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越来越喜欢古诗词了,请问有什么书可以推荐吗?

穷死先生


因为越来越喜欢诗词,是从内心深处生发出的情感,所以建议从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读起。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一个人高兴的时候或悲哀,使用歌唱诉说更荡气回肠。直到有了文字,才渐渐有人将这些歌谣记录下来,也就是最初的诗了。而诗经对于每个人都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存在,关雎我们常认为是男子爱上采荇菜的女子,爱上了她,而古人则认为是在歌咏后妃之,德窈窕淑女是太姒,君子则是周文王,并且荇菜是一种黄色的小花,而之前却一直以为我们的窈窕淑女采的是一捧紫菜。因而再度阅读诗经会带来很多有趣的体验!

推荐书目如下:陈子展:《诗经直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 年版。\r汤炳正:《楚辞今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年版。

朱自清:《诗言志辨》,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年

再者,唐诗宋词大家都不陌生,但是读诗要读出境界,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不可不读。俞平伯在序中写道:“作文艺批评,一在能体会,二在能超脱。必须身居居中,局中人知甘苦;又须身处局外,局外人有公论。此书论诗人之素养,以为“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吾于论文艺批评亦云然。

自来诗话虽多,能兼此二者寥寥;此《人间词话》之真价也。

以上推荐,希望能有所帮助。


心香若莲


我推荐的古诗词方面的书如下:

古诗:《古诗源》《古诗赏析》《古诗笺》(王士祯编选)《古诗今选》(程千帆、沈祖棻编选)

唐诗:《唐诗三百首详析》(俞守真),《唐诗选》(马茂元),《唐宋诗举要》(高步瀛)

宋词:《宋词三百首笺注》(唐圭璋),《宋词选》(胡云翼),《唐宋词选释》(俞平伯)

诗话词话:《历代诗话》《词苑丛谈》

诗词理论:《唐宋词格律》(龙榆生)《白香词谱》



高尚其事


古诗词文笔优美细腻,意境丰富多彩,寓意深刻。比如“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给人无穷的想象。使读者身临其境,如沐春风。下面我推荐几本古诗词书。

《随园诗话》是清代袁枚的诗歌美学和诗歌理论著作。从写景、言情,到咏物、咏史;从立意构思,到谋篇炼句;

《花间集》是中国五代十国时期编纂的一部词集,也是文学史上的第一部文人词选集,由后蜀人赵崇祚编辑。该书收录了温庭筠、韦庄等18位花间词派诗人的诗词。

包括《诗经》,《新乐府诗集》,《人间词话》等

读诗词,知春秋历史;读诗词,品文化精粹;读诗词,感天地草木之灵;读诗词,见流彩华章之美。可以不断的阅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把自己融入到诗的情景之中。





春夏秋冬L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中,有香菱学诗一节,香菱向黛玉请教如何作诗。黛玉对香菱的指导很有见地,香菱按照黛玉所说的方法,废寝忘食地学习,作诗的水平,也很有长进。先将这一段录在下面,作为参考。作诗有一套方法,只是单纯的欣赏诗歌,则又略有不同。这方面的书籍,后面推荐一些。

 

且说香菱见过众人之后,吃过晚饭,宝钗等都往贾母处去了,自己便往潇湘馆中来。此时黛玉已好了大半,见香菱也进园来住,自是欢喜。香菱因笑道:“我这一进来了,也得了空儿,好歹教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黛玉笑道:“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香菱笑道:“果然这样,我就拜你作师。你可不许腻烦的。”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香菱笑道:“怪道我常弄一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又有对的极工的,又有不对的,又听见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诗上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了的,所以天天疑惑。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黛玉道:“正是这个道理,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香菱笑道:“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黛玉道:“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香菱听了,笑道:“既这样,好姑娘,你就把这书给我拿出来,我带回去夜里念几首也是好的。”黛玉听说,便命紫娟将王右丞的五言律拿来,递与香菱,又道:“你只看有红圈的都是我选的,有一首念一首。不明白的问你姑娘,或者遇见我,我讲与你就是了。”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宝钗见他这般苦心,只得随他去了。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诗词入门读物,最基础的就是蘅塘退士选编的《唐诗三百首》,上彊村民选编的《宋词三百首》,荟萃了唐诗宋词的精华之作,自问世以来,就成为学诗词的首选读物。再进一步,就可读《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所选的作者范围更广,作品更多,赏析也多出自名家之手,可置于案头,随时可以翻阅。

 

对各家诗词有所涉猎之后,就可往深广两个方面延伸。往深读,就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精度某一家或者某几家的诗词,或者某一时代、某一流派的作品集。自屈原以降,群星荟萃,大师云集,诸如曹操、曹植、建安七子、竹林七贤、陶渊明、鲍照、谢灵运、初唐四杰、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白居易、李商隐、杜牧、李煜、苏轼、柳永、周邦彦、李清照、辛弃疾、陆游、纳兰性德、毛泽东,不胜枚举,建议选择名家注释的版本。选集则有《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选》、《玉台新咏》、《花间集》、《宋诗选注》、《近三百年名家词选》。

 

诗词格律,则推王力的《诗词格律》和龙榆生的《唐宋词格律》。

 

为提升诗词欣赏的水平,可读一些名家评注或者解析的作品,比如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我个人特别推荐的是叶嘉莹先生的作品集,大多是根据叶先生长期以来的授课内容整理而成,内容丰富,包括了汉魏六朝、唐、宋、清几代的代表诗人,叶先生既有深厚文化底蕴,又有现代的眼光和见解,娓娓道来,有如沐春风之感。叶嘉莹先生的老师顾随先生的作品,也非常值得一读。

 

此外,北京出版社出了一套《大家小书·大中国古典·诗词集萃》,一共16册,都是名家之作,包括袁行霈的《好诗不厌百回读》、金性尧《闲坐说诗经》、舒芜《舒芜说诗》、李霁野《唐人绝句启蒙》《唐宋词启蒙》、龙榆生《词学十讲》《词曲概论》、夏承焘《唐宋词欣赏》、俞陛云《诗境浅说》《北宋词境解说》《南宋词境解说》、朱光潜《诗论》、闻一多《唐诗杂论》、浦江清《中国古典诗歌讲稿》、周勋初《唐诗纵横谈》。

 

此外,写诗常有功夫在诗外之说,读诗也是如此,需要对中国古代的典籍和文化、风俗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更贴近诗人的处境,才能读懂诗词中的典故。这方面的典籍浩如烟海,实在是太多,重点推荐《史记》、《古文观止》。

 

希望不要被长长的书单吓到,走进诗词的世界,慢慢的,自己就会了解到越来越多的诗人和作品,已经相关的学术专著或普及读物。慢慢欣赏,享受诗词和传统文化的美感,古为今用,才是最重要的。


仗剑书生


    我推荐的两本书,一本是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出版发行,2018年6月第1版由申忠信编著的《诗词格律三十三讲》。另一本是天津人民出版社发行,2016年7月第1版由王力编著的《诗词格律》。

  第一本推荐书,《诗词格律三十三讲》是申忠信同志将几十年学习研究诗词格律的体会写作而成。该书的读者对象定位在初学者,特别是对爱好诗词格律,但对格律又未完全掌握,或知之甚少,同时又苦于没有时间对诗词格律及相关知识进行全面、系统地学习的读者。本书无论是在结构安排上,重点内容的选择上,还是内容的阐述上,都从便于理解、方便记忆、适应初学者需要出发。有针对性地突出了格律知识这一重点,不涉及其他更多的相关知识。着重帮助读者学习诗词的基本格律,使所讲的知识更便于初学者理解和接受。该书在诗词格律的讲解中着重突出了以下特点:  

      首先,在结构安排上,为了使初学者更好地掌握诗词的基本格律,该书把诗词格律的基本知识分成了三十三个章节,每个章节作为一讲,着重讲一到两个知识点,结构脉络清晰明了,知识点明确精准,让读者在一开始学习时就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在内容选择上,以基本知识为重点,不涉及其他更多的相关知识,比如诗的格律,主要讲解五大要素以及五大要素在不同形式如绝句、律诗中的运用。这样就把复杂的格律变得简单化,淡化了它在人们印象中的神秘性,解决了读者在学习中觉得格律复杂、难学的畏难情绪。

    再次,在内容阐述上,一是尽量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减少或尽量不用那些联涩难懂的专业性词语。二是把 一些知识点,采取句型、格式、公式的方式展示出来,使之好理解,好记忆、好运用。也就是说,初学者在掌握了这些之后,抛开书本,也可以灵活运用。   

    该书还编选辑录的《诗韵》《词韵》《常用词谱精选》收人 《诗韵词韵速查手册》。为与其他版本区别,将《诗韵》更名为《诗韵精选》,《词韵》更名为《词林十七部韵》,《常用词谱精选》名称不变,与《中华新韵》并附录于本书之后, 以方便读者查阅。

      第二本推荐书,《诗词格律》是一本简单扼要地叙述诗词的格律,将诗词格律作为一种基本知识告诉读者的“大家小书”,该书有以下特点:

首先,将《唐诗画谱》《诗徐画谱》中的精品选作为本书的插图,是诗歌之美与绘画之美的结合,具有很高的艺术享受。    

其次,若本书所列的诗词在画谱中并无相对应的,则选择意境相通的诗词画谱作为插图。

再次,考虑到本书中有部分繁体字,因个别字简化后可能造成意义差别,故本书中繁体字保留了王力先生所用原字,未做简化处理。

近年来,喜欢古诗词的读者越来越多。笔者认为该书能够对古诗词爱好者学习提供帮助。             





葛诸亮


首先,恭喜你。现在社会喜欢古诗词的并不太多。不知道你现在是纯粹停留在喜欢看的阶段还是已经开始系统的深入学习了。很多答案给你推荐的都是各种诗词集,我想即使不推荐,你肯定也知道这些。

如果是想在这条路上发展,那光看答案是不行的,肯定需要去找老师持续的学习。

我推荐的是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书序:作文艺批评,一在能体会,二在能超脱。必须身居局中,局中人知甘苦;又须身处局外,局外人有公论。本书可以兼二者之妙。

且王国维本身也是一代文学上的大师级人物。

书中以“境界”来点评古今往来的诗词歌赋,语言简练,却处处透露着真知灼见。有点像读书的过程中做的笔记一样。

此书不能教你怎么写诗,但却可以教你怎么观诗,能看透诗的骨骼筋脉。

书的页数也不多,四五十页。只是稍微需要些文言文的功底。当然也可以选择白话本去看下。

这是我的答案。

(欢迎关注,共同在文化中寻找人生的真谛)


大额头者


1,俞陛云《诗境浅说》,(俞陛云是晚清人,

2,施蛰存《唐诗百话》

3,顾随《驼庵诗话》

4,缪钺.叶嘉莹《灵谿词说》

5,陈匪石《宋词举》

───

6,唐诗小史,罗宗强著。这是一本我一读再读的小书。如果想了解唐诗的全貌,并且了解唐诗不同时期的特点及唐诗的成就为何能成为诗歌巅峰的,这本书是非常好的选择。书不厚,文字通俗可读性极强,推荐。

7.人间词话,王国维著。这是一本我从中学读到研究生的小书,但知名度也是极高的。对文史稍有了解的人一定知道王国维的份量。我觉得这本书是初学者能得到很多启发,研究者能得到很多滋养的词学著作。薄薄一本,分条陈述,每条短的不过几十个字,哪怕带到旅途慢慢咀嚼一条,也别有风味。著名的人生三境界即由此出,何妨读下不多的全文呢?

8.唐宋词十七讲,叶嘉莹著。叶嘉莹先生有颇多著作,如果对杜甫,李商隐,陶渊明,王国维等有兴趣可以读她的专著。这本书我认为是最适合第一次阅读的先生的书。先生的书以女性独特的敏感细腻解析唐宋词的美感,特别讲究诗词中的兴发感动,可以说风格在诸家中独树一帜。

9.杜甫评传,莫砺锋。


东江河泮


《唐诗宋词》肯定是毋庸置疑的,不过我更推荐《花间集》,它是中国五代十国时期编纂的一部词集,也是文学史上的第一部文人词选集,由后蜀人赵崇祚编辑。该书收录了温庭筠、韦庄等18位花间词派诗人的经典作品,集中而典型地反映了早期词史上文人词创作的主体取向、审美情趣、体貌风格和艺术成就。



木心棉花


推荐以下四本书

俞陛云《诗境浅说》

王力《诗词格律》

赵昌平、丁如明《唐诗一百首》

袁枚《诗经集注》

若有诗词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最珍贵的一部分,很多人为之折服,在诗词的海洋里如痴如醉。千年以后的今天,史书中唐宋那一页已经泛黄,而历朝诗人留下的佳句,却变得越来越清晰。

袁行霈先生在序言中写到编辑这套丛书,有一个用意就是节省读者的时间,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知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要学的东西太多了。补习,遂成为经常的需要。如果不善于补习,东抓一把,西抓一把,今天补这,明天补那,效果未必很好。如果把读书当成吃补药,还会失去读书时应有的那份从容和快乐。这套丛书每本的篇幅都小,读者即使细细地阅读慢慢地体味,也花不了多少时间,可以充分享受读书的乐趣。如果把它们当成补药来吃也行,剂量小,吃起来方便,消化起来也容易。对于初学者《诗境浅说》这本书很有帮助。

王力的《诗词格律》,薄薄的一本,但也只有大家才能这么厚积薄发、化繁为简,文字表也是深入浅出。参考翻阅,一个小时可以读完,如果细细咀嚼,每一段都可以反复体会。

现在很多人学诗,但不学格律,其实是很不得要领的,自有格律,用合乎格律的方式吟诵,才能领会诗词独特的音韵美,这样读多了也就自然会写了。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经》是一定要读的。《唐诗一百首》也是本好书。

请坚持热爱,学诗之路不易。




诗歌子宁


1.首推《诗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共收录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在内容上共分风、雅、颂三大部分。重点推荐《国风》属于民俗歌谣之诗。它描写现实、反映现实的写作手法,是现实主义诗歌的丰碑。

2.屈原《离骚》,屈原创骚体诗,风格上语言瑰丽,驰骋想象,是浪漫主义诗歌的丰碑。

3.古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花木兰》

4.唐诗三百首,大小李杜的诗作。

5.宋词,辛弃疾、苏轼、李清照等的作品。

6.毛泽东的诗词,本人认为,毛泽东的诗词是现在诗词的巅峰之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