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分封天下如此公平,为何天下诸侯还要群起反对?

项羽分封诸侯,或许按照项羽的性格,的确可以尽量做到公平公正,但事实上,这种公平公正,实际上是不公平不公正。

项羽分封天下如此公平,为何天下诸侯还要群起反对?

这并不难理解,同样是一百亩的土地,一个放在浙江,一个扔到西伯利亚,虽然土地数量是一样的,可被分到西伯利亚的人,一定会挑脚骂娘。这就是区别。土地是一样的,但一样的土地,有不一样的资源,而这些才是人们关心的要点。

但从土地来说,项羽的公平公正就成为空想,再从人性角度来说,项羽的公平公正,更是无法做到。因为人性都是贪婪的,而且,当人们迫于威慑力而接受自己不愿意接受的事实的时候。那么,一切公平都变成不公平。

那么,我们回到项羽的事情上来看。

第一、土地的公平性分析

项羽对于三秦地区,也就是关中平原、河西高地、蜀中这三个地方的划分,其实已经得罪了四个人,刘邦、司马欣、董翳,章邯。

对于刘邦来说,分封蜀地和汉中,虽然地域辽阔,从地图上看,可以占三秦面积的三分之二,但野心勃勃的刘邦,他更想要关中这块肥肉,而项羽这样的分封方法,让刘邦感觉到屈辱。也让刘邦失去应得的利益,他心里能好过吗?

项羽分封天下如此公平,为何天下诸侯还要群起反对?

而对于章邯而言,他获得了关中平原加陇西的土地,实际上,对于章邯来说,还算不错。可章邯的地位极其尴尬,因为他曾经投降项羽,导致二十万秦军被坑杀。而项羽又把他封在老秦人的土地上,老秦人恨不得把他剁成肉馅喂狗,于是,章邯这个雍王,实在难受的很,如此难受,都要拜项羽所赐,他当然不可能感激项羽。

董翳和司马欣两个人就更尴尬了,董翳被封在了河西高地,这是战略地位很高的地方,却不适合农耕,又直接面对强大的匈奴,在秦国的时候,虽然也控制河西高地,但有蜀中关中做后勤补给,对抗匈奴毫无压力,可如今,蜀中关中都被别人占据,项羽这招釜底抽薪,彻底让河西高地这块战略要地,成为死地。直接把董翳扔到了死地,董翳不骂项羽才怪。

至于司马欣,他的地位就更尴尬了。他被封为塞王,顾名思义,控制要塞的诸侯王。可是,自古要塞都是防御作用,自然要有保护的对象。司马欣的地盘,拥有了函谷关,潼关这样的天险,绝对是战略要地,但他保护谁?保护刘邦?章邯?顿时就会感觉到司马欣的尴尬和无奈。

项羽分封天下如此公平,为何天下诸侯还要群起反对?

三秦的土地,有的是作为防御而出现的,比如和西高地和潼关函谷关,有的是后勤性质的,比如蜀中关中。只有合在一起,才能相互呼应,发挥最大的用处,项羽却将三秦土地分割成了四份,让他们各自独立,资源整合的优势完全发挥不出来,得罪四人那还不是顺理成章。

第二、人性的分析

对于老诸侯王,项羽的分封方式,触动了所有老诸侯王的底线。首先是魏王,项羽封他西魏王,将肥沃的河南,划分给河南王,把上党土地给了魏王,一招臭棋,得罪了三个诸侯国。

诸侯过之所以要参加反秦事业,最终的目的是恢复六国的疆域,可项羽这一招,让魏国失去河南,韩国失去上党,把魏国和韩国变成了四分五裂的地域,这谁能服气。

项羽一招臭棋接着一招臭棋的下着,把赵王封到代郡,一个曾经方千里的大国变成了几百里的小国,这还不算,把原来赵国的土地,变成了张耳陈余的封地,这无疑触动赵国诸侯贵族的底线,因为张耳陈余和赵国没有半毛钱关系。

同样,对于齐国而言,项羽依旧臭棋不断,将原来齐国的土地分成了三个国家,胶东王、齐王和济北王,看似照顾了三个齐国田氏后裔,实际上,哪一个人都把自己当成齐国的正统,都想要获得齐国的全部土地,偏偏项羽极为武断的分割划分,立刻为自己树了三个敌人。

项羽分封天下如此公平,为何天下诸侯还要群起反对?

可见,项羽分封诸侯,那真是昏招迭出,得罪了秦国的降将,得罪了老诸侯国后裔,把天下划分的乱七八糟,看似照顾到了所有人,实际上出力不讨好,把所有人都得罪了。于是,一群人开始反对项羽,最终刘邦坐收渔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