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娘子军,“谢谢!”


“逆行”娘子军,“谢谢!”


严冬来得有些让人措手不及,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肆虐爆发,在这场艰难的疫情防控阻击战、攻坚战中,上海法院有一群可敬的“逆行者”在不断奔波。


2月17日起,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上海高院)直属机关干部防疫一线服务队(以下简称防疫服务队)先后派出四批队员共计100人,为承担着“外防输入、内防输出”的高速道口、社区门口、海关关口进行强力增援,其中有10位来自不同法院的“铿锵玫瑰”忙碌在防疫一线。与此同时,上海法院还有1位“默默绽放的玫瑰”与家人一起,尽其所能为身边的街道、社区、派出所奉献自己的爱心,捐献了一万多只口罩、一吨余消毒液、部分体温枪和酒精。每一朵玫瑰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温暖着这个春天——


“逆行”娘子军,“谢谢!”

在道口


G15沈海高速朱桥道口位于沪苏交界,节后复工以来,每天都有车辆在这里排起长龙。


2月17日,上海高院防疫服务队首批20名队员来到道口,在零下二度的“前哨站”守护着入沪大门。


“逆行”娘子军,“谢谢!”

“逆行”娘子军,“谢谢!”

防疫服务队第一批队员

上海高院

骁 克


上海高院办公室副主任骁克是首批防疫服务队的队长,17年前,当“非典”爆发时,她悄悄写下一份遗书,报名参加了中央军委派出的第一批医疗队,前往北京小汤山医院进行医疗服务,那一年的5月原本是她的婚期。


今年,当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时,她再一次报名,无论在北京、还是在上海,她都不后悔自己的选择,更为自己身边的队友感到骄傲,每天连续穿6小时的防护服,每个深夜在道口仔细核查,这是一份坚持,也是一份坦然。


“逆行”娘子军,“谢谢!”


“逆行”娘子军,“谢谢!”

防疫服务队第一批队员 上海一中院 杨庆


道口的排队有时长达一个多小时,上海一中院政治部的杨庆记得,一次,她给一位三四岁左右的小朋友测量体温,测完后,小朋友说:“阿姨,你们辛苦了。”当然,还有很多人会关心地询问她要站多久,有时对方会说上一句“谢谢”。


杨庆觉得,每个人都在为抗击疫情努力,这就是众志成城。


“逆行”娘子军,“谢谢!”

在社区


社区作为疫情防控的第二道“防护圈”,承担着内防扩散的重要使命。


2月24日,防疫服务队第二批20名队员下沉到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协助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逆行”娘子军,“谢谢!”

“逆行”娘子军,“谢谢!”

防疫服务队第二批队员 上海金融法院 李丹青


上海金融法院李丹青服务的金禾苑小区是世博园配套动迁项目,中老年人占一半以上,在社区门口执勤的有很多退休党员志愿者。李丹青记得,2月28日那天,气温骤降,风雨交加,年近七旬的党员志愿者仍然和她一起坚守岗位。“虽然社区给我们撑了临时雨棚,但是为了更快速地给出入的居民查验出入证并测温,我们一直穿着雨衣站在外面。”李丹青想劝老党员到雨棚里躲躲雨,但他怎么都不肯,一站就是一上午。


“逆行”娘子军,“谢谢!”

“逆行”娘子军,“谢谢!”


防疫服务队第二批队员 上海海事法院

孙亚楠


社区防疫工作繁杂琐碎、事无巨细,任劳任怨的社区干部给队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上海海事法院海商庭孙亚楠在日志中写:“连续工作一个月无休的居委书记,不断打电话通知和亲自上门核实的社工们,坚守居民出入制度的保安大叔们,他们用自己的实实在在的点滴工作守住了居民的一方家园;捐出万余元的95岁高龄老党员,主动进行返沪登记的居民们,风雨无阻的社区志愿者……我们每个人都是抗疫战斗的参与者,我们每个人都尽自己所能做了自己应该做的。”


“逆行”娘子军,“谢谢!”

在机场的海关一线


浦东国际机场出入境航班量常年位居全国第一,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尤其是韩国等境外疫情升级的新态势,让高强度、高节奏的“超级机场”进入了全封闭的疫情防控状态。


2月27日,防疫服务队第三批20名队员紧急奔赴浦东国际机场,深入海关边防检疫一线,为严防境外输入的全市联防联控采集重要的第一手信息。


“逆行”娘子军,“谢谢!”

“逆行”娘子军,“谢谢!”

防疫服务队第三批队员 上海高院 张巧雨


“逆行”娘子军,“谢谢!”


“逆行”娘子军,“谢谢!”


防疫服务队第三批队员 上海一中院 陈洁


服务队队员专门面向重点地区入境人员,因此对防护要求很高。队员们进入关口前,需要在海关工作人员指导下做好全套防护措施,为减少防护服的消耗,队员们上岗期间坚持不吃不喝不上厕所。


每天从早到晚陆续有航班入境,同时航班提前或晚点情况多,队员们往往在关口连续5-6小时的长时间作业,熬夜更是常有的事,上海一中院研究室陈洁总是挺身而出:“让我和大家一起上。”


境外疫情形势不断升级,3月4日9时到3月6日10时,第三批防疫服务队49个小时连续作战,共为25次航班的入境旅客完成健康云申报登记。令上海高院法宣处张巧雨感动的是,海关旅检处的工作人员对她说:“你们这支服务队不仅是‘支援’,更是‘强援’。”


“逆行”娘子军,“谢谢!”

还在进行中


3月6日,第四批防疫服务队40名队员开始增援浦东国际机场防输入第一线,其中就有上海高院办公室叶苹、上海高院民事审判庭王茜、上海一中院申诉审查及审判监督庭宋宇佳,以及上海一中院商事审判庭的闵晓萍四朵“玫瑰”。


工作战线前置到更接近停机位的位置、对自廊桥下来的入境旅客进行健康云申报登记、引导旅客接受流调和进入测温通道、仔细进行健康申明卡的初筛和再次核验、与重点国家地区入境旅客全方位、无疏漏、面对面、手把手的接触……仅仅一天,她们和服务队其他成员一起不间断作战,共登记17次航班1885人次。


今天,她们还在浦东国际机场的“前线”,继续守“沪”。


“逆行”娘子军,“谢谢!”


“逆行”娘子军,“谢谢!”


防疫服务队第四批队员 上海高院 叶苹


“逆行”娘子军,“谢谢!”

“逆行”娘子军,“谢谢!”

“逆行”娘子军,“谢谢!”

防疫服务队第四批队员 上海高院 王茜


“逆行”娘子军,“谢谢!”

“逆行”娘子军,“谢谢!”

防疫服务队第四批队员 上海一中院 宋宇佳


“逆行”娘子军,“谢谢!”


“逆行”娘子军,“谢谢!”

防疫服务队第四批队员 上海一中院 闵晓萍


除了人力增援,进行物资捐赠也是在为防疫一线解燃眉之急。


上海高院民事审判庭陈卓雅了解到身在防疫一线的居委、物业、派出所急缺口罩、消毒用品等防疫物品时,她想方设法联系了正在国外旅游的朋友,让朋友帮忙带回一万多只口罩和一些体温枪,一并捐赠给了街道、社区和派出所。当她得知有消毒液货源时,又和家人紧急购买并再次送到了街道、社区。


对陈卓雅来说,这只是她和家人应该做的,让她特别感慨的是,她曾经也收到过朋友送来的几十个N95口罩,她和家人商量后,决定把这些口罩送给在仁济医院的医生同学。“没想到她也舍不得用,将N95口罩留给了急诊室的同事。”


“逆行”娘子军,“谢谢!”

“逆行”娘子军,“谢谢!”

“逆行”娘子军,“谢谢!”

“逆行”娘子军,“谢谢!”

陈卓雅捐赠物资


在这场防疫战斗中

每个人都会更多地想到他人

每一朵玫瑰都在努力绽放着

今年的春天特别地美


来源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