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临死之前,为何斩杀杨修,却不杀司马懿?

用户64673469061


曹操雄才大略,却又生性多疑,是个性格复杂,手段诡谲的大政治家,同时也是个足智多谋、能征善战的大军事家。

他一生杀人无数,有该杀的,也有错杀的,更有冤杀的。为了政治斗争和个人权益,诛戮多少人曹操似乎并不太在乎,汉末三国时才富五车的大名士杨修就是死在他手上的一个牺牲品。

当初,曹操很喜欢才华横溢的儿子曹植,对其着力培养,似乎有意将他当自己的接班人来栽培。为了扶植曹植,他特意选拔了学问高深、识见过人的大儒杨修作曹植的老师。

若干年后,曹操发现才气纵横的曹植生性散漫,诗酒风流,放荡不羁,而次子曹丕则性格沉稳,劲气内敛,长于行政,更适合治国理政,于是欲改立曹丕为世子,为了保证曹丕顺利接班,巩固其绝对权力,同时避免自己死后诸子争位、同室操戈的悲剧发生,曹操开始削除曹植的羽翼,其师傅杨修自然成为他要打击的首要目标。

按小说《三国演义》里的描述,杨修之死与曹植无关,因为他料事如神,又能洞烛幽微,屡屡看穿曹操的心机,又直言不讳,口无遮拦,遂引起曹操嫉恨,后来曹操与刘备争汉中时,利用“鸡肋”事件将其诛杀。

演义小说里的曹操,是个嫉贤妒能、睚眦必报、手段戾狠的残暴政客。

但小说毕竟是小说。如果把演义当历史,那你就输了。那么,历史上真实的杨修究竟是怎样死的呢?

按《三国志》的记载,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描述的“鸡肋”事件真的发生过。当年,曹操与刘备在汉中对峙时,曹操在军中制定了一个夜间口令——“鸡肋(鸡翅膀)”。杨修听说口令后,立刻明白了曹操的心思,说这仗没法打下去了,因为汉中对曹操来说如同鸡翅“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他必不会与志在必得的刘备纠缠下去,于是让左右赶紧收拾行装,准备撤军。

在小说中,曹操见杨修屡次参透了自己的机心,又在自己委决不下、犹豫之时,撺掇大家收拾行装准备打道回府,恼羞成怒,遂以扰乱军心之罪将其处死。

然而在正史中杨修的结局却与小说里描述的大相径庭,在小说中,杨修因“鸡肋”而被斩首,然而《三国志》则说他并未因之获罪而遭处决,而是安然无恙的返回了许都。

按《三国志》的记载看,曹操绝非小肚鸡肠、嫉贤妒能之辈 。相反,他对才高八斗、登高望远的杨修一点都不嫉恨,反而异常欣赏与钦佩。 否则,他也不会任命杨修做自己的行军主簿(随军参谋长、书记长、秘书长之类的文官),更不会让他做爱子曹植的师傅。

所以的死,既不是他喜欢卖弄学问、口不择言的原因,也不是因他的绝世才华而遭曹操嫉恨之故。但最终杨修确实死于曹操之手,那么曹操因何故非得将自己一向很欣赏的杨修置于死地呢? 问题不是什么因杨修点破“鸡肋”、“黄绢幼妇,外孙齑臼”之玄机,主要是他作了曹植的老师之故。杨修是曹植的师傅,同时又是他的高参,于是不由自主的卷入了一场凶险异常的权位之争中去。

话说曹操一直为选谁当继承人一事而大伤脑筋,立曹植还是立曹丕为储?让他举棋不定,很是纠结。既然杨修作了曹植的师傅与智囊,那就必须责无旁贷的为他出谋划策,其实他早就洞悉曹操更钟意曹丕,但本着“在其位谋其政”的原则,他自然而然的想辅佐曹植上位,也帮他出了不少主意,但果然不出他所料,最终曹操还是选择了曹丕。

历朝历代所有君王最担心的事莫过于自己死后,子孙为争权而相互攻讦,甚至相互攻杀,以至于国家乱如鼎沸,甚至丢掉江山。所以他们会在生前想方设法、处心积虑的为自己的继承人铲除异己,以消弭隐患,其中以汉朝的刘邦和明朝的朱元璋的做法最为典型,也最为露骨与残忍。

曹操选定曹丕接自己的班后,最不放心的就是曹植,曹植虽然有些放浪形骸,但他的天分极高,聪慧过人,因此他最担心曹植会在自己坟土未干之时跳将出来卡位夺权。与其说他担心曹植,其实内心更忌惮杨修,杨修智虑深远,才气逼人,他才是最让曹操担心的狠角色。曹操对杨修的能力很了解,更清楚自己那个儿子曹植,假如他没了杨修的加持,顶多也是只会天天喝的酩酊大醉、吟吟诗、作作赋、发点骚情,在政治上他将毫无作为。

《三国志·魏书·陈王传》记载:“植以后骄纵见疏,而植故连缀修不止,修亦不敢自绝。至二十四年秋,公以修前后漏泄言教,交关诸侯,乃收杀之。修临死,谓故人曰‘吾故自以死之晚也’。其意以为坐曹植也。修死后百余日而太祖薨,太子立,遂有天下”。

意思是曹操本来对曹植很青睐,对其加意栽培,但后来曹植犯了疏狂骄纵的老毛病,曹操与他日益疏远。但曹植还是整日缠着杨修,和他来往密切,杨修深知和曹植腻在一起绝无好果子吃,但也不敢(或不忍)和曹植断绝来往。建安二十四年秋,曹操以杨修屡次“泄露天机”、以及教唆曹植图谋不轨的罪名斩杀了杨修。杨修临死前对故友说:“按我的推断,我早就该死了,曹公能把我留到今天才杀已经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了”。他的意思是自己因曹植而死。杨修死后一百多天,曹操薨逝,曹丕继位,坐拥天下。

《三国志》如此叙述杨修之死,进一步印证了曹操杀他的真实目的:“太祖既虑始终之变,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绍外甥也,于是以罪诛修。植益内不自安”。

曹操最担心自己百年后诸子起内讧,因为杨修多谋善断,能力很强,又是袁绍的外甥,于是罗织罪名将他诛杀。曹植很清楚恩师杨修是受自己牵连而遇害,内心愈发不安。

如此看来,杨修之死不仅因他有才干、有能耐,更因为他是曹魏头号劲敌袁绍的亲外甥,既然和袁绍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那么必会乱曹,岂有不死之理?

司马懿也很有才干,青年时就是“司马八达”之首。但他的为人和杨修有极大不同,他深谙权谋,极善韬晦,不像杨修那样口无遮拦,喜欢卖弄,而是长期潜伏爪牙,隐忍不发,这才屡屡逃脱曹操猜忌,加上又有与司马亲善的曹丕庇护,所以曹操生前虽然已经看出他有不臣之心,但最终还是放过了他。司马懿,这位曹魏的“掘墓人”,三国时期最大的人生赢家,靠自己的高超演技,屡屡逢凶化吉,加上他身体好,寿数长,最终彻底铲除曹爽集团,成功的将曹魏大权篡夺了过去......


[插图源自网络]

[发文不易 严禁剽窃]


铁马冰河wu


杨修之死是必然的,他自己亲口说过:我固自以死之晚也。意思是其实我早就该死了!自己的所作所为,自己的立场,杨修心里非常明白。同样的,一样的作为,一样的立场,为什么曹操没有杀司马懿呢?

杨修和司马懿两人卷入世子之争的斗争当中,这本来就是非常凶险的一件事情。历来皇储之争,失败者往往都是被灭门。这一点杨修非常清楚,那么杨修做了什么样的事情才导致曹操动了杀心呢?

应该说,在前期,杨修以及他辅佐的曹植是占尽优势的。曹操是个聪明人,自然喜欢聪明的儿子。曹丕和曹植两人相比,曹植要比曹丕聪明百倍。因此,从曹操内心深处来说,曹植是最佳的世子之选。

(曹植)性简易,不治威仪。舆马服饰,不尚华丽。每进见难问,应声而对,特见宠爱。

曹操喜欢节俭,反对衣着华丽。曹植正好也不尚华服。曹操喜欢考验自己的儿子,而曹植每次对答如流,文采斐然。因此,曹操最宠爱曹植,甚至有立曹植为世子的打算。

当然了,曹植也有自己的缺点,那就是举止放浪形骸,饮酒没有节制。这一点曹操也是心知肚明,因此曹操在观察,到底是稳重的曹丕好,还是聪明的曹植好?

于是两人身边的谋士也被列为观察的对象,曹植身边的谋士是杨修、丁仪、丁廙两兄弟,曹丕身边的谋士是司马懿、陈群、朱铄、吴质。曹植的首席谋士是杨修,而曹丕的首席谋士是吴质。那么司马懿呢?其实司马懿也出了大力,但是司马懿隐藏的更深。依照司马懿低调的性格,他是不会重度参与世子之争这件事情的。

(司马懿)迁太子中庶子。每与大谋,辄有奇策,为太子所信重。

司马懿并没有在纯粹的世子之争中出谋划策,而是帮助曹丕干了许多真正的实事来树立曹丕务实的形象。司马懿当时主要的服务对象为曹操,而曹操派司马懿入曹丕府中也是为了让曹丕多向司马懿学习。学习什么呢?学习司马懿处理政务的能力,例如屯田、耕种结合、边疆将领考察,形势分析等等。至于那些与杨修斗争的事情交给了另外一个人,他就是吴质。

吴质非曹丕府人员,无故不能接触曹丕。因此,曹丕为了请教吴质,每次都让人把吴质藏到箱子里面,然后偷偷运送进府。这一切被暗中派人盯梢的杨修所发现,于是杨修密告了曹操。曹操很生气,派人来查看此事。

吴质于是心生一计,他让曹丕照旧抬箱子入府,但是自己不藏在里面。等到相府的人前去查看,发现箱中只是衣服而已,并没有藏人。于是曹操对杨修心生怀疑,认为杨修为了陷害曹丕而不择手段。这是两人第一次交锋,杨修失败。

曹操后来考验曹丕和曹植的临时应变能力,让两人带着王令出城,但是又对城门交代,不到规定时刻,不允许任何人出城。

吴质给曹丕的建议是:遇到城门宣读王令,能过则过,不能过要尊令返回。而杨修给曹植的建议是:若门不出侯,侯受王命,可斩守者。意思是王令在身,阻挡者斩之。

曹操是个法度的倡导者,曾经为了实践法度而割掉自己的头发来示众(曹操马惊,踏坏了麦苗)。自然的,曹操也希望自己的世子也能够遵守法度。而城门开启时间是预先约定好的,任何人都要遵守。曹丕遵行法度,返回请示。而曹植在杨修的建议下竟然违反法度闯门而去,甚至还杀了门守。这是曹操所不能容忍的,心存不善是小事,破坏法度是大事。于是曹操心里有了底,随后赐死了杨修。理由是:

脩先戒植:「若门不出侯,侯受王命,可斩守者。」植从之。故脩遂以交构赐死。

杨修被赐死的理由是交构罪,交构的意思是离间。曹操的意思很明显,杨修恶意制造曹丕和曹植之间的矛盾,离间他们之间的兄弟感情。甚至离间曹操和两个儿子之间的自然感情,掺杂曹家家务事情太多,不得不处死。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曹操此时经过漫长的观察,心中开始倾向于曹丕。在曹操向贾诩询问世子人选时,贾诩举了袁绍两个儿子袁熙、袁尚的例子,曹操随之定下了立曹丕为世子的打算。

而曹植嗜酒如命,行为放浪形骸。在曹操眼中,如果杨修真的对曹植好,就应该规劝曹植收敛自己的行为,戒酒戒行,多做实事。但是结果却是杨修用力用错了方向,杨修一味的去猜测曹操的想法,帮助曹植讨好曹操,而治理天下,不需要华丽的辞藻,也不需要猜度别人的小心思,而是实实在在的理政能力,这一些杨修都没有教会曹植。

相反的,在杨修的帮助下,曹植越来越狂妄自大,以至于最后醉酒驾车夜闯司马门。曹操彻底怒了,终于对曹植彻底失望,也对杨修心生嫃怒。

既然曹操选择了曹丕,那么必定要放弃曹植。而曹植身边的谋士在一日,对曹丕都是个威胁。曹操不忍心杀掉曹植,那么就要拔掉曹植身上的刺。而曹植身上最大、最锋利的刺就是杨修。于是顺理成章的,杨修就要被处死。

反观曹丕,曹丕赢了。赢了的结果就是自己当上世子,身边的谋士也随之平步登云。那么曹操为什么不讨厌曹丕身边的谋士呢?

以吴质和司马懿为例,两人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让曹丕保持朴实无华的状态。司马懿教会曹丕别犯错,论资历世子之位就是你的。吴质在曹操率兵出征时赶紧劝曹丕大哭,曹丕没有说一句话,也没有写一句文采斐然的诗句,只是大哭一场就感动的曹操泪流满面。

反观曹植,在杨修的建议下写了一篇辞藻华丽的马屁文章,和曹丕的大哭相比,显得是那么做作。因此,相比而言,曹植在杨修的辅佐下表现过于积极,让人心生讨厌。而曹丕则显得要稳重和平和许多。

最后正面回答问题,杨修之死是必然,首先参与世子之争本就是个风险很大的事情,输者往往性命难保。其次杨修用力用错了方向,他没有帮曹植改掉自己身上的缺点,相反的过于去揣摩曹操的心意,投机取巧,表现的过于明显。甚至于教善良的曹植去斩杀门守,这一切都是曹操所忌讳的,于是曹操以交构罪赐死了杨修。反观司马懿和吴质,他们两个都教会曹丕要低调,只要曹丕不犯错,论资历,世子之位迟早是自己的。最后,这个目标果然实现。而结局是残酷的,杨修被处死!杨修值得同情吗?我觉得不值得。


每日趣评


杨修威胁曹氏集团的核心利益,这已经是事实,曹操必杀无疑;

司马懿对曹氏集团的威胁,仅仅是曹操的猜疑,尚未形成事实,曹操不能以此就杀他。

二者是有根本区别的。

正因为曹操是一代枭雄,杰出的政治家,才不可能仅凭猜疑就随便杀人。否则,所有的人都会被曹操杀掉,还能留下谁去为曹氏集团打工呢?

放眼天下,哪一个人不值得怀疑呢?有几个人是值得绝对信任的呢?

没本事的人一般不会有野心,但要他又有啥用呢?

有本事的人,都会有想法。如果怕他有想法而不用,还能用谁呢?

如果能让天天想着杀你的人,还为你出力干活那才是真正的高手。

01

杨修之死

汉中之战后,因“鸡肋事件”,曹操以泄露机密为由把杨修杀掉。就这一事件而言,杨修也该杀,就是因为聪明过大了。

但真正杀杨修,还是另有原因,那就是杨修站错了队,而且还采用了不正当的手段。

汉中撤军半年后,曹操病逝。这时候,曹操考虑最多的就是权力的顺利交接。

曹操顾虑最大的就是在他去世后,曹丕、曹植及其各自支持他们的官员们之间的争斗。

袁绍死后,袁谭、袁尚兄弟不和,给了曹操可乘之机;刘表死后,刘琦、刘琮兄弟不和,也让曹操坐收渔利。曹操最担心自己死后,曹丕、曹植兄弟出现这个情况。

在确定继承人的问题上,曹操征询贾诩的意见。贾诩一言不发,曹操再三追问,贾诩才说:“我在考虑袁绍、刘表的事情。”

贾诩这一态度,不仅取得了曹操的信任,也为自己在曹丕继位后的地位打下了基础,可见贾诩多么聪明。

反观杨修就愚蠢多了,他由于在曹操身边做事,窥测到曹操有把继承人的位子传给曹植时,就毫无保留的站在了曹植一边。更不可思议的是,他作为曹植的师傅,居然师徒合伙作弊。杨修把曹操可能询问的军国大事,提前做好答案,让曹植熟记。等到曹操询问时,曹植对答如流。曹操当时非常高兴,等到得知真相后,对曹植非常厌恶。自然杀杨修的心也就有了。

但杨修却不自知,还一直在嘚瑟。曹操就借“鸡肋事件”把他除掉了。

杨修已经明显的站在了曹植一边,这已经是事实。曹丕继位后,杨修对曹氏集团来说,是绝对的威胁。没有杨修,或许曹植还会低调些;有杨修在,曹植恐怕就不会安分。

所以,曹操非杀杨修不可。事实也证明,曹操是绝对高明的。杀了杨修,保全了曹植的性命。否则,曹丕会把杨修、曹植一起杀掉。

02

司马懿之疑

曹操在世时已经察知司马懿“有雄豪志”,又发现他有“鹰视狼顾”之相,心中忌恨。对曹丕说:“司马懿不甘居人臣下,必定会干预你们的家事。”

但是,司马懿谨小慎微,事必躬亲,没有把柄被曹操抓住,慢慢曹操也就放宽心了。

司马懿仅仅比曹丕大个二三岁,曹操、曹丕父子有足够的能力制衡司马懿。事实上,司马懿在曹操、曹丕时期都是很不错的官属,即便在曹叡时期,司马懿在抵抗诸葛亮北伐及孙权进攻方面都有重要成就,为曹氏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由于曹丕、曹叡都是英年早逝,加之曹叡在选择托孤大臣时优柔寡断,错误的任命曹爽、司马懿为辅政大臣。

最主要的还是曹爽刚愎自用,专权跋扈,而且能力不够,魄力不足,对司马懿打压太重,导致司马懿的强势反弹。

人们有一个习惯性的思维,不管你曹操多么有能力,有多么大的贡献,你儿子取代汉室为帝,你曹操就是奸臣汉贼;不管你司马懿多么厉害,你儿子取代了曹魏政权为帝,你司马懿就是奸贼。

有德者得天下最好,但几千年的历史又有几人?

有能者有天下,也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

司马氏的错误,不在于取代已经失去生命力的曹魏,而在于其后世子孙没有像司马懿父子那样的雄才大略,维护好国家的统一,让社会稳定发展,导致了更加混乱分裂的局势,让中国进入了二百多年的黑暗时代。

如果晋朝结束了汉末三国的分裂,成就了汉唐的伟业,还会有人如此看待司马懿吗?

这不是司马懿想看到的结果,一代人承担一代人的责任,下代人的责任主要应该由下一代人承担。

教育的问题除外,一定要司马懿承担责任的话,就是没有把子孙后代教育好。

这是另一个问题了,不管这个问题多么严重,曹操不能因为司马懿没有教育好子孙后代,让三国混乱的局势进一步恶化,并以此把司马懿杀掉吧。

总之,杨修是直接威胁到曹魏集团的存在了,曹操不会留下这个隐患;司马懿只是潜在的威胁,像司马懿这样的人,在曹魏集团里不知道还有多少,只是由于销声匿迹,史书才没有记载,曹操不可能把这些人都杀掉吧。

如果司马懿没有发动高平陵事变,曹爽篡夺了曹芳的帝位,尽管还是曹魏政权,对曹操来说,还可以勉强接受,对天下来说,岂不也是弑君篡位的奸贼哪?


豹眼看历史


曹操又不是昏君,怎么能随便杀人呢?杀人,一定是有杀人的理由。司马懿与杨修都是才高八斗之人,但两人有着本质的不同,司马懿是有大智慧,而杨修只是有小聪明。杨修之死,乃是死于自己的小聪明。

杨修告密曹丕,给曹操留下恶劣的印象

在曹丕与曹植的太子之争中,杨修是站在曹植一边,积极出谋划策。由于杨修出身名门望族,又经纶满腹,在当时文人中相当有名,曹操也十分器重他。由于可以经常见到曹操,杨修在曹操面前大赞曹植的人品学问才干,怂恿立曹植为太子。同时,他又派暗卧底潜伏在曹丕身边,企图抓住曹丕的小辫子。

机会还真来了。有一次,曹丕密召好友吴质返回洛阳。在当时,王子与外地官员私自联络,是很重的罪行。曹丕把吴质藏在大竹筐里,用马车秘密送到家中。由于有卧底,修发现这件事,自以为逮住曹丕的小辫子,马上告到曹操那儿去,说曹丕暗中勾结外地官员,图谋不轨。

曹丕得悉此事后,大惊失色,便设下一计,引杨修上钩。次日,又有一辆马车停在曹丕府门口,仆从们扛下一只大竹筐,送入府内。杨修以为竹筐内装的人是吴质,又飞快禀报给了曹操。曹操觉得事情有点严重了,便派人前去搜查。令杨修没想到的是,曹丕早料到他有此一举,竹筐里装的是绢布,根本没有人!

杨修偷鸡不成反蚀了一把米,曹操大怒,怀疑杨修故意诬告自己的儿子,挑拔是非。从此,曹操再也不信任杨修,并为后来杀死杨修埋下伏笔。

杨修与曹植走得太近,遭致杀身之祸

杨修阴沟里翻船,被曹丕将计就计,倒打一耙,从此曹操对他有了戒备心。

太子争位战最终以曹丕的胜利而告终,杨修知道自己的处境相当糟糕,有意与曹植保持距离。只是杨修不主动找曹植,偏偏曹植主动找上门,找他喝酒,谈诗论文,杨修不能也不敢拒绝,这层关系让他最终送了小命。

曹植不是搞政治的人,过于文艺,因此多次违背曹操的禁令,渐渐被老爹疏远。有一回,曹操发布了一条力行节约的制命,曹植的妻子违反禁令,穿了华丽的绸缎衣服。因为这么件小事,曹操把儿媳妇赐死。杀儿媳,背后真正的目的是警告曹植。

当时曹操对曹植颇为失望,有时便发道手令训训儿子,依照惯例,曹植得写一封答复信。杨修有小聪明,颇能揣测曹操的想法,从其语言中揣测意图,事先草拟了十几条答辞,交给曹植。曹操的训令刚到,曹植便根据杨修草拟的答辞回复。曹操觉得很奇怪,怎么每次曹植都答得这么快,便悄悄地调查,最后真相大白:正是杨修泄露了他的意图。

君主最忌讳的事情,便是身边的人不可靠。泄露人君之秘密,乃是不忠之表现,既然不忠,留之何用!曹操杀意顿起。杨修被判处死刑,罪名是泄漏人主之机密。其实泄密罪也只是借口。杨修之死的真正原因,是曹操担心他兴风作浪,担心他怂恿曹植谋反。

与杨修相比,司马懿韬光养晦,深藏不露

杨修的性格张扬,喜欢耍小聪明,最后就死在小聪明上。与杨修相比,司马懿要深沉得多。


曹操曾经跟曹丕说:“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为什么曹操会有这样的判断呢?因为司马懿从年轻时起,就对曹操“挟天子以令天下”的做法颇为不满。据史书载,当时司马懿“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他的深受时代儒家名节思潮的影响,“常慨然有忧天下之心”。

在司马懿22岁时,曹操打算召他入司空府任职。岂料司马懿竟然不愿意去,还谎称自己得了风痹症,就是中风了,起不来了。才二十岁出头就中风,曹操哪里肯信,派人半夜时悄悄前去刺探。司马懿似乎早就料到曹操会来这么一手,躺着一动不动,真像中风的样子。

从一开始就跟曹操斗智谋,司马懿的胆子也忒大了吧。曹操当然晓得司马懿使诈,偏偏他是个爱才如命之人,你不来,我偏偏要请君入瓮。公元208年,曹操已是帝国丞相,又一次召司马懿。他对派去的使者:“司马懿要是再耍花招,就把他给抓了。”这下司马懿没办法了,只得出来帮曹操做事。

司马懿入曹操幕府,曹操就交给他一个任务:与曹丕相往来。曹家有重视文化的传统,司马懿博览群书,曹操有意让他让儿子多交往。这对后来司马懿的崛起是很重要的。曹丕能够击败曹植成为魏国太子,司马懿想必鞍前马后出力甚多,史书说:“每与大谋,辄有奇策,为太子所信重。”但是,他并不像杨修那么张扬,而是十分低调。

所以曹操对司马懿的本质,是很了解的,这种人,能忍人之所不能忍,为人之所不敢为。所以他警告曹丕,司马懿这个人心机太深,要小心以后会干政。不过,话是这么说,曹操并没有杀司马懿。两个原因:其一,司马懿小心谨慎,没犯什么过失;第二,司马懿夹起尾巴做人,在得知曹操怀疑他之后,他“勤于吏职,夜以忘寝”,忘我工作。于是“魏武意遂安”,曹操看到司马懿的表现后,于是就心安了。


君山话史


曹操在征伐汉中的时候遭到了刘备的顽强抵抗,面对着这个一生的老对手曹操显得力不从心。就在这个情况下曹操随口说出了“鸡肋”作为口令。曹操手下的谋士杨修立刻猜出来了曹操的意思,回去就收拾行装准备离开(当然杨修这已经不是第一次猜透曹操的意思了),曹操因此愤怒万分,最终杀死了杨修。

这时候距离曹操去世只有几个月的时间,杨修虽然屡次猜透曹操的心思,但是并没有直接威胁到曹操的统治。而曹操的另一个谋士司马懿则是有鹰视狼顾之相,并且胸怀大志,那么曹操为什么在去世前杀死了杨修,反而放过了司马懿呢?

作为老板不喜欢用动不动就猜透自己意思的员工,作为君主也不喜欢用能轻易看透自己意图的臣子,曹操对于杨修的讨厌是发自内心的。曹操写了一个“活”字,杨修立刻就把曹操的门拆掉了。曹操写了一个“一合酥”,杨修把曹操的糕点吃掉了。这不光是喜欢猜测领导的心思,还爱拿出来显摆。曹操不光在杨修面前几乎没有隐私了,周围人也都知道杨修聪明这个事。再继续发展说不定曹操的手下做事情之前都要去问一问杨修,这件事是否符合曹操心意。所以杀死杨修是曹操早就想做的事情了,只是在晚年的时候,曹操才忍无可忍爆发的。

我们再反观司马懿,从始至终在曹操面前都表现出一副听话的模样,从来不违背曹操的意思。对于曹操只是军事上出谋划策,从来不在小事上多纠缠,以至于曹操到死都没有杀死司马懿。当然曹操也制衡了司马懿的权力,虽然知道司马懿善于用兵,但从来不让司马懿独自领兵,曹魏早期的军权都在曹操自家人手里面。

在《三国志》中,曹操给杨修的父亲杨彪写信的时候说:“你这个儿子,仗着你的关系,经常让我难堪,我想要把他杀死,只是顾忌你的面子罢了”!这样看来杨修只是有点小聪明,并没有真正的大智慧,以至于曹操在给老朋友写信的时候都会用这种方式来表达。杨修不会做事是他死亡的最直接原因,不过并不是根本原因。司马懿确实要比杨修会做事,但是司马懿真正能够活下来主要是因为政治站队的原因。

司马懿是曹丕一派的主要谋士,杨修是曹植一派的主要谋士,在曹植和曹丕的储君斗争中,曹丕击败了曹植。在杨修被杀的时候,曹丕已经确立了继承人的位置。而杨修作为曹植一方势力的代表,平常又展现的非常聪明,他的父亲是朝廷里面有威望的大臣。曹操需要考虑到曹丕继位之后政治的稳定性,曹操肯定不会打击自己的儿子曹植,就只能杀死曹植的帮手杨修了,杨修成为了曹植政治斗争失败的替罪羊。

综上所诉,杨修被杀是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是政治斗争的影响,另一方面是个人性格的原因。而司马懿和曹丕关系亲密,作为未来皇帝的辅佐者,司马懿无论如何都不会成为曹操的攻击目标。杨修的死和司马懿没啥关系,把这两人放一起只是加以解释,而不是作比较。


邓海春


杨修这个人太过耍小聪明了,有些事情看透千万别说透,特别是在逆境时,而这个人不但把看透的事情说出来,而且还自做主张鼓动一部分人去按他看透的事情去实施,他这样做不但犯了一个谋士的大忌,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涣散了人心和军心,这样的人不杀不能稳定人心和军纪。

司马是一个老谋深算之大谋略家,心中的,看到的,猜透的东西绝对不说出来,而且有些事情上去迎合阿瞒,他虽然想除掉司马而一直抓不住把抦,所以他拿司马没有任何办法。



痴骑朽翁


曹操是三国最大的奸雄。他一生阅人无数,看人从不走眼,他认为吕布虽然勇猛无敌,但其有勇有谋,不足为敌;他被马超打得弃袍割须,但他视马超第二个吕布,小施离间计就将马超打败;他参加十八路反董卓,把二袁和其他诸侯视若无能之辈,唯见刘关张有英雄气概,老远百米之外就能感受到英雄的气息;他见到九岁的孙权,爱惜不止,直言生子当如孙仲谋。



他当然没有看错杨修,从一盒酥就看出了杨修爱耍小聪明,从曹植喜好人面前卖弄诗文就感觉到杨修影响曹植,经常喜欢琢磨和揣测自己心理,尤其是曹操不能容忍杨修参与曹丕和曹植之间世子之争,终于因为"鸡肋事件"杀了杨修,曹操杀杨修,实在是因为杨修"聪明"过头,不堪大用。



至于司马懿,曹操不是不想杀他,因为司马懿实在做人做事滴水不漏,让曹操看不到他有什么破绽,尽管郭嘉死前再三提醒曹操,如司马懿不能为己所用,就必须杀之,曹操也对司马懿有所怀疑,百般考验,但司马懿硬是让曹操找不到杀他的理由,不愧号称“冢虎"。



司马懿有鹰视狼顾之相,也难怪曹孟德也拿他没法,但曹操至死没有放松对司马懿堤防,他之所以不杀司马懿,一是司马懿没有让曹操找到杀他的理由,二是司马懿确有大用之才。正如曹操临终告诉曹丕:“我不杀司马懿,把他留给你,是因为杀了他,你将不是诸葛亮对手,但你要记着,时刻不能放松对此人的警惕。"

可见,曹操留下司马懿,实属无奈,完全是为了对付诸葛亮。但让曹操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儿子曹丕健康存在问题,没有活过司马懿,就连他的孙子曹睿也被司马懿耗死,又怎能防住司马懿呢?直到最后司马懿战胜了曹爽,把魏国大权真正掌握在手中。


知未是也


杨修之死是必然性的,司马懿能够好好的活着,主要因为他是曹丕的支持者。

以曹操的秉性,他是非常喜欢曹植的,因为曹植的文采可以说是当世无人能出其右。曹操在曹冲早逝以后,就一直想让曹植成为自己的接班人,所以把一些有名望和有才华的人,安排到了临淄侯曹植身边来,为的就是要培植曹植的个人势力。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曹操发现曹植真的不适合作为自己的接班人,因为现在的接班人,必须要有铁腕和开拓的精神才行,曹植虽然才华横溢,但是政治上远不及其大哥曹丕。在晚年的曹操觉得还是曹丕更适合作为接班人,因为这个接班人是肩负着曹氏和夏侯氏两大家族的命运,稍有不慎,极有可能遭到灭门之祸。

曹操既然觉得让曹丕来即位,那么他就要大力的巩固曹丕的地位,首先就是要打压曹植一党了,否则曹丕的即位不可能会顺利的。杨修作为曹植的首席心腹肱骨之人,曹操肯定会先拿其开刀,所以杨修的死,就在所难免了。

司马懿的能力,曹操是非常清楚的,有他来辅佐曹丕,也是深得曹操之心的,最主要的是,曹丕是完全能够驾驭司马懿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清史宴


与杨修相比,司马懿似乎更难掌控,然而最后他却除掉杨修。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果,原因很简单。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点就是站队问题。

我们知道杨修是曹植的谋臣,而司马懿是曹丕的支持者。当初曹操很是喜爱自己的儿子曹植,甚至是想要传位给他,然而最终还是失宠了。后来为帮助曹植更是不择手段,不过都以失败告终。

虽说曹操不太喜欢曹丕,但是传位的时候也没办法,只能将位置传给曹丕。而那个时候曹植还活着,杨修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毕竟曹丕是自己的儿子,为了给儿子铲除隐患,只能将威胁给提前铲除,曹植是自己的儿子肯定不能杀,那么只能杀掉杨修。

司马懿虽说有狼子野心,但是还是有能力的,并且还是曹丕的谋臣,此外他与曹丕的交情很深。曹丕是自己的继承人,自己初衷是帮着他,自然不会杀他的谋臣。

第二点就是情商问题。

与司马懿相比,杨修这个人也太爱出风头了。当初曹操口写着一个活字,他竟然让人给拆了。还有当初把鸡肋当做撤军的口号,这个家伙竟然广而告之,还让士兵做好准备。一盒酥事情也是如此。杨修是很聪明,但是情商有点太低。

老板不喜欢笨的人,更不喜欢太过聪明之人。之前原本就对杨修有了积怨,鸡肋事件只是一个借口。他之所以会被曹操杀,其实是死在了自己情商上。

司马懿就不一样了,他情商很高,而且太能隐忍。他知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而且曹操一直防备着他,所以他更是谨言慎行。正是因为如此,曹操想杀他也找不到理由,只好作罢。

第三点就是出身问题。

其实要弄懂曹操为什么杀杨修,要先了解杨修的出身。他出身世家大族,而他还是袁术的外孙。他的父亲是杨彪。当初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候,杨彪就带头反对,而且还跟曹操作对。对于这样的人,曹操一定不会喜欢他的。

曹操不喜欢杨彪,那么作为杨彪儿子的杨修,自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且杨修这个人爱耍小聪明,还喜欢和曹操作对,更甚至是揭曹操的短,那么曹操肯定不会放过他。

以上三点才是曹操为何没杀司马懿而是杀掉杨修的原因。而当初曹操之所以杀掉杨修,其实更多的因素是在杨修身上。如果当初杨修能够多学点司马懿,或许不会死那么早。





V587累


曹操虽然雄才大略,是个枭雄,但他最大的特点是个多疑,他总是猜忌自己的部下甚至亲属,稍有不慎就会成为他的刀下鬼。连服侍他的侍卫晚上帮他盖被子都被斩杀,以达到防微杜渐的效果。


杨修和司马懿都是有才华的人,论才情难分伯仲,但论政治素养却千差万别。杨修聪明绝顶却恃才放旷,他不懂藏锋之道,隐忍之术,都是在不经意间卖弄自己的才华,展示自己的才智,曹操在饭盒上写"一口酥",他就把饭分给别人吃,弄得曹操很没面子。曹操在新修的宫门上写一"活"字,他便告诉修建工说曹操赚门太"阔"了,把门改一小。曹操说鸡肋,杨修便叫旁人收拾东西准备闪人,结果曹操知道后,脸上无光的他一怒之下,以杨修妖言惑众为由把他推向了断头台。


杨修之死怨不得别人,只能怨自己。

而司马懿则是讲政治懂规矩之人,他有经天纬地之才却藏而不露,曹操怀疑他时,他装疯卖傻归隐不出,曹操认为他"不足为虑"也就自然放了他,结果司马懿达到了"明哲保身"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