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时,朱棣为向朱权借兵许诺平分天下,事成后朱权结局如何?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本文涉及年龄,按照旧时习惯,均采用虚岁。)


每逢盛世英主,往往皇帝子嗣繁多,比如明太祖朱元璋就有多达26个儿子,但其中后世最熟知的却也只有皇太子朱标以及皇四子朱棣。正所谓虎父无犬子,朱元璋的儿子中其实也是卧虎藏龙,能人颇多。


《明通鉴》曾评价说:“太祖诸子,燕王善战,宁王善谋。”意思就是,在明太祖朱元璋的诸多皇子中,燕王最善于打仗,宁王最善于谋略。燕王我们都比较熟悉,就是后来的明成祖朱棣,那这个以“善谋”著称的宁王又是谁呢?


宁王朱权,朱元璋第十七子,生母为杨妃。朱权虽然只是朱元璋的庶子,但他自幼聪颖好学,资质在诸多兄弟之上,颇受父皇喜爱。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年仅13岁的朱权被封为宁王,封地为大宁。

靖难时,朱棣为向朱权借兵许诺平分天下,事成后朱权结局如何?

大宁地处喜峰口外,属古会州之地,东连辽东,西接宣府,与蒙古接壤,是明朝的军事重地。朱元璋把如此重要的封地给了年幼的朱权,可见对他的器重和信任。朱权也不负所望,他“带甲八万,革车六千”,手握重兵,能征善战,曾多次出塞抗敌,战功赫赫,并以善于谋略闻名于天下。


(出自《明史》,原文为:宁献王权,太祖第十七子。洪武二十四年封。逾二年,就籓大宁。大宁在喜峰口外,古会州地,东连辽左,西接宣府,为巨镇。带甲八万,革车六千,所属朵颜三卫骑兵皆骁勇善战。权数会诸王出塞,以善谋称。)



朱元璋死后,皇太孙朱允炆登基为帝,并开始针对叔叔们进行削藩。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为了自保,也为了谋取皇位,发动了中国历史上著名靖难之役,一场叔侄大战就此打响。


当时,燕王朱棣虽然实力雄厚,但以区区一方土地对抗全国兵马朱棣没有信心,更何况藩王造反成功,在整个历史上都没有先例。所以,朱棣需要盟友,而坐拥“带甲八万,革车六千”以及“朵颜三卫骑兵”的宁王朱权自然成了他的首选。同样的,建文帝朱允炆也深知十七叔的实力不容小觑,所以也在极力拉拢朱权。

靖难时,朱棣为向朱权借兵许诺平分天下,事成后朱权结局如何?

上文提及,宁王朱权以善谋著称,在局势不明的情况下,他不愿意站队偏向任何一方,他的打算是置身事外、保存实力、坐山观虎斗。但是,实际情况却是身不由己。


朱棣看上了朱权这块大肥肉,发誓不得手不罢休,于是他与朱权玩起了计谋。你善谋?我也不差!


建文元年九月,朱棣佯装兵败逃到大宁,请求朱权救助。朱权心地善良,念及兄弟之情,他准许朱棣一人骑马入城。见到弟弟朱权后,朱棣开始了他影帝级别的表演,他竟然握着朱权的手大哭,说自己并无谋反之心,起兵纯属被逼无奈,还恳求朱权代为起草奏章向朱允炆谢罪。


(出自《明史》,原文为:其年九月,燕王遂自刘家口间道趋大宁,诡言穷蹙来求救。权邀燕王单骑入城,执手大恸,具言不得已起兵故,求代草表谢罪。)

靖难时,朱棣为向朱权借兵许诺平分天下,事成后朱权结局如何?

朱棣在大宁府居住了数日,期间,看似兄弟情深,实则暗潮汹涌。朱棣不仅趁机暗中勾结朱权的三卫部长及诸守军,大肆贿赂,许以高官厚禄,还秘密调集自己的精锐部队埋伏在城外。待到时机成熟,朱棣则告辞离去,并骗朱权送自己出城。朱权当时对朱棣完全没有戒心,所以只带了少量随从出城相送,却不曾想被朱棣安排的伏兵挟持。


(出自《明史》,原文为:居数日,疑洽不为备。北平锐卒伏城外,吏士稍稍入城,阴结三卫部长及诸戍卒。燕王辞去,权祖之郊,伏兵起,拥权行。)



朱棣为什么要挟持朱权?目的很明了,就是要向他“借兵”,胁迫他一起对抗朱允炆。为了让朱权甘心效力,朱棣甚至许诺他:事成之后,平分天下。


(出自《明史》,原文为:燕王谓权,事成,当中分天下。)



事成之后,平分天下?这种话鬼都不信,难道朱权会信?其实,朱权并非真的相信朱棣“平分天下”的承诺,而是为了保命,不得不假装相信,以麻痹朱棣。朱权当时别无选择,所以只能“借兵”给朱棣,协助他谋反。

靖难时,朱棣为向朱权借兵许诺平分天下,事成后朱权结局如何?

朱棣后来果然靖难成功,登基为帝。朱权是何等聪明之人,他才不会傻到去提平分天下之事,他唯一的心愿就是改封到南方富庶之地。朱权想要苏州,朱棣却说:“苏州是京畿要地,不行!”朱权想要钱塘,朱棣则说:“当年父皇要把钱塘封给五弟,朱允炆要把钱塘封给自己的弟弟,都没能有结果,看来钱塘是个不祥之地,十七弟你还是不要了吧!”


朱棣如此推脱,朱权明白他就是不舍得把江南富庶之地封给自己。朱棣又说:“建宁、重庆、荆州、东昌都是好地方,你随意选择一个吧。”这哪是什么好地方啊?都是贫瘠之地。最终,两相妥协,朱权被改封到了南昌。

靖难时,朱棣为向朱权借兵许诺平分天下,事成后朱权结局如何?

到了南昌以后,朱棣仍是处处提防甚至迫害朱权,朱权自知想要保命,唯有夹起尾巴做人,所以从此不问政事,把心思都放在了道教、戏剧、文学、音乐、茶道上,竟然颇有建树,阴差阳错成了一代大儒。


可以说,朱棣之所以能造反成功,与朱权的“借兵”密不可分,虽然朱权是被迫的,但他客观上确实是协助朱棣登上了帝位。只可惜,朱棣并非知恩图报之人,朱权能在朱棣登基后保全性命已经算是万幸了。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