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一億玉碎”的日本,為何在美國投下原子彈後急速投降?

導語: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正式爆發,在太平洋戰爭的初期,日軍在半年之內,迅速攻佔東南亞、東亞、太平洋諸島等廣大地區。到1942年初,日本侵略的疆域達到巔峰,而日本大本營則計劃準備向南進軍南太平洋,向西攻佔南亞大陸,在太平洋,準備向東攻佔中途島,以實現日本稱霸世界的野心。

號稱“一億玉碎”的日本,為何在美國投下原子彈後急速投降?

日本進攻路線

然而,我們常說“水滿則溢,月滿則虧;自滿則敗,自矜則愚。”日本帝國則完全適應於這句話。

美國參戰後,美國的戰爭潛力逐漸全面打開。美國強大的的綜合國力和工業生產能力,源源不斷的為美軍以及盟軍盛產各類武器彈藥、飛機、軍艦、火炮以及各類後勤物資。隨著美軍在太平洋的反攻,在經歷中途島海戰、馬里納亞海戰、萊特灣海戰等,日本聯合艦隊的主力基本喪失殆盡;美國海軍陸戰隊則經過瓜島、塞班島、硫磺島等戰役,徹底扭轉太平洋戰爭的局勢。

隨著沖繩島的陷落,日本的本土已經完全暴露在盟軍的火力範圍打擊之下。而日本本土則動員超過700萬的部隊。

日本號召全體國民,實行“一億玉碎”的本土決戰。然而,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隨著美國分別在廣島和長崎各投下一顆原子彈,日本則在1945年8月15日宣佈投降,這是為何,僅僅是美軍原子彈,直接迫使日本投降嗎?這僅僅是其中一個原因,日本迅速投降,還有其他原因。作者後續給大傢俱體分析。

本期作者從兩個方面分析,為何二戰末期號稱“一億玉碎”的本土決戰,日本為何在美國投下原子彈後急速投降?

  • 一、本土決戰的歷史背景。
  • 二、日本在美國投下原子彈後急速投降的原因。

其一、日本本土決戰的歷史背景。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迅速攻佔東南亞以及太平洋諸島。日本帝國對外侵略勢力範圍達到峰值。

隨著美國參戰,美國強大的綜合國力和工業生產能力,源源不斷的為美軍以及盟軍提供後勤保障,戰爭的勝利太平逐漸朝向盟國有利的一面發展。

美國太平洋艦隊雖然經過珍珠港事件,損失慘重,但是得益於美國強大的造艦能力,當美國的戰爭潛力全面打開後,美國在國內實行戰爭總動員的政策。美國國內青年踴躍參軍。

到1942年下半年,美國就已經快速完成戰爭總動員,隨後美軍與日軍在太平洋經過不計其數的海戰,如:中途島海戰,重創日本聯合艦隊,扭轉太平洋戰爭的局勢;馬里亞納海戰,獲的轟炸日本日本的前沿基地;萊特灣海戰,基本消滅日本聯合艦隊的實力,美軍徹底掌握太平洋戰場的制空權和制海權。

美國海軍陸戰隊則採取“跳島”的戰術,選擇戰略要地島嶼,選擇進攻,如“瓜島、塞班島、硫磺島、沖繩島”等系列戰略要地,美軍逐漸推進到日本本土。

1945年4月1日至6月21日,美軍經過血戰沖繩島,獲得登陸攻佔日本日本的前沿基地。而日本大本營隨著日本在各個戰場的節節敗退,日軍大本營為準備與盟軍決戰而進行的擴充軍隊的行動。為貫徹“本土決戰”戰略,日本政府自1945年初開始,先後進行了四次擴軍動員。至7月底,在日本本土除原有的和從關東軍調回的21個步兵師團、兩個坦克師團外,又新組建了42個步兵師團、4個高炮師團、7個獨立坦克旅團,日本在國內駐守超越700萬的部隊,同時日本在國內進行戰爭總動員,號召國民用自殺的方法來對抗敵軍,號稱實行“一億玉碎”。以此希望獲取本土決戰的勝利。

號稱“一億玉碎”的日本,為何在美國投下原子彈後急速投降?

日本本土動員作戰


其二、日本在美國投下原子彈後急速投降的原因。

1、日本資源、兵員都面臨枯竭。

時常關注國際或者熟讀歷史的讀者,對於日本這個國家,想必都非常熟悉,日本是一點典型的島國。多火山地震,日本是一個典型的自然資源貧乏國。因而,日本國內需要的各種自然資源,幾乎都是以海外進口的為主,僅有的“關東平原”,也是以農業和工業城市為主,而日本本國所需的糧食,也需要依靠進口獲取。

因而,我們可以看住,如果切斷日本的海上資源供應線,對日本會造成多大的影響。

戰爭,拼的實質就是綜合國力和後勤供應。而持久性的戰爭,則意味著拼的是各種資源的消耗。這對於日本來講,是日本致命的軟肋。

太平洋戰爭爆發前,日本已經侵略東亞各國數年之久,而且日本深陷東亞戰場,需要消耗巨大的各種戰略資源,以維持日軍曠日持久的消耗戰。

隨著日本“北進”的慘敗,日本為了急需獲取各種豐富的戰爭資源,日本帝國把侵略的野心放到各種戰爭資源豐富的東南亞,實行“南進”政策。

本來日本侵略東亞各國,就已經觸犯美國的利益,引起了歐美在內的諸國極度不滿。日本準備“南進”,攻佔東南亞,從而獲取戰爭所急需的石油、橡膠、稻穀、銅、煤炭等各種戰爭資源。

當時東南亞幾乎都是歐美的殖民地,日本攻佔東南亞,等同於向歐美宣戰。本來歐美對於日本在東亞侵略就極度不滿,於1940年7月,歐美等國對日本實行禁運,這對於缺乏資源的日本來講,無疑是雪上加霜。

日本帝國在多次和歐美等國談判無效後,日本聯合艦隊才有後來冒險發動突襲珍珠港,從而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日本則迅速佔領東南亞,獲取他們所急需得各種戰爭戰爭資源。

號稱“一億玉碎”的日本,為何在美國投下原子彈後急速投降?

日本偷襲珍珠港


隨著太平洋戰爭的爆發,美國的戰爭潛力被逐步打開。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上和日軍經過數年的海戰和奪島作戰,到1944年10月,美軍攻佔菲律賓後,日本在東南亞的生命供應線被美軍切斷,日本失去了獲取戰爭資源的聚寶盆。同時期美軍派出潛艇部隊,攻擊日本從東亞各國運往日本本土的商船,以切斷日本從海外獲取各種戰爭資源的機會。

美國也不斷派出轟炸機群對日本工業基地,進行戰略轟炸,其中著名的“李梅火攻東京”,東京約有四分之一被夷為平地其中18%是工業區,63%是商業區,其餘是住宅區。計劃中的22個工業目標全部摧毀,26萬7千多幢建築付之一炬。“李梅火攻東京”造成東京上百萬人無家可歸,而東京死亡得人數,超過美國在日本廣島、長崎投下原子彈死亡的人數。

號稱“一億玉碎”的日本,為何在美國投下原子彈後急速投降?

美軍轟炸東京

因而,美國對日本各個城市實行的戰略大轟炸,使得日本工業幾乎處於癱瘓狀態。

一直到1945年,美軍攻佔沖繩島後,日本已經面臨資源枯竭,糧食極度短缺得局面,當時日本國內的普通民眾,一家一天僅有三兩大米作為維持生命。

曠日持久的對外侵略戰爭,已經使的日本國內極度缺乏兵員,到二戰末期,日本為了對外得侵略性戰爭,日本不得不徵發國內十幾歲的孩子參戰,甚至強行徵發佔領國的民眾參戰。當時無論在東亞戰場,還是在太平洋戰爭,都可以見到日本童子軍。

在沖繩島戰役中,美軍俘虜的日軍中,就有數量不等的童子軍,這讓當時的美軍都吃驚不已。

畢竟到二戰末期,日本已經深陷各個戰場,在東亞,日本超過一百多萬的主力深陷東亞戰場。在太平洋戰爭,日本戰死的日數超過一百五十多萬。到日本投降後,日本在海外各地的總兵力超過350多萬。

雖然日本本土號稱“一億玉碎”,實則當時日本得總人口不過7000萬,其中老人、孩子、婦女佔據相當大的一部分,到二戰末期,可以說日本國內青壯年幾乎都被徵發上前線。已經無兵可用,在繼續抵抗下去,日本只有亡國滅種的結果。

這是日本投降的原因之一。

2、蘇聯出兵遠東,切斷日本的後路;沖繩島被攻佔,盟軍完成登陸日本本土的準備。

1945年蘇軍已經攻入德國本土,歐洲戰場得形勢即將結束,德國戰敗結果僅是事件得問題。於是在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之間在黑海北部的克里木半島的雅爾塔皇宮內舉行的一次關於制定戰後世界新秩序和列強利益分配問題的一次關鍵性的首腦會議。這就是著名的“雅爾塔會議”。

雅爾塔會議的內容主旨其中一項就是:歐洲戰場結束後,關於蘇軍出兵遠東,宣佈對日本宣戰,協調盟軍分別從日本本土南北登陸作戰,攻佔日本本土的問題。

1945年4月,希特勒在德國總理府的地下室開槍自盡,5月初,德國宣佈投降,歐洲戰爭結束。到6月下旬,美軍攻佔沖繩島。蘇軍和美軍在經過休整和登陸日本本土作戰前準備後,就可以分別從日本南北登陸日本本土。

此時的日本本土,依舊叫囂“一億玉碎”,決戰本土的夢想,日本大本營,當時計劃把日本天皇遷都東北地區,本土繼續實行“一億玉碎”的決戰夢想。

然而,隨著1945年8月,超過一百五十萬的蘇軍,分三路進攻日本關東軍。曾經號稱“皇軍之花”的日本百萬關東軍,早已經名副其實。在蘇軍大兵團裝甲集群的進攻下,日本關東軍節節敗退,很快快步成軍。僅僅一週事件,日本關東軍戰死8萬多人,被俘虜60多萬。日本大本營遷都東北,繼續實行“一億玉碎”的本土決戰的夢想破滅。

號稱“一億玉碎”的日本,為何在美國投下原子彈後急速投降?

蘇聯出兵遠東

然而,蘇軍消滅關東軍後,蘇軍進攻的速度並沒有放緩,蘇軍很快推進到日本海,同時蘇聯遠東艦隊也同時出兵登陸佔領“南千島群島”。

“南千島群島”作為日本本土北部的大門,已經被蘇軍攻佔,蘇軍隨時有可能以“南千島群島”為大本營,從北海道登陸攻入日本本土。

美軍等盟軍這邊,在完成攻佔沖繩島後,美英等國盟軍也在積極的準備從日本南方的九州島登陸日本本土。如果這一戰略得到實現,日本本土將面臨南北夾擊,日本最終戰敗是事件的問題,縱然盟軍登陸日本本土付出百萬生命的代價,到時日本這個國家是否還存在就是個問題。

因而,蘇聯出兵遠東,切斷日本後路,日本面臨亡國滅種的局面,這是日本投降的另外一個因素。

3,美國對日本實行的原子彈轟炸。

1945年4月1日—6月21日,美軍歷經八十多天的血戰,終於攻佔沖繩島。沖繩島戰役,美國動員的總兵力超過40萬人,其中24萬人投入一線作戰,各種艦艇1500餘艘,飛機2000餘架。沖繩島戰役是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中規模最大的兩棲登陸行動,也是太平洋戰場最為血腥的戰役。

沖繩島一戰,最終美軍陣亡20,195人,受傷50000多人,美軍傷亡超過8萬人。日軍超過10萬士兵戰死或者被俘虜,其中絕大多數日本士兵戰死,另外沖繩島當地有超過十萬平民喪生、受傷或被迫自殺。

在經歷血戰瓜島、塞班島、硫磺島、沖繩島等奪島作戰後,美軍高層非常清醒的意識到,隨著美軍離日本本土越近,日本人的抵抗就會越來越激烈,在沖繩島戰役,時常出現平民綁著滿身的炸彈,自殺式的襲擊美軍。另外,在沖繩島戰役中,日本的“神風特攻隊”,自殺式的襲擊,也給美軍造成極大的傷亡。

因為,美軍高層曾經做過預算,如若美軍等盟軍登陸日本本土作戰,還需血戰一年,付出陣亡百萬美軍士兵的代價,才能攻佔日本。百萬士兵的代價,這是美國承受不了的代價。在此時,1945年7月,美國在新墨西哥州沙漠中,成功實爆人類第一顆原子彈。原子彈的巨大威力,讓美國看到迫使日本投降的轉機。

當日本政府拒絕接受《波茨坦公告》後,美國高層經過權衡商量,最終美國總統杜魯門批准對日本實行原子彈轟炸,分別於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分別向廣島和長崎各投下一個原子彈。

號稱“一億玉碎”的日本,為何在美國投下原子彈後急速投降?

美國向日本投下原子彈


原子彈巨大毀滅殺傷力,讓日本軍部非常驚恐,畢竟當時他們並不知道美國當時有多少顆原子彈,繼續抵抗下去,日本有可能面臨亡國滅種的局面,因此,日本於1945年8月15日,宣佈投降。

總結:號稱“一億玉碎”的日本,之所以在美國投下原子彈後急速投降。

其中,原子彈對廣島、長崎巨大的殺傷力,是讓日本投降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日本國內面臨資源斷絕,工業遭到毀滅式打擊,百姓食不果腹,兵員枯竭的局;戰略上面臨蘇聯出兵遠東,已經攻佔“南千島群島”,美軍攻佔沖繩島的局面,日本在抵抗下去,日本將面臨亡國滅種的局面。

因而,日本豈能不投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