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陽“尖浦”的由來與“玉浦老寨門”

(來源:黃春宇 ,只做學習分享,宣傳家鄉,不出於任何商業目的,特此鳴謝原作者辛勤付出,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我們立即刪除)

揭陽“尖浦”的由來與“玉浦老寨門”


在揭陽市榕城區北門對岸,榕水之濱有一大村,名為“玉浦村”,在其老寨門石匾上楷書有“玉浦”兩個大字。但是,人們口頭中都稱之為“尖浦”,就連北門的渡口也被稱為“尖浦渡船頭”。這是什麼原因呢?

原來,“尖浦”是這個村的原名,而“玉浦”則是到清代時才改的。玉浦村原稱尖浦村,系多姓雜居的零落村圃,據傳創於宋代,以詹姓為主,故名詹圃。“詹”與“尖”潮語同音,故俗稱尖浦。明洪武二年(1370)以後,詹及其它雜姓遷徙或湮沒,為單一黃姓所取代。《揭陽縣誌》中,不管是雍正年間的,還是乾隆年間的,都稱這個村為“尖浦”,後來為何改稱“玉浦”呢?據該村長者介紹,玉浦村創建於宋代,那時村中是多個姓氏雜居之地,也包括黃姓在內。村中以詹姓人口居多,也較富裕,成為村中主姓,故此稱為“詹浦”。義為水邊,因村左處於榕江北河之濱,故用“浦”為村名。

到了明朝初年,詹浦村形勢發生了變化,有盛有衰,詹姓走向沒落,黃姓發展較快。於是,村名再用“詹浦”便無意義了。乃改為“尖浦”,同音不同字,得到村民認同,又使用三百多年。

到了清初,形勢又再變化,黃姓發展迅速,人口大增。過去人們相信風水,認為地理已為黃氏所佔,紛紛遷走,村中幾成黃氏一統。到了清乾隆七年(1747),鄉村中出了一位進士,名為黃世傑,此人才華橫溢,聲譽也佳,為官時也獲良好評價。他辭官後便在村中設館講學,培育人才,鄰里從其學者甚多,也育出了不少有用之才,很受縣尊的器重。黃世傑成名之後,便提出了改變村名的倡議。因為這時村中形勢已全變化,再稱“尖浦”實在是不合時宜,得到村民贊同後,便改為“玉浦”,取“玉”表示雅緻、尊貴、高尚,“浦”則保留,因地處榕江河邊,而且“浦”還有水順暢流入大海之義,象徵村子前途無量,大有振展之意。

清乾隆八年(1748),鄉人邑進士黃世傑改村名為“玉浦”後,寨門座西北向東南,取“紫氣東來”、“薰風自南”之吉兆。老寨門連頂高達3.6米,上一石匾中書“玉浦”二大楷書,紫色。寓書者黃世傑已紫袍官服加身,又含此寨門通往帝都之紫陌(道路)。在上側小楷七字:“乾隆八年花月立”,丹書。右下側為書者姓名:黃世傑,金字。寨門為四石柱框架,門高2米,寬1.2米,頂貼幾張“麒麟到此”紅紙,迎風飄舞,喜氣洋洋。寨門聯為:“慶祖國昌盛,祝中華萬年”,橫批為“遵古禮”。自為今人所書貼。兩旁各有8圖飾,如“竹苞松茂”“鹿鶴祿壽”等。這種以寨門為中軸線的建築,體現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門限下連石階,以通紫陌之寨道。兩邊連接寨牆,向北西延伸。寨門外有小溪流過,石板橋通行,頗有點古寨的風貌。整座古建築取材堅固、厚重、故雄峙於古名城之北隅至今260年,仍固若金湯,樂煞今人。

老寨門有橋連通內外,清溪環境,古樹(龍眼)掩映,這黃世傑故里的寨門的確是個美麗的座落,賢者芸躅,自不在話下。這個古寨門可配上下列冠首聯:“寨前千樹綠;門外一溪清。”玉浦老寨門,默默無言仰蒼天。但它卻具豐瞻意義:一是歷史悠久,迄今已越260載;二是風格獨特,講究對稱,內涵豐富,卻又視野開闊,建築藝術性較高;三是賢者芸躅,這精神世界尤其驕人。

闢寨門之黃世傑,少年時才華橫溢,頗有名氣,與鄭大進關係密切,一同被學使接見。後在邑中設館講學,為學者日眾,大多數在他栽培下成才。邑宰顧彝對他高度讚揚,與他交往甚密。這些賢者芸躅,自使玉浦寨門添輝。

玉浦村地理位置優越,得天獨厚,南臨榕江、隔岸便是縣城,北傍公路,可通興、梅、潮、汕、普,交通轉運十分方便,東、西兩岸良田沃野,是個可農、可漁,宜工、宜商的好地方。

過去,揭陽縣城北門內外,多為玉浦人營商之地,商鋪也不少是黃姓所開。北門火船頭、鎮屐街是縣城又一熱鬧繁華之地,也屬玉浦人經營範圍。在未建北河大橋之前,尖浦渡有八隻渡船,白天從早晨到深夜,絡繹不絕,都是載滿客人。所以,玉浦村雖是人多地少,有錢人在縣城開鋪經商,小本者擺攤設點,或肩挑小販,無錢者則靠勞力做工、搬運,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在揭陽農村也算為富裕之鄉。

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玉浦村人更是如魚得水,玉浦村成為工業、商業、運輸齊備的新農村,有人統計,村中外來打工者,其人數比本地居民還多得多,可見其經濟發展情況。丙申正月,有著600年曆史的玉浦村舉行了每6年才輪上一次的大型民俗文化活動。雖然過了正月十五,但是當地村民的祈福民俗活動才紛紛開始,全村一派喜氣洋洋,白天彩旗招展、鼓樂聲喧,隊伍巡遊;夜晚花燈如晝,煙花璀璨,既有傳統文化的韻味,又有現代生活的氣息,到處洋溢著村民幸福的笑臉。(黃春宇 文/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