是如此,如此才能更好的发展

作者:鹏君,一个逆袭的草根,毕业8年从小职员做到COO,摸爬滚打,走过弯路,也跳过坑。从江湖小虾米,到职场精英,只为把最好的经验给你。关注我,让我们一起少走弯路,共同成长!

蹩脚乌鸦


本身这两件事是一件,劳动负出相应报酬,现代老板变奷了,记得八十年代我打工那会儿计件制,生手熟手差几倍正常得很老板照给,收入太少手太笨要么老板不要要么自己挣得少不做了,那年代就是一回事。现在生意好了老板就减少单价来变相少收入,生意好他不愁招不到人,但这好建立在原来元工高效率基础上的他不会想,常见是换一人不影响好像赚了,换一批下来才会发现钱赚少了很多。公道=平等。


手机用户56423737806


谁都没有道理,格局都不大!

现在,老板和员工好像一对矛盾体,一个舍不得出钱,一个舍不得出力。老板不懂得分钱,所以就有了“你干多少活就拿多少钱”的思想;员工不明白成长,所以经常说“你给多少钱我就干多少活”的态度!

先说说老板。老板都希望员工敬业和忠诚,可是敬业和忠诚有三个前提:一个是爱,一个是信任,一个是尊重。爱他,就要给他基本生活保证;信任他,就要用人不疑;尊重他,就要维护他的人格和尊严。三个前提中,爱是第一位的。因为物质生活需求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总想让马儿跑,又不想让马儿吃草,哪有这样的美事。

任正非曾经说过:“华为取得一点成就,我认为就是我们善于分钱。只要钱给到位,不是人才的也会变成人才。”海底捞总裁张勇也曾经说“谈钱,就是对员工最大的尊重。”华为为什么成就这么大,海底捞为什么发展这么快,与领导者的格局是分不开的。试想,如果任正非和张勇的管理思想是“你干多少活就拿多少钱”,还有华为和海底捞吗?

所以说,老板的格局就是企业的天花板。不会分钱的老板绝不是一个好老板。

再来说说员工。给多少钱就干多少活,这是很多职场人的心态。站在个人成长的角度看,这个心态是极其错误的。面试的时候,用人单位总是关注两个指标,一是技能,二是经验。技能和经验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如果你不多干点活,不主动去干活,哪来的技能和经验!

我在企业上班的时候,有一个老员工就是这样的心态,混着混着就成了老油条。企业风平浪静的时候,还可以混日子。有一年公司裁员,他首当其冲上了黑名单。他找到老板,希望给一个机会。老板说了一句话:“公司不是养老院!”

所以说,格局限定了你的结局,作为员工,拒绝成长,就是在拒绝机会!


管理那点事


小虫觉得老板说的干多少活拿多少钱更有道理,因为这其中存在前后因果关系,老板说的话逻辑更合理。



前后关系

干多少活拿多少钱和拿多少钱干多少活,首先您得明确老板和员工的关系。员工干活,然后到月底老板根据员工干的活给工钱,这是雇佣市场的基本准则。也就是员工干活在前,老板给钱在后。

这么做唯一不合理的地方就是无法给干活的量等值给钱。但是这是相对的,老板也无法准确估量劳动量背后的价值,但是可以通过和其他员工比较来保证相对公平。

而拿多少钱干多少活是不公平不合理的,没法通过所给工钱衡量真正的劳动量。试想老板给了你一万一个月,你却基本不干事,最后计较起来,你说你做的那点活值一万,你说谁会信?因此,事先给出工钱,然后定义劳动量是很不合理的。



主次雇佣关系

你要记住,你是员工,对方是老板。老板是雇佣你干活的,你得通过自己劳动量来得到老板给的报酬。而不是你坐地要价,对老板进行自我招标,当然除非你很牛,对方争着要你。要不然,都是老板考虑要不要你,你得通过劳动获得老板的信任,老板才雇佣你。

以上就是小虫的个人看法,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欢迎关注文笔虫 ,小虫带你领略不一样的职场~


文笔虫


对于这个问题,想到了我们经常都会讨论的那个问题:女朋友和老妈掉进水里,先救谁?

我觉得有理没理,完全在于自己怎么想,怎么做。

1)当老板跟你说,干多少活拿多少钱,你接受就去做,不接受就走人

员工和老板之间本来就是双向选择,你有权选择老板,老板有权选择你。当你认为做出的工作远远超过老板支付你的工资的时候,你觉得自己很亏,很不公平,你可以跟老板谈薪资,谈不了,可以走人。

很多人都说,做事的人不会计较那么多。当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的时候,无论是什么人都会回到人性最初的那面,先解决温饱问题。

2)当员工说拿多少钱干多少活,你也可以根据他的表现酌情的给予一定的奖励

拿多少钱干多少活,我也觉得天经地义。毕竟是双方签订的合同,一个是买,一个是卖。每个老板都想物超所值,每个员工也想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在这里,我觉得公司最重要的是给予员工安全感、满足感、成就感,有了这些,谈工资的事还是比较容易的。

3)两种说法的老板和员工,更多的是从某一个角度出发去考虑的事情。

可职场上的事,根本不可能说一是一,说二是二,又或者1+1等于2的事。每个事成的背后,有无数的因素构成。

我们分析人的优劣势的时候可以用swot公式,各个维度来分析,其实分析工资待遇也可以先这样分析分析。

符合自己要求的,三观能够相近的,能一起进步的公司和老板,肯定也能够让自己不断的成长。

最后,我觉得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有理没理,认不认同这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在于自己~


六月思诺


【老板看“活””,员工看“钱”】

第一、从理论上看,两者说的都有道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打个比方天秤上左边是"活=右边是"钱"。

第二、从本质上看,老板在乎的是成本,花最少的钱让员工做最多的活;员工看重的是报酬,以更短的时间劳动量带来更多的收入。

第三 、从两者关系上,两者不平衡。

一方是老板,他拥有制定规则的权利,拥有决定分配的权利,站在权利的上端。

另一方是员工,员工更多的是履行遵守规则,接受支配的义务,处在游戏的末端。

现实情况一目了然,由于各种原因拖欠员工工资比比皆是,当两者出现极大矛盾时,员工只有通过劳动部门或诉讼才能维护自己的权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时间精力都耗不起,这就是现状!

可见,遇到一个好的公司,一个好的老板,遇到一个好的经济环境是多么重要了,这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薇薇学堂


老板说干多少活拿多少钱,员工说拿多少钱干多少活,究竟是谁对?

其实从我们员工的角度来说,干多少活拿多少钱和拿多少钱干多少活没有太大的区别。

大多数的员工就是按着这个标准来干事情的,主要是因为制度是这样的,一般老板都定的是死工资,而且还存在一个缺陷,就是搞错了罚款,干对了那是应该的,没有奖励。那么员工都会认为,干多了没有奖励不说,还存在着干的越多可能会出错的机会也多,这样的话干多了是没有意义的。

比如前段时间,我们做一批丝,就没有干好。事实上这批活刚开始的时候,就有苗头不对,我和员工穿筘的时候,那个电棒灯闪烁不定,还时不时发出响声,我知道有事,但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做了两批,被下线车间说做的很差,我们尽了所有办法,就是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莫名其妙的断丝,怎么也搞不定。

我也不傻,知道这个搞不定,只能放缓速度,减少出品,干的越多出错就越多,对我们这个车间是非常的不利的。没干出多少成绩不要紧,只要不出错,没啥风险。一旦连连出错,再多干的话,就会错上加错,死的会更快。这个时候,给多少钱干多少活或者干多少活给多少钱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最好是不干活了,钱暂时不要了,不然要赔老本了。

老板说的干多少活拿多少钱,很大程度上都是忽悠员工的。有些员工干活非常厉害,一个人能抵别人两个人,按老板说的,应该付两倍工资,不说别的,就按盛泽评均工人工资7500,一个厂里老板不敢给能干的15000,一旦给了,后面麻烦不断。所以说干多少活拿多少钱,在这里老板就是随便说说罢了,老板的意思是说给你们的工资就这么多,因为你们干的就值这么多钱。


乙丙丁6


老板说,干多少活拿多少钱!员工说,拿多少钱干多少活!个人认为:这两种说法都是有道理,只是各自站的角度不同罢了。

1,员工角度。

员工做事,最终的目的:想得到的就是钱。考虑问题角度都是以目的为导向的。如果你发给他100块钱,想让他做200块钱的事,你的这个做法和他的目的是背道而驰的,他当然不答应的。可能偶尔几次还可以,次数多了,肯定是怨言四起的。

2,老板的角度

老板利用员工做事的最终目的也是一样,从员工身上得到自己需要的利益。目的也是一样为了钱。同适合这句话,“考虑问题角度以目的为导向”。他做了100块钱的事情,要向你索要200块钱的报酬,你肯定也是不同意的。这个也和你的目的背道而驰的。一块蛋糕就那么大,员工拿走的多了,你得到的自然而然就少了。剥丝抽茧最后还是利益相悖导致的。
3,老板与员工之间的调和。

如果都是各自站在自己的立场考虑问题的话,就存在了一个主动和被动了。怎么调和这两者的关系呢?“管理”这个岗位就应运而生了,管理岗位的职责就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的。管理者在老板与员工之间,怎样拿捏好这个尺度就是需要智慧了。偏向老板一点,你工作就会做的累,偏向员工你有可能饭碗不保。所以,管理这个职位也不是人人都能担当的。

总而言之,不管是任何事请,要看目的是什么,目的往往也是考虑事情角度的方向。


淡了不等于忘记


我是凌凌,职场领域创作者,以下我的回答,感谢您的阅读~

每个人的立场不同,所有都认为自己说的有道理。

1、站在领导的角度,当然会按照员工的付出来算他们的价值,这个也是职场常见的手段,毕竟在没有看到你的价值之前,领导不会主动给你加薪(关系户除外)

2、员工会觉得自己干了那么多,但是工资这么少,所有不愿意多干活,这个也是正常职工心态。

但是下面几点更不容易忽视:

1、职场就是一个以价值来论薪水的地方,所以你的薪水高低直接决定你的薪水(关系户除外)

2、对于自己的薪水不满,就应该努力去提升自己的价值,让领导看到自己的价值,这样才会有加薪的可能,如果只是一味的说薪水少,但是从来不去努力或者争取提升,这个跟咸鱼有什么区别?

3、公司跟员工是双向的选择,如果真的不喜欢建议直接辞职,没必要呆在那里浪费时间。

4、在职场你的心态很重要,心态决定你会做出什么决定,决定着你的行为,影响你的工资,所以必须摆正自己的心态,你上班到底是来干嘛的?只是拿工资?体现自己的价值?把工作当做创业来对待?

以上为个人建议,希望能帮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