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鎮扼水路要塞為古代揭陽要地,有未置揭陽縣,先有竹圍嚴之說

霖磐鎮,位於揭陽產業轉移工業園中部,背倚北麓山脈,南臨榕江南河,境內地勢平坦,水系發達,土壤肥沃,素有“嶺南水鄉”、“魚米之鄉”、“文化之鄉”、“華僑之鄉”、“龍舟之鄉”的美稱,東以德橋河與月城鎮為鄰,西接白塔鎮,南隔榕江南河與普寧市南溪鎮、榕城區梅雲街道相望,北連桂嶺鎮。

這個鎮扼水路要塞為古代揭陽要地,有未置揭陽縣,先有竹圍嚴之說


霖磐歷史悠久,早在原始社會晚期,南塘山就有先民在這裡辛勤勞動,繁衍生殖。北宋時期,這裡人口逐漸增加,經濟有所發展,故有“未置揭陽縣,先有竹圍嚴”之說。現有居民的祖先,多為南宋晚期、元初、明代相繼到此定居。

南宋八年(1138)起,霖磐地區為揭陽縣所轄;明、清時期隸屬揭陽縣霖田都蛟龍局和磐溪都中約局轄。民國時期為揭陽縣第三區蛟龍鄉和第一區(曾為第八區)磐桂鄉共轄。

這個鎮扼水路要塞為古代揭陽要地,有未置揭陽縣,先有竹圍嚴之說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屬磐西區轄。1950年7月並歸磐嶺區轄,1951年5月拆為磐西區轄(後曾改稱第九區、第八區),1957年1月撤區建鄉,1958年又並歸磐西鄉轄,同年冬又合併為磐嶺人民公社。1959年9月拆為磐西人民公社,1961年春又重新拆為霖磐人民公社建制。1983年冬,廢公社體制改稱霖磐區公所。1991年12月揭東建縣,為揭東縣所轄。2013年3月,揭東撤縣建區,霖磐鎮劃入藍城區管轄。2016年12月為揭陽產業轉移工業園(原藍城區)管轄。數百年來,歷練滄桑,幾經沿革,祖輩先賢,勵精圖治,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物質和文化財富。

霖磐扼水路交通要塞,自古為揭陽軍事要地之一。同時,霖磐溪港環繞,土壤肥沃,物產豐富,文化興盛,華僑眾多,素有“嶺南水鄉”、“魚米之鄉”、“文化之鄉”、“華僑之鄉”、“龍舟之鄉”的美稱。歷代商賈發達,人文鼎盛,現代有潮汕著名國畫家劉昌潮、汕頭特區首任書記劉峰、泰國“塑料大王”陳卓豪等;文物古蹟有桂林大宗祠、將軍第、西龍天后古廟、桂林革命烈士紀念碑等,可謂“人傑地靈”。

這個鎮扼水路要塞為古代揭陽要地,有未置揭陽縣,先有竹圍嚴之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