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一亿玉碎”的日本,为何在美国投下原子弹后急速投降?

导语: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正式爆发,在太平洋战争的初期,日军在半年之内,迅速攻占东南亚、东亚、太平洋诸岛等广大地区。到1942年初,日本侵略的疆域达到巅峰,而日本大本营则计划准备向南进军南太平洋,向西攻占南亚大陆,在太平洋,准备向东攻占中途岛,以实现日本称霸世界的野心。

号称“一亿玉碎”的日本,为何在美国投下原子弹后急速投降?

日本进攻路线

然而,我们常说“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自满则败,自矜则愚。”日本帝国则完全适应于这句话。

美国参战后,美国的战争潜力逐渐全面打开。美国强大的的综合国力和工业生产能力,源源不断的为美军以及盟军盛产各类武器弹药、飞机、军舰、火炮以及各类后勤物资。随着美军在太平洋的反攻,在经历中途岛海战、马里纳亚海战、莱特湾海战等,日本联合舰队的主力基本丧失殆尽;美国海军陆战队则经过瓜岛、塞班岛、硫磺岛等战役,彻底扭转太平洋战争的局势。

随着冲绳岛的陷落,日本的本土已经完全暴露在盟军的火力范围打击之下。而日本本土则动员超过700万的部队。

日本号召全体国民,实行“一亿玉碎”的本土决战。然而,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随着美国分别在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日本则在1945年8月15日宣布投降,这是为何,仅仅是美军原子弹,直接迫使日本投降吗?这仅仅是其中一个原因,日本迅速投降,还有其他原因。作者后续给大家具体分析。

本期作者从两个方面分析,为何二战末期号称“一亿玉碎”的本土决战,日本为何在美国投下原子弹后急速投降?

  • 一、本土决战的历史背景。
  • 二、日本在美国投下原子弹后急速投降的原因。

其一、日本本土决战的历史背景。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迅速攻占东南亚以及太平洋诸岛。日本帝国对外侵略势力范围达到峰值。

随着美国参战,美国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工业生产能力,源源不断的为美军以及盟军提供后勤保障,战争的胜利太平逐渐朝向盟国有利的一面发展。

美国太平洋舰队虽然经过珍珠港事件,损失惨重,但是得益于美国强大的造舰能力,当美国的战争潜力全面打开后,美国在国内实行战争总动员的政策。美国国内青年踊跃参军。

到1942年下半年,美国就已经快速完成战争总动员,随后美军与日军在太平洋经过不计其数的海战,如:中途岛海战,重创日本联合舰队,扭转太平洋战争的局势;马里亚纳海战,获的轰炸日本日本的前沿基地;莱特湾海战,基本消灭日本联合舰队的实力,美军彻底掌握太平洋战场的制空权和制海权。

美国海军陆战队则采取“跳岛”的战术,选择战略要地岛屿,选择进攻,如“瓜岛、塞班岛、硫磺岛、冲绳岛”等系列战略要地,美军逐渐推进到日本本土。

1945年4月1日至6月21日,美军经过血战冲绳岛,获得登陆攻占日本日本的前沿基地。而日本大本营随着日本在各个战场的节节败退,日军大本营为准备与盟军决战而进行的扩充军队的行动。为贯彻“本土决战”战略,日本政府自1945年初开始,先后进行了四次扩军动员。至7月底,在日本本土除原有的和从关东军调回的21个步兵师团、两个坦克师团外,又新组建了42个步兵师团、4个高炮师团、7个独立坦克旅团,日本在国内驻守超越700万的部队,同时日本在国内进行战争总动员,号召国民用自杀的方法来对抗敌军,号称实行“一亿玉碎”。以此希望获取本土决战的胜利。

号称“一亿玉碎”的日本,为何在美国投下原子弹后急速投降?

日本本土动员作战


其二、日本在美国投下原子弹后急速投降的原因。

1、日本资源、兵员都面临枯竭。

时常关注国际或者熟读历史的读者,对于日本这个国家,想必都非常熟悉,日本是一点典型的岛国。多火山地震,日本是一个典型的自然资源贫乏国。因而,日本国内需要的各种自然资源,几乎都是以海外进口的为主,仅有的“关东平原”,也是以农业和工业城市为主,而日本本国所需的粮食,也需要依靠进口获取。

因而,我们可以看住,如果切断日本的海上资源供应线,对日本会造成多大的影响。

战争,拼的实质就是综合国力和后勤供应。而持久性的战争,则意味着拼的是各种资源的消耗。这对于日本来讲,是日本致命的软肋。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已经侵略东亚各国数年之久,而且日本深陷东亚战场,需要消耗巨大的各种战略资源,以维持日军旷日持久的消耗战。

随着日本“北进”的惨败,日本为了急需获取各种丰富的战争资源,日本帝国把侵略的野心放到各种战争资源丰富的东南亚,实行“南进”政策。

本来日本侵略东亚各国,就已经触犯美国的利益,引起了欧美在内的诸国极度不满。日本准备“南进”,攻占东南亚,从而获取战争所急需的石油、橡胶、稻谷、铜、煤炭等各种战争资源。

当时东南亚几乎都是欧美的殖民地,日本攻占东南亚,等同于向欧美宣战。本来欧美对于日本在东亚侵略就极度不满,于1940年7月,欧美等国对日本实行禁运,这对于缺乏资源的日本来讲,无疑是雪上加霜。

日本帝国在多次和欧美等国谈判无效后,日本联合舰队才有后来冒险发动突袭珍珠港,从而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日本则迅速占领东南亚,获取他们所急需得各种战争战争资源。

号称“一亿玉碎”的日本,为何在美国投下原子弹后急速投降?

日本偷袭珍珠港


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美国的战争潜力被逐步打开。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和日军经过数年的海战和夺岛作战,到1944年10月,美军攻占菲律宾后,日本在东南亚的生命供应线被美军切断,日本失去了获取战争资源的聚宝盆。同时期美军派出潜艇部队,攻击日本从东亚各国运往日本本土的商船,以切断日本从海外获取各种战争资源的机会。

美国也不断派出轰炸机群对日本工业基地,进行战略轰炸,其中著名的“李梅火攻东京”,东京约有四分之一被夷为平地其中18%是工业区,63%是商业区,其余是住宅区。计划中的22个工业目标全部摧毁,26万7千多幢建筑付之一炬。“李梅火攻东京”造成东京上百万人无家可归,而东京死亡得人数,超过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死亡的人数。

号称“一亿玉碎”的日本,为何在美国投下原子弹后急速投降?

美军轰炸东京

因而,美国对日本各个城市实行的战略大轰炸,使得日本工业几乎处于瘫痪状态。

一直到1945年,美军攻占冲绳岛后,日本已经面临资源枯竭,粮食极度短缺得局面,当时日本国内的普通民众,一家一天仅有三两大米作为维持生命。

旷日持久的对外侵略战争,已经使的日本国内极度缺乏兵员,到二战末期,日本为了对外得侵略性战争,日本不得不征发国内十几岁的孩子参战,甚至强行征发占领国的民众参战。当时无论在东亚战场,还是在太平洋战争,都可以见到日本童子军。

在冲绳岛战役中,美军俘虏的日军中,就有数量不等的童子军,这让当时的美军都吃惊不已。

毕竟到二战末期,日本已经深陷各个战场,在东亚,日本超过一百多万的主力深陷东亚战场。在太平洋战争,日本战死的日数超过一百五十多万。到日本投降后,日本在海外各地的总兵力超过350多万。

虽然日本本土号称“一亿玉碎”,实则当时日本得总人口不过7000万,其中老人、孩子、妇女占据相当大的一部分,到二战末期,可以说日本国内青壮年几乎都被征发上前线。已经无兵可用,在继续抵抗下去,日本只有亡国灭种的结果。

这是日本投降的原因之一。

2、苏联出兵远东,切断日本的后路;冲绳岛被攻占,盟军完成登陆日本本土的准备。

1945年苏军已经攻入德国本土,欧洲战场得形势即将结束,德国战败结果仅是事件得问题。于是在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之间在黑海北部的克里木半岛的雅尔塔皇宫内举行的一次关于制定战后世界新秩序和列强利益分配问题的一次关键性的首脑会议。这就是著名的“雅尔塔会议”。

雅尔塔会议的内容主旨其中一项就是:欧洲战场结束后,关于苏军出兵远东,宣布对日本宣战,协调盟军分别从日本本土南北登陆作战,攻占日本本土的问题。

1945年4月,希特勒在德国总理府的地下室开枪自尽,5月初,德国宣布投降,欧洲战争结束。到6月下旬,美军攻占冲绳岛。苏军和美军在经过休整和登陆日本本土作战前准备后,就可以分别从日本南北登陆日本本土。

此时的日本本土,依旧叫嚣“一亿玉碎”,决战本土的梦想,日本大本营,当时计划把日本天皇迁都东北地区,本土继续实行“一亿玉碎”的决战梦想。

然而,随着1945年8月,超过一百五十万的苏军,分三路进攻日本关东军。曾经号称“皇军之花”的日本百万关东军,早已经名副其实。在苏军大兵团装甲集群的进攻下,日本关东军节节败退,很快快步成军。仅仅一周事件,日本关东军战死8万多人,被俘虏60多万。日本大本营迁都东北,继续实行“一亿玉碎”的本土决战的梦想破灭。

号称“一亿玉碎”的日本,为何在美国投下原子弹后急速投降?

苏联出兵远东

然而,苏军消灭关东军后,苏军进攻的速度并没有放缓,苏军很快推进到日本海,同时苏联远东舰队也同时出兵登陆占领“南千岛群岛”。

“南千岛群岛”作为日本本土北部的大门,已经被苏军攻占,苏军随时有可能以“南千岛群岛”为大本营,从北海道登陆攻入日本本土。

美军等盟军这边,在完成攻占冲绳岛后,美英等国盟军也在积极的准备从日本南方的九州岛登陆日本本土。如果这一战略得到实现,日本本土将面临南北夹击,日本最终战败是事件的问题,纵然盟军登陆日本本土付出百万生命的代价,到时日本这个国家是否还存在就是个问题。

因而,苏联出兵远东,切断日本后路,日本面临亡国灭种的局面,这是日本投降的另外一个因素。

3,美国对日本实行的原子弹轰炸。

1945年4月1日—6月21日,美军历经八十多天的血战,终于攻占冲绳岛。冲绳岛战役,美国动员的总兵力超过40万人,其中24万人投入一线作战,各种舰艇1500余艘,飞机2000余架。冲绳岛战役是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中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行动,也是太平洋战场最为血腥的战役。

冲绳岛一战,最终美军阵亡20,195人,受伤50000多人,美军伤亡超过8万人。日军超过10万士兵战死或者被俘虏,其中绝大多数日本士兵战死,另外冲绳岛当地有超过十万平民丧生、受伤或被迫自杀。

在经历血战瓜岛、塞班岛、硫磺岛、冲绳岛等夺岛作战后,美军高层非常清醒的意识到,随着美军离日本本土越近,日本人的抵抗就会越来越激烈,在冲绳岛战役,时常出现平民绑着满身的炸弹,自杀式的袭击美军。另外,在冲绳岛战役中,日本的“神风特攻队”,自杀式的袭击,也给美军造成极大的伤亡。

因为,美军高层曾经做过预算,如若美军等盟军登陆日本本土作战,还需血战一年,付出阵亡百万美军士兵的代价,才能攻占日本。百万士兵的代价,这是美国承受不了的代价。在此时,1945年7月,美国在新墨西哥州沙漠中,成功实爆人类第一颗原子弹。原子弹的巨大威力,让美国看到迫使日本投降的转机。

当日本政府拒绝接受《波茨坦公告》后,美国高层经过权衡商量,最终美国总统杜鲁门批准对日本实行原子弹轰炸,分别于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分别向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个原子弹。

号称“一亿玉碎”的日本,为何在美国投下原子弹后急速投降?

美国向日本投下原子弹


原子弹巨大毁灭杀伤力,让日本军部非常惊恐,毕竟当时他们并不知道美国当时有多少颗原子弹,继续抵抗下去,日本有可能面临亡国灭种的局面,因此,日本于1945年8月15日,宣布投降。

总结:号称“一亿玉碎”的日本,之所以在美国投下原子弹后急速投降。

其中,原子弹对广岛、长崎巨大的杀伤力,是让日本投降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日本国内面临资源断绝,工业遭到毁灭式打击,百姓食不果腹,兵员枯竭的局;战略上面临苏联出兵远东,已经攻占“南千岛群岛”,美军攻占冲绳岛的局面,日本在抵抗下去,日本将面临亡国灭种的局面。

因而,日本岂能不投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