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和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谁亏了?西方传教士有没有私心?

清朝前期,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是奠定中国版图的重要时刻。提起中国版图的变化,是离不开沙俄的,他割走了中国大片领土。在中国近代史前,沙俄就占据着北亚,对中国形成一种威胁。而两国最早划定边界的时候,是在康熙时期。186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这是当时清朝经过两次雅克萨之战的胜利,最终和沙俄签订第一个边界条约。


在许多人眼里,《尼布楚条约》对清朝来说,是亏的,毕竟失去了巨大的领土,北亚直接变成沙俄的领土。但当时清朝来不及和沙俄争夺北亚,准噶尔汗国首领噶尔丹,已经率领大军一路东征,直逼北京,很快就打到漠南蒙古地区,北京面临巨大的压力。


一: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


此次签订条约中,西方的传教士,充当清朝翻译官,他们起到的作用不容小视,毕竟领土划到哪,由他们翻译为主,如果他们有私心,帮助沙俄人,那清朝肯定会吃亏。而西方的传教士,很早就来到中国,西方的传教士来华,主要是宣传基督教。在明朝末期,他们已经来到中国,最有名还是利玛窦,他在明朝中外交流上,影响非常之大。


清朝和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谁亏了?西方传教士有没有私心?


想要宣传宗教信仰,那就必须会汉语,这样有利于他们宣传,不然谁知道你是哪个宗教?同样的,他们也带来了先进的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技术知识。到清朝时,西方传教士有汤若望等。在当时的背景下,传教士来华一是为了宗教的改革,需要开辟中国的基督教市场;二是宣传基督教的普世精神;三是地理大发现,东亚大陆进入西方人眼里,这里富裕文明;四是间接成为侵略中国的帮凶。


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在中西方交流上做出的贡献。西方国家一度兴起一股“中国热”,这都是得益于他们的宣传,让西方人盲目的崇拜中国,直到乾隆后期,这情况才得到改变。但有传教士学会汉语后,在朝廷任职,帮助西方国家收集中国的情报,为侵略中国做出了努力。而有的传教士并非真的传教士,他们是西方国家的情报员,冒充宣传宗教进入中国,目的是收集中国的文化、地理、水文、军事等情报。


清朝和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谁亏了?西方传教士有没有私心?


由于汉语比较难学,学习汉语,他们并不是喜欢中国文化,而是为了经商和传教,又或者收集情报。在雍正时期,西方传教士遭到驱逐,因此,基督教在清朝宣传并不成功。鸦片战争后,他们又卷土重来。


二:《尼布楚条约》的翻译官选择


康熙时期,西方传教士中有南怀仁、徐日升、张诚等。南怀仁在清初时期,是最有影响力的传教士之一,他的老师是汤若望,他精通天文、科学,被清朝委以重任。后来他推荐了徐日升担任钦天监。这些传教士在清朝天文、科学、历法中,都有一定的贡献。


1689年9月7日,签订《尼布楚条约》前,中方选择了徐日升和张诚,担任中方代表团拉丁文的翻译官,这都是由南怀仁推荐的结果。南怀仁本身就有私心的,为了基督教,努力构建一条通往中国的陆上交通线,从而绕开中东复杂的地区,以及漫长的海上路线。沙俄无疑是最好的路线,加上和沙俄的宗教关系,这次是最好的机会。由于南怀仁年事已高,就推荐了徐日升担任此次重任。


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徐日升担任《尼布楚条约》的翻译是必然的,当时的清朝皇宫中,他是的影响力可不小,而又是南怀仁推荐。那么张诚参加此次谈判,则是一种偶然,当时还有另一人选,徐日升的老搭档,比利时传教士安多。只是安多的汉语不够熟练,剩下的还有两人,张诚和白晋,他们都是法国传教士,最后落在身强体壮的张诚身上,徐日升葡萄牙人,张诚法国人。


清朝和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谁亏了?西方传教士有没有私心?


由于两人的国籍背景不同,在民族问题上,他们是有隔阂的。徐日升设置障碍阻止张诚参加中俄谈判,张诚更是仇恨葡萄牙人,来中国之前,受到重重困扰。两人的矛盾越演越烈,最后的结局是由中国买单,参加中俄边界谈判时,出卖了清朝的利益。徐日升多次想把张诚和白晋挤出宫廷,但徐日升不懂数学,只懂音乐,他更多的是帮助安多翻译中国的典籍和文化。可见,在这些传教士中,他们也是有私心的,真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四:沙俄的意图


在和中俄谈判边界问题时,沙俄谈判的经验远超清朝,毕竟作为欧洲国家,知道条约谈判的技巧。在夺得庞大的北亚领土时,沙俄也担心清朝不承认这些领土的合法性,毕竟清朝是亚洲大国,沙俄是侵略者,于情于理都不合适。于是沙皇给出的方案是这样的。


清朝和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谁亏了?西方传教士有没有私心?


1:极力完成以黑龙江划界的目标,并且管理此河流,如果以上目标无法达到,则以黑龙江支流牛满河或精奇里江为界,如果达不到,则以雅克萨为界,如果以上都达不到,则用军事手段完成以上目标,这为清朝后期的《瑷珲条约》划定边界,提供了方案。


2:极力宣扬俄国占领的土地合法性,反对清朝统治过外兴安岭以北地区,并宣传这些地区之前向清朝纳税,是俄国疏于管理,还要求清朝向俄国赔偿。这是多么奇葩的要求,一个外来的民族,殖民的心一点都不变。


3:遣返两边居民,但皈依东正教的不能遣返回中国,同时沙俄要求清朝不得自称天下主宰、天朝上国、上谕等字眼,这个要写进条约中。连这方面沙俄都要管,可见他对自身的不自信。


除了这些,还有许多规定,但清朝除了在领土上谈判,其他基本一律无视。


清朝和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谁亏了?西方传教士有没有私心?


五:谈判的曲折,情报被出卖


在谈判前,清朝准备了两个方案,一个是:“索额图方案”,一个是“康熙皇帝方案”。索额图方案是指整个黑龙江流域都是中国的领土,外兴安岭、雅克萨、尼布楚等地,均属于中国,还有沙俄占领的蒙古地区,康熙皇帝方案和索额图的差不多,最大的差别是愿意放弃尼布楚这个城镇,而这本是清朝的军事秘密。


在索额图的带领下,中方前往俄军占领的尼布楚地区进行谈判。对于中方谈判代表团迅速来到这里,俄方代表戈洛文惊魂未定,大大指着中方的代表,这明显是戈洛文心虚的表现。经过徐日升和张诚的解释,俄方才安心下来。经过许多困扰,1689年8月22日,第一轮谈判开始,双方只是谈了贝加尔湖和黑龙江流域,和尼布楚、雅克萨等地归属问题,还有之前战争赔偿的问题。


清朝和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谁亏了?西方传教士有没有私心?


正当中方正义压过俄方时,徐日升却突然出来打圆场,并提醒中方翻旧账没什么用,只会浪费时间。这场风波就让徐日升给化解了,中方代表团不知道徐日升和沙俄有利益关系,这明显是在帮沙俄。俄方拿出第一个方案,以黑龙江为界,划分两国边界,这遭到索额图的反对。在此双方发生争吵,最后以僵持不下结束第一轮谈判。


8月23日,第二次会谈。此次会谈中,传教士擅自翻译中方的意思,加了一句“已向雅克萨派出大量军队”,遭到俄方借题发挥。索额图还莫名其妙,后来才知道是什么原因,并且指责张诚和徐日升,没有做到翻译的责任。为了防止再次发生这种问题,满族的翻译官也参与进来。


这次,俄方以牛满河为界,还要求中方赔偿雅克萨之战毁掉的城堡,没有经验的中方代表,提出以尼布楚为界,但俄方不同意,在双方都僵持不下散场,之后一直在僵持着。谈判转入关键的时候,是徐日升和张诚起到关键作用。为了陆上的交通路线和宣传宗教的目的,又不能让谈判破裂,传教士只能两边讨好。


清朝和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谁亏了?西方传教士有没有私心?


眼看谈判破裂,中方使团绝望,准备启程回国时,俄国人慌忙求助徐日升和张诚,传教士也为了谈判能进行下去,留住了中方代表团。传教士前往俄方探求意图,索额图同意了。8月25日,两人来到俄方阵营。他们带去了中方的底线,以及尼布楚和雅克萨的谈判空间。


喀尔喀蒙古地区边界被搁置,问题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在上游问题上,中方已经让步很多,以额尔古纳河为界,但沙俄还不满足,这已经超越中方的底线。他们还是要求在雅克萨不远处划界,中方大怒,这样谈判已经破裂,沙俄人知道中方的底线,这是在索要给多的利益。


六:条约的签订


但沙俄西部战事吃紧,不愿意同中方发生战争。8月27日深夜派人联络中方代表团,希望进行再次谈判,原本索额图不愿意谈判的,但徐日升的劝说下,中方才同意,张诚来往两方阵营,传达双方的意见。最终得到划定边界的方案,8月28日,中俄谈判达成一致,俄方同意中方的方案,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外兴安岭为界。


清朝和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谁亏了?西方传教士有没有私心?


但沙俄野心并没有死,还希望得到更大的利益。东段一小部分还处于争议的地方,诺斯山和乌第河,沙俄想全部占领这里。在中方代表团急切的心,和传教士的暗中勾结下,中方全部满足了沙俄贪婪的野心。他们谎称诺斯山处于处于北纬75度,张诚更是说处于北纬80度。离这里非常遥远,我们别妄想沙俄会同意拿那么大的领土来做谈判,就这样,在签订条约时,争议的地区出现不同的版本,就是对这地区的理解不够。


最终,经过多次周旋,1689年9月7日,两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尼布楚等地失去,总的来说,清朝在领土这方面,还是亏了。即使索额图一开始提出,以勒拿河为界这种要求,沙俄也是不可能同意的。而传教士在此谈判中,担任的角色非常重要,他们为了私心,为了教义,出卖了中国的利益,最终失去不少的土地,可惜了尼布楚这个重要的地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