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思想信仰的來源是何處?

道教內容十分龐雜,但大致不外是在三種社會思想的基上演化而來:一為鬼神崇拜;而為方仙之說;三為道家學說。

1.鬼神崇拜

遠在公元前一千幾百年前的殷商時代,統治者十分崇拜鬼神,那時候就有了卜筮吉凶和祈福禳災的巫師。他們的職司是掌握龜筮,而且被認為能溝通神天。周代對鬼神信仰進一步發展,形成了天神、人鬼、地祇的鬼神體系。這些,後來都為道教所沿襲繼承,這是道教多神崇拜的來源。

2.方仙之說

到了戰國時期(公元前475-22),出現了知仙方、煉仙丹的方士。他們鼓吹昇仙的神秘方術,揚言服了仙藥、仙丹可以登仙。起初方士們只是雜亂的宣傳,並無系統理論,自齊人鄒衍創立陰陽五行說以後,方士們便吸取了鄒衍的學說,來解釋他們的秘術仙方,於是就形成了《史記·封禪書》所稱的“方仙道”和《漢書·藝文志》所稱的“神仙家”。這是道教信仰神仙,並宣揚人可“修仙”的來源。

3.道家學說

西漢初期,統治者以黃老清淨之術治天下,黃老之說大興。當時黃老之術是專就國家政治而言,神仙家與黃老學說在性質上本不相同,但由於讖緯學說的興起;儒家有宗教化的趨向,神仙家受儒家神化孔子的啟示,同時黃老學說中又確有很多可供神仙家附會與利用的資料,於是便與黃老相結合,始則推崇黃帝,繼則抬高老子。

東漢初期佛教傳入中國後,更給了神仙家創立宗教的刺激,進一步與老子哲學結合起來,推奉老子為教祖,與儒、佛分庭抗禮,便形成了“黃老道”。漢桓帝時,曾派親信宦官去苦縣祭老子,又在宮中立黃老、浮屠祠,以神仙術為核心內容的黃老道,便成了公開的宗教。黃老道即道教的前身,因此以後道教的經籍,便都引述道家學說來作為理論依據,從宗教的角度加以解釋和發揮。

上述三個方面,是道教思想信仰的來源!

道教思想信仰的來源是何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