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宗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小猫咪怕老鼠


张宗昌是民国时期一个非常有个性的军阀,他被称为三不知将军,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兵马,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女人,也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钱。


在直奉战争期间,张宗昌俘虏了西北军将领郑金声,为了庆祝自己的胜利,张宗昌决定将郑金声枪毙。民国时期很少有人杀死战败的军阀,大部分军阀在俘虏敌人后,往往会把对方礼送出境。张宗昌的这一做法遭到了大部分的反对,但是一向独断的张宗昌没有听从幕僚的一件,仍然杀死了郑金声。

张宗昌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一决定,竟然给自己引来了杀身之祸。国民革命军北伐时期,张宗昌丢失了地盘,被迫流亡到了日本。


九一八事变之后,由于张宗昌属于奉系军阀,张学良担心张宗昌会被日本人利用,抢先邀请张宗昌回国发展。张宗昌虽然没有文化,但是也知道做汉奸的坏处,在张学良的邀请下,张宗昌最终在1932年回到了国内。

张宗昌回国后,张学良准备给他安排个职位,让他能够重整旗鼓。当时张宗昌的旧部都在山东,听到张宗昌回来的消息后,时任山东省主席的韩复榘非常的担心。后来在张学良等人的协调下,张宗昌和韩复榘在山东见面,两个人刚刚见面的时候谈的比较投机。


但是张宗昌依仗着自己资格老,悍然以大哥的身份自居。而且在谈话的时候,张宗昌表示自己的旧部都在山东,只要自己振臂一呼,立刻就能拉拢一帮人为自己卖命。

张宗昌重出江湖,也引起了郑金声后人的注意,结果在张宗昌准备离开山东的时候,郑金声的后人在火车站袭击了张宗昌。张宗昌半生戎马,假如他随身携带枪支,必然能够躲过一劫。


然而这次张宗昌恰好没有携带佩枪,他大声呼救逃跑,郑金声的后人在后面穷追不舍。火车站的卫兵反应迟钝,张宗昌一直跑了很远,才被刺客击杀。张宗昌被杀死后,郑金声的后人当场表明身份,随后被赶来的卫兵带走。

张宗昌被杀后,民国的主流舆论都偏向于郑继成,郑金声的后人郑继成一时间成为了英雄。在张宗昌遇刺一个月后,郑继成被象征性的判刑,随即便被国民政府特赦。


在张宗昌被刺杀的时候,郑继成的官职是地方参议,在刺杀张宗昌后,郑继成升任察绥靖公署参议,后来又被保送到中央军校深造。

从表面上来看,国民政府是因为郑继成为叔叔报仇,法外开恩特赦了郑继成。但是这件事远没有那么简单,张宗昌得罪的人非常多,他杀死郑金声得罪了冯玉祥和韩复榘等人,在1932年的时候,冯玉祥的西北军非常强盛,完全可以除掉张宗昌。


而且张宗昌还得罪了国民政府,蒋介石的拜把兄弟陈其美被张宗昌杀害,陈其美的侄子是陈立夫和陈果夫,这些人都能够轻易除掉张宗昌。郑继成杀死张宗昌被释放,主要是因为他背后的人比较厉害。


小婉观史


民国的大小军阀里,张宗昌是名声最烂的一位。他好色贪财,沉醉权利。人称“三不知将军”,不知道自己多少兵,不知道自己多少钱,不知道自己多少姨太太。


1925年到1926年,是张宗昌一生最得意的日子,很多土匪投靠他,张宗昌是来者不拒。他每次土匪来投,他就会问别人有多少人,人家说一千,他就加个团, 人家说一万,他就加个师。张宗昌人马不停增加,却是一半糊涂账。有人问他的人马到底是多少?他楞半天说:“我不知道。”

张宗昌主政山东时,公开走私、贩毒,巧立名目,收取老百姓各种税费,大肆收刮民脂民膏。只要能赚钱,办法都被他想遍了。从来没有那个军阀如此厚颜无耻。所以他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钱,合情合理。


张宗昌最大的爱好就是女人。不管到什么地方,他第一件事就是逛窑子,有时候打仗都会去。窑子去多了,姨太太也就多。有时候今天娶一个,明天又娶一个。要是打了败仗,他一撒溜,姨太太就不管了。时间一长,张宗昌自己都不知道娶了多少姨太太。

张宗昌原配贾氏,两人是父母定亲,没什么感情。1916年在南京,有人行刺张宗昌,他没事,贾氏却遇刺身亡。

大太太袁氏,是张宗昌闯关东时成的亲。后来张宗昌又与袁氏的妹妹苟且,两姐妹反目成仇。张宗昌也不管那些,干脆把妹妹也纳为小妾。

1920年张宗昌有段时间挺闲,他就天天逛窑子,不想收获挺大,连娶5个姨太太。他也不是真喜欢,就是想体会有钱人的生活,娶了后也不怎么管人家。这5个姨太太就是三、四、五、六、七太太。这5个姨太太在张府存了一些钱后,先后求张宗昌要离开他,另嫁他人。张宗昌也好说话,大手一挥,全部允许。

八姨太有点来历,朝鲜人,名叫安淑仪,是安重根的侄女。娴淑漂亮,很善良。张宗昌死后没有经济来源,生活非常困难,在贫病交加中去世。

最好笑的是十一姨太。张宗昌27岁的时候,偶尔路过她家,十一姨太父亲看上了张宗昌,说要把女儿嫁给他,张宗昌一看十一姨太,撒腿就跑,边跑边喊:“我的娘也,长这么大,从来没有见过这么难看的女人。”


十一姨太父亲也不管,把女儿送到张宗昌家门口,声称张宗昌与这个丑闺女同过床,转身就走了。张宗昌没奈何,只好纳为十一姨太太。

张宗昌生性风流,姨太太多不胜数。在那个苦难年代,这些可怜的姨太太不过是中国社会的投影。现在看来荒唐可笑,在当时确实真实的历史。

另附张宗昌打油诗一首:好个蓬莱阁,他妈真不错。神仙能到的,俺也坐一坐。


铁马冰河戍轮台


就像林语堂对张宗昌的评价:“我们的狗肉将军死了,封建中国又死了一个显著而传奇的人物。他是所有封建统治者中最显著,最传奇的,直率到不顾羞耻的一个”。


贪财好色

张宗昌贪财,好色,而且不加掩饰。他直率的让人感觉到有些天真。张被称为三不知将军,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钱,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兵,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姨太太。

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姨太太很好理解,有名分的就有二十多个,无名无份的就数不清了。张宗昌打入江苏之后,孙传芳为了拉拢他把上海所有的妓院,赌场都包起来供他玩乐。而且还有白俄罗斯女人。他手下也有一支白俄军队。


糊里糊涂

不知道有多少兵就是个糊涂账了,他也不在乎名声。什么流氓土匪了,只要投靠他都可以。什么时候想离开也不挽留。有一次有一伙土匪投靠他,向他要军饷。他大笔一挥给了一万大洋,土匪加了一笔成了十万。后来他还说还好你只加了一笔,要是再加还拿不出来了呢,也不在意。不过倒是不少人觉得他仗义来投靠他。

因为这个他的名声太坏,到哪都不待见他。投靠冯国璋,冯让他做了炮灰。投靠曹琨,但是吴佩孚因为他的军队匪气太重不待见他。投靠张作霖,张宗昌在自己辖区种鸦片。引起奉系各部不满,张作霖也想解散他的部队。张作霖派郭松龄以视察为由准备撤了他,后来他死缠烂打,甚至叫郭父亲了,所以没有撤掉。

致命的天真

直率到不顾廉耻不但毁了他的名声,而且还要了他的命。韩复渠主政山东期间,张曾和韩喝酒说山东尽是他的部下。只要他振臂一呼,就能拉起一支队伍。韩表面上不在意,暗地里已经策划除掉他了。后来他在济南火车站被枪杀。

另外,张还是一个著名的诗人。当然这个著名就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了。摘抄一首《笑刘邦》

听说项羽力拔山,吓得刘邦就要窜。不是俺家小张良,奶奶早已回沛县。


渔耕樵读


导言:有一家报纸给张宗昌一生作了个“自画像”,在最后该报纸结案陈词说:方其督鲁之年,捐输之重,全省饮泣。以人民卖儿卖女之钱,供督办放荡淫昏之乐,世间不平事,宁有逾此?可见在张宗昌的治下,山东百姓遭到其横征暴敛,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述说起来是无尽是泪水。

三不知将军

该报纸列举张宗昌“罪状”,大抵可分为三点:

1、其生活之豪华,起居无节度,公私财用之不分,实足旧式军阀最恶之典型,一时影响于军纪风纪,与社会风习;

2、大抵张氏盛时,兵则多多益善,而饷之有无不问焉;

3、滕妾之多,与兵之无数可稽相等;

说的是,张宗昌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钱,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兵,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女人,很好诠释了"三不知将军”的内涵。

政治投机者

与同时代许多军阀一样,原籍山东掖县的张宗昌,出身贫寒,15岁前是个放牛娃,因牛丢失,遭到地主鞭打而来到了东北。以其仪表堂堂,精通武艺,擅使枪法,最重要的是有一套见碟下菜的说话功夫,很快在混上了海参崴华商总会门警头目,借着东风,投身山东民军都督胡瑛治下,任光复军骑兵团长。

不久,光复军兵败,张宗昌转投北洋军阀,受到冯国璋的青睐,出任其手下军官教育团团长,在派出心腹成功刺杀陈其美后,冯国璋将张宗昌视为心腹,1921年,提升其为暂编陆军一师师长。但不久北洋军阀内讧,暂编陆军一师被消灭,张宗昌又以八个金仙寿桃作为贺礼,准备投靠曹锟,但受到吴佩孚的抵制(曹锟手下三师师长),只好作罢,一怒之下,北上投靠了张作霖。

很快在平定高、卢之乱中立下头功,加上收编从俄国窜入的白俄军,张宗昌部队已过万,迅速成为奉系军阀中的实力派,此后第二次直奉战争,又收编了直系四个旅,部队达到了9万。张宗昌也成“奉皖之争”中的受益者,在1925年成为了山东督军。

鱼肉乡里

张宗昌荣归故里,并未造福桑梓,相反是横征暴敛,从上述报纸描述中可见一斑,具体表现:

1、增加赋税。山东田赋惯例:每一两,征收两元两角;张宗昌到任后,变成每一两,征收四元四角,后又增加至八元八角。如此,山东一省的田赋,由1000多万变成了5000多万。但仍不足够张宗昌挥霍,为此又加征了牛捐、狗捐、烧煤捐、铁路货捐等诸多苛捐杂税,体现在了百姓的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2、发行军用票。军用票本身不具有货币的价值,只是张宗昌强征军费的手段。凡是其所部所到之处,士兵常常以军用票购买价钱很低的商品,强令以现大洋找给所剩款项。更有甚者,以军用票购得大宗商品出售,赚取现大洋,对于拒用者,将以军法从事。而军用票在百姓手中形同废纸,此举无异于打劫;

3、借祝贺敛财。张宗昌借助父母、本人的“三大寿”,后母、原配、姨太太的"三小寿”以及府邸落成之机,强令达官贵人送名贵贺礼;

以此满足自己的极端奢靡的生活,搞得山东“十室九空”,怨声载道。百姓背地里痛骂:也有葱、也有蒜,锅里煮着张督办;也有蒜、也有姜,锅里煮着张宗昌

放浪形骸

张宗昌的“三不知”之一便是不知道自己的女人有多少。姨太太中,除了陈氏是其东北担任门警之时所娶之外,其余皆为张宗昌步入军旅所纳。所纳形势多种多样,有靠着重金赎买的,有派手下绑架而来的,还有强令手下将妻妾上“缴”,可谓是层出不穷,不择手段。张宗昌充分发挥奇思妙想,很可能以小妾的原籍加以区分“三宫六院”为:杭州夫人、苏州夫人,高丽太太、日本太太........真可谓是满园春色。

至于说张宗昌有几房姨太太,众说纷纭,有说30多位的,有说40多位的。比较可靠的是27位,因为济南有位唱评戏的女伶朱宝霞,曾自称是张的第27房姨太太,也是最后一位。要说是最受宠的是四太太亚仙,张宗昌也差点因其吃了官司。

说话在逃亡日本期间,原北洋政府海军次长温树德上门拜会。温树德呢,出身书香门第,儒雅的形象与张形成了鲜明对比,与亚仙是相见恨晚,此后背着张频频幽会。事情败露,一次张宗昌随手射击鱼池中的金鱼,以显示枪法,同时也借以警告温树德。但余情未了,回国前有鉴于此前的警告,温树德约上金宪开、李祖望同往张府辞行。但亚仙送客时的风骚笑声,引得张宗昌怒火中烧,拔枪射击,不想中弹的是金宪开。后经过多方疏通,才以罚金了事。

附庸风雅

要说稍微有趣的是其附庸风雅。张宗昌胸无点墨,又想学点文化了装点门面。于是聘请清末状元王寿彭出任教育厅厅长,同时拜其为师。但张本人并不用功,浅尝辄止,小时候又只上过几天私塾,由此也决定了上限。从张宗昌本人《效坤诗抄》的几首诗,可见其粗鄙犷放的真实风貌:

咏泰山

远看泰山黑乎乎,

上头细来下头粗,

若把泰山倒过来,

下头细来上头粗。

改写“大风歌”

大炮开兮轰他娘!

威加海内兮回家乡!

数英雄兮张宗昌!

安得巨鲸兮吞扶桑!

咏闪电

忽然天上一火镰,

好似玉皇要抽烟,

如果玉皇不抽烟,

为何又是一火镰。

结语

张宗昌是旧式军阀的典型,所谓吃得开,也为一时之人物,反面人物,也在其坚持了“有奶就是娘”的原则,不仅在军阀混战中左右逢源,甚至收受日本人的好处,镇压工人运动,才能扶摇直上。从张宗昌被人暗杀之后,无人肯替其收尸的局面,可见其给广大百姓造成了极大的苦痛,不得人心。

各位看官,不知道您,怎么看?


公子霜尘


最能体现一个人在人们心中究竟是哪种形象的,大概就是这个人死后人们的反应了。

1932年,山东土皇帝张宗昌死后,第一个公开给反应的是作家林语堂。

林语堂在他的公开发表的文章中这样讲述张宗昌的死:

“狗肉将军张宗昌死了,我为他而惋惜,我为他的母亲惋惜,我也为他死后留下的十六个和生前离去的六十四个小妾惋惜。”

林语堂的这段文字,直击张宗昌“三不知”(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钱,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姨太太,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兵)中的第二不知:不知姨太太。


也正是因为林语堂的这篇文章,张宗昌“狗肉将军”的“美名”开始四散开来。

如果说林语堂的文章是张宗昌“狗肉将军”之名的起因,那么,张宗昌之死便应该算是他“狗肉将军”之名的佐证了。

1928年,在蒋介石和张学良的两面夹击之下,张宗昌大败,携残兵逃亡日本,并在这里躲了4年。1932年,张宗昌以扫墓为名回到山东,打算发动旧部东山再起,干掉时任山东省主席的韩复渠,重新做山东的“土皇帝”。

按理说,张宗昌偷偷回山东的事情没有人知道,可是天下岂有不透风的墙?这位将山东搜刮的民穷财尽的恶魔,在商议完大事之后,就准备逃到日本。可惜事不凑巧,张宗昌前脚走到济南车站,下一秒,就被刺客当场开枪打死。

由于在山东的名声太差,张宗昌的尸体就躺在火车站,没有一个人来替他收尸;甚至连棺材铺老板,都不愿意卖棺材给他,可见其不得人心之甚。能把山东省主席当成这个样子,也算是张宗昌人生的一大“功绩”吧。

能和普通老百姓过意不去的,无非就是赋税徭役;在民国那个乱世,不想服徭役的话,老百姓有的是办法应对。真正让山东老百姓怨声载道的,是张宗昌在这里敲骨吸髓式的赋税。



一般的土皇帝敛财,无非是针对老百姓薅羊毛。张宗昌能算一般的土皇帝吗?连林语堂都说他是当代“最封建最不顾羞耻”的统治者,张将军薅羊毛的范围,不仅覆盖所有普通老百姓,还包括商人、官吏、士兵、甚至包括前清逊帝溥仪。

关键是,一般人敛财,总要有散财的地方吧?连军饷都从不发放,实在不明白张宗昌还有什么地方可以花钱。在1928年的夹击之下,张宗昌为了鼓舞士气(其实是想让士兵挡枪子),迫不得已发了一次军饷。可是没有人知道他具体发了多少钱,因为这批军饷经过层层盘剥到士兵手中时,一个兵只剩了5毛钱。

张宗昌不是有“三不知”吗?因为实在是太能敛财了,赚了多少钱,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对士兵又如此苛刻,手底下人来了就走,跟流水席似的,可不就是不知兵多少吗?

如果不知钱粮与兵马,只能说明这个人贪。

可是张宗昌还特别喜欢女人,尤其是下属的女人,但有看上的,就给娶回家。下属一波波地走马上任,张宗昌也就经常纳小妾。当然了,张宗昌自己是没心思去统计娶了多少小妾的,于是林语堂便帮他统计了一下,一共八十个,比皇上都多。

“狗肉将军”的外号又是怎么来的呢?话说在张宗昌特别喜欢打牌,尤其是喜欢和下属打牌,如果光打牌倒也没什么,关键是这货牌品太差:输了不给钱,赢了就要钱,这谁愿意跟他打呀!如此一来,下属和张宗昌的关系就闹得很僵。


林语堂得知张宗昌的这一“癖好”之后,便给它娶了个“狗肉将军”的外号。因为林语堂是广东人,广东那边称打牌为“吃狗肉”,由此便在张宗昌遇刺身亡之后,来了一发黑色幽默。

上不得民意、下难安军心,中间还得罪了一帮幕僚,这种人还怎么混?赋税本就让山东人痛不聊生了,他还雇了一帮白俄流氓军队,专门用来烧杀抢掠!张宗昌在山东当了不到三年的土皇帝,直接使得数百万山东人“闯关东”。

能如此敛财的,张宗昌必然也会得罪无数人。

1932年,张宗昌再次回到山东时,早就被韩复渠的特务发现。在韩复渠的特意安排下,一个名叫郑继成的人前来刺杀张宗昌。当张宗昌的汽车到火车站时,郑继成便把手枪瞄准了这个杀父(他的叔父郑金生被张宗昌枪毙了)仇人,当他还没踏入火车站的大门,便听到几声枪响,当场倒下。


突如其来的枪击案,将火车站的来往旅客吓得四散;就在这时,人群中不知谁高声喊道:“张宗昌被人打死了!”

这声高喊后,四散的人群竟然都又围了过来,他们围过来后不是看热闹而是:破口谩骂这个给他们造成无尽痛苦的“土皇帝”。

此间,趁着慌乱,郑继成也逃之夭夭了。

而当时的“管事”韩复渠的反应也非常诡异:他只表示要彻查此事,就没再过问了,也因此张宗昌死因真相最后也不了了之了。

“早晨我走进办公室,告诉同事这个重大消息,大家都微笑了,这表明每个人对他都友爱的。没有一个人会憎恨他,而且也没有一个人能憎恨他。”

在张宗昌的悼文的最后一段,林语堂如是说道。

林语堂的幽默颜色很深:尽管无数的中国人仍旧处于水深火热,可是对于这个施恶多端的恶魔的死,大家都还报以友好而崇高的微笑,目送他下无间地狱。


记者李满


张宗昌是一个军人、军阀,其实他还有鲜为人知的一面,他还是一个业余诗人!

发迹后,张宗昌还是十分好学的,为此他聘请了前清学士来教他读书识字,不久,张宗昌认为自己学的差不多了,开始模仿写诗,并且还出了诗集,其部下士兵人手分发一本。我们摘选几首张大帅的诗来欣赏。

《游泰山》

远看泰山黑乎乎,

上头细来下头粗。

如把泰山倒过来,

下头细来上头粗。

虽然并不怎么高明,但是意思还是对的,一首大实话的诗。

《求雨》

玉皇爷爷也姓张,

为啥为难俺张宗昌?

三天之内不下雨,

先扒龙皇庙,再用大炮轰你娘!

手里有大炮,玉皇大帝也不怕,张大帅太横了!

《趵突泉》

趵突泉,泉突趵,

三个眼子一般粗。

三股水,光咕嘟,

咕嘟咕嘟光咕嘟。

这首诗里张大帅生动地描述了趵突泉的生态特征。

我们普通人碰到下雨打雷闪电时,可能会被吓一跳,人家张大帅却为闪电作了一首诗,名字就叫咏闪电。

《咏闪电》

忽见天上一火镰,

疑是玉皇要抽烟。

如果玉皇不抽烟,

为何又是一火镰?

这首诗作者肯定了玉皇大帝是一个烟民,并对怀疑者作出了提问:如果玉皇不抽烟,为何又是一火镰?

张宗昌一生作诗无数,哪能少了男女间的作品。他一生妻妾成群,但是逛窑子找娼妓也是他一大爱好,每次碰到心仪对象便把对方买下,置一宅子供养起来,方便自己随时过来享乐。可是他逛的窑子越来越多,买的女人越来越多,以至于把前面买的女人都忘记了,那些女人断了财路,本就是娼妓出身的他们便又开始卖身。当时济南城内嫖客们常说:走逛窑子去,玩张宗昌老婆去。有的女人在被他包养期间,怀了他的孩子,生下来后前来相认。当时又没有医疗条件亲自测试,张宗昌甚是苦恼,于是写了一首诗,这首诗里充分体现了张大帅对孩子是否是自己亲生的质疑。

《无题》

要问女人有几何?

俺也不知多少个。

昨天一孩叫俺爹,

不知他娘是哪个?

啧啧,张大帅诗句通俗易懂,老少咸宜,放到现在不失为一个好的段子手,做一个脱口秀演员绰绰有余啊,被军事拖累了啊,最终死于非命!如果晚生几十年,很可能是脱口秀大师了。


南集仙翁


张宗昌生于清末1881年春天光绪七年,山东掖县今莱州人,绰号“狗肉将军”(因为喜欢赌博,当地人称赌博为吃狗肉,所以叫狗肉将军)、“长腿将军”(身材高达,贪生怕死跑得快)、“三不知将军(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姨太太,不知道自己多少条枪,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钱)”、“五毒大将军”、“张三多(意思是钱多孩子多老婆多)”等,奉系军阀头目之一。又称“混世魔王”,足见其人劣迹斑斑,罪恶满盈。


小时候家里贫穷,没上过什么学校,青年时期整天浑浑噩噩,无所事事,祸害乡里,后来就投身绿林上山立了山头,想效仿宋朝的梁山好汉。随着清朝的灭亡,革命政府的成立,张宗昌也好像看到了历史的洪流,于是张宗昌拥立新政府弄了个小差事,也算是正规军了吧。随着东北王张作霖的实力越来越大,张宗昌于是投奔了张作霖,由于个人很有能力会钻营取巧,又心狠手辣,很快得到了张作霖的赏识,成为了张作霖的干弟弟,

(上图左为张作霖,中间为张宗昌)
不过很快被日本人拉拢过去经常为日本人卖命,和日本人一起镇压了青岛工人起义,制造了青岛惨案。

这样一个作恶多端的人,自然让饱受其苦的人民痛恨。当时山东人民就曾经编了一首歌谣讽刺张宗昌:“张督办,坐济南,也要银子也要钱。鸡纳税来狗纳捐,谁要不服把眼剜。”足见张宗昌有多么不得人心。后来被仇人枪杀后,由于民愤很大,没有人替他收尸,连卖棺材的都不卖给他。


A生活记忆


张宗昌,在那个军阀割据的时代,应该算作一位枭雄。后世,人们给予这位将军诸多外号头衔,如“狗肉将军”“长腿将军”“三不知将军”“五毒大将军”等。基本不太正面,不过翻看他的履历,张宗昌是一个用现在的话来说的“草根逆袭”的典型。

1、闯关东

张宗昌,字效坤,1882年3月4日出生在山东掖县(今莱州市)。由于家庭贫困,少年的张宗昌经常衣食无着,饱尝挨饿受冻之苦。为了生存,他加入了闯关东的大潮,凭借重义轻利、宽厚大气的性格,得到了不少东北工友的拥戴。张宗昌对语言也有些天赋,和俄国人打交道不久就学会了一口流利的俄语。因为有语言的优势,他被派往西伯利亚担任中国工人的工头。在那种恶劣的环境中,他成了一名出色的猎人,练就了精准的枪法。正是有了年少时期的这些努力,才为他日后成为一代枭雄打下了基础。

2、加入革命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张宗昌也拉起了几百人的队伍投身到了这场革命当中。他首先南下投靠了陈其美,不久他又意识到革命军实力不如袁世凯,于是阵前倒戈去投靠张勋。经过张勋介绍,他在冯国璋的手下当了一名副官。为尽快地得到提升,他又为冯国璋杀了自己的第一任长官陈其美,也因此得罪了蒋介石,为自己堵死了最后的退路。因此一度成为冯大总统的侍从武官长,后来又调任江苏第六混成旅的旅长。他率兵入湘,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得以升任陆军暂编一师的师长。

不过,当时张宗昌的势力相对比较小,但他对局势的预估却很准确,不久,他就投靠了奉系张作霖麾下,凭借自己曾经在东北的人脉,张作霖任命他为吉林省防军第三旅旅长兼吉林省绥宁镇守使。这样,张宗昌有了一块立足之地。后来他还收编了一部分的白俄士兵,拥有了超过10万的部队。

3、人生巅峰

第二次直奉战争成就了张宗昌,1924年10月,战争开始,张宗昌作为急先锋一路上势如破竹,加上冯玉祥倒戈,奉系最终取得了对中国北方的控制权。1925年年初,张宗昌任苏皖鲁剿匪司令。4月任山东军务督办。7月兼任山东省省长。1926年年初,任直鲁联军总司令。至此,张宗昌到达了他人生权力的巅峰,也完成了从一个草根平民到民国大帅的人生传奇。

4、附庸风雅

张宗昌立下赫赫战功之后,难免会飘飘然。而幼儿失学的他却对中国文化十分感兴趣,甚至恢复孔学,大兴教育。而最著名的就是“诗人”张宗昌留下的一首首让人啼笑皆非的诗作:

游泰山

远看泰山黑乎乎,上头细来下头粗。

如把泰山倒过来,下头细来上头粗。

大明湖

大明湖,明湖大,大明湖里有荷花,

荷花上面有蛤蟆,一戳一蹦跶。

游趵突泉

趵突泉,泉趵突,

三个眼子一般粗,

三股水,光咕嘟,

咕嘟咕嘟光咕嘟。

求雨

玉皇爷爷也姓张,为啥为难俺张宗昌?

三天之内不下雨,先扒龙皇庙,

再用大炮轰你娘。

破冰歌

看见地上一条缝,灌上凉水就上冻。

如果不是冻化了,谁知这里有条缝。

咏雪

什么东西天上飞,东一堆来西一堆。

莫非玉皇盖金殿,筛石灰呀筛石灰。

这位大帅的诗作可能连打油诗都算不上,但也颇有些趣味。

5、为情而死

1926年,蒋介石开始北伐,坐拥山东的张宗昌成为了首要目标,很多旧军阀加入了国民革命军,但由于张宗昌派人杀死了蒋介石的恩人陈其美,因此他没了退路,加上靠山张作霖在皇姑屯被日本人炸死,张宗昌面临了巨大的危机。

张宗昌是个性情中人,对自己的老婆们非常的好。1932年9月,担心自己姨太太病情的张宗昌,匆匆从山东赶回北京。他不知道,这份电报是张学良为招他回北京而发的假电报;他更不知道,这时的山东省主席韩复榘早就想除掉他,借以稳固自己在山东的势力。韩复榘把张宗昌的行程透露给与张宗昌有杀父之仇的郑继成,在济南车站,郑继成手刃仇人,成全了韩复榘借刀杀人的诡计。就这样,为了姨太太的病情,一代枭雄张宗昌轻易葬送了他的性命。

张宗昌算是北洋军阀中名声较差的一个。尤其在得势之后,如一夜暴富的土豪,骄奢淫逸,恶名远扬。这与他一直没什么文化有关,有些时候不知进退,导致其最终悲剧收场。


黑水布衣


张宗昌是山东莱州人,青年时,由于家境困难,曾做过苦工。1911年武昌起义后,张宗昌投奔到山东民军都督胡瑛手下,并随胡瑛到上海,在陈其美麾下任光复军的团长。
1913年,已升任江苏陆军师长的张宗昌与袁世凯的北洋军对峙于徐州。然而,张宗昌却认为袁世凯势大,且是民国政府的正宗,故此他阵前倒戈北洋军阀冯国璋。冯国璋任民国代总统时,张宗昌任总统侍卫武官长,后又改任第一师师长,成为直系武装一部分。
1921年,张宗昌率部到江西作战,兵败后只身逃跑,欲投奔曹锟。但张宗昌不为曹锟部下所容,只好投奔到“东北王”张作霖。张宗昌先是从营长干起,后来,张宗昌收编了不少土匪武装,人枪愈万,职务也升为旅长。在第二次直奉大战中,仅是协作作战的张宗昌却收编了吴佩孚近六七万人,其手下部队一下扩张为近十万人。张宗昌也升为军长、苏皖鲁三省剿匪总司令。
1925年,张宗昌任山东督办,率大军进入山东。张宗昌在山东大肆搜刮民财、苛酷残忍、镇压民众,甚至制造了“青岛惨案”,被山东民众称为“狗肉将军”。坊间曾流传,张宗昌既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军队,也不知道自己有多少老婆。可见其多么的昏庸和腐败。1927年,张作霖出任安国军大元帅、总司令,张宗昌被任命为安国军副总司令兼第二军团的军团长。1928年9月,张宗昌所部被白崇禧消灭,只身逃到日本。
1932年,张宗昌借扫墓为名,回到山东。时任山东省主席的韩复榘怕张宗昌东山再起、卷土重来,便派杀手,于1932年9月3日将其暗杀。暗杀之人,就是曾被张宗昌用计诱降冯玉祥部下的一名旅长,并在这名旅长的倒戈下,逮捕并枪杀了的冯军第八方面军副总指挥、军长郑金声之子郑继成。
张宗昌系反复无常的势力小人,因此才有他从陈其美麾下倒戈冯国璋,再倒戈张作霖,因此,张宗昌也被人们叫做“三姓家奴”。
欢迎关注公众号“小方说历史”
雲绯历史号:故纸堆间
欢迎点赞和评论

小方说历史1990


大家好,我是脑洞历史菌!

咱们先从一份履历说起。

张宗昌(1881.2.13——1932.9.3),字效坤,汉族,山东掖县(今山东莱州)人。

绰号:狗肉将军、混世魔王、三不知将军、五毒大将军、张三多。

职业:军阀、诗人。

张宗昌是民国时期奉系军阀的头目之一,盘踞山东多年,是军阀中的一朵奇葩,民国诗坛的一股泥石流。混蛋中的枭雄,枭雄中的混蛋。

在张宗昌小时候,家里非常的穷,经常挨冻受饿。为了度日糊口,张宗昌放过牛、做过酒计,早早的就体会了世间冰凉。这段痛苦不堪的童年,或许恰恰形成了他为达目的毫无底线的性格。

后来,张宗昌去了中东铁路当筑路工人,并在这期间通过与俄国人的接触学会了一口流利熟练的俄语。武昌起义爆发后,张宗昌参加了革命,后来又倒戈加入了直系军阀,最终在张作霖的奉系军阀担任山东军务督办,开始了对山东人民的压迫。


张宗昌这个人呢,可以说他懂得隐忍,也可以说他毫无下限。有一次,军阀头子张作霖听说张宗昌在山东种植鸦片,手下的兵毫无纪律,被称为“双枪兵”(枪杆子,大烟枪)。于是张作霖派手下郭松龄去张宗昌那里整顿军队。结果在视察的时候呢,郭对张宗昌的军队很不满意,一遍又一遍地要求演练。张宗昌嘟囔了一句:特娘哩!这不是折腾人里么。郭松龄一听,你骂谁呢??张宗昌赶紧说没有没有,这是俺里口头禅!

郭松龄虽然是个喝过洋墨水的留学生,但骂人的本事倒也没丢,眼睛一瞪,手指着张宗昌,张口就来:x你娘!这也是我的口头禅。

按理说都骂到这份儿上了,双方该撸袖子开打了。可张宗昌很淡定,陪笑着说:你x俺娘,那你就是俺爹了!说完还招呼身边手下,来来来,叫爹!郭松龄听得下面齐声声的喊:“爹!”气的头也不回就走了。

除了没有底线的性格,张宗昌还很敬重读书人(这似乎是草莽军阀的特质),作为民国诗坛开山立派之人,张宗昌喜欢写诗,诗的好坏咱们不做评论,在此给大家摘抄几篇。

  • 《无题》

要问女人有几何?俺也不知多少个。

昨天一孩喊俺爹,不知他娘是哪个。

《大明湖》

大明湖,明湖大,大明湖里有荷花。

荷花上面有蛤蟆,一戳一蹦跶。


归根结底,张宗昌还是一个在统治山东期间,坏事做绝、祸国殃民的军阀头子,张宗昌并非不可恨,而是他的逗逼之处恰恰掩盖了他的可恨之处。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9月3日,张宗昌在济南火车站遭到刺客的枪击,当场死亡。张宗昌多年以前曾经杀害了一名北伐军军长郑金声,而刺客正是郑金声的儿子郑继成。

对于张宗昌的死,脑洞君只能说一句: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