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和曹操的对决,是一场生死的较量,比的就是艺高人胆大

有人说,司马懿和曹操的对决,是一场生死的较量,比的就是艺高人胆大!为什么这么说?我们来看看吧!

装病拒曹

三国时期,枭雄曹操起于乱世之中,当时曹操刚打败袁绍不久,急需人才,听说司马懿很有才干,便征聘他出来做官。

可是司马懿知道消息之后,觉得曹操是宦官之后,不愿意侍奉他,但他又不敢公开拒绝曹操,让曹操没了面子,给全家惹来杀身之祸。

所以他想了个办法,说自己患有风痹病,起不了身,根本不能去为曹操效力。自古帝王都多疑,曹操这个人也不例外,他怀疑司马懿是有意拒绝,就让人晚上查看,看看司马懿到底是不是真的有病。


司马懿和曹操的对决,是一场生死的较量,比的就是艺高人胆大


司马懿事先得到了消息,就整日整夜的躺在床上,吃饭洗漱,全由自己的妻子张春华和亲近的小厮服侍。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曹操派来的人,潜入司马懿的卧室,看见他直挺挺的躺在床上,一动不动,以为他说的是真的。

可在多疑的人身边待久了,他也变得多疑起来,所以就拔出刀朝司马懿挥去,试探他的真假。眼看着利刀夺命,司马懿心里大惊,强忍着恐惧,只是瞪大了眼睛去看那个人,身体依然坚挺着不动,赌上自己的性命和曹操较真。


司马懿和曹操的对决,是一场生死的较量,比的就是艺高人胆大


他知道,这一刀若是夺不了自己的命,便无事。倘若自己这时蹦起来去躲避刀刃,那罪过可就大了。所以这个赌注,他必须赢。

当然了,曹操派来的人,并不是真的要杀司马懿,见司马懿依旧一动不动,所以就认为司马懿是真的没办法起身。他收起佩刀,回去向曹操禀报。曹操听了,只感叹有才能之人,不能为自己所用,随后就没有放在心上。

但是这件事并没有完,曹操在当了丞相之后,又想起了司马懿,决定再次征聘他。他对使者说,如果司马懿再不应招,就要把他抓起来。

司马懿深知,曹操这个人虽然爱才,但是对持才傲物,不肯依附自己的人,绝对不会手软。为了一家老小的性命,也为了自己,他只能乖乖答应了曹操。


司马懿和曹操的对决,是一场生死的较量,比的就是艺高人胆大


鹰视狼顾

当然,曹操并不是没有怀疑过司马懿,但司马懿本身是一个谨小慎微的人,平时都是谦虚低下,在军队中人缘也是非常好。

他很清楚什么是君臣之道,知道自己和曹操在一起共事,就等同于与老虎共事,不知道什么时候,老虎就会发威,将他一口吃掉。所以司马懿从来不会在曹操面前暴露破绽,而是隐忍待发。这个时候,曹操虽然有顾虑,但无奈,他手里没有司马懿的把柄,只能继续观察下去。


司马懿和曹操的对决,是一场生死的较量,比的就是艺高人胆大


曹操对司马懿的顾忌,身边的人很清楚,他的帐下谋士郭嘉,就给曹操出了个主意。司马懿审时度势,看出了曹操的用意,当他心情忐忑的来到大殿之上,曹操并没有追究他欺瞒腿伤一事,而是让他去马鹏养马。

就在司马懿准备离开,正走在大堂之上时,意外发生了,曹操突然把手中的棋子抛向空中,掉在地上噼里啪啦的响,司马懿猛然回头用狼一般的眼睛盯着曹操,曹操仔细观察着司马懿,然后大笑说道“果然,果然”。心里却是大吃一惊:这不就是传说中的鹰视狼顾吗,看来我的猜想没有错。


司马懿和曹操的对决,是一场生死的较量,比的就是艺高人胆大


司马懿知道自己露出了马脚,他赶紧说了几句话退了下去,从此以后,曹操起了除掉司马懿的心思,司马懿也各种防备曹操,做事谨小慎微,每次觐见都点到为止,根本不给曹操下手的机会。


司马懿和曹操的对决,是一场生死的较量,比的就是艺高人胆大


三马同槽

后来有一天,曹操做了一个梦,梦见有三匹马在同一个槽里吃食,醒来之后,心里就觉得非常不舒服。起初曹操以为是马超一家,所以就找了个借口,杀了马超的父亲。但曹操越琢磨,越不是滋味。最后想起来司马懿父子三人,正好就是三马。而“槽”谐音“曹”,“三马同槽”不就意味着司马氏要吃掉曹氏吗?


司马懿和曹操的对决,是一场生死的较量,比的就是艺高人胆大


曹操深感这是一种不祥之兆,就把太子曹丕叫过来,告诉他说:“司马懿并不是一个甘愿做人臣的人,将来必定会干预曹家的朝政家事。”


司马懿和曹操的对决,是一场生死的较量,比的就是艺高人胆大


曹丕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上,甚至处处维护司马懿。曹操见曹丕这样,觉得只要把控的得当,量他司马懿也不会有什么翻云覆雨的能力。但是曹操没料到,他当年杀了华佗,给自己留下了一个隐患,最终因病而死,给了司马懿可乘之机。


司马懿和曹操的对决,是一场生死的较量,比的就是艺高人胆大


后来曹丕也英年早逝,年仅四十岁,在曹丕死后,司马家族开始窃取政权,一步步将国家掌控在自己的手里,在晋朝成立之后,司马懿被追封为宣皇帝,曹操和司马懿的争斗正式落幕,此后开启了晋朝时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