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中山國靈壽城—考古發掘報告

金山銀山 看看平山!

今天分享的文章,是曹凱先生為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出版的《戰國中山國靈壽城——1975-1993年考古發掘報告》所寫的序言。

戰國中山國靈壽城—考古發掘報告

分享此文的主要目的是向大眾傳播一個正確的中山國知識點,即戰國中山國靈壽城和現在的靈壽縣之間是否可以劃上等號?之所以提出這個問題,是因為不少普通民眾與部分媒體上出現了一種錯誤的認知,即認為戰國中山國靈壽城就在現在的靈壽縣。

戰國中山國靈壽城—考古發掘報告

今天在此向大眾分享這一知識點正確的答案。

戰國中山國都城——“靈壽古城址位於今河北省石家莊市轄區內西部的平山縣三汲鄉境內,和現在的靈壽縣城相距10公里,距河北省會石家莊市約50公里。” ——《戰國中山國靈壽城——1975-1993年考古發掘報告》第10頁。

58字的一段話,看似非常簡單,不只表達了一個正確的知識點,糾正了不少人的錯誤認識,更包含著河北省文物考古隊長達十四年的努力和汗水,是已探明的戰國中山國謎團中至關重要的一點,也是許許多多考古專家和考古工作者知識和血汗累積的結果。

戰國中山國靈壽城—考古發掘報告

因此,關於中山國知識的學習與傳播,也應該如曹凱先生為《戰國中山國靈壽城——1975-1993年考古發掘報告》所寫序言結尾處對後輩的勉勵一樣——“我們希望年輕一代的考古工作者向老一輩學習,以崇高的使命感、深厚的學養知識、嚴謹的治學態度、不懈的探索精神、踏實的工作作風,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將河北省的文物考古事業推向一個新階段”——得到準確、嚴謹的解讀與傳播。

戰國中山國靈壽城—考古發掘報告

序 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戰國中晚期靈壽古城遺址,是我國北方遊牧民族白狄鮮虞族中山國的都城。自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初立到公元前296年趙滅中山,共有桓、成、厝、子次、尚五位國君定都於此統治中山,歷時85年。在這近百年當中,鮮虞人放棄了原有的生活方式,轉而學習中原的儒學禮教和先進技術,形成了兼容幷蓄的獨特民風。中山“地薄人眾”於強敵環伺之下,“錯處六國之間,縱橫捭闔,交相控引,爭衡天下”,以千乘之限,敵萬乘者二,書寫了一部“悲歌慷慨”又極具浪漫主義的民族史詩,其都城靈壽更是鑑證了中山從復興到鼎盛再至滅亡的全部歷史。

中山在戰國史研究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鮮虞族人驍勇善戰,從建邦伊始就積極參與列國紛爭,中山的許多重大事件都與戰國的歷史脈絡所暗合,正如清代郭嵩燾所言“戰國所盛衰,中山若隱為之樞轄。"由於狄非周室宗親,歷來不受重視,在各家史學典冊中對鮮虞中山的經濟和文化鮮有記載。中山國亡,宗廟即廢。兩千年曆史的積塵掩蓋了一代強國與其靈壽城邑,給我們在史學研究上留下了一個令人遺憾的缺環。

戰國中山國靈壽城—考古發掘報告

對此,我省的老一輩考古工作者一直希望能從文物考古這唯一可能的途徑破解中山王國之秘。20世紀70年代初,河北省文物考古隊(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的前身)在河北中西部的唐縣、阜平一帶發現一 批具有 與燕、趙中原文化迥異的山地遊牧民族特徵的戰國青銅器,經考證,認為是中山國的遺物,遂將這一區域作為重點, 在考古工作中盡力尋找中山文化的線索。

經多年的努力後,歷史終於給了考古工作者一次機會。1974年11月,河北省考古工作者在清理平山縣三汲鄉農田水利建設中破壞的古墓時,發現當地有密集的戰國墓葬和遺址分佈,這一區域位於唐縣和阜平的南向垂直線上,正處於先前確認的中山國文化範圍內。他們以極大的熱情立即展開調查,進而發現了兩座夯築高大的戰國王墓。我省考古工作者憑藉豐厚的戰國考古知識,推知都城的位置就在附近,河北省文物考古工作隊為此擴大勘探範圍,很快在三汲鄉發現大面積城址、墓葬,到1976年以翔實的考古工 作成果結合有關史料充分地證明了該處就是我們一直在尋找的神秘的中山王國的後期都城——靈壽。

戰國中山國靈壽城—考古發掘報告

經過十四年的調查、勘探和發掘,艱苦的工作換來了豐碩的研究成果,《戰國中山國靈壽城》考古發掘報告是對靈壽古城址和墓葬第一階段考古發掘資料的系統研究。該報告的出版,凝聚了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研究館員陳應祺先生十多年來考古工作的心血。報告詳細闡述了戰國中山在城市建築佈局、民風民俗、手工業製造、商業活動等方面的考古研究成果,其中在很多方面勘正了以往一些學者的觀點或填補了史學空白。研究表明古靈壽城是充分利用自然地勢,就長避虛構築外圍城垣,不同於中原列國規矩的都城外形,城內宮殿、大型夯土建築群、手工業作坊、“市肆”也是利用地形、河溝作出佈局。為了依託有利地勢進行防禦,還在城外東面的高地上修築了一座屯兵的衛城,除了觀敵預警外,還可以從正反兩個方向打擊來襲的敵人,起到陽敵、擾敵的作用,反映了中山國戰事的頻繁和鮮虞人高超的作戰技巧。

報告翔實闡述了中山的“崇山”文化,鮮虞人在構築靈壽城時將一座山體括入了城邑的範圍內,這與中山俗“以山在邑中”的記載完全相符。城內大型建築物瓦頂上使用的山字形脊瓦和山峰形、座山形瓦釘飾都是中原列國所無。在建築遺蹟中出土的幾件建築構件上的陶質“鬥”,是我國發現最早的實物。

報告對“市肆”遺址的初步研究,證實靈壽城的商品活動非常繁忙,官手工業具有相當先進的冶、鑄鐵技術。《史記·貨殖列傳》中記載當時的商品交流:“溫、軹西賈上黨,北賈中山”,想必當時的統治者充分利用本地礦產資源發展鐵器生產,繁榮了當時中山經濟。另一個重要考古成果是報告糾正了已往部分學者關於中山國沒有本國鑄幣的觀點,並撰專篇研述了中山貨幣——成白(帛)刀幣,填補了中山國研究中貨幣的空白。對於中山民間“奸冶”的記載和鮮虞族部族活動的民俗,報告也通過考古資料進行了閘述,使史載中山國的獨特民俗,第一次有了實物證明。

作為報告的重點,作者詳細論述了中山國墓葬所反映出的鮮虞人從遊牧民族遊牧經濟向中原民族農耕經濟的轉型過程。春秋時期鮮虞族墓葬的最大特點是盛行積石葬,隨葬品為生前的實用器,中山王墓的構築尚有一定延續,最明顯的是槨室一定要挖至岩石層,四周砌大石以示積石葬。靈壽城時期的墓葬開始中原化,逐漸用陶器(明器)作禮器,直至與中原民族葬制完全相同。報告中發表的鮮虞族中山各時期墓葬資料,為鮮虞中山國墓葬年代的確定明確了尺度。

戰國中山國靈壽城—考古發掘報告

中山靈壽古城的發現和第一階段考古研究成果的取得,在河北省的考古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價值和劃時代意義。我們的老一輩考古專家、學者不拘泥於日常瑣事中的一情一物,始終從河北省歷史考古學術研究的高度出發,不放過任何些微的線索,去發現,去探究。戰國中山靈壽城、秦皇島北戴河秦行宮、遷西縣西寨新石器等遺址的發現無不是這種歷史使命感和嚴謹治學態度的高度體現。我們希望年輕一代的考古工作者向老一輩學習,以崇高的使命感、深厚的學養知識、嚴謹的治學態度、不懈的探索精神、踏實的工作作風,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將河北省的文物考古事業推向一個新階段。

#石家莊身邊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