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面目全非的川島芳子,批作業的林徽因,站立橋頭的張學良


老照片,面目全非的川島芳子,批作業的林徽因,站立橋頭的張學良

老照片,在荷蘭公使館前的張勳抱著兒子,此時的他正在避難。1917年6月的一場鬧劇剛剛結束,從張勳帶5000辮子軍入京,迎溥儀復辟,到他被趕出紫禁城,前後歷時不過十二天。張勳復辟開歷史的倒車,也激起了民憤,百姓們義憤填膺,要求打倒張勳。就連當初支持張勳的軍閥們見狀立刻改變立場,紛紛落井下石。張勳倉皇出逃進荷蘭使館,1923年,張勳病逝於天津,死時還拖著一條大辮子!

老照片,面目全非的川島芳子,批作業的林徽因,站立橋頭的張學良

1948年被執行槍決後的川島芳子,被外國記者圍觀,因為面目全非一時竟無從辨認真偽,成為歷史疑案。這一年3月25日,臭名昭著的“賣國者”川島芳子被北平當局以漢奸、間諜罪執行“死刑”,死時她41歲。可三十年後,東北一個自稱方姥的老婦人說她就是當年的川島芳子,當時用十根金條找了一個替身。真假難辨,唯一知道的就是槍斃後川島芳子就從歷史舞臺退出了。

老照片,面目全非的川島芳子,批作業的林徽因,站立橋頭的張學良

在天津的婉容和日本友人,打著油紙傘的她真美。1924年,溥儀被馮玉祥的軍隊趕出了紫禁城,後在日本人的幫助下去了天津。婉容和溥儀在天津度過了七年的美好時光。在天津靜園時期,婉容是社交界的時尚標杆,穿洋裝,吃西餐,成了時尚前端的摩登女郎,還起了一個英文名字叫伊麗莎白。

老照片,面目全非的川島芳子,批作業的林徽因,站立橋頭的張學良

給學生批改作業的林徽因,風華正茂。1928年,新婚不久的林徽因、梁思成受聘於東北大學,一教就是三年。他們創建了當時中國大學裡的第一個建築學系,林徽因親力親為,親自講授“雕飾史”和建築設計。她幾乎每晚替學生修改繪圖作業,直到夜深才回家。她的肺結核病就是在當時由此落下病根的,世人糾結她的情史,卻忽視了她在建築事業上的成就。

老照片,面目全非的川島芳子,批作業的林徽因,站立橋頭的張學良

溥儀在撫順戰犯管理所勞教時的一張照片,他和獄友一起出操,不過姿勢一點也不和諧,看著就彆扭。溥儀最初在裡面的時候,連褲子都不會系。經過改造,才自己學會了洗衣服,日常生活才可以力所能及。對於這位末代皇帝來言,他還是非常幸運的。他沒有如崇禎帝那樣吊死在煤山,兩次復辟,成為日本人傀儡,還在蘇聯關押五年。在國內勞教後被特赦,成為新中國的公民。

老照片,面目全非的川島芳子,批作業的林徽因,站立橋頭的張學良

清泉橋頭站立的張學良,頭頂見禿,一身黑色長袍馬褂,與年輕時意氣風發相隔甚遠。在臺灣新竹清泉溫泉,張學良和趙一荻一住就是十多年,山中生活寂寥,張學良曾寫下“餘生烽火後,唯一願讀書”。如今的清泉故居是一棟木質結構的日式建築,門前溪水潺潺,需要通過“清泉橋”才能與外界相通。很多時候,張學良就在橋頭佇立,回憶自己的一生,“不怕死,不愛錢,丈夫絕不受人憐。頂天立地男兒漢,磊落光明度餘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