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普通二本院校考上985.211的碩士研究生嗎?分享一下你們的經歷?

紅被子安


近年來,大學生的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往往很多大學生都會面臨畢業即失業的尷尬,他們往往經歷了十幾年的教育,可最終只能落得沒有工作可尋的結局,這種“尷尬”著實令人難以接受。其實,如今大學生就業難,並不僅僅是就業崗位上,主要還是與目前大學生的規模太大,每年都會有八九百萬的大學生畢業,而就業崗位與大學畢業生的規模又存在非常大的不平衡,導致很多大學生難以找到心儀的工作。

此外,筆者認為就業難度比較大,主要是與高校擴招有關,導致社會上的本科生數量急劇增加,同時研究生也不再像前些年那樣非常稀缺,使得本科生的含金量大打折扣,更不要說處於更為尷尬環境中的專科生,這也就使得很多大學本科生的就業難度非常大。

面對艱難的就業環境,很多大學生將報考研究生作為自己的主要畢業方向,也就是說他們在畢業之際,並沒有將就業作為自己的主要畢業方向,而是希望通過報考研究生,再次經歷研究生三年的教育,以此來提升自身的學術素養,拓展自身的專業眼界,主要能憑藉研究生學歷,在未來的就業市場上獲得更大的競爭優勢,獲得更好的就業機會。

雖然研究生的確能讓自身的學歷含金量有質的提升,但是我們必須認識到目前研究生考試的競爭壓力並不小,而且可以說目前大學生想要在研究生考試中勝出,需要面對的競爭壓力非常大,需要付出的努力也非常大,沒有足夠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更大的付出與努力,想要成功在研究生考試中突圍,幾乎是不可能的。

即使目前研究生考試目前難度很大,也並不是沒有任何可能在研究生考試中獲勝。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例子,甚至有不少普通二本院校的大學生,最終通過研究生考試,進入國家985、211工程院校,這樣的目標可能對於多數二本院校的大學生來講,屬於幾乎不可能的,但是我們絕對不能因此而否定自身的能力,就開始對自己進行無情的否定。

在我國研究生考試中,有很多普通二本院校的大學生成功進入國家985、211工程院校,當年我們班有兩位同學在研究生考試中獲勝,一位考入西藏大學,一位考上了延邊大學,雖然這兩所大學都不是實力非常強的國家211工程大學,但是他們也算是國家211工程大學,對於一所非常普通的二本大學來講,能考上國家211工程大學已經是非常不錯的表現,而且當年我們系考上國家985、211工程大學研究生的人超過了10人,可以說普通二本院校考入名校,並不是不可能的。

在目前的研究生考試中,不少普通二本院校大學生會成功突圍,與他們自身的努力有很大的關係,同時也與研究生考試與高考之間的體制差異有關,高考主要競爭對手是本省,而研究生考試的競爭對手是全國,雖然範圍更大,但是對於不少省份的考生來講,競爭壓力與難度卻降低不少,為他們的考試注入了非常大的成功可能性。


東愛雨小公


我本人就是普通二本院校考上985的碩士研究生。

今天剛好是碩士研究生考試的第一天,我也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經歷。

一、“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有上進心的大學生總是會爭取去往更好的學校。

考研,是繼高考之後的下一站。

在高考這段路上,普通二本的大學生與985、211大學的學生相比落後了一步,但這並不意味著在今後的道路上都會落後。考研,無疑是一個新的機會。

我們宿舍有八個人,其中六個都選擇了通過考研來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學歷。我們六個人一起去自習室佔座位、一起吃飯、一起跑步鍛鍊身體,當其中一個人懈怠的時候,其他五個人都會給到中肯的鼓勵。

這個經歷,就像是一段馬拉松,每個跑者都給到了彼此最溫暖的支持。也正是這種支持,鼓勵每一個積極進取的大學生,幫助大家一起達到更加美好的下一站。

二、跨專業考研,我依然給了自己一個挑戰的新高度。

因為本科時候,高考成績不算好,被調劑到了自己不算十分喜歡的專業。在考研的時候,我便認真思考了自己將來的職業規劃,希望通過考研的機會改變自己的職業道路,所以,在考研時,我便跨專業考了新聞學研究生。

跨專業考研,比同專業考研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你需要在備考的過程中學習別人三四年學習的課程,同時還要背誦指定教材上的知識,再加上政治、英語的學習備考,整體任務是比其他人重的。

選擇是簡單的,但是堅持是痛苦的。備考本來就很孤獨,再加上自己的專業知識沒人指導,整體就會更加的不確定,能堅持下來更困難,所以,有同伴跟你一起學習就會很重要。

三、考研過程中,別人的幫助很重要。

備考過程中,如果你能獲取別人的幫助,那真的是太幸運了。

我記得當時,我就幸運地獲得了一位師姐的幫助。

通過學長的介紹,我找到了一位之前考上我要考學校同專業的學姐,並向她請教怎樣備考。她非常慷慨地把她之前備考時記錄的筆記、找到的試卷等資料全部給了我。而且,每次我備考時感到失落時,都會給她打電話,她總是非常耐心地幫我疏導情緒。

這麼多年過去了,我現在依然記得她的聲音,記得後來考上後我去學校找她時她的音容笑貌。這個在關鍵時刻幫你一把的人,值得感恩記憶一輩子。

結語

不過,作為過來人,不得不再次告訴準備考研的學弟學妹們:考研很重要,但並不是說考研是最正確的選擇。每個人的性格、家庭、能力都不同,有時候就業未嘗不是一種最合適的選擇。無論是考研、就業、考公務員,只有做好規劃,認真努力地往前走,才會獲取自己想要的人生。

我是人魚媽媽,文學碩士,80後辣媽。專注家庭教育研究,喜歡就關注我吧!

人魚媽媽


我以下說的是我當年的一個學生,博士黃某貴的事蹟。

1989年,我分配到我縣一所鄉鎮初中,上3個班的初二物理,一班是快班,二班和三班是慢班,黃某貴同學是初二、三班(慢班)的中等生,給我的感覺是智力一般,但學習比較刻苦,初三畢業,沒有通過中師中專預考,當然與中專中師無緣,迫於無奈,勉強考上了一所普通高中。

黃某貴同學在高中階段成績也不很好,但仍然十分刻苦,高中畢業,居然上了本科線,由於分數較低,讀了一所比較差農業學院。

大學的專業不好,後來畢業以後分配到一個比較偏遠山區工作,黃某貴感覺山區條件差,工資待遇不好,就努力考研,終於考上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985高校) 的碩士研究生,畢業以後還讀了博士研究生,現在工作非常好!

一個初中慢班的中等偏上成績的學生,高中也很一般,考的大學很一般,本科畢業工作很一般。但是,黃某貴同學刻苦學習的精神是其他同學所不具備的,因此最終反而是我首屆弟子中學歷最高,工作最好的學生。

因此,一個人如果有持之以恆的精神,堅持不懈直到成功是完全有可能的!


平淡是真oymlq


考上985、211的同學中,二本,三本的同學很多。而且二本三本的同學是考研的主力軍。

我本就就讀於一所地州的二本院校,研究生考到一所211院校。我根據自己的情況說一下。

一、二本院校考研會有的擔心

第一,很多同學會覺得自己的學校不好,考好的學校會不會受到歧視。我可以告訴你,不會。雖然好的本科院校會有一些優勢。但是,考研絕對是看分數說話,只要你考的足夠高,肯定沒有問題。而且你考的越好,老師會越好奇,愈發認可你的努力。

第二,會覺得自己基礎差,考不上好學校,沒有自信。在考研當中逆襲的例子太多太多。我研究生宿舍,有兩個舍友都是從三本考過來的,我一個同學三本考到了北京某985高校。所以一定要自信,自己現在讀二本,都是過去覺決定的。考研你可以自己覺得自己的。

二、怎麼做機會更大

第一,認真複習,打牢基礎。考研不僅要總分,而且要每一科都過線。同時,越好的學校競爭越激烈,專業課難度也會更大,所以,一定要認真複習,打牢基礎。

第二,及早準備。如果覺得考研,一定要及早準備。考研人數越來越多,競爭越來越多,如果沒有充足的準備,想靠運氣基本是本可能的。同時,及早的準備會讓你有更多的時間,把基礎搞得更紮實。

第三,堅持到底。考研是一個拼體力、毅力、行動能力的過程。所以,一定要堅持到底,其實只要你按部就班堅持下來,可以說,考研就成功一半了。不管多麼不容易,一定要告訴自己堅持,堅持就是勝利。


綜上,希望你不要糾結自己讀的什麼學校,什麼專業。只要決定考研,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不能按計劃行動,能堅持到底。

希望對你有用,祝你順利。


瀟子葉


感謝悟空問答小秘書/頭條教育邀請。我是一葉知秋有仙則名,我來回答。

普通二本能考上985、211嗎?這是不少大學生關心的問題,畢竟,每年高考1000萬人,800萬能突圍成功,其中400萬本科,400萬專科,在400萬本科中,佔據大多數的可是普通高校,因為2600多所高校中只有112所211(中國地大、礦大、石油大和華北電力一校兩個招生代碼,所以,211也可以說是116所),211只佔少部分,每校6000人算也才70萬!

不是每個人都想復讀,所以,考研再考211就是一個較優選擇了。先說結論,考研進211的概率遠遠大於高考進211的概率,普通二本進211的概率以葉秋的經驗達到10%還是沒有問題的,沒有信心的時候,可以看看自己學校的考研光榮榜,你會發現,你的學長學姐其實早就給你做出了表率,考研進985、211,沒問題,你行,你不是一般人😂


葉秋就在一所普通二本高校,本系學生每年都有考入985、211的,概率差不多10%左右,有進蘭大的、川大的、西工大的、西電的、電子科大的、北科大的、北交大的、東北大學的等等,所以二本考研進985、211是沒問題的,不過最後能否成功,取決於個人的綜合能力及努力程度,畢竟,別人能成功不代表自己能成功,成功的背後是辛苦和汗水!


現在是12月3號,距離2020考研已經不足20天,考研已經進入最後的衝刺期,很多人這時候會出現焦慮,覺得自己有好多地方還沒複習好覺得時間不夠用,其實這是很正常的情況,是大多數人都會碰到的,沒有這種情況的一種是極少數複習很好的,另一種就是沒怎麼複習的,完全沒壓力啊。

最後衝刺再多看看真題,政治一定要做肖秀榮的八套卷,聽說效果很好,數學就是李林的預測捲了,不過聽說好像今年的比較難,葉秋還沒看,有個親戚今年恰好考研,已經開始做了,過兩天葉秋給講下就知道難度了😂聲明一下,葉秋不認識這兩位大神,也不是他們的拖,只是為了看到這篇文章的同學能多考些分!


最後,祝2020年考研又恰好看到本文的同學運氣大爆,金榜題名!😃😃😃


一葉知秋有仙則名


三流專科學校專升本,考研去了北航,導師是學術圈大拿,挑選學生的標準是看名字,名字有個性的留下,為什麼這麼挑研究生,他解釋說,覺得本科生沒什麼區別,名額有限,所以看名字挑就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