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貨幣突然極速貶值,錢不值錢,那之前銀行貸款如房貸,這時選擇提前還款會怎麼樣?

人在心在夢在ka


如果貨幣突然極速貶值要不要提前還房貸,主要要考慮貨幣還會不會繼續貶值。分兩種情況來考慮。

一、如果貨幣繼續貶值 ,那自然不要提前還房貸。隨著貨幣快速貶值主要防止經濟崩潰,最好把手裡的錢換成生活必須品,保命要緊,可以參考解放前金圓卷的情況。

二、貨幣已經貶值到底了,沒有經濟崩潰的擔憂了。而且隨著貨幣貶值人們的名義工資會相應增加,手中的貨幣數量增加,但是銀行裡面的貸款並沒有增加,有提前還款的能力。而且隨著貨幣貶值,國家為了制止貶值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加息,可以參考現在阿根廷為了對抗貶值加息到了百分之40。到時候一百萬的貸款一年要還四十萬的利息。而你手裡的工資估計每個月有十幾萬了,在有能力保證基本生活的情況下,還是想辦法湊了錢去把銀行貸款還了吧。如果你需要錢,你還可以把房子重新抵押給銀行,而且原來價值一百萬的房子,現在價值一千萬了,你可以貸款至少五百萬出來。

所以綜上所述,如果貨幣極速貶值,最好的辦法是把錢換成資產,通過資產實現保值。


思源觀點


如果貨幣突然極速貶值,錢不值錢,那之前銀行貸款如房貸,當然不能選擇提前還款,真的出現這種情況下,錢是越來越不值錢,所有的銀行貸款都應該是越晚還款越有利,越晚還款錢更加不值錢,你還銀行的錢就減少了。如果你貸了銀行200萬元,如果貨幣貶值了50%,你再還銀行200萬的貸款,實際上你只還了100萬元。也就是說對於貸款者來說,貸幣貶值越大,貸款都就越划算。大家想過沒有,為什麼美國向全世界借款幾十萬億美元,美國還那麼富有,美國向全世界借款每年的利息只百分之二點幾,而全世界每年貨幣貶值的速度是高於百分之二點幾的,實際上美國向全世界借款,美國還是賺錢的。

另外,所有的富豪不管多有錢還是要不停地融資借款呢?越是有錢的人越喜歡融資,筆者幫許多大企業融過資,大企業融資越大,越佔便宜,如果企業發債能發一年利息百分之四點幾的企業債,表面上看起來在支付利息,實際上現在每年貨幣增加的速度每年超過8%,貨幣貶值的速度也會達到每年5%左右,企業能發行一年利息百分之四點幾的企業債,企業實際上是佔便宜的,這種情況下企業借錢越多越有利。許家印能成為中國的首富,依靠的就是敢融資。

企業在發展壯大,融資是非常重要的,解決了投融資的問題,就解決了企業發展壯大的問題,能融來資金,還能投資賺錢就是企業家。關於融資的方法,在筆者的專欄裡有詳細的乾貨分享,歡迎大家下載閱讀。所以,在貨幣貶值的情況下,還款越晚越佔便宜。

如果您認同我的觀點,請加我的關注並點贊。如果您有投資或融資的難題也歡迎從我的首頁導航條中點擊加入我的“圈子”提出,謝謝您們的支持。

p.s.有很多人問加頭條圈子和不加入圈子有哪些待遇不同?怎麼加入圈子?

答:我現在只在圈子裡回答粉絲的提問,加入皓脈投融資聯盟,為你解決投資難題和融資難題。為個人解決投資賺錢的問題,為企業解決融資問題,資本運作和產業升級問題,建立企業融資平臺。

加入圈子的方法:直接點擊這篇文章的下方“所屬圈子”即可加入。或者首先點擊到我的首頁,在導航條中最後一個是:圈子,點擊加入即可。加入後,你每天可以在“我的書架“查看更新,有問題可以及時提問,我都將免費為您解答。


金融學家宏皓教授


一直以來,持有房產都被認為是跑贏通脹的最佳投資渠道之一,而國家統計局3月9日發佈的2月份全國CPI同比上漲1.5%,連續3個月處於2以下。回顧過去1年,通脹總體來看比較可控。

可儘管官方數據來看通脹較為穩定,但實際的通脹壓力依然很大。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正持有房產,卻還在還房貸的話,需要提前還款嗎?

曾經有個這樣的故事。在民國年間,有戶人家攢了些銀元,為了多賺點錢,就把這些銀元借出去放貸收利息。到了1935年法幣發售時,人們逐漸以1:1的比例將手中的銀元兌換成法幣。然而到了1937年,由於法幣發行氾濫,出現惡性通脹,起初100元法幣可以買兩頭牛,到1948年8月時100法幣只能買到1粒大米了。原先本來想收回的利息,現在都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了。

在這個故事中,誰賺了?當然是那個借錢的人賺了。本來需要還好幾個銀元的利息,後來一粒米就搞定了。

回到現在,假如真有這種情況,那毫無疑問,房貸能貸多久貸多久,因為隨著貨幣貶值,未來債務的購買力會急劇下降。如果提前還款意味著你犧牲當下的購買力,來換得未來那微不足道的“無債一身輕”,非常不值得

當然這種惡性通脹在當前國內幾乎不太可能發生,但長期性通脹壓力一直困擾著我們,無數房奴在糾結到底需不需要提前還貸。在這裡筆者舉個身邊的例子。筆者的朋友在老家一個二三線城市買了一套房,2017年2月購房,單價10040元/平,共89平,按揭7成,房貸利率4.17%(按當時的打折利率),還款年限是20年。通過房貸計算器估算後,與他每個月在工行的月供3900元相差無幾。

這樣的話,兩口子收入負擔這月供完全沒什麼問題。但現在小孩要出生了,對於拿著二三線城市薪資的夫妻來說,未來的經濟壓力會越來越大。考慮到家裡還有一些閒餘資金,雙方父母打算湊個十來萬提前還房貸以減輕子女負擔。

在例子中,他們需要負擔的利息約297697.54元,佔到貸款總額的47.6%,接近一半。這種情況下,筆者認為:在綜合考慮家庭未來經濟壓力的情況下,提前還款是比較明智的選擇。為什麼這麼說?

假設他們父母總共湊了18萬提前還款,也就意味著貸款總額減少18萬,相當於首付相應增加至5成,考慮到2017年到現在已經還款2年,所以按照首付5成,18年還款期來計算。最終估算出的月供僅為2944.35元,相比之前的近4000元少了整整1000。

不過實際上朋友告訴我他們並沒湊到那麼多,結個婚,買個車,兩家人滿打滿算也就湊了12萬。結果後來仔細一算,月供每個月僅少了500左右,根本起不到什麼減輕負擔的作用。所以你看,提前還款到底劃不划算,還是要分情況來看的。在這個例子中,我們可以總結出:

如果你能一次性提前還款房屋總價款的20%,那麼對於你減輕未來的房貸壓力的作用是非常明顯,否則毫無意義,反而還透支了大部分購買力和現金流。

不過現在不少輿論都以通脹為由,鼓吹大家不要提前還款,勇於借貸、消費。這個觀點並非沒有道理,但這些造勢者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既然你都意識到通脹情況下可以稀釋債務,難道銀行會想不到嗎?銀行會坐等30年後,看著自己手上的房貸債權縮水嗎?銀行不是傻子,這些損失都會從你的利息中償還的,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時候房貸利息幾乎佔本金的一半,有的甚至相等,超過本金。仔細算一算,雖然我們賺到了“通脹”,把還款期拉得老長,但多付出了幾十萬的利息。實際上並沒有得太多好處,只是用它來掩蓋你自己經濟有壓力的事實罷了。

所以還是那句話,是否提前還款因人而異。不過筆者最後需要提醒一下,如果你享受的是折扣利率的話,那麼提前還款很可能無法再享受折扣利率。另外,假如你有更好的投資渠道,資金所產生的收益高於提前還款所節省的利息,或者收益率高於當下的房貸利率,那麼同樣也不建議提前還款。


小白讀財經


看樣子沒有人說的對。很簡單,貨幣極速貶值,不僅不要去提前還貸,還要到處借錢。瘋狂借錢。

因為借了不用還……例如你借了一百萬,你工資月1萬……貨幣極速貶值,一個月貶一百倍,你工資到了100萬一月………因此錢等於白借了…!

多年以前看見一個新聞,說非洲一個國家貨幣崩潰……首先是電信公司破產了……因為月初打的越洋長途,月底結賬,幾乎白打……!

最後說一句……借款是對付通脹的最佳法寶……前提是通脹率大於利率…………你要是三十年前借了1000萬,能買一條街。今天買幾套房子就有1000萬了……!

這就是借錢的都發財,存錢的都遭殃…!人人拼命工作,也就跑贏一個通脹。

注意…本人銀行信貸員20年,炒股韭菜20年。將發佈兩種內容…1,腦洞新聞…快樂生活。2,成功學內容……如有興趣,請關注。


飛刀47號


首席投資官評論員門寧:

如果貨幣突然極速貶值,錢越來越不值錢了,這時千萬不要選擇提前還款。

貨幣貶值,商品價格就會上漲。這個時候持有貨幣資產,資產會不斷縮水,相應持有貨幣負債,負債也是會不斷縮水的。

從銀行貸款買房,本身就是一種增加自己負債來購買資產的行為,這貸銀行的錢越多,負債就越多,在貨幣貶值時負債的貶值額就越大,就相當於獲得了一筆無償援助。

如果感覺不好理解,我們回看過去10年普通百姓買房的經歷。2008年的時候,美國次貸危機爆發,中國的房地產市場也受到了較大的衝擊,北京4環內不少房子的價格不到1萬元/平方米,當時買一套100平左右的房子,僅用從銀行貸幾十萬。

後來就是4萬億的刺激政策,大量的人民幣投入到市場中,房價、物價、工資都有一定幅度的上漲,而當年買房欠下的貸款,銀行並沒有理由讓購房者多還。當年感覺揹著幾十萬貸款壓力很大,每月要還幾千元,但貨幣貶值帶來的名義收入增加,使得當年的負債現在看來非常輕鬆。

因此啊,如果貨幣貶值,且貶值預期存在,我是不建議提前還款的;相反,如果有能力,我建議多貸一些出來購買各種資產。


首席投資官


貨幣突然急速貶值,錢不值錢,那就是遇到嚴重的通貨膨脹了。

通貨膨脹,是指在貨幣流通條件下,因貨幣供給大於貨幣實際需求,也即現實購買力大於產出供給,導致貨幣貶值,而引起的一段時間內物價持續而普遍地上漲現象。其實質是社會總需求大於社會總供給 (求遠大於供)。

通貨膨脹最大的表現就是:貨幣貶值,物價上漲。

案例:

假設客戶A辦理了住房按揭貸款,每月的還款額是3000元。

在遭遇了貨幣急速貶值後,貨幣的購買力下降,就像最近的“二師兄”,以前15元一斤的話,現在就上漲到了20元一斤。

那麼以前3000元可以買200斤,貨幣貶值後的購買力算現在只能150斤。

是不是可以換個角度看:

以前每月需要200斤豬肉還貸只要3000元,現在200斤就需要4000元還貸了呢?換做是你你願意提前還款麼?

提前償還房貸劃不划算?

一、且不考慮有沒有通貨膨脹造成的貨幣貶值的影響,即使是正常經濟環境下,按照等額本息還款方式或者是等額本金還款方式還款的情況下,提前還款也是不划算的。這點稍微有點經濟常識的人都是知道的。


二、貨幣急速貶值,物價上漲,購買力下降,更加不提倡提前還款。

就好像20年前辦理的房貸每月還款1000元放在那時是普通工薪家庭每月工資中不少的負擔,但是現在隨著經濟的發展,物價上漲,工人工資上漲,這時的1000元在工薪家庭所佔的比例就顯得不那麼讓人負擔不起了。


所以,綜合判斷,無論如何提前還款都是不划算的。


財經札記


貨幣極速貶值的情況下你要提前還貸款?腦抽了吧?貨幣貶值的情況下越晚還貸款越好啊!

我們不說難懂的經濟概念,就拿事例來說吧:

我花200萬買了套房,貸款100萬,30年還清。買房子的時候我一個月收入1萬。



現在貨幣突然極速貶值了,原本1塊錢的東西現在要10塊錢了,並且可預計一個月後就會漲到20塊錢,如果我還沒有失業的情況下,我的收入是不是也得極速提高呀?並不是我工作能力好給我漲工資了,而是因為貨幣貶值,還按之前的工作我就果不了了,企業也因為貨幣貶值多收入了很多錢,所以企業也有錢支付給我更高的工資。

於是我現在一個月10萬塊錢工資,並且可預計下個月很可能會漲到20萬。但實際上我的生活水平一點沒提高,甚至還下降了。

但問題來了,我之前從銀行貸款的100萬會因為貨幣極速貶值而給我增加麼?比如改成1000萬?

不會。

100萬還是100萬,貨幣怎麼貶值貸款金額是不會變的。所以以前還銀行貸款即使我不吃不喝也需要100個月,現在只需要10個月就可以,並且可預計下個月開始我只需要5個月就可以還清貸款。所以我該趕緊把錢還上?



不是,我應該儘可能完還,因為貨幣繼續貶值下去很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只要一天的收入就夠我還貸款的了。

既然可以花更少的成本還上,為什麼要現在花那麼大成本還呢?

通貨膨脹是一直存在的,我們怎麼理財也跑不贏通貨膨脹,應對通貨膨脹最好的辦法就是負債、貸款、欠別人錢。花未來的錢。


逸然決然


其實這個假設是不可能成立的,因為我們國家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強大,所以這種假設是不可能成立的。即使假設成立,你的做法根本就是錯誤的。

現在我們假設成立,錢不值錢了,也在急速的貶值。那麼我們應該把錢花出去,但是卻不是先還房貸。因為房貸合同在那裡,你按期還就可以了。如果貨幣急速貶值,你應該把自己手中的貨幣儘快出手,買黃金,買固定資產這樣才是靠譜的。你把自己的房貸還了,結果自己肯定是虧了。

其實這個只是假設的情況,這種情況根本就不可能發生。我國貨幣是由中央人民銀行發行的,並由國家進行信用保證。而我國為了穩定貨幣的匯率,儲存了大量的黃金和外匯儲備。以此對抗一些非正常的風險。

而就我國的國力來說,人民幣不可能會大幅貶值。相反的,我更加看好人民幣以後會真正的走出去,從而慢慢的升值。我們都知道中國在這20幾年來,匯率都是一直在升值。也可以看出我國的國力也慢慢的被全世界認可,真的希望能夠看到人民幣和美元平起平坐的一天。


羽軒王者


你賺了!通脹了,房價會漲。房貸還款也會漲。恭喜你,投資房產獲得了意外的收益。昨天吃飯正好和朋友聊到這個話題,我的觀點是,如果真的發生了通脹,錢不值錢了,那麼當初你買房比買理財更合適,這時你提前還款更合適。

我們來假設一個故事,小明2017年買了一套房子,價值62.5萬,首付2成12.5萬,貸款50萬,每月還款2500,這時他的工資5000元每月,雞蛋此時5塊錢一斤,也就是小明每月工資可以買1000斤雞蛋。假設之後物價水平0增長,二十年後突然發生了嚴重的通脹,貨幣急速貶值50%,也就是100塊錢的購買力只有二十年前的50元,原本5塊錢一斤的雞蛋賣到10塊錢一斤, 那麼相應的為了對抗通脹,他的工資也應該是10000元每月,也就是他的工資每月仍然可以買到10000斤雞蛋,雖然真要是通脹了,生活水平應該會有一些下降,但時代也在發展啊想想20年前物價多少, 平均工資多少,房價多少,雖然不一定同比增長,但也是同步增長吧,今天相對20年期也算錢不值錢了吧,但你的生活水平是不是也提高了?

好了,因為對抗通脹最好的方法是加息,那麼央行宣佈將4.9%的基準利率上調到9.8%,這樣導致房貸每月還款提高到了5000元,小明覺得這是個機會,選擇了提前結清,因為小明的工資已經漲到了10000,所以他有能力提前還了,這樣,有可能提前十年還清了貸款。

小明“賺到了”。時間回到2017年,手裡有12.5萬元的小明,在買房做投資,還是買理財做投資之間猶豫了,買房再租出去,投資回報率預期是5%,買理財預期回報率(長期)也是5%,最後選擇了買房,利用租金還貸款,30年後房子是自己的。

時光再穿梭回2037年,買房的小明生活水平似乎沒什麼變化,因為雖然物價上漲了50%,但工資也漲了,房價漲了,房租也漲了啊,但若當初沒買房子這些年一直投資理財,那麼資產在一夜之間就縮水50%啊。

我不是在鼓吹大家買房子,我只是給大家分析一下,一旦發生嚴重的通脹(雖然我相信我國是不會發生這樣的情況),當初買房的人可能比買理財的人更幸運。因為一旦發生通脹,對債務人有利,對債權人不利,你貸款是債務人,投資是債權人,這麼說懂了吧?


我家少帥


去如果貨幣突然急速貶值,那之前的銀行貸款選擇提前還清是可以的,因為你賺了嘛!貨幣貶值,只會讓東西更值錢。比如我們的房子,它就是漲價了。



我以前講過十年前,我們五萬塊買房子,當時工資是一千的樣子。現在房價值五十萬了。五萬放在銀行,是不可能漲到五十萬的,而對比我們的工資現在是五千,工資也並沒有漲十倍,物價更沒有漲到十倍。所以通脹是消除(減輕)債務的好方法,也就是欠債的人划算了。



而如果我們現在五十萬的房子,貸款三十萬,十年後,這個平均工資它漲到了五萬,房價五百萬了。雞蛋五百塊一斤了。

但是我們當時的房貸它還是三十萬,並沒有漲成三百萬了啊,可能我們的利息漲了,每月要負擔二萬的利息,但是,我們的工資漲到了五萬,還二萬根本毫不費力。



那個每個月要還的本金是不變的,因為是等額本息嘛,所以,我們越往後還,還是越來越划算,畢竟將來的蔥和雞蛋可能是一千塊錢一個,一千塊一根了。那麼這點利息錢還還怎麼了?

所以我們大可不必急著還款,唯有賺的錢跑不贏還的款的時候,是需要積極還款,而且必須先提前還款的。

只是這個極速貶值的事,是不可能在我國出現的,所以只能想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