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琅為兒子們邀功,卻唯獨不提二兒子,多年後康熙恍然大悟

古代的帝王要想坐穩皇位,治理好江山,那就必須要靠許多策略以及手段。例如

“封妻廕子”便是一種極為有效的政治籠絡手段。從狹義上來解釋,就是帝位對功臣的封賞,讓其子嗣繼承其爵位以及特權。

從廣義上來解釋,就是讓其族人都能享受到帝王的恩澤,效忠帝王之心更強烈。古時候,這“封妻廕子”很常見。例如,清朝康熙統治之時,施琅就得到了“封妻廕子”的待遇。

因為他成功收復了臺灣,彰顯了大清國的實力,可謂是功高勞苦。因此,康熙曾讚歎道:“立如此奇勳,必令永秉節鉞,榮華以終其身!”

施琅為兒子們邀功,卻唯獨不提二兒子,多年後康熙恍然大悟

在封賞之時,施琅也向康熙皇帝逐個介紹了自己的兒子,例如這個兒子擅長文治,適合管理州郡;那個兒子武藝高強,適合領兵作戰。康熙也很耐心的聽著,時不時讚揚兩聲。當時,旁邊還有記錄官逐一記錄。

很快,施琅介紹完自己的兒子後,眾人都產生了一個疑慮。施琅共有八個兒子,其他的都介紹完了,唯獨沒有介紹二公子,直接跳過去了,彷彿就沒有這個兒子一般。這是怎麼回事呢?為何要對二公子閉口不談呢?

當時康熙雖有疑慮,但是也沒有精力過問這些小事。而旁邊負責記錄的官員,自然也不敢斗膽問起此事。這次面聖之後,康熙也兌現了自己的諾言,施琅的幾個兒子都得到了很好的安置。

施琅為兒子們邀功,卻唯獨不提二兒子,多年後康熙恍然大悟

到了康熙二十七年,一位名為施世綸的泰州知府引起了康熙的注意。這聽起來就很怪異了,一位小小的知府,又如何能入得了康熙的法眼呢?到底發生了什麼?

其實是施世綸懲治了欽差的隨從,雖然只是個隨從,但卻是跟隨於欽差大人的,這就要另當別論了。當時淮安遭水災襲擊,康熙對此非常重視,特意指派了欽差前去監督河壩的修繕。

而現在,施世綸卻公然懲處了欽差的隨從,這是對欽差大人的藐視,更是對康熙皇帝的挑戰!收到這個消息後,康熙大吃一驚。畢竟,這麼多年來還從沒有敢這樣冒犯天子的權威,於是立刻著手讓人去徹查此事。

施琅為兒子們邀功,卻唯獨不提二兒子,多年後康熙恍然大悟

不過,這個調查結果更讓康熙意外,也對施世綸改變了看法。那些同行的隨從仗勢欺人,一路之下威脅勒索了許多百姓,惹得民眾憤怒不已,但卻是敢怒不敢言。

而那些地方的官吏,也不敢招惹,生怕得罪他們背後的主人,欽差大人。唯獨泰州知府施世綸敢怒敢言,並且嚴懲了這些隨從,為民討回了公道。

眾所周知,康熙帝也算一位明君聖主,自然不會為了面子之事而濫殺無辜。康熙不但沒有降罪於他,反而對他頗為欣賞。

不過,此時康熙並未將施世綸與施琅聯繫起來,之前施琅向康熙介紹兒子之時並未提到這個名字。

施琅為兒子們邀功,卻唯獨不提二兒子,多年後康熙恍然大悟

康熙三十五年時,施琅去世。此時,施世綸任江寧知府,他向吏部請求“丁憂”。直到這時,康熙才悟到,原來這施世綸就是施琅未曾提及的二兒子。康熙剛猜測到此事,又收到了江南江西總督範承勳的來信。

這範承勳乃是施世綸的上級,此番來信也是為了肯定施世綸的功績,並說道:“施世綸任職期間,深得百姓愛戴,他請求丁憂,而百姓卻希望他能在任上守孝,而且還有上萬人跪著請求他不要離開。”

原來施世綸不僅公正廉明,還是這等好官,更加引起了康熙的興趣,派人密切關注施世綸的行事。施世綸丁憂期間,康熙想調他為蘇州知府,但是施世綸堅持自己的想法,拒絕了聖意。

施琅為兒子們邀功,卻唯獨不提二兒子,多年後康熙恍然大悟

三年之後,施世綸才重回官場,被授予了江南淮徐道一職,之後施世綸又因功被升為了湖南布政使。在清朝時期,“布政使”乃是二品官員,負責一省的財政、民政之事。

通常來說,一個省的稅賦情況,也體現出了這個省布政使的政績。施世綸任湖南布政使之後,立馬大刀闊斧進行了改革,廢掉了先前不合理的徭費。一段時間之後,施世綸又決定減免一些稅賦。

這個措施一執行,立馬贏得了湖南百姓的稱讚。人們口口相傳,歌頌施世綸大人的功績,還要為他立石碑,以此紀念他的功績。

施琅為兒子們邀功,卻唯獨不提二兒子,多年後康熙恍然大悟

施世綸確實是一個精明能幹的治世能臣,深得康熙的讚賞。後來,施世綸又相繼升任安徽布政使、順天府府尹以及雲南巡撫,官位越做越大,但施世綸一直不忘初心,堅持做父母官,為廣大人民謀福祉。

最終,施世綸升為了漕運總督一職。這一職位油水很多,是很多人羨慕不已的職業。因為沒有那麼煩人的瑣碎之事,卻有滾滾財富而來。試問,這樣的職位何人不愛呢?

不過,施世綸卻並沒有將重心放在貪財上。因為施世綸志不在此,不願與貪官之輩同流合汙。在任期間,施世綸大膽的進行改革,廢除了一系列不利於民的弊政,同時嚴處貪官汙吏,稅收如數上交,分文未貪。

因施世綸的治理有方,西北地區的糧草也得到了保障。可謂是一處得利,利及四方。

施琅為兒子們邀功,卻唯獨不提二兒子,多年後康熙恍然大悟

不過,大多數清廉之官卻是沒能享到清福。施世綸也是如此,最終倒在了崗位上,因操勞過度而逝。施世綸去世之後,康熙也是深感惋惜,大清國失去了一位賢良的助手。

回想起當初與施琅的對話,康熙終於領悟到了施琅的意思。當初之所以沒有介紹二兒子施世綸,是因為施琅相信施世綸的實力,這個兒子是最令他放心的,不用特殊照顧,他仍然能大放光彩。

而施琅的信心也不是無中生有的,最終他的預料都實現了。施世綸確實能力出眾,不靠父親的推薦也贏得了康熙的好評,而且深受世人愛戴。各位,現在你們應該也明白了施琅對二兒子隻字不提的原因了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製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