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繡巾幗英雄譜(一)蔣姐姐的故事一一七十歲花開正鮮豔!


今年這個春天,註定是一個要寫進史冊的春天,武漢新冠肺炎病毒爆發,全民戰疫,踴現了無數可歌可泣的故事;今年這個"三.八",也是一個不平凡的"三.八″,我們讀到了很多關於巾幗戰疫的文章。不僅在湖北,不僅在武漢,就是在我們身邊,都有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讓我們激動,讓我們感嘆!這不,我所在的成都市成華區跳蹬河街道錦繡社區那一個個巾幗英雄的形象,始終在我的大腦中閃現,我不把他們推送給大家,我的激動始終不會停息一一


蔣姐姐:從一個人到一群人,七十歲花開正鮮豔!


蔣姐姐:蔣祖恩,70歲,錦繡社區助老公益服務隊帶頭人。新冠肺炎疫情突然來襲,在人員“不出門,少聚集”的情況下,她第一時間以個人名義加入到防控隊伍中,帶動了她所牽頭的助老服務隊和錦繡社區其他草根社團相繼參戰。他們在疫情初期防控最艱難的時刻,主動請纓組成自發防疫的生力軍,從排查外來人員到各種送溫暖,他們在錦繡社區形成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錦繡巾幗英雄譜(一)蔣姐姐的故事一一七十歲花開正鮮豔!


從一個人到一群人,被居民親切稱為“知心大姐”的蔣祖恩,如一枝怒放的迎春花,在錦繡社區和諧友愛的春天裡不知疲倦地綻放……

70歲,是什麼原因讓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如此熱心公益事業,又是什麼原因讓她在危險的病毒面前毫不退縮?以下是小編與蔣姐姐的對話實錄。

錦繡巾幗英雄譜(一)蔣姐姐的故事一一七十歲花開正鮮豔!


小編:這次疫情前所未有,您這個年齡還出來義務做公益,不害怕感染?蔣姐姐:我這一生經歷了很多事。2003年非典,那時成都沒這麼緊張,但整個過程我都清楚。這次的疫情,傳染這麼厲害,國家也是第一次“遭罪”。剛開始社區很多老人不理解,打堆堆,出門聊天,不戴口罩,社區幹部那麼辛苦,像社區書記陳芬嗓子都啞了還在忙乎,所以就覺得要出來做點什麼。我看了電視新聞,覺得自己做好防護,也沒那麼可怕。

小編:你以前做蔣姐姐助老服務隊,初衷是什麼?蔣姐姐:現在都在講“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那天有個太婆跟我說,我多做點事,有意義,我和你都是黨員,吃苦不算啥。我聽了非常感動。其實我不是黨員,他們也許看我這麼熱心,就把我當成黨員了。我做助老公益,受陳芬書記影響很大。陳書記經常說,人都要老,你們把你們自己的事做好。做公益的事情,老人們慢慢就理解,近朱者赤,慢慢就會有凝聚力。實際也是這樣,錦繡社區很多老年人,獨居的、孤寡的、空巢的,他們最大的困境不是生活來源,而是精神上的空虛。我就經常想,這些老人,大多都是東郊廠礦退休的,他們是為咱們成都工業做出貢獻了的,他們老了,理當受到尊重和照顧。現在他們有這樣那樣的困難,我們就該主動進行幫扶,不能讓他們老境頹唐,讓社區負擔更重,因為社區就這麼多工作人員,全靠他們該多辛苦啊。

錦繡巾幗英雄譜(一)蔣姐姐的故事一一七十歲花開正鮮豔!


小編:蔣姐姐助老服務隊怎麼發展起來的,遇到過困難嗎?蔣姐姐:困難太多了,但我是軍人的後代,我可能天生就有不怕苦難和不服輸的性格。我們組織開始只有五、六名熱心做公益的老人,現在已經發展到六七十人了,有時搞活動可以召集一百多人來張羅,服務隊很多都是55-70歲的老年人。剛開始還有很多老年人不理解,甚至罵我“吃多了”,有些剛開始來也講條件,看有沒得“好處”才來做事。我們一開始就抱著做公益的態度做事,慢慢也得到這些人的理解了。我現在責任感很強,也有壓力,因為助老服務隊不能辜負社區的信任。小編:這次防疫工作,其實危險性很大,特別是對易感的老年人,他們出來做事,風險是很大的。蔣姐姐:我們平時的活動,都是要發“召集令”的。這次不同,召集起來出了事,自己走不脫路,還給社區添麻煩。所以這次我們沒有召集,都是自發來的。這些老年人對社區都是有感情的,他們見到疫情嚴重,人家社區幹部忙不過來,自己出來義務維持秩序,勸導宣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都是自願來的,如果他家人反對,我們也勸他不要來,因為出了事誰都擔不起責。我們平時搞活動,都分了會務組、安保組、攝影組、表演組等等,這次我們還是分了組,只不過與平時不一樣。這樣大家就有秩序,不會亂。

錦繡巾幗英雄譜(一)蔣姐姐的故事一一七十歲花開正鮮豔!


小編:經過這次疫情,您最大的感受是什麼?蔣姐姐:最大的感受其實是看到社區幹部那麼辛苦,就想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熱愛社區,給予他們支持,不添亂,多做事。經過這次疫情,就覺得人要活得有意義,要互相包容,要學會感恩。特別是老年人,在保護好自己的同時,也更加顧全大局了。比如我們平時很多人都要跳廣場舞,以前還有可能“爭場地”,這一個多月大家都“安靜”了,從這一點說,大家的覺悟和素質,都提高了不少。

小編:接下來您還會繼續嗎?想沒想過蔣姐姐這張名片今後也要有“傳承人”?蔣姐姐:我們成員都是退休人員,生活不成問題,所以我們提倡快樂做公益。我70歲了,性格直,助老服務隊要持續下去,領頭人也很重要,要求身體好,有本事,頭腦靈活,組織協調都能幹,這樣的人不好找,我只有盡力去發掘。我在一天,這個組織就要把手上的事辦好,錦繡社區的老年人就儘可能不孤單。

錦繡巾幗英雄譜(一)蔣姐姐的故事一一七十歲花開正鮮豔!


新冠疫情發生以來,蔣祖恩就一直活躍在錦繡社區的各個角落。從最初的協助排查到發現公區消殺死角,哪裡有老年人打堆擺農門陣,她就要去“教育”;哪裡有未封閉的區域,她就要去協調“封鎖”,哪裡有老年人遇到困難,她就要協調人員上門幫助……

畢業於北京舞蹈學院的她,父親是黃埔軍校中將蔣叔平(曾在我軍解放成都戰役中立下汗馬功勞),做為一名將門之後,蔣祖恩傳承了父親遺傳下來的軍人特質:聲音洪亮,性格耿直,愛抱不平。她常常“教育”身邊的老年人:國家統一,家園美好才是第一。這次疫情,國家拿出這麼大的本錢來打阻擊戰,如果老年人還不自覺,還要添亂,就是“為老不尊。”即使是平時,她也要求隊員不能東家長西家短地擺小話,要做有意義的事。她還經常熱心為社區空巢老人聯繫上門理髮,聯繫藥店給孤寡老人配送常用感冒藥等。在她的感召下,錦繡社區有一群老年人,都成了為民服務的熱心人。新竹高於舊竹枝,全靠老幹來扶持。70歲的蔣姐姐,公益路上正青春!三八之際,祝願老人快樂常伴,健康常伴!

(圖文來源一一錦繡社區陳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